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都像那位县知事那样了,还愁找不出接班人啊!”韩扬说道,“再说了,一个市几百名县处级干部,党校年年培养,工作天天发展,人大、政协、研究机构月月调研,还愁涌现不出一个两个能当市长、书记的优秀干部来?像我们马场,我若离开,谁都能讲出几个比我干得好的干部。现在,一个干部工作几年不提拔,就觉得老了,四十几岁、五十岁赋闲,还不是人民养着!”韩扬讲得有些激动。
“算了,我们是受托来看老红军的,不是来讨论班子建设的,快赶路吧!”苓副秘书长打起了圆场。
“是啊!”四个人哈哈一笑,告别在场的干部,登车返回。
第五十三节有顾忌焉能尽实言
第二天上午,工作组组长尤魁和联合工作组的同志一起,听取了市委组织部的汇报,然后分成几个小组听取市委、市政府领导,纪委、人大、政协领导,军分区、预备役团领导,所属县以上领导的意见及机关科以上干部意见。在充分听取意见的基础上,又组织机关干部进行书面问卷测评,科以上领导干部集中到大会议室,每人面前的桌子上,放着一张表格,正县、处以上领导干部的名字都印在表上,后边列着优秀、良好、称职、不称职四个档次,请所有机关干部按卷划勾,并写上自己的建议。最后,工作组把各种意见进行综合,发现每个拟任职务都有两三个人情况相当。最典型的是市委书记拟任人选赵学礼、魏文宏,推荐的人数、划勾的人数几乎完全一样。
接下来是工作组与县处以上领导干部谈话,这些干部人人心里有话要说,可是,到了谈话现场,看看了在座的人,个个心里打起了小鼓:“几位候选人,有书记信得过的,有市长信得过的,找我们谈话的领导坐在对面,机关干部在一旁记录,他们谁都同书记、市长及候选人熟悉,我在这里讲了什么,很快会传到他们耳朵里,干嘛得罪人啊!”想到这些,个个把心里话咽了回去,字斟句酌地表态,“几个候选人都好,政治思想好,工作能力强,求实作风好……”然后举出几个事例,再不疼不痒地说句“有时工作谨慎了些”、“有时批评不够大胆”、“有时有点急躁”之类的缺点,平安退出了事。
一圈谈下来,对几个候选人的评价相同,举出的事例也差不多,还是没定下来。
尤魁召集工作组开会,介绍考核情况,他深入地分析道:“岳丹这个班子是撤销地区、合并为市后组建的,在地委时期工作过的领导,重视用原地委系统的干部;成立市委后进来的领导,重视用市委系统的干部;这几年,这里灾情多,防洪、抗旱救灾部门已经成为常设机构,他们中的一些领导也比较重视用这个系统的干部。这样,为每个空缺位置推荐的人数,必然多数会是三个。下一步的任务,是统一三方的思想,争取每个岗位推出一个最佳人选。”
分析会后,工作组分别同党委、政府、人大、政协、军分区以及机关干部谈话,交流情况,统一认识。经过几天的工作,对这几名人选的看法还是原样,书记韩怀让动情地说:“赵学礼年轻,又是硕士生,从电力局来我们市当过县长,在市委当过秘书长,他工作大胆泼辣,前年抗洪救灾还受到省里表彰,当书记是最合适人选。魏副市长是镍矿过来的,因当时强调年龄,找不出三十五岁以下的年轻干部,才调进来的,思想不错,管矿业特别在行,但管农业、牧业力不从心,我们可是个农牧区啊,这几年,他还没有摸到这方面的路子呢!”
市长冀追星坚决不赞成赵学礼当书记,他说:“赵学礼的本科和硕士文凭都是函授拿来的,不是正规学历,他在电力局任处长和到我们市任县长,时间都很短,处长最多当了一年就去党校学习,在党校学习期间下的县长命令,回来还没上班,就提拔到市委来了,有人称他是坐地日行八万里的干部。”
“什么叫坐地日行八万里?”会场有人议论。
冀追星笑笑说:“人在党校学习,命令下了一大圈,履历表上看起来什么经历都有了,但这能算任职经历?魏文宏是正规大学毕业生,扎扎实实地读了四年,去年救灾,是受了表彰的,还是这个人选好。”
“要讲读正规大学,钟淑雅副市长还读了五年呢!能光看是什么大学吗?”书记回敬了一句。
两人你一言、我一语,互不相让,这个说:“你说他的文凭是函授拿来的,我们市多数干部的学历是函授和自考得的,过去,全市找不出几个大学毕业的干部,现在80%以上都是,工作干出成就的,不一定是正规大学毕业,我们市的主要工作,还不都由函授、自考学历的干部顶着。”
那个说:“前几年强调年轻化,市领导班子中,一级一个台阶上来的能有几个?”
