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建筑当代北京古建筑史话
8939200000014

第14章 改革发展时期的北京古建筑保护(3)

五、文保转型新思路——八达岭、十三陵特区的建设

八达岭长城和十三陵保护区都是全国重点风景名胜区之一,一个以雄伟长城闻名于世,一个以拥有世界上较为完整和埋葬皇帝最多的墓葬群着称。它们不仅是中华民族的珍贵文化财富,也是世界文化遗产。新中国成立以后,长城和十三陵的保护一直作为文保工作重心,并进行修缮,改革开放后,文保工作进入稳定的发展时期,对两处重点文保单位进行了工作思路的转换,于1981年,成立八达岭和十三陵两个特区,为两区的文物保护工作开拓了新局面,为景区的各项发展贡献了巨大力量。

1.八达岭特区

八达岭长城自古便是重要的军事战略要地,是中国古代伟大的防御工程万里长城的一部分,也是明长城中保存最好的一段。

往昔岁月的金戈铁马,一幕幕荡气回肠的历史画面曾在八达岭长城上演。而今,前尘往事俱成烟,时代赋予了八达岭长城新的使命。

作为万里长城的精华,它正以古老而年轻的雄姿,迎接纷至沓来的天下游人。

据记载,八达岭长城建于明弘治十八年(1505年),历经嘉靖、隆庆、万历先后近百年的修建,成为北京西北的门户和屏障,起着护卫京师和皇陵的重要作用,直到明朝末年,还有重兵把守,到了清朝,关内外都是大清的天下,长城便不再设防,也就没有人维修它了。直到解放前夕,居庸外镇和北门锁钥两座关门均已倒塌,其他的敌楼、垛口、墙体也破败不堪。1952年,时任国务院副总理兼文化教育委员会主任的郭沫若提议,修复八达岭长城,接待国内外游人。同年10月,参加在北京召开的亚洲及太平洋区域和平会议的几十名代表游览了八达岭长城,成为历史记载的首批游览八达岭长城的客人。

从1952年起,国家几次拨款对其进行了较大规模的修复,为后来恢复长城的原貌打下了重要的基础。1958年,八达岭长城正式向游人开放。1961年被列为全国首批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到1981年之前,八达岭长城一直是接待服务型的事业单位,一切开支费用由国家负担。

1981年,北京市政府成立了八达岭长城特区,赋予了特区办事处具有保护长城、管理长城的政府职能和开发资源、发展经济的企业职能。从此,八达岭长城从接待服务型转变为开发利用型。这是八达岭长城保护工作由“事业”转向“产业”的历史性变化。

通过这一转变,特区在“保护第一”的原则下,充分开发利用长城的文化、旅游和经济资源。通过从门票中提取适当比例的资金、活动专项捐款等,用于修复长城。已全面维护和修复了敌台19座、垛口1252座、城墙3757米,游览面积也扩大了2倍。1999-2000年,特区还先后投资了200万元复建了瓮城东、南两座兵营和察院公馆,复建后的八达岭长城,将浓重的历史文化底蕴表现得更加强烈了。

2006-2010年,还先后对八达岭长城未开放段南7楼至南16楼半1245米长城,及未开放段北13楼至北19楼半2455米长城进行抢险坚固保护修缮。特区成立30多年来,景区旅游经济的开发带来了高速增长的经济效益,使长城的文物保护与修复有了充足的资金保证,而长城的修复、文化景观的丰富,环境的美化,又推动着旅游业的发展,使长城的保护工作进入了一种较为稳定的良性循环。

夕阳西下,登八达岭长城上远眺,看夕阳把长城勾勒出怎样美丽的剪影。伫立在长城的烽火台,听山风挟着草木清香扑面而来,席慕蓉的“浮云白日,山岳庄严温柔”应该就是这样的心情吧。

2.十三陵特区

十三陵位于北京市昌平区天寿山麓,从永乐皇帝朱棣卜建明长陵之始,至清初建造思陵,共经历了200余年的建设。在这里埋葬着明朝迁都后的13位皇帝、23位皇后、1位皇贵妃以及数十名殉葬皇妃,其中前12座陵建于明朝,最后一座思陵建于清朝。除皇帝陵墓外,陵区内还有明朝皇妃墓7座,太监墓1座以及行宫、神宫监、祠祭署等若干附属建筑。其历史遗存不仅是研究明朝陵寝制度、丧葬典制、祭祀礼仪、官职体制和建筑技术、工艺的绝好材料,更是研究政治、经济、文化等方面的宝贵遗产,是对中国悠久历史文明的传承见证。

