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者导读
千百年来,中国历代王朝都因两大祸患而兴衰轮回,一是大量失地农民酿成的社会动荡,二是匪患横行。共产党在古州建立人民政权,首先面临的,就是如何解决这两大问题。当时大军南下,适逢秋种,先剿匪兵力不足,先土改又经不起土匪骚扰。古州领导在激烈争论着解决的办法,“龙门三子”也在依据所得秘典,判断着这些办法的正确与否。虽然三人的想法各有长短,但捷舟的“实”字似乎更高一筹。就在这时,他们被土匪绑架上山,无意中沟通了攻守双方的联系,对政府领导和匪众了解了对方的真实情况,起到了穿针引线的作用。行署领导抓住这一契机,运用我军瓦解敌军的法宝,灵活地开展工作,争取被逼上梁山的绿林人士与惯匪开展斗争。“均田”二字,使绿林好汉热血沸腾,迅速脱下土匪的行头,成为勤劳的庄稼汉、保卫家园的民兵,土改剿匪取得双赢。他们是怎样一夜之间化解了矛盾的呢?
第九节剿山匪土改孰为先
光阴似箭,日月如梭,时间像流水一样过去。随着解放战争形势发展,国民党被逐出古州,妙疃百姓的生活开始趋于平静,捷舟也能在私塾安心学习了。那时,山乡私塾教学的方法是,先正课、领读、背诵,再启蒙。《三字经》很快背过,《百家姓》接着念完,《千字文》领读完毕,《七字鉴》已经开读,再读完《论语》,就该启蒙了,启蒙就是现在所说的讲解。捷舟虽然弄不清书中的全部内容,但觉得念起来,韵律有致,朗朗上口,读得颇有兴致,认字背诵得也快。每天背不下课文的学生,晚上要到私塾复习。捷舟因一教就会,晚上不用复习。春天,他出去摸鸟蛋;夏天,他去水塘里捞泥鳅;幼蝉出土的季节到了,他常常借着月光,到村外树林中掏摸出土的幼蝉,烧来充饥解馋。
随着局势趋稳,返乡的人越来越多。早回来的地主们,挖出埋在地下的粮食、财宝,四处招人,把荒了的田地开出了近一半,种上了谷子、高粱、大豆,又过起了喝五吆六的生活;中等人家,土地撂荒,忍饥挨饿,糠菜充饥,忙着收拾自家那几亩土地,有的也抢种上了几亩,日子虽苦,眼中却闪着希冀的光亮:“只要抓紧垦荒,秋末收下地里的,也多种些,明年吃的不用愁了。”许多上山入伙的人,十天半月给家里送不回几斤粮食,更多的人家,少地或无地,回乡后,只好采野菜、摘山果充饥。给地主家开荒,也是只记账,不给钱粮,他们互相望着,目光呆滞,不知道明天会是什么样子,找到点吃的混一天,找不到饿一天,断顿了再说断顿的话。在一片兵荒之后的饥馑中,幼蝉自然成为人们争捉的东西。
这晚,捷舟运气特好,他拿着草绳,在树下摸来摸去,逮住一只,往草绳上一拴;三更时分,摸了三长串,心满意足地提前回返。突见远处三条黑影一闪,晃入林中,他赶快蹲下。
“共军已打过长江了,真是摧枯拉朽啊!想不到这么厉害。江北已无战事,以后天下稳定,我们找藏宝图困难大了!”一个黑影说。
“盟主,这不可怕,最可怕的是他们占领了地盘就搞土地改革!”另一个黑影答,“中国是个农业社会,面临的基本矛盾是土地问题。地主人少,土地却越聚越多;农民人多,土地却越来越少。这就是几千年来朝代更替轮回之源。共党搞土改,挖掉了这个根子,社会稳定就有了基础。”听得出,回答的人是一木。
“你真不愧是中国通!可惜你只知其一,不知其二!中国还一个祸根是匪患,几千年来,哪个朝代也没铲尽。现在古州山山有匪、村村有线,是土匪最多的时候。农民盼分田,土匪盼抢财,这社会能安静得了?”霍克轻声问。
“盟主的意思我明白了!现在,地主回来了那么多,不少人已挖出埋在地下的金银财宝,土匪正盯着呢!共党要先土改,土匪必定下山拼死抢夺浮财;现在共军主力南下,他们要先剿匪,力量肯定不够。”一木回答。
“你们要在土匪和地主中间做工作,拖延土改进程,趁共党眼下顾不过来,督促加快勘察。”霍克叮嘱道。
“明白了!我们一边找山魂,一边派人给共党搅和,增加他们的困难,我们抓紧对峰峦的普查,设法找藏宝洞线索。”一木回答。
“还要加大对共党内部和村民的工作力度,在他们中制造思想混乱。”霍克补充道。
“好的,盟主!”一木阴笑着答应。
“我们已经说好,共党来了,我就进城,城里待不住,我就回国,这里的人就靠你和三位舵主,我走以后,你就接任盟主,我们按约定好的方式联络!”霍克吩咐。