人大主任马韵是岳丹的老专员,他积极向工作组建议:“领导干部推荐人选,要跳出个人好恶的圈子,不能看是不是自己的老下级、老同行,而应该考虑班子的全面建设。上级多次强调,班子的年龄配备要拉开档次,要照顾到民族干部、女干部的比例。”他提的方案建议更细,其中包括年龄五十几岁的有几个、四十几岁的有几个、三十几岁的有几个、女干部有几个、少数民族干部有几个。
有的同志称赞他想得细,但也有的干部交头接耳,私下议论。尤魁问捷舟:“他们在说什么?”
捷舟答:“他们说,我们用人是为了干工作,不是为了各行各业派代表!要选代表,是人民代表大会的事,刚才的建议方案像个拼盘。”
会场上的人“哄”地笑起来,他们心想:“这些年,不是常这样要求吗!”
经过多方工作,各种意见还是统一不起来,省委多次给工作组打电话催促,尤魁为难地找到书记和市长说:“这样僵持下去不行,你俩得首先统一意见,否则只能从外面派干部。”
两人一听,都瞪起了眼睛:“尤副书记,我们提出的人选多,是因为我们这里优秀干部多,如果不优中选优,还因此从外单位派干部,那还有什么公道正派可言?您在全省各个市级班子比一比,哪个班子,有我们这里的领导干部立功的多?受奖励的多?受表彰的多?”
几句话说得尤魁无言以对,他无可奈何地说:“优秀干部再多,岗位就那么几个,最后,每个岗位只能选一个,总不能有两个头头吧?”
大家议来议去,一直说到夜里两点,还是谁也说服不了谁,最后,尤魁提出:“时间实在等不及了,干脆,来个民主推荐,县处以上领导干部和机关干部、乡镇科级干部和群众代表分为两摊投票,把得票多少作为人选建议的基础。”
大家对望了一阵,想不到其他办法,只好同意。
第五十四节行票荐误坠关系网
举荐投票的消息传开,干部们都很振奋,民主推荐,反映群众呼声,这个办法好。
书记韩怀让,早晨一上班,把市委组织部长高维建找到办公室交代说:“民主考核是个好办法,但也要在党的领导下。你们组织部门是管干部的,一定要发挥好作用,把真正组织信任、群众拥护的干部选出来。像赵学礼这样的干部,那肯定是得高票的。”
从书记办公室出来,高维建心里直打鼓:赵学礼能不能得高票,他心中真无把握。如果赵学礼得不了高票,韩书记怪罪下来,可是要吃不了兜着走!
回到部里,他把任免处长找到办公室,讲了自己的担心,让他回去研究措施,拿出群众考评方案。任免处长召集大家商量了半天,终于有了办法。高维建听了他的汇报后,信心十足地向韩书记报告:“赵学礼拿高票不会有问题。”
冀追星市长坐在办公室,总觉得心里不踏实,群众推荐要由组织部门具体实施,要不要同组织部长谈谈?他想了想,觉得不合适,组织部是书记管的,组织部长又是新市委系统的干部,不能在他那里留下把柄。于是他带着秘书下乡察看了一次民情,见到县长、乡长、村长就问他们对魏文宏的反映,这些人知道市长欣赏魏文宏,都称赞魏副市长这几年干得不错。
冀市长微微含笑说:“最近省委工作组要搞民主测评,如果认为好,就投他一票,听说你们的领导能力不错……”
这些领导听后,打了一愣,猛地醒悟:市长的言外之意是说,你们还有控制票数的能力吧?在这种情况下,谁都不愿在市长跟前丢面子。
民主考评的通知还没下发,与组织部门有关系的人就得到了消息,干部中的热线已经联络起来,找熟人、拉人情票的,找关系、拉关系票的。关系少的,找贴心人商量起了战略战术:“我们熟人少,没后台撑腰。投票时,要只给我们打勾,给其余的人全打叉,一反一正,也能多出不少票。并不指望当前几名,只是为了别得票太少,脸上挂不住。”
群众和机关干部也三三两两地私下议论,有的说:“某某领导上去了,对我们有利,投他的票吧!”有的说:“某某领导为小金库的事,批我们多少次了,这次坚决不投他的票!”有的担心:“民主考评一再要求出于公心,反对以个人恩怨好恶投票,我们这样做行吗?”有的哈哈笑着说:“如果大家都出于公心,也就不用搞这么多规定了。”更有甚者,有位干部还给机关干部打电话说:“哥们,我们的关系不错,投票时要关照关照,监票人、计票人中可有我的不少铁哥们!”大家私下议论,这叫威胁票!
