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艺术当代北京评剧史话
8938100000010

第10章 评剧的鼎盛时期(6)

在1952年全国戏曲汇演时,当时北京市评剧团要排一出名叫《女教师》的新戏,一时找不到合适的演员,就从中国京剧院借来了李忆兰。领导听她试唱了几句《刘巧儿》,觉得她的大嗓很好听,就分配让她演主角。这是她头一次接受这样艰巨的任务,思想上压力很大。她想:有志者事竟成,这回要豁着命干了。于是她天天吊嗓子,从小嗓改成大嗓,从唱京剧改成唱评剧,一字一字地抠,一板一板地练。同时,为了找到塑造女教师人物的感觉,在苏民导演的带领下,深入生活,近距离地观察模范教师是个什么样的人。李忆兰深切地感受到:“从人物的思想境界上看,她为什么被称‘模范教师’呢?我从她的行动和语言上认识到,她热爱祖国,为自己的国家培养孩子们,希望他们个个成才,成为新中国的栋梁。她工作中是个标准的教师,下课像个善良的母亲,劳动中又是个生产能手。”

李忆兰通过深入生活,熟悉并了解了模范教师的原型,也坚定了自己演好《女教师》的信心。在回忆起那段经历时,李忆兰说:“当时我不怕人笑话,整天厚着脸皮练习演唱,扰得街坊四邻都不安”。在大家的热情帮助下,经过40天的紧张排练,《女教师》终于和观众见面了。

李忆兰演得很成功,汇演中,剧本得了优秀奖,李忆兰也获得了演员二等奖。真是功夫不负有心人。北京市评剧团有了这样的好演员,怎么能舍得放走呢?最后决定把她留下来。从中央的国营剧团调到民办公助的地方剧团,这可是个大考验,但是她脑子里考虑的倒不是这个问题,而是想自己唱京剧已经有十来年了,现在要放弃它改学毫无基础的评剧,岂不太可惜了;将来万一哪样都学不出来,还拿什么作贡献?但她又想:自己是个共产党员,革命需要什么就干什么,不应当只想自己的得失。于是就坚决地表示:我是党培养出来的,应当服从组织安排,只要观众喜欢,我唱什么都行。就这样她离开了相处十年的京剧界,成为北京市评剧团的一员“新兵”。

到北京评剧团后,李忆兰拜喜彩莲为师。为了把老师铿锵有力的演唱技巧学到手,经常连续一上午吊嗓子,练嘴皮子,一番勤学苦练后,她很快就初步掌握了评剧艺术的规律。当剧团合并到中国评剧院以后,她经常与当时许多着名演员同台合作,边演出边学习。她根据自己嗓音的特点,在喜派的基础上,又汲取众家之长,运用小口落子的唱法,形成了自己的风格,使评剧旋律更加丰富,更加抒情。

李忆兰在《张羽煮海》一剧里扮演龙女琼莲,生动地塑造了一个热爱生活、追求自由、反抗压迫的少女形象。在这出戏里,她的演唱和表演都有了很大的突破,在北京市的戏剧汇演中得了奖,反响很大,成为她评剧创作生涯中的代表作品。她在与新凤霞合作演出的《花为媒》中扮演李月娥,凡是看过此戏的,无不不夸奖张五可和李月娥是一对配合得天衣无缝的好演员。李忆兰还在《无双传》《在烈火中永生》《红色宣传员》《苦菜花》《金黛莱》等三十多出评戏里扮演各种不同类型的主要角色,巡回演出走遍了大半个中国。经过十几年的艺术实践和与同台老演员的切磋磨砺,她逐渐成了一名深受观众欢迎的、艺技纯熟的评剧演员。