“盟主,你放心去吧!我们会把各地的势力发动好、运用好。当然了,重点放在古州这个地方!”一木说完,挥手招了一下牟智兴等人,“送霍克盟主!”一行人晃动身影,瞬间而去。
回到古庙,捷舟想象着土改的情景,朦胧睡去,一觉醒来,霞光满天。他爬起来,烧了一串幼蝉,熬一碗菜糊,吃过后匆匆来到私塾。王恒师傅看他迟到,绷着脸,手提戒尺,罚他背诵昨天下午领读的课文。
“继周而王秦始皇,姓嬴名政父庄王,吕不韦妻身有孕,庄王娶回生始皇……”捷舟按当时流行的腔调,流畅地吟哦着,王恒的怒气慢慢缓和下来,脸上泛起笑容。
“好,坐下吧!你们三个还记不住呢,今天上午就默念和朗读,下午放学前,人人都要背过。”王恒指了指另外三位学生说。
“嗬,孩子们念得挺认真啊!”新选的村长王季冰带领村民,来到书房外的院内,搬来几条凳子,不一会儿,几个穿军装的人带一批人进了院子,后面还跟来了两个小孩。
“噢!那个高个儿,像从匪窝里逃出来的刘汉卿。那两个小孩,是宫义男和甄玉望啊!”捷舟好奇地瞪大了眼睛。
院内的人落座后,让两个孩子到书房里玩。他俩好奇地望着捷舟:“你在这里念书啊?”
“是啊,你俩怎么来了?你们一会儿骑马,一会儿在村子里,一会儿又在城里,究竟住在哪里啊?”捷舟好奇地问。
“坐在刘汉卿右边的是我爸,因为参加了共产党,在外面打仗,怕家人受国民党残害,把我和姐姐红玉托给这里山区的姑姑家。”甄玉望解释道。
“那次抢水时,躺在车上的人就是你爸吧?”捷舟猛地想起当时的情景。
“对呀!因为没拿到菱湖水,后来调养了好长时间,伤才痊愈。”甄玉望答道。
“坐在左边的是我爸,他也是因为参加了共产党,在外面打仗,怕家人受国民党残害,把我托在了城里亲戚家,妈妈带着妹妹寒雪到了外婆家。去年,看到这里快解放了,支队派人去外婆家接我妈,没想到在曲山被土匪杀害,只有不满周岁的妹妹被接了回来。”宫义男伤感地说。
捷舟打了个激灵:“哦,原来曲山被土匪枪杀的那位夫人与女婴,是宫义男的妈妈和妹妹,那他说的寒雪肯定就是雪莹了!雪莹能到这样的人家,也算没有辜负老奶奶的嘱托。”
这时,院子里,甄玉望的爸爸站了起来,他脸庞瘦削、嘴唇细薄,个子不高,一身黄布军装,腰里挂着一支手枪,他望了望大家说:“土改试点区的乡长会现在开始,我先介绍一下到会领导。”他指了指刘汉卿说,“这是老刘——刘汉卿,我们古州地委书记兼军分区政委,是过去我们支队的政委。”他又指了一下坐在刘汉卿身旁的人说,“这位是专署专员宫伯羽,兼我们古州军分区司令,是过去我们支队的支队长;我叫甄广怀,是古州专署副专员兼古州军分区副政委,也就是过去支队的副政委。现在,请老刘讲话!”
伴随着一阵掌声,刘汉卿站起来说:“各位乡长,专署决定在益华县第四区搞土改试点。”接着,他讲起了土改的政策、方法、步骤……
“真要土改了啊!这个政府行啊!”捷舟惊讶地睁大眼睛。
“这有什么奇怪的,共产党是为人民服务的,老解放区都已土改了!”宫义男瞪了他一眼。
“不会有麻烦吧?”捷舟想到一木等人的谈话。
“不会的,放心吧!”宫义男和甄玉望说。
院里,大家正听得聚精会神,大门“咣”的一声被推开,一个人踉踉跄跄闯进来。
“哦!是封专员!”捷舟不禁隔着窗子暗暗惊呼。宫义男介绍,他现在作为爱国民主人士,受邀出任古州专署工业局长。
只见封北川进了院,上气不接下气地喊:“刘书记,土匪刚才又打刘家洼了,抢了财主刘金华家十几担粮食,还顺手牵走了妙疃、柳岭村头的九头牛。”
“啊?我姑家的牛正在村头吃草,是不是也被抢走了?”玉望小声嘀咕。
“听说你们分区有两千多人的一个团,我看还是先剿匪,再土改。”封北川进一步提议。
会场上的人也七嘴八舌地议论起来,有人赞成封北川的意见,说:“土匪三天两头下山抢掠,不铲除他们,土改进行不下去,分了地,老百姓也不敢要,还是先把土匪灭掉。”
甄广怀反对这个意见,他站起来说:“秋种季节马上到了,大片的地还荒着呢!现在返乡农民中,无地者居多,先土改,大家有了田地,抢种上麦子,才能安下心来,剿匪也有了基础。”
有人提醒说:“匪首、惯匪,都盯着地主家的金银财宝呢!土改就要分地主家的浮财,土匪肯定下山和我们拼命!”