明清两朝,对十三陵皆采取保护政策。明朝采取保护政策不难理解,可清朝灭了明朝,为何也对明朝帝王陵寝采取了保护措施呢?这一方面是由于清朝统治者虽为少数民族,但因受汉文化的影响,对统治中原的历朝历代并不一概采取否定态度;另一方面,清朝入关后,出于政治的需要,也必须笼络汉族地主阶级以加强统治。所以,清朝自顺治帝至以后诸帝,均对十三陵采取保护态度。

民国成立后,由于社会体制的改变,十三陵的社会功能也由统治阶级维持秩序的工具和皇权的象征,发生了根本性转变,成为文化古迹受到当局的重视和保护。其间,曾对长陵陵宫及神道建筑进行了修缮,但因后期时局动荡,战乱纷争,使得陵园满目疮痍,一片凄凉。

新中国成立后,给十三陵的文物保护工作带来了新的生机。明十三陵作为历史文物得到了有效的保护和科学的管理。从1955年至1957年,北京市委员会及相关单位对长、景、永三陵及相关建筑、碑亭等进行了修缮,定陵的发掘保护工作等都为后续的保护工作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1961年,明十三陵被国务院批准成为第一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1981年十三陵特区办事处成立,特区由昌平区人民政府派出机构,其职责是保护辖区内的文物古迹和风景环境,范围包括:明十三陵、居庸关长城、银山塔林。特区成立后,更加明确了工作职责。随着管理机构的不断完善,保障和促进了十三陵各项工作的开展。在文物保护和博物馆事业前所未有发展的同时,在综合治理、旅游服务等方面也取得了可喜的成绩,再加之法规建设的不断完善,使文物古迹和风景区的管理更加科学,保证了文物古迹和风景区工作有法可依、顺利执行。

特区成立30年来,对十三陵重点修缮的项目有:德陵修缮工程2002年3月10日,德陵抢险修缮工程开工。这是十三陵特区办事处有计划、大规模对十三陵中残破陵寝进行抢险修缮的第一步。主要修缮工程项目:明楼挑顶修缮、补配斗栱和檐椽,补砌和加固宝城、方城墙体,补配哑巴院琉璃照壁构件,归整方城台面、马道,填补宝顶裂缝,修复宝城及陵内排水系统,修缮五孔石桥,加固陵墙墙体及墙帽揭瓦,修缮三座门,清理祾恩殿遗址,复建祾恩门等。2004年7月22日竣工,历时两年多。

庆陵修缮工程2003年9月,十三陵特区办事处为申报世界文化遗产、迎接北京2008年的“人文奥运”,在国家文物局、北京市文物局及有关部门和文物古建专家的大力支持下,对庆陵进行了抢险修缮。主要修缮项目:石桥、神功圣德碑亭、祾恩门等石构件归安,祾恩殿遗址保护,三座门修建,明楼挑顶修缮,排水系统全面疏浚等。

康陵修缮工程2003年4月,十三陵特区办事处对康陵进行了抢险修缮。主要修缮项目:神功圣德碑亭石构件归安,祾恩门修整台基、复建,祾恩殿修整台基、现状保护,三座门补配槛框和门,明楼挑顶修缮,琉璃照壁修复,排水系统全面疏浚等。

泰陵修缮工程2007年3月8日,十三陵特区办事处对泰陵进行了抢险修缮。主要修缮项目:方城明楼、宝城墙、陵墙、神帛炉修缮,三座门、祾恩殿及配殿遗址现状保护。

对居庸关的修缮有:1992-1997年,对居庸关进行大规模修复,第一期工程共修复长城4142米、敌楼15座、铺房4座、烽燧1座、南北券城和关楼亭子7座、牌坊2座及关城内建筑城隍庙、关帝庙、关王庙、马神庙、吕祖庙、表忠祠、户曹行署、叠翠书馆、永丰仓、丰裕仓、神机库等。

2000-2002年,居庸关二期工程:搬迁农户89户,安置农转非人员138人,修建翠屏湖一座,南关外建停车场2座。关内修建居庸关长城古客栈及关外办公用房1.8万平方米,修复关内古街近500米。

对银山塔林的修缮有:1992年9月至1993年8月,修缮古塔18座。

自1999年下半年至2003年7月,历经4年的申遗工作完成,明十三陵被列入世界文化遗产名录。这将更利于十三陵文物的保护;利于提高管理水平,与国际接轨;推动明十三陵的文化建设及旅游事业的发展。

站在天寿三麓,看尽皇陵百里,昔日帝王辉煌已经落幕,昔日的衰亡也已经沉睡,留给世人是珍贵的历史财富。殿阁、神路、地宫分布在山麓绿荫间的文物古迹,唤起人们对历史的追思,对文化的传承。

