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小说魂牵梦圆:老兵笔下的新中国故事
8937500000097

第97章 巧借建言突重围(1)

编者导读

在岳丹配班子中,捷舟提出的方案,领导中意的几位干部没能晋升,领导不满意,这几位干部也心怀不满,他们到自己亲近的领导那里串板子、垫砖头、吹冷风,相互关系顿时紧张起来。捷舟苦思冥想,偶得一法,突出了重围。这些干部看他进了上级机关,怕他将来报复,于是祭起了令当今官场最为头疼的做法——匿名信,企图将他扳倒。面对一摞摞来信,捷舟亮出自己的观点:领导对这类信件一定要高度重视,因为我们有百分之八十的贪污线索是从其中发现的;但是,也确实有些人利用匿名信,诬陷干部、折腾组织,以此达到自己的目的。领导接到这种信件,首先应该调查举报的内容是否属实,如果属实,就处理被举报者;如果不实,甚至是诬陷,那就要查找处理举报人,以端正党的风气。领导和机关的细心调查,否定了信中举报的内容。于是,捷舟千方百计查到了诬告者,一纸诉状递上了公堂,成为第一个使用法律武器解决诬告难题的领导干部。他究竟是怎样发现的这个人?又是怎样诉诸法律手段的呢?

第五十七节躲派性献策走盛丰

岳丹的好消息不断传来,报刊做了深度宣传,但捷舟却怎么也高兴不起来,因为一支支暗箭正悄悄射来。他知道,十年动乱形成的派性,尚在消除之中,干部成长进步的竞争也很激烈,遇到误解、攻讦是很难免的,但是一些工于心计的人,却利用这个机会,不断揣摩领导的心思,寻找靠近领导的门道。在岳丹市班子配备中,捷舟别出心裁,使得司令、政委交代提拔的人选落榜,很快成为这些人靠近领导的敲门砖。

甄玉望到易司令那里攻击捷舟“目无领导”,黄剑书也到华政委那里旁敲侧击:“捷舟不按政策意图办事!”以此讨好首长,和首长套近乎。领导打了招呼却没被提拔的贺静儒、旷啸天,更是多次到司令、政委那里告状。时间一久,他们感到政委在这里工作时间长,对干部比较了解,不太听这些闲话,于是便蜂拥到司令那里搬弄是非:“捷舟是目无司令”,“只听政委的,不听司令的”,“这样搞下去,司令还有什么威信啊”。易司令和华政委在工作中,难免有些不同认识和矛盾,慢慢地,易司令相信了黄剑书、甄玉望等人的话:“捷舟是政委的人。”

韩扬的喜讯一如既往地传来,渐渐地,他感到捷舟在电话里有些心不在焉,便问道:“难道我有做得不够的地方吗?”

捷舟语气低沉地说:“老伙计,你的工作不错,可我现在正难过着呢。”

“你难过什么?”韩扬不解地问,“配了这么好的班子,赢得了地区的发展,改变了岳丹的面貌,你应该得意啊!”

“咳,还得意呢,就因为配你们这个班子惹了麻烦。领导交代的几个人没有落实,理解的就算过去了,不理解的把账可都算到我的头上了。指挥部的情况你知道,‘文化大革命’中闹派性,机关分成了两派,哪一派都把我当成对方的人,到对方的领导那里去说事。政委在这工作时间长一点,对我了解,不信这些;司令新来,不了解情况,认为我是政委的人,故意不听他的,对我的看法大着呢!”捷舟好不容易找到了个能一诉苦衷的人。

韩扬也没想到会是这个结果,只能变着法宽慰。

捷舟负责司令部办公室工作,天天同领导打交道,领导互相之间有看法,夹在中间很难受。做工作,本来就很难,现在又被打上标签,工作更难了,总担心一件事搞不好会惹出麻烦。夜深人静,他常常一个人在指挥部院内的花园边踱来踱去。浓郁的夜来香,沁人心脾,他思来想去,觉得要想办法换个岗位。去的方向只能是上级机关,其他地方都摆脱不掉这种被动局面。而上级他只认识两个人,一个是大军报社社长林木,一个是通讯社社长武雁,他俩对捷舟的思路特别赞赏。

捷舟首先给林木打电话,提出想调到他们单位。林木很高兴地说:“好啊,现在有个局长的位置正愁找不到人,你适合干这个事,明天我就让人协调。”

十几天后,指挥部干部部接到上级干部部门的电话:“大军报社拟调你部办公室主任捷舟来报社工作,请研究答复。”

干部部长秦燕臣拿着电话记录找到华政委,政委看后皱了皱眉头:“部队人才济济,报社到哪里调不到人啊,西北是个缺人的单位,怎么能到我们这里打主意呢!不行!”

