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小说魂牵梦圆:老兵笔下的新中国故事
8937500000054

第54章 雪原老马识途径(1)

编者导读

北部的边防正在巩固,我军的现代化建设不断推进,发展摩托化、淘汰骡马化被提上日程。就在某骑兵支队准备撤编时,西南边陲出现了不稳定因素,一伙毒枭、国民党溃兵、残余叛匪和敌对势力相互勾结,兴风作浪。他们利用这里多国交界、多省交界、多民族杂居、地形复杂的特殊条件,时而聚合成武装队伍,时而化装混入农牧民之中,四处流窜,贩卖毒品,杀人越货。为彻底肃清这股敌对势力,捷舟等人被借调到骑兵支队,一同完成这次战斗任务。他们冒着雨雪、风餐露宿,爬冰川、攀雪峰,穿甘南、越川西、跨怒江、入青藏,三越唐古拉,直抵那曲、喜马拉雅山麓,跋涉千山万水,一路猛追。无论雪崩遇阻、还是连续断粮,无论遭受伏击、还是分散追击被围,他们始终以大无畏的革命精神,与敌斗智斗勇,彻底解决了这股祸患。

正当各族群众敲锣打鼓欢迎骑兵支队凯旋时,支队撤编的命令下达:除保留部分战斗骨干外,其余人员全部复退。当时,谁都不愿离开部队,实有战斗骨干的人数,也多于上级机关的指标,哪个分队留多了,都会引起攀比,领导只好按比例给各分队下达保留名额。这样,有些战斗骨干只能退伍。捷舟说:“执行整编命令应该实事求是,真正的骨干都应该保留。这话你们不好说,我来反映。”他连夜写了一份材料,越级报了上去,这些骨干的命运究竟如何呢?

第三十节靖南域跃马越昆仑

名气引来赞誉,也带来机遇。捷舟的报道,吸引了无数读者,也引起骑兵部队一位领导冀追星的重视,部队正在执行一次战斗任务,他把报纸带在身上。

一天,靖西指挥部来指导工作,提到他们的电报文件时提醒说:“文电讲究精练准确,可是你们前线的电文冗长而言不及义,一些情况报告与总结,机关看了又看,仍弄不清是什么意思。”

冀追星支队长说:“部队在草原上执行任务,一切联络都靠电台,可是,骑兵部队要撤销,机关一些能写的骨干都被上级调走,参加组建新的兵种部队去了。”说到这里,他从兜里掏出一张报纸说,“把写这篇文章的作者借给我们骑兵支队一段时间吧!”

工作组的俞部长接过报纸看了看署名说:“噢,是捷舟啊!他写的东西我看过,不错!只是这个部队,是从东海边调来的,今年刚划归我们指挥部建制,咋好一进来就点名借调他们的人啊!”

“不点名也行啊!他们在戈壁滩执行任务,我们草原与戈壁一样,茫茫千里,一望无际,除了有水草,两者的地形地貌是一样的,而且他们是步兵改的,有工兵或炮兵经验,不点名,划上借调人员范围,让他选派总可以吧?只要范围划得巧妙,派的人肯定有捷舟。”站在冀支队长身后的冯少卿副政委出了个点子。

俞部长点头同意,借调函很快发了出去。

军人崇尚荣誉,渴望战斗,和平时期这种机会是不多的,干部们听说后纷纷报名。

宫义男、甄玉望分别找到自己老部队的领导陈述理由,在他们的支持下,俩人很快被圈定。名单报到俞部长那儿,他递给冀支队长,冀追星执拗地说:“看来这哑谜不好打,您还是让机关去个电话,点名再加上一个捷舟吧!”

俞部长推辞不过,只好让机关打了个电话,捷舟奉命来骑兵部队报到,帮助工作。

一辆军用吉普在祖国大西南草原上疾驶,冯少卿在颠簸的车里,向捷舟介绍着情况。捷舟不时探头看看窗外,茵茵的绿草,像一片无际的地毯铺撒在大地上,一丛丛红黄紫蓝的小花点缀其间;碧蓝的天空飘浮着朵朵白云,清清的河水倒映着蓝天,清澈透明;稀稀疏疏的羊群映衬着绿色的原野,令人心旷神怡。远处出现了几个山包,几顶帐篷隐映在树丛中,汽车飞驶到跟前停下来,几位军人迎在门口。

冯少卿介绍:“这是冀支队长……”

捷舟敬了个军礼:“报告首长,我叫捷舟。”

“知道了,知道了!”冀追星热情地说,“我在报上看过你写的东西,思想深刻,生动感人,这次行动,坚持把你借来,要劳驾你在马背上为我们写写东西!”