1957年,长春电影制片厂拍摄神话故事片《画中人》,导演王滨来到北京,特地观看了李忆兰主演的《白蛇传》和《张羽煮海》,电影中巧姐的影子在王滨心中不断闪现,于是便邀请李忆兰出演这个角色。试镜后,导演高兴地说:就这样定了,美中不足就是有点胖。待到进厂开拍时,李忆兰便开始节食减肥,把主食从每天八两减少到四两,还不吃肉食和蛋类。几个月之后,体重降下来二十多斤,圆满地完成了电影拍摄任务。

影片《画中人》的插曲,原本想请位歌剧演员配唱,但为节省资金,李忆兰要求自己配唱。作为戏曲演员学唱歌曲,也必须从头学起,她就一节一拍地跟着作曲马可学习,成功地完成了配唱任务。待到影片拍摄结束,长影厂要给她配唱的报酬时,李忆兰真切地拒绝道:“我只是做了一点微不足道的工作,也是我应尽的职责。国家有困难,这额外的报酬我不要!”制片厂被李忆兰的精神所感动,特意在片头打上李忆兰的名字。

“文革”十年,李忆兰离开舞台近十年。有人说,十年前的中国评剧院,好比是一部《红楼梦》,群星荟萃,剧目繁多,被誉为全国排演评剧现代戏的“红旗单位”。再看十年后的中国评剧院,好比被抄家后的大观园,一片凄凉。小白玉霜死了,新凤霞坐轮椅了,魏荣元、赵连喜、席宝昆也离开了我们。原本群星荟萃的中国评剧院,只剩下一个五十多岁的李忆兰。

1986年中国评剧院排演评剧《高山下的花环》,李忆兰、张德福共同担任主演。该剧荣获演出、剧本、导演、音乐、表演等13项奖。北京市文化局、北京市文联和北京市剧协向中国评剧院颁发了奖旗和奖金,并向李忆兰颁发了“精神文明奖”奖状。

十、马泰:做人民喜爱的好演员

在20世纪60年代,马泰可是家喻户晓的大明星,仅从街头巷尾百姓哼唱的评剧唱段,就足以感受到人们对评剧、对马泰的喜爱程度。他在评剧舞台上塑造的《金沙江畔》中的谭文苏、《野火春风斗古城》中的杨晓冬、《夺印》中的何文进、《向阳商店》中的刘宝忠、《南海长城》中的区英才和《阮文追》中的阮文追等一系列人物形象,给广大观众留下了深刻的印象。特别是这些剧中的精彩唱段,如同现在的流行歌曲一般,朗朗上口。

时任中国评剧院院长、着名剧作家胡沙曾经说道:“我们通过《野火春风斗古城》《金沙江畔》《向阳商店》《夺印》《朱痕记》《孙庞斗智》等剧目,建立评剧老生行当,出现了评剧老生演员马泰。所以说,马泰的成名并不是偶然的,是集体的智慧,加上个人努力的结果。”

马泰唱评戏并不是科班出身,他的启蒙老师恐怕就是他的祖父了。老人家喜欢京戏,兴致好时还能哼唱上几段。当时年仅6岁的马泰,有时也学着祖父哼唱几句《文昭关》。祖父的朋友中有些票友,也为马泰拉弦伴奏。渐渐地学会了《法门寺》《甘露寺》里的唱段。以后,不满足现状的马泰,又跟着大人到戏园子里去听戏,在包厢的角落里独自品味戏剧的魅力。