还有人补充说:“妙竺山三寨主‘草上飞’原名曹大彪,本是个老老实实的庄稼人,豪绅夏兆群要霸他们家的地,栽赃把他下了大狱,又追杀他儿子,孩子被追得在几个村跑来跑去,没人敢收留,被夏兆群抓去,活扒了皮。他越狱上山后,发誓要杀夏兆群全家,血洗周围几个村报仇。听说他们的军师,是国民党派来的特务,他们哪能让我们斗地主、分浮财、搞土改啊!”
两种意见争执不下,目光一起投向刘汉卿。
刘汉卿静静地听着,望望宫伯羽没有急于发言,好像有什么心事。在大家的催促下,他思考了一会儿说:“乡亲们,周围山头的土匪有三类:一类是政治土匪,国民党反动势力遗留下来的,他们的目标是对付共产党和人民政权;一类是惯匪,他们杀人是为了越货,习惯了劫掠生涯;而更多的一类人是被逼上山的穷人,多数是附近村庄的,他们的父母、妻子、儿女亲属都在我们这一带,剿匪必有伤亡,打死一个匪众,就会使一对父母失去儿子、一个妻子失去丈夫、几个孩子失去父亲,也会给社会增加好几个对立面。如果分了地,被逼上山入伙的人,看到家里有了活路,会主动回来;那些经不住地主欺压,愤而进山入伙的,看我们斗倒了恶霸地主和反动地主,昔日的仇人已被镇压,只要工作做得好,自然愿意下山过太平日子。这样,只剩下孤立的政治土匪和惯匪就好对付了。”
一席话引起大家的深思,主张先土改的人多起来,甄广怀、封北川不断提醒:“土匪可是个娃娃脸,说变就变,弄不清啥时候会到哪个村洗劫一次,人心惶惶,土改怎么进行?”
眼看太阳已快落山,刘汉卿和宫伯羽、甄广怀简单商量了一下,同大家说:“各位先回去,统计出本村无地、少地人家的户数,苦大仇深的程度,各户地主、富农土地的亩数、土质,以及他们中民愤劣行的大小,尽快把土地重新丈量一下,计算出怎样分田比较合理,依靠贫农团和农会,拿出分地方案,把地界木桩先打好。我们几个领导,商量好对付土匪的办法,就先土改、还是先剿匪统一思想,不管先做哪项工作,土改是一定要搞的,到时要划成分、斗地主、烧地契、分田产,这些现在就得准备好,千万别误了秋种,大家看这样好不好?”
“好!希望把土改和剿匪的事考虑细一些。”大家齐声建议。
“开斗争大会,在哪开为好?”刘汉卿问。
龙门乡长陈伟明说:“我们乡土围子上那个城楼不错,有个高台子,还有个小广场,把各村的人集合起来,在那上面召开斗地主、诉苦大会,各村的人都能看到。”
“好!”会场的人一致赞同。
“那就这么定了,关键是要把准备工作做好。”刘汉卿最后拍板。
这时,一名军人跑进会场向刘汉卿报告:“上级拨来武装民兵的武器弹药,昨天刚到古州,分给益华县第四区的,军分区已派我押运过来。”
“哈哈!太好了!这里民风淳朴,有习武卫家的传统,参加民兵都很踊跃,再配上枪支,也是一支生力军。听说有个年轻人,经常给大家点拨点拨武术,谁受了伤,他手到病除。可惜,来去匆匆,没留下姓名。”刘汉卿惋惜道。
“那是山魂吧?”捷舟心里暗想。
刘汉卿转头对宫伯羽说:“老宫呀!我们一块看看去,让广怀同志负责组织民兵分发枪支,加紧训练,保村护镇,为剿匪做准备。”他向书房内的两个孩子招了招手,“义男、玉望,先在这里等会儿,我们看完枪,再来带你们回去。”
“失地和匪患是压在农民头上的两座大山,共产党下决心土改和剿匪,是得人心的,也是符合实际的。”捷舟感叹着。
“我爸说,共产党坚持的主义、制度是没问题的,干部的品质作风也没问题。共产党想干的事,一定能干成。”宫义男看了一眼捷舟。
甄玉望接过话茬:“眼下,先剿匪还是先土改,倒真值得琢磨琢磨。”
“他们谁说的对?究竟什么办法好呢?”一个老者的身影擦窗而过。
“哦,是观通老人!给我们出题来了。”捷舟惊讶地望着窗外说道。
室内,宫义男已和甄玉望争论起来:“你爸讲的不对,应该先剿匪。
人生要讲忠义,再穷也不能为匪,这种人灭一个,少一个。”
“土匪是一定要消灭的,但是,眼下还是先土改为好,秋种耽误不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