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艺术当代北京评剧史话
8938100000003

第3章 评剧的起源和初步发展(3)

影片《海棠红》表现了生活在社会底层人民的苦难生活,特别是被人称之为戏子的评剧女艺人,更是受尽了人间的屈辱,军阀妄图霸占她,逼着海棠红走入绝境。但影片中的海棠红并没有屈服于恶势力的压迫,而是顽强地喊出“世上许多不平事,俱都是以强压弱来逞凶”,表现了时代的最强音,具有强烈的现实意义。由于电影本身特有的功能,该影片迅速在全国上映,使全国都知道北方有个了不起的剧种——评剧。从此,白玉霜不仅宣传推广了评剧,而且她个人也红遍了全国。

借助电影《海棠红》的强劲东风,白玉霜声誉日增,再次回到了北平,受到了北平观众的热情欢迎和喜爱,被人们誉为“评剧皇后”。以后,她和刘翠霞、爱莲君、喜彩莲被誉为评剧的“四大名旦”,在北平评剧舞台上,与芙蓉花、喜彩莲形成三足鼎立之势,三雄对峙,各展其才。当时白玉霜在珠市口坐南朝北的开明戏院,喜彩莲在离开明戏院不远的华北戏院,从1939年到1942年两人唱了三年对台戏,

双方不仅没掉座,而且都赢得了各自观众的爱戴。此举,扩大了评剧在北平的影响,拓宽了北京评剧获得发展的社会环境,促进了北京评剧的成熟与发展。

有专家指出,白玉霜是评剧发展史上的一位重要人物。她以一个表演艺术家的身份,改良发展了这个剧种,使它走出了冀东的这个偏僻角落,演遍全国很多大城市,发展成为全国性的大剧种。这一功绩,是任何其他评剧演员所代替不了的。

六、萧军与评剧《马振华哀史》

萧军是着名作家,他的长篇小说《八月的乡村》《第三代》不仅饮誉国内外,而且成为我国现代文学宝库中的传世经典。熟悉萧军的朋友都知道,他的艺术兴趣广泛,尤其是对戏曲艺术有着浓厚兴趣。

1932年,年仅25岁的萧军,偶然之中与评剧结缘,亲自担任了评剧《马振华哀史》的编剧。当时他正在沈阳演武堂学习,因酷爱传统戏曲,经常流连于剧场,是当年辛家班评剧名伶筱桂花的忠实“粉丝”。那时筱桂花虽然已经红遍沈阳,但唱来唱去也就是那么几出传统老戏,如《打狗劝夫》《三节烈》《老妈开嗙》等,观众热情逐渐下降,票房低迷。辛家班迫切需要一出现代时装戏来满足观众的需求,借以改变现有的市场状况。

此时,上海发生一起轰动社会的惨剧,纱厂女工马振华被大资本家的公子哥玩弄后抛弃,在恋爱受骗的羞辱绝望中投江自杀,有人据此很快写出了时事小说《玲珠恨》。当时筱桂花也看到了这部小说,感觉很适合改编成为时装戏,却苦于没有人编剧。恰在此时,辛家班班主的儿子辛健候与萧军相识,便力邀萧军为筱桂花写时装剧。盛情之下,萧军综合有关资料编写出剧本《马振华哀史》,由表及里地深入剖析了旧社会的黑暗本质。谁料此举竟成为萧军戏曲创作中重要篇章。

虽然萧军仅用五天时间就完成了《马振华哀史》的改编,但由于对筱桂花善演悲剧的特点十分熟悉,所以唱词写得慷慨激昂、悲壮奔放。排练该剧时,萧军还在现场担任导演,为筱桂花讲解剧情、分析人物。在萧军的帮助下,筱桂花比较准确把握了剧中人物的性格和复杂的内心矛盾。该剧前半部分侧重表现愤怨情绪的发泄,后半部分侧重表现痛恨情绪的哭诉。在念白中她念得情真、意切、节奏感强,层次多变,起伏跌宕,十分完整;再加上筱桂花在唱腔艺术的烘托和渲染,使得该剧观者如潮,人们不仅同情剧中人物马振华,而且对饰演者筱桂花更加喜爱了。