更幸运的是,马泰早在幼年就结识了着名京剧演员侯喜瑞先生,并被侯先生收为义子,得以跟侯先生学习京剧,并在业余文化活动中登台演出。尽管马泰及其家人非常喜爱京剧艺术,但受传统观念的影响,他们并不认为唱戏是理想的职业。新中国成立以后,马泰进入民族干部训练班学习。但他的文艺天赋很快就显露出来,校领导便保送他到中央电影学校(北京电影学院前身)学习,为马泰日后成为评剧名家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1954年,19岁的马泰调到中国评剧院工作,演戏的戏班过去都是从小就接受训练,因为马泰的声音特别好,形象也不错,剧院让他拜评剧老艺人张润时为师。张润时出身评剧警世班,曾和成兆才一道唱过评剧,演唱功力非同寻常。张老师对马泰用了很大工夫,细心调教。同时在着名评剧表演艺术家喜彩莲、小白玉霜、魏荣元等前辈的提携下,马泰演出了《小借年》《马寡妇开店》《回杯记》《王定保借当》等传统剧目。为了改变评剧只演“三小戏”的现状(即女演员为主角的“小旦、小生、小丑”),中国评剧院把改革发展男声唱腔作为重点工作。为了培养年轻的马泰,剧院也下了很大功夫,只要上新剧目,有适合马泰的角色都推荐他主演。如打炮戏《小借年》,马泰扮演小生王汉喜,小白玉霜扮演嫂子,喜彩莲扮演妹妹。在《马寡妇开店》中,也是小白玉霜与马泰一起演出。《朱痕迹》原来是魏荣元主演,后改为马泰扮演,女主角还是小白玉霜。如此这般,目的就是让观众认识马泰、喜爱马泰,让马泰成为名角,带动评剧更好地向前发展。

新凤霞主演的《春香传》需要一位唱歌老人——金老伯。喜彩莲就推荐年轻的马泰出演。这是他到评剧院演出的第一个角色,如何使他在舞台上松弛下来,完成表演任务,艺委会集思广益出主意、想办法。席宝昆说:“把他装扮起来,戴短一点的胡子,戴上朝鲜的大沿帽,脸被遮住点,嘴巴子露不出来,演员也就自如了。”导演胡沙把马泰交给技术指导万晶来培训,演出大获成功。音乐家贺飞、杨培说:“他唱得很好,观众第一次听到这个金嗓子的演员,非常受欢迎。”导演张玮说:“当年看到马泰成功了,观众喜欢了,我们每个人都感到很温暖,因为马泰现象是剧院集体劳动的结晶。”

正是在中国评剧院如此“厚爱”之下,在与编剧、导演、音乐工作者,及老一辈评剧艺术家合作中,马泰虚心求教,共同探讨。在共同开创男声唱腔革新的引领下,先后主演了《夺印》《金沙江畔》《野火春风斗古城》《向阳商店》《会计姑娘》《阮文追》《钟离剑》《孙庞斗智》等剧目。不仅塑造了一系列历史人物和社会主义建设新人,拓宽了评剧的表现题材,还使评剧男演员登上了主角的位置,将评剧推向了前所未有的新时期。

马泰成为家喻户晓的明星、成为人民喜爱的评剧表演艺术家后,他不但没有骄傲,并且清醒地认识到,没有众多前辈评剧艺术家的无私奉献,就不会有今天的马泰。特别是评剧男腔改革的开创者魏荣元先生,更是帮助巨大。他无私地将自己在音乐唱腔设计、演唱技巧处理等方面的演出心得向马泰和盘托出,认真细致地加以指导,鼓励后人尽快成长。客观地说,马泰的成功有剧院创造的条件,也有音乐创作的因素,同时前辈艺术家的帮助和影响,特别是老一辈艺术家心里想着观众,把观众当作自己的衣食父母的高尚品质,使得马泰受益终身。所以,在马泰成名之后,他心里时刻想着的就是观众,无论何时何地,观众永远是第一位的。

有位马泰的戏迷撰文回忆说,当年他家住在大杂院里,没有一家有收音机。为了听马泰的评剧,学习剧中的唱腔,这位戏迷走街串巷,只要听到谁家播放马泰的唱段,就赶紧坐在人家的窗户下“偷”听。一天晚上,这位戏迷正在“偷”听《南海长城》中“劝靓仔”一段,正听得入迷时,突然屋门一开,泼出一盆脏水,戏迷失声大叫,那家主人以为戏迷是小偷,抓着不放。最终戏迷解释说,是马泰的戏迷,对方才转怒为喜,说自己也是评剧爱好者,尤其喜欢马泰的唱段,欢迎以后到家来听评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