其实,影响力最大的还是人事部门。不少干部接到了组织部熟人的电话:民主考评马上开始了,赵学礼干得不错,投票时你们可要出于公心。
接到电话的干部,有的心里热乎乎的:“这是组织部的干部信任咱,得按他们的要求投。”也有的干部心里不服:“你们有好多干部用得不公道,赵学礼不适合做这项工作,我坚决不投他。”可投票那天,当他们走进会场可傻眼了。会场内,座位一个挨一个,发票的、监票的都是组织部选来的人:“嗬,这哪个干部投了谁的票,组织部门很快会知道。不听他们的,将来会有麻烦,还是按他们说的办吧。”
投票结果出来,得前几名的还是和原来差不多,市委书记人选:赵学礼在机关是票数第一;魏文宏在群众中票数第一,两人不相上下,其他人选,也基本是如此。各县、处级干部,提升进市班子的票数比较分散,全市只有钟淑雅得票最少。这下,书记、市长和工作组觉得更难办了。
“这怎么办?”组织部长焦急地问。
尤魁和两位市领导互相对望,室内静得出奇。
“我怀疑有人做工作拉了选票,还有人做了手脚,要不,挺差的干部咋得票那么高啊!”市长首先打破了沉默,他心中暗想,“书记拉票的渠道比自己多,论实干,他推荐的人哪有我推荐的有业绩!”
“要不,再投一次票?把程序搞得更规范一些,比如,按党委成员、机关处级干部和各县的主管,分三个层次计分投票,最后三点交汇总评……”书记也赞成市长的看法,主动提出了建议,他心中暗自盘算,“有了上次投票的经历,组织部有经验了,干部也有经验了,再次投票,准有把握让自己推荐的人多得票!”
“好啊!”市长当即表态,他心里何尝不是这样想的。
尤魁想不出其他办法,只好同意。
更规范的投票举荐和谈话开始了,他们哪想到,有了上次的经历,干部们应对的办法也更多了:关系好的,直接打招呼;关系一般的,套套近乎,有的瞅个机会把参加投票的找到一起喝次酒,表示表示,见不到的就用BP机发个信息。最难过的是在基层当县长、书记的,市里的局长打招呼都得答应,自己同他们关系不铁,哪敢求他们投自己一票。其他县的领导仅是一般的工作关系,也不敢轻易向他们打招呼,害怕万一被传出去,偷鸡不成蚀把米,算来算去,还是机关的处级干部有优势。也有些县处级干部出于公心,想给真正能干的县处级干部投一票,可是,本单位的干部,自己了解,不在一个单位工作的,实在了解不多,知道的一点情况也是道听途说,真弄不清哪个是最好的!那些平时工作敢于碰硬、对棘手问题敢抓敢管的干部,这几天最不痛快:“得罪了那么多人,甭指望他们投赞成票,少给打几个叉也行啊!”有的表示:“这得罪人的事,以后可不能再干了!”
具备晋升资格的干部心里打着小鼓,工作组的人心中也在打鼓。甄玉望暗自焦急:“这种投票法,易司令交待的贺静儒和旷啸天,没有一个能上去,怎么办?”思来想去,他突然想到了柯梦华是自己的老部下,“支左”时他当公务员,帮他入了党、当了班长;岳丹发现镍矿,从部队要点优秀士兵,这是复员不再回农村的一个绝佳机会,是自己力争,把他安排到岳丹来的,这小子也争气,恢复高考后,上了大学,现在是岳丹组织部干事,就管这次投票的事务工作。想到这,他把柯梦华找来,要他设法给贺静儒、旷啸天拉点票。柯梦华心领神会,立即行动。
工业局的副处长范抚洲无意中发现了柯梦华的举动,他觉得工作组都这样干了,会把局面搞得更乱的,应该反映一下!该给谁说呢?他想到了自己的老领导捷舟:“从卫峡川煤矿调到岳丹工业局两年了,还没向捷舟汇报过呢!正好一起聊聊!”想到这,他找到捷舟,各自谈起这几年的经历,他顺便说到拉票这件事,哪成想,正好被宫义男听到,他生气地向尤魁建议,要对柯梦华提出严肃批评。
这一来,机关干部更紧张了:“领导中意的人选,要帮助拉好票,还不能被人抓住把柄,这活干起来实在不容易呀……”
进入候选名单的干部,其繁忙程度远远超过了上次投票,因为他们不仅要跑机关、跑基层,还要跑领导那里去拉票、去送礼,又要做得特别隐蔽,不能让别人发现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