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教材教辅青少年应该知道的宗教音乐(阅读中华国粹)
8934700000004

第4章 佛教音乐在法事仪轨中的运用(2)

第三,主法者敬致诵词,祝圣绕佛。主法僧闻磬声顶礼三拜,恭说颂词。大众同唱《佛宝赞》,接唱《赞佛偈》,“佛宝赞无穷,功成无量劫中。巍巍丈六紫金容,觉道雪山峰。眉际玉毫光灿烂,照开六道昏蒙。龙华三会愿相逢,演说法真宗。”再唱:“天上天下无如佛,十方世界亦无比。世间所有我尽见,一切无有如佛者。”唱毕开始绕佛,边绕佛,边称念:“南无娑婆世界三界导师、四生慈父、人天教主、三类化身本师释迦牟尼佛!”“南无本师释迦牟尼佛。”

第四,回向皈依。绕佛后归本位,先念《回向文》:“愿消三障诸烦恼,愿得智慧真明了;普愿罪障悉消除,世世常行菩萨道。”然后唱《三皈依》:“自皈依佛,当愿众生,体解大道,发无上心。自皈依法,当愿众生,深入经藏,智慧如海。自皈依僧,当愿众生,统理大众,一切无碍。”浴佛法会功德圆满,引磬声起,大众齐唱《浴佛功德殊胜行》:“浴佛功德殊胜行,无边胜福皆回向……。”

二、成道节

旧历十二月八日那一天,是佛祖“释迦牟尼”得道成佛的日子,叫做“成道节”。

据《佛本生传记》记载,释迦牟尼出家后,最初是修禅定,修行日久,也没有得到解脱的途径,继而放弃禅定,到苦行林苦修。在长达六年的时间里,他每天吃一麻一麦,甚至七天才吃一麻一麦,坐卧行止不避艰苦,只落得骨瘦如柴,但收获甚微,仍不知如何解脱,于是决心另创道路。他在尼连禅河洗去六年的尘垢,因身体虚弱爬不上岸,幸亏抓住了树神垂下的树枝才上了岸。这时牧羊女见他可怜,端来一碗乳糜,吃后才恢复了体力,这就是衍化出的“腊八粥”。他走到伽耶的一棵菩提树下静坐沉思,四十九天恒出—条正道:“人有了我,而产生欲念,这是一切痛苦的根源。只有达到‘涅磐’,才能脱离痛苦。”于是得道而成佛。

为了纪念佛成道这一重要事件,佛教界就把佛成道这一天称为“成道日”,过“成道节”,举办“成道会”。关于成道日在哪天,印度、中国等地区不尽相同,中国南北各地,开始的时候也不尽一致。宋代,北方以腊月初八作为佛的生日,《大宋僧史略》就有记载:“今东京以腊月八日浴佛,言佛生日也。”而南方却在腊月初八庆祝佛成道。元代《百丈清规》规定:“腊月八日,恭遇本师释迦如来大和尚成道之辰,率比丘众,严备香花灯烛茶果珍馐,以申供养。”后来,南方、北方统一起来,把四月初八作为“浴佛节”,把腊月初八作为“成道节”。

每逢成道节这一天,寺庙里的僧人,把从四面八方募化来的米麦豆谷各种杂粮和枣儿、栗子等干果,混在一起下锅熬成的粥,作为供品,用来纪念佛祖成道。这个粥,就是我们喝的“腊八粥”。这是佛教的一项宗教活动,这个宗教活动,随着佛教的传播,由寺庙传到世俗民间。腊八粥的原料和做法,自然也流传了下来。日久天长,居然形成风俗典故。每逢腊八,上自皇帝宫廷,下至黎民百姓,只要顾得上吃穿,无不在此日熬粥敬佛。只不过,根据各自的经济条件,在粥米的品种多少、粥的花样、仪式的繁简上,有所区别,尽力而为,做到心到神知而已。