易司令看到通知,更是火冒三丈,拿起笔生气地写了两个字:“不行。”

秦燕臣悄悄地把这一情况告诉捷舟,捷舟只好又给武雁打电话。武雁也很快协调上级干部部门发来商调函,送到两位主官那里,结果和上次一样。

捷舟听说后,专门找秦燕臣请教:“为什么总是不行?”

秦燕臣答:“内中的奥妙你最清楚!”

捷舟说:“当然我清楚,政委是觉得我能写点东西,舍不得让我走;司令是因为误会,有了成见,想留下我,找机会收拾收拾。有什么办法能让他俩不同意也得放呢?”

“上级首长如果有指示,他俩肯定拦不住。”秦燕臣指点着。

“你这话等于没说。”捷舟不满地说,“我和哪个上级首长都不认识,他们凭什么为我作这个指示啊!”

秦燕臣两手一摊:“那我可实在没办法了。”

日子一天天过去,捷舟也在一天天思索。有一天,他翻阅上级首长关于干部问题的讲话,突然看到有这样一段内容:部队的干部工作目前存在这么多问题,如果谁能拿出解决办法,我们可以授他个元帅。这句话久久在捷舟耳边回响,他想:提拔倒不指望,只要能换个地方就可以。他想到这些年自己对干部工作和编制体制的了解与看法,心里涌起写一份建议的念头。

正巧,上级通知他到盛丰参加档案工作会议。当时,坐软卧的人很少,一个包厢里只有他一个人,于是,他掏出纸笔,飞快地写起来。火车飞驰了两天一夜,他也写了两天一夜。列车进入盛丰站,他的稿子也已经写好。

在招待所住下,他想了许久,找不到打字的地方,便给报社熟人安平打了个电话,请他帮忙复写。复写纸一次只能写四份,安平感到太慢,又从报社找了一位同志帮忙,三个人吃力地复写了一天一夜,最后挑出八份誊写最清楚的,到邮电局贴上邮票,寄给了几位上级首长。

会议结束后,捷舟回到部队,忙着传达贯彻会议精神,心中却像揣着只小兔,上下扑腾:这封信会不会送不到?送到了会不会挨批?说你胆大包天,敢来打搅上级首长的工作?

时间在漫长的等待中一天天地过去,这天,秦燕臣忽然告诉他:“今天上级有个电话通知:经研究,确定调你部办公室主任捷舟到上级干部部帮助工作,请于9月8日下午2点前报到。

通知送到华政委那里,政委很不满意地拿起电话,找上级干部部长钟昱问道:“全军人才济济,为什么非要盯着我们这个捷舟不放?”

钟部长耐心地解释:“首长,这不是我们的主意,是上级首长的意思。”

“怪了?上级首长谁认识他?”政委不满地问。

“他写了个东西,上级首长在上面批的。”钟部长回答。

“好吧,我问问他写了个啥。”政委无奈地放下电话。

通知送到易司令那里,司令火气更大:“最近是怎么了?一而再、再而三地要调这个人,给上面打个电话,不放。”

秦燕臣不敢再作解释,只好回来给上级机关打电话。上级机关的电话答复更巧妙:“首长讲,就是调你们司令员、政委,他们也得来,何况调个办公室主任。”

司令员、政委看到这个电话记录,觉得再也不好说话了。

捷舟听到情况后,感到机不可失,迅速买了火车票。政委听说他很快要走,特意请他吃了顿饭。席间,再三叮嘱:“到那里,待几天就回来,机关没什么好干的,还是下面锻炼人。”

政委的夫人汪靖也是位老革命,和机关干部联系比较多,赶忙劝解:“十年动乱形成的派性不可低估,有的干部私心杂念重,容易拿着领导不满意的事去给干部栽刺。捷舟善于思考,工作求实,有些人也在拿他说事,发展下去会有麻烦,早换个地方也好。”

饭后,捷舟又去向易司令辞行,司令笑了笑:“急什么,待两天再走吧。”

捷舟说:“上级催得急,买的是今天下午的票,我得马上去车站。”

司令惊讶地说:“这么快啊?还没来得及给你送行呢。”也许是捷舟过于敏感,总觉得那眼神里含有一种藏而不露的东西,赶忙规矩地敬了个礼,转身离去。

前来送行的人挤满了站台,秦燕臣飞速递给他一纸通知,上级首长指示:“捷舟到盛丰后,先到政治学院,给参加干部工作集训的领导讲一课,请作好准备。”捷舟挥手向战友们告别,火车一声长鸣,缓缓地驶出了站台。

捷舟仰望着巍峨的雁皋山和绵延的青塔山,俯视着湍流东去的黄河,心潮起伏,百感交集,多少年来他生活工作在这里,黄土地和黄河水,使他汲取了丰富的物质和精神营养,给了他知识、力量、成长,也给了他家庭、子女和事业,他对这里的一草一木充满了感情。现在,为了跳出漩涡,他不得不离开这个让他无限眷念的地方,他情不自禁地颤抖着抬起手臂,向青兰城敬了个饱含深情的军礼,一行热泪扑簌簌地落了下来。