走进帐篷,工作人员端来几杯酥油茶。冀追星对这次任务作了简短介绍:“西南解放比较晚,又经历了平叛和边境自卫反击战,潜在的不稳定因素多,最近,有几股力量在活动。幕后策划者,有当年国民党逃到国外的溃兵、潜伏人员,有贩毒分子,极端民族分裂分子,他们走私贩毒,杀人越货,破坏基层政权,制造民族磨擦,得到国外敌对势力和金三角大毒枭的支持。旧中国遗留下的社会渣滓,对新中国不满人员,也暗中通风报信,煽风点火,沿海和内地也有这类人员蹿来活动,他们参与贩毒牟利,还想在此建立联系国外的通道,有人还自称西风黑煞。”

听到这个名称,捷舟不由自主地念叨:“这帮无孔不入的家伙,在这里也有搞活动经费的渠道啊!如果海上封锁严,他们找到了藏宝图或挖出了宝藏,从这里往外偷运,也是一条路径。”

“你听说过这帮人?”冀支队长打住话头问。

捷舟站起来,简要说了说西风黑煞的情况。

“敌对势力亡我之心不死,西化、分化我国,是他们不变的图谋。”冀支队长忿忿地说。他呷了口茶水,重重地把杯子放到桌上,继续介绍,“这里是藏、青、云、川、甘几省交界处,多山、多水、多草原,雪峰林立、人烟稀少,各民族杂居,基层党政组织体系不太严密,他们利用这一特点,行动时持枪聚队,被追剿急了,换上当地民众的服装,隐蔽到农牧民中,一时难以识别,执行任务的部队已在这里行动了半年多,效果仍不理想。最近,我们对部署作了调整,请上级机关借调了几名有专长的人员。今天,我们开个会,研究下一步的行动。”

“报告!”随着一声清亮的声音,宫义男、甄玉望走进来,向冀支队长敬了一个标准的军礼。

冀追星站起来介绍:“这是上级机关帮我们借调的专门人才。”

“我们熟悉,是一个部队的。”捷舟站起来报告。

“那太好了!听口音咋这么熟啊?”冀追星两手一摆,示意大家坐下。

“我们仨人的老家是古州的,是不是口音太重啊?”宫义男笑着点点头。

“我说呢!那地方我去过。”冀追星谈起当年往事,真有点他乡遇故知的感慨。

会议开始了,冀追星介绍了任务部队调整充实情况和下一步行动打算,与会人员各抒己见,提出自己的想法。

冀追星说:“俗话讲,当局者迷,旁观者清。你们三位是兄弟部队来的,请谈谈看法。”

宫义男说:“我们刚来,不了解情况。听刚才几位领导的发言,是一次很好的学习。毛主席教导说,我们应该相信群众,我们应该相信党。要把这股力量一网打尽,需要地方党委和人民群众的密切配合。建议对部队进行分工,一部分追剿,一部分深入地方,开展群众工作,群众动员起来了,他们就没了藏身之地!”

“这一带的农牧民,始终保留着当年抗击英军侵略、保疆卫国的传统,从老人到孩子,人人练功习武,专门和那帮社会渣滓作对。听说,最近来了一位叫山魂的师傅,教武疗伤,很得人心,只是这里地广人稀,居住分散,牧民流动太大,不好组织。”冀支队长婉转地解释。

听到山魂,捷舟心里打了一愣:“噢,他也来了啊!真是凑巧。”

“建议搞点便衣侦察力量,分散到村寨和牧区,这样掌握情况会主动得多。”甄玉望的发言,打断了捷舟的思绪。

“这个办法不错,孟维奇,你们组织一下。”冀追星显然对这条意见满意,随后,又将目光转到捷舟身上。

“要让我提点建议,只有一条,就是指定每支分队,紧紧咬住一股势力不放,不停地追下去,尽可能多地减少他们隐蔽在群众中的时间,追的时间长了,对他们的情况越来越熟,甚至个头、长相也能记住,那时他们将无处可逃。”捷舟慢条斯理地说。

“有见解,讲讲理由!”冀追星来了兴趣。

捷舟走到挂图前,拿起长杆说:“大家看,这一带地广人稀,高山、深壑、草原、雪峰遍布境内,我从资料上看到,有三十多个民族杂居这一带,从事农、牧、渔、商等行业,有的地方三省交界,这个省的群众发现后报上去,他们早跑到另一个省去了。比如,我们军队一个医疗小分队为牧民巡诊,听说前边有个危重病人,赶去救治。到了那里,帐篷不见了,草地上牧民做饭的灰烬还有火星,赶了五天没追上,几次到公社给上级卫生局打电话,要求帮助查找,结果两天跑了三个省的地界。因此在这种情况下,请农牧民帮助比较难,这伙坏人伪装成游牧群众倒挺容易。”

“很好!”冀追星满意地点点头,对大家的发言进行了梳理。最后确定了追剿大队几支分队的组成,冀支队长带轻便机关,负责指挥,采取咬住不放的战法追剿。末了,冀支队长加重语气说:“同志们!这次任务,是在特殊时间进行的,骑兵部队要撤销,动员刚开始,又来了这次任务,每个干部战士不仅面临艰苦战斗的考验,也面临进退去留的考验,希望支队党委、政工干部抓好思想工作,发扬我们骑兵部队的光荣传统,坚决完成任务!”