六、卢沟桥的前世今生

20世纪80年代中期,对卢沟桥的保护可算是文保工作浓墨重彩的一笔,体现着这一时期稳定发展的工作作风。1985年8月13日上午11时,随着为大石河变电站运送大型变压器的大型电机车队,最后一辆重达260吨的大件车通过卢沟古桥,北京市政府宣布,这座百年卢沟桥正式退役,进行大修。

坐落在北京市永定河上的卢沟桥,是北京市现存最古老的石造联拱桥。战国时期,卢沟渡口已有浮桥相连,金朝定都燕京后,永定河成为燕蓟地区沿着太行山脉东麓通往华北平原的要津。而浮桥显然已不能适应都城在政治上、军事上、经济上、交通上的需要,故金大定二十八年(1188年)金世宗诏命建桥,不过当时尚未动工,金世宗就在第二年初病逝了。其孙金章宗顺其祖命,于金大定二十九年至明昌三年(1192年)修建了联拱大石桥——广利桥(今卢沟桥)。13世纪,意大利旅行家马可·波罗在他的游记中称赞“它是世界上最好的、独一无二的桥”。后来,西方人便称之为“马可·波罗桥”。

然而在清康熙三十七年(1698年),永定河发洪水,将金朝所建的广利桥冲毁,康熙三十八年重建,才有了现在的卢沟桥。康熙下令在桥西头立碑,记述重修卢沟桥事。所以通常所说的卢沟桥八百余年的历史,是把新旧两个桥的时间算在一起了。而乾隆题写的“卢沟晓月”汉白玉碑则立在桥东头的碑亭内,为燕京八景之一。

桥东的宛平县城,明崇祯十一年(1638年)建,是为保卫京师,防御李自成进京而建。原名拱北城,清改称拱极城。1937年7月7日,驻华日军在卢沟桥附近演习时,借口一名士兵“失踪”,要求进入宛平城搜查,遭到中国守军拒绝。日军悍然向中国守军开枪,炮轰宛平城。宛平城的中国守军奋起抵抗,史称“卢沟桥事变”(亦称“七七事变”)。它标志着中国抗日战争全面的爆发,也使中国战场成为世界反法西斯战争中的一个重要战场,为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胜利做出了卓越贡献。至今,卢沟桥的望柱以及宛平城城墙上,当年日军的弹痕犹斑斑可见。

卢沟桥不仅其历史意义重大,更因其高超的造桥工艺与建筑、雕刻艺术大放异彩。民间有句歇后语说:“卢沟桥的石狮子——数不清”,明代《帝京景物略》也有卢沟桥的石狮子“数之辄不尽”的记载。许多游人试图搞清数目,但数来数去,眼花缭乱,最后只有作罢。1962年有关部门专门派人搞了一次清点,逐个编号登记,清点出大小石狮子共485个,至此,应该说是“谜团冰释”了。孰料,在1979年的复查中,又发现了17个,这样,大小石狮子的总数应为502个,今后是否还会发现,谁也不敢来画这个句号。

除了狮子的数量,历代留下的狮子造型也各有特色:明代及其以前的狮子神态各不相同,没有重样;清代的狮子造型大致相同,又各有差别;民国时期的狮子造型相同,一柱一狮。1949年以后雕刻的狮子形态大致相同。着名建筑学家罗哲文在《名闻中外的卢沟桥》一文中曾对这些雕刻精美、神态活现的石狮子有过极为生动的描绘:“……有的昂首挺胸,仰望云天;有的双目凝神,注视桥面;有的侧身转首,两两相对,好像在交谈;有的在抚育狮儿,好像在轻轻呼唤;桥南边东部有一只石狮,高竖起一只耳朵,好似在倾听着桥下潺潺的流水和过往行人的说话……真是千姿百态,神情活现。”天下名桥各擅胜场,而卢沟桥却以高超的建桥技术和精美的石狮雕刻独标风韵,誉满中外,实属古今世界上一大奇观!

新中国成立后,人民政府将卢沟桥的桥面加铺了柏油,修了桥上的碑亭、石栏及柱狮。1961年卢沟桥和附近的宛平县城被公布为第一批国家重点文物保护单位。1967年,加宽了400余米的步道,建立了59道混凝土挑梁。1971年为保护卢沟桥减少其运输量而建立的卢沟新桥完工,但卢沟桥仍然继续承担交通运输任务。1982年的《文物工作简报》中,相关单位指出了古桥负载超重、桥面破损等问题,专家建议加固石桥,限载重车通行。即便如此,卢沟古桥还是为经济建设做了两次巨大贡献,一次是1976年,通行运往东方炼油厂载有乙二醇反应器的400吨重型车;另一次就是开篇所说的通行每车260吨的重型车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