“唉!委屈你了,舟弟!”捷舟回到车厢,一串银铃般的声音自身后传来。

“是霜妹,你到哪里去了?”捷舟又惊又喜。

“师傅让我去昆仑采药,嘱我回来路过青兰……再次听到了你的遭遇……”秋霜只说了一句,眼眶已经湿了。

“别难过,霜妹,我这不挺好的吗!”捷舟挺了挺胸,装出一副若无其事的样子。

“总算突出重围了,到盛丰干几天就激流勇退吧!师傅的岁数一年年增大,她治病救人的绝技,急欲传人,我一个人哪学得来,你早些离开部队,我们一同向师傅学艺,治病救人,云游四海,何等自由!”秋霜劝道。

“哪成啊!我受师傅一字天书,在实践中多有收益,山魂常在我们去的地方出现,我猜测,他是否在考察我们,看我们够不够取得宝图的条件……”捷舟回答。

“寻图方法良多,山魂常拜见师傅,他如见我们诚心学医救人,定然感动,也会把宝图给我们的。”秋霜进一步劝说。

“如何创建盛世,振兴中华,需要探索。从事这项工作更为重要,践行党的思想路线,运用师傅授我的‘实’字诀,已多有收获。何况,我是共产党员,也早已誓言,履行这一责任,怎好半途而废?”捷舟回答。

火车隆隆东去,靖水站到了,秋霜凄然道:“既然劝不动你,你以后可要更加小心,我到此有事,先告辞了。”

“等一下!”捷舟递过银鹞,“它为我们穿梭送信快四十年了,已到换喙、爪的时候。”

“哦,是的。这鹞儿需要到深山里磨砺一年,把喙、爪褪掉,再长出新的,才能再陪我们三十年。”说罢,她捧起银鹞,下车飘然而去。

秋风瑟瑟,落木萧萧。捷舟来盛丰报到。

背后的冷风似乎比秋风更劲。甄玉望的老部下孟昭方,早已成了邢冬浩的朋友,他和田利轮番找到甄玉望撺掇:“你们的情况,捷舟全清楚,他到了上级干部部门以后,你们的事,麻烦就多了。”

在他们的鼓捣下,甄玉望径直找到易司令说:“怎么能让捷舟进入干部人事部门呢?他在指挥部只参加了一次配班子,就不听司令的招呼,要在上级干部部站稳了脚跟,以后我们配班子,他还不得从中作梗!”

“是啊!他一直做宣传工作、军事工作,没做过干部工作,怎么能调到这个部门呢?”易司令也警觉起来。

“宣传、军事工作也没做好,机关对他反映大着呢!”甄玉望火上添油。

“有这事?你们了解一下,可以反映嘛!”易司令带着指示的口气说道。

“好!”甄玉望旋即下去布置。

可是,几天过去了,没有找到什么把柄,甄玉望急得火烧火燎。孟昭方跑来献计:“我们可以给他编造一点,要不,他的任职命令下了,就弄不回来了。”

“编造能行吗?”甄玉望问。

“在下达命令之前,写一封告状信,反映几个问题,党委只能查清再研究,一拖三四个月便过去了。这期间,我们再想办法。”

“那你们写吧!”甄玉望吩咐道。

晚上,孟昭方组织人写出三封信,有例子、有概括、有评论,读来令人愤慨。

甄玉望反复看了几次问:“信编得不错,可是,都不是事实,谁来签名?”

孟昭方回答:“不用署真名,编个假名或署几名机关干部即可,反映问题怕打击报复的人都用这种办法!”

“如果上级发现信的内容是诬告,要查笔迹怎么办?”甄玉望问。

“这好办,全文打印,信封也可打印。”孟昭方说。

“好,那就快发吧!”

几天后,上级党委开会,讨论到捷舟任命议题时,几位党委成员说:“这位同志的情况不错,可是,昨天下午收到几封群众来信,建议先调查清楚再讨论。”议题被暂时搁置起来。

来信被转回指挥部调查,甄玉望等人大受鼓舞,易司令亲自带人到捷舟工作过的单位调查。在司令部查了几天,没有找到问题;到捷舟工作过的几个部队调查,也没发现问题。只剩下宣传部没查了,捷舟曾在这里工作过六年,易司令带工作组在这里查了六天,还是没有发现问题。

这时,上级来电话催问调查结果。易司令生气地对宣传部雷天部长说:“我就不信,他在这里工作六年,能找不出一点问题?”

一天,干事寿咏匆匆向干教科长郭戈报告:“科里的熊猫牌半导体收音机不见了。”

易司令听说,马上问:“是不是捷舟偷走了?”

“不会吧!前两天还用过呢!”郭戈说。

“马上找,找不到就是捷舟偷走了。”易司令果断地吩咐道。

雷天部长要求郭科长抓紧找,全科翻腾到晚上九点多,也没有找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