萧军与筱桂花在合作中感到十分愉快。萧军很欣赏筱桂花的表演,公演时他总是坐在观众席位的最前排。每当演唱到动情处,他总是第一个热烈鼓掌。《马振华哀史》在哈尔滨平安电影院首演后,引起社会轰动,剧场上座率骤增,连续演了半年时间,座无虚席。一些戏班和演员也都争相学习和排演此戏。后来曾与筱桂花合演过此戏的钰灵芝把戏带到上海演出,引起很大轰动。因为剧本描写的故事取材上海,所以上海观众对此戏有着极大兴趣。观后纷纷议论、贬斥欺压纱厂女工马振华的资本家公子哥汪世昌。

当《马振华哀史》正在上海走红的时候,钰灵芝等接到一位不愿透露姓名的阔商邀请。见面以后,这位老板先向演员们客套了一番,然后说:“你们的戏演得不错呀,不过,上海的汪世昌可不像戏里演得那样坏!”钰灵芝听出话里有音,便问究竟。这位老板说:“敝人就是戏中的汪世昌,马振华没有投江而死……你们还是别演了。如果要演下去,门票我全包了!”钰灵芝怕惹麻烦只好答应停演此戏。自此,这出轰动上海的《马振华哀史》再也没有出现在上海的舞台上。

多年以后,萧军在与筱桂花通信回忆这段往事时说:“当时辛健候提议请我写个剧本,并找来上海出版的一本什么书,里面有一段马振华投江自杀的故事。因为朋友的情面难却,为了‘火爆’,还让筱桂花添一些唱词,辛家答谢的是一件布夹袄。”或许萧军没有想到,他当年的“情面难却”之举,却为中国评剧史留下了浓墨重笔。

众所周知,历史上专为评剧写剧本的作家少之又少,仅有萧军、温东山、洪深、欧阳予倩等人曾亲自操刀。萧军在创作《马振华哀史》时,正是“奉天落子”火爆东北之后,萧军身为东北作家群中的领军人物,不仅文学创作硕果累累,而且热爱评剧艺术,更是筱桂花的忠实粉丝,所以剧本出手不凡,成为一部针砭时弊的现代时装戏。不仅如此,萧军还亲临排练现场,细心讲解剧本的思想主题,及人物心理和人物性格。有评论者指出:知识分子(作家)介入评剧创作并亲自担任导演(戏班传统中只有说戏人,多不识字),是《马振华哀史》成功所在。这出戏在一定程度上唤回了观众对评剧的热情,而且起到了推动评剧创作和发展的作用,是继成兆才《杨三姐告状》、李金顺《爱国娇》之后又一部深受观众喜爱,具有浓郁时代特点和轰动效应的现代时装戏。

七、“时代艺人”喜彩莲

着名戏剧理论家胡沙在评价喜彩莲时说:“喜彩莲是评剧喜派艺术的创始人。她经历了几个复杂的时代,由于她的思想、艺术是随着时代的前进而前进,因之被称为‘时代艺人’。这个称号喜彩莲是当得起的。”

喜彩莲出身于梨园世家,她的母亲是个聪明美丽、勤劳能干的北京乡下姑娘,曾在乡下学过戏,专攻文武老生,结婚前已经小有名气。人们都说母亲是人生路上第一位老师,在母亲所生的三个女儿中,有两个女儿日后成为评剧界的“大腕”——大闺女喜彩春和三女儿喜彩莲。由于家境贫寒,喜彩莲自幼随父亲到东北谋生,当时正是评剧在东北的发祥时期。从小喜爱评剧的喜彩莲,11岁进复盛戏社拜莲花落艺人吴寿朋为师学艺,12岁进元顺剧社,艺术上受李金顺的影响较大。喜彩莲17岁就挑班主演并改剧社为阳春社。

20世纪30年代初,评剧风靡天津,一代女伶接连在评剧舞台上走红,促进了评剧艺术的影响和发展;大街小巷评剧之声此起彼伏,深受广大市民喜爱。17岁的喜彩莲带着《杨乃武与小白菜》《贫女泪》《可怜的秋香》《杨三姐告状》《宦海潮》等时装剧,以及从京剧中移植过来的剧目《孟丽君》《白蛇传》《武则天》等,犹如一股清风闯入天津,给热爱评剧的天津观众带来了新鲜的精神食粮。喜彩莲此次在天津连演三个月,不仅演出了名气、扩大了影响,使观众了解和认识了喜彩莲,而且也由此确立了喜彩莲在评剧史上的地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