书城哲学儒教的使命:胡适谈国学
8940100000036

第36章 附录一《清华周刊》记者来书

适之先生:

在《努力周报》的增刊,《读书杂志》第七期上,我们看见先生为清华同学们拟的一个最低限度的国学书目。我们看完以后,心中便起了若干问题,现在愿说给先生听听,请先生赐教。

第一,我们以为先生这次所说的国学范围太窄了。先生在文中并未下国学的定义,但由先生所拟的书目推测起来似乎只指中国思想史及文学史而言。思想史与文学史便是代表国学么?先生在《国学季刊》的发刊宣言里,拟了一个中国文化史的系统,其中包括:

一、民族史,二、语言文字史,三、经济史,四、政治史,五、国际交通史,六、思想学术史,七、宗教史,八、文艺史,九、风俗史,十、制度史。中国文化史的研究,便是国学研究,这是先生在该宣言里指示我们的。既然如此,为什么先生不在国学书目文学史之部以后,加民族史之部,语言文字史之部,经济史之部……呢?

第二,我们一方面嫌先生所拟的书目范围不广;一方面又以为先生所谈的方面——思想史与文学史——谈得太深了,不合于“最低限度”四字。我们以为定清华学生的国学最低限度,应该顾到两种事实:第一是我们的时间,第二是我们的地位。我们清华学生,从中等科一年起,到大学一年止,求学的时间共八年。八年之内一个普通学生,于他必读的西文课程之外,如肯切实的去研究国学,可以达到一个什么程度,这是第一件应该考虑的。第二,清华学生都有留美的可能。教育家对于一般留学生,要求一个什么样的国学程度,这是第二件事应该考虑的。先生现在所拟的书目,我们是无论如何读不完的,因是书目太多,时间太少。而且做留学生的,如没有读过《大方广圆觉了义经》或《元曲选一百种》,当代的教育家,不见得会非难他们,以为未满足国学最低的限度。

因此,我们希望先生替我们另外拟一个书目,一个实在最低的国学书目。那个书目中的书,无论学机械工程的,学应用化学的,学哲学文学,学政治经济的,都应该念,都应该知道。我们希望读过那书目中所列的书籍以后,对于中国文化,能粗知大略。至于先生在《读书杂志》第七期所列的书目,似乎是为有志专攻哲学或文学的人作参考之用的,我们希望先生将来能继续发表民族史之部,制度史之部等的书目,让有志于该种学科的青年,有一个深造的途径。

敬祝先生康健

《清华周刊》记者。 十二年,三月,十一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