部队行动部署后,宫义男和甄玉望分别派往机关和特务连,捷舟按照要求,来到二营组成的一个分队,营里特意为他配备了一匹四川走马。

纵马驰骋,捷舟于下午五点追上了二营。营长王泰山热情地向他介绍:“我们营的三个连队,抗战时期都参加过大青山战斗,有着光荣的传统。据侦察,分工我们正在追剿的这股毛贼,现在离我们只有三十来里路程。他们或东或西,飘忽不定,根据这一带的地形,稍一疏忽,会让他们拐弯甩掉。一个叫王二麻子的匪首特狡猾,经常越界跑到对面国家,与国民党残余部队联系。”

“这家伙是我们古州的土匪,想不到跑这儿来了!李弥的部队也是从我们那跑来的,想不到他们又联络上了。”捷舟感到惊讶。

“你是古州的?”一个连职干部飞马过来,“噢!是捷舟吧?”

“你是拴柱?”捷舟迟疑了一下。

“是我,我大名叫张宏!”张宏一提马缰,靠近捷舟,亲热地拉起他的胳膊,“高高的喜马拉雅山是我国西部的屏障,对我国西化、分化是西方敌对势力的图谋。前几年,我们把主要力量集中在东南沿海,想不到他们在西南给我们挑起两场战争,国内的残余势力一直在这里捣乱。”张宏向捷舟介绍着西南的情况。

“以后有你们说话的机会,还是先赶路吧!”王泰山扬鞭飞马而去。

捷舟紧跟其后,看着他那高大粗壮的个头,身躯前倾的姿势,一手挽缰,一手提枪,纵马飞驰的雄姿,暗暗赞叹。令他不解的是,大好的太阳下,他穿着一件皮大衣,白灰色的羊毛翻在外边,疾风撩起衣角,像一件风衣。

并行的张宏告诉捷舟:“营长今年四十三岁了,剿匪、平叛、边境自卫反击战,他一直担任运输队长,给前方运弹药、送给养,高原紫外线强,大山、谷地和山顶温差大,他终年一身皮大衣,冬天毛朝里,夏天毛朝外,落了一身疾病。可惜,这次任务后,他该转业复员了。”听后,捷舟怀着敬意随部队前进着。

傍晚,追了一天的部队人困马乏。王泰山要求部队就地宿营,令前方哨兵关注匪队的行动。

炊事班挖灶做饭,捷舟走过来,看到掀起的泥土里,有一个个红色的小果。“人参果!”炊事班长秦展清欢笑着。

“啊!这就是人参果?”捷舟喜出望外,捡了一把,放进挎包,准备寄给夏雨、秋霜和寒雪。

宿营了,秋末的草原,比内地要冷得多,捷舟躺在草地上,把棉被裹得紧了又紧,还觉得发冷。

睡在身旁的连长张宏,递过来一床毛毯说:“草原可不比戈壁,戈壁是干冷,草原是湿冷,相同的温度,在草原要觉得冷得多。”

捷舟婉谢了张宏的好意,和他聊起来,俩人分别介绍了别后的经历和当兵的经过,一起谈到了图恬叔、韩扬和夏雨的情况,勾起了儿时的许多回忆,他们也谈到了部队的光荣传统、谈到了前段时间的追击情况,不知不觉地谈到了支队的撤编。

张宏叹了口气说:“人生真是琢磨不定,哪能想到,从古州到了大西北,从西北参军又来到西南边陲。前两年,我们还表态扎根草原,没想到战斗回去,大草原呆不成了。我们这个支队,环境艰苦,每年只从陕北、甘南、川西北等艰苦地区征兵。大家的家乡,都偏僻落后,打起仗来一往无前,但是,闲下来的时候,都在为未来犯嘀咕。”

“是啊!”捷舟答道,“人在这茫茫世界上,像一片树叶,不知道什么时候、什么风会把你刮到什么地方。我们要加强思想政治工作,同时也应尽可能把每个同志的未来安排好。”

不知什么时候,两个人在轻声谈话中睡着了……

一声号响,捷舟从被窝坐起来,东方已经呈现出鱼肚色,战士们纷纷起床,喂马、添料、开饭。前方哨兵来报,匪徒已经登程,全体人员又乘马列队,一阵风似地向前追去。

茫茫的草原,无边无际,一个个草丘起伏连绵,他们追了一程又一程,战马开始喘息流汗,前面匪徒的速度也慢慢降了下来。刚巧,草原上有个马群,匪徒们蹿上去,一枪打倒牧马人,从坐骑上一跃,跨上一匹匹新马,飞奔而去。眼看到手的成果瞬间丢失,王泰山要求部队暂停追击,给战马饮水加料,继续追去……

时间一小时一小时地过去,匪徒抢来的马虽有体力,但毕竟不如军马训练有素。眼看已经离得不远了,王泰山挥起马刀,喊道:“他们的马没劲了,同志们,加油,在前面长满树丛的山丘下把他们追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