三、涅槃节

涅槃节是纪念释迦牟尼逝世的节日。公元前486年,释迦牟尼八十高龄,传教已四十五年,佛教已被南亚大多数人所接受,各地均建立了寺庙,出家的和在家的信徒倍增。这时,释迦牟尼背疾复发,自知将要谢世,便来到拘尸那伽的跋提河边,弟子阿难在两棵婆树间系好绳床,释迦牟尼头朝北,面朝西,侧卧于绳床上,他的右手支着头,左手放在身,双足并拢,在农历二月十五,进入“涅磐”,心脏停止了跳动。

涅磐节这一天,寺庙举行涅磐法会,人们聚集法会,面对释迦牟尼佛圣像,诵听《佛遗教经》,并做各种供奉。不方便的也可在家诵读《佛遗教经》或念佛、向佛像供奉香、花、果、清水等各种吉祥物品。总之,只要有心,怎么做都行。正所谓佛法“以无门为门,以无相为相”。无门无相即是说修行无有固定的形式,只要心诚,方便即是门。

中国佛教四大道场

中国佛教所传四个菩萨分别显灵说法的道场:山西五台山,传为文殊菩萨的说法道场;浙江普陀山,传为观音菩萨的说法道场;四川峨眉山,传为普贤菩萨的说法道场;安徽九华山,传为地藏菩萨的说法道场。统称为中国佛教四大名山,四大道场。这四位菩萨的圣诞、成道日、涅槃日,均分别在各自显灵说法的寺院举行盛大的佛教法会。

第三节普济佛事

佛事是为现前之人忏悔业障、植福延龄,或为超荐先亡、救拔恶道众生而举行的。如慈悲水忏会、念普佛、水陆道场、盂兰盆口、放焰口等。其中慈悲水忏会和念普佛又可看做佛教祈福祛灾的法事。

一、慈悲三昧水忏法会

慈悲三昧水忏是当今佛教最流行的著名忏法之一。关于慈悲三昧水忏,佛教界广泛流传着一个神奇的故事:

在四川省彭州市九陇镇双松村,长年流淌着一股被佛教信众奉为圣水的三昧泉水。据说该泉冬旱不枯,夏洪不溢,久滞不腐,视之清冽,饮之甘甜,不仅可以治病,还可以帮信众洗去宿世冤愆,因而前来朝圣的人很多。

唐朝时,有一位法号知玄的和尚曾经在长安某寺挂单。那时该寺正住着一位患有“迦摩罗”恶疾的僧人,通体生疮,发出的秽气刺鼻难闻,谁都不愿和他来往,更别提关照侍奉了。惟独知玄领受了佛陀所说“百福田中,侍病第一”的教导,常常主动去照顾病僧,并无任何厌倦嫌弃之色。后来病僧的恶疾渐渐痊愈,他在离开该寺时对知玄说:“你以后有难临身时,不妨到四川彭州九陇山来找我,我会设法消弭你的厄难。记住,我居住在有两棵大松树并立的地方。”

后来,知玄因为德行高深,深受僧俗的崇敬,连唐朝皇帝都向他求教佛法。唐懿宗还于咸通十二年(公元871年)赐给他装饰华美、高达6米多的沉香宝座,以示尊宠。受赐以后,知玄的声名更加显赫,坐上宝座后更加感到尊荣。

然而没过多久,知玄的左腿膝盖上却生出了个“人面疮”,有眉有眼,有口有齿,恰似人面,不仅看上去让人生畏,更令人惧怕的是,这人面疮还要求每天都得拿饮食喂它。它能像人一样大模大样地张口啖食。知玄痛苦万分,四处求治,可名医们全都束手无策。

知玄忆起了当年那位病僧的临别赠言,决定前往彭州九陇山求救。一天傍晚时分,天光暗淡,山路难行,入山寻访的知玄正不知如何是好,这时忽然望见两棵并立的大松树,忙快步走上前去,只见树后殿宇广阔,金碧辉煌,那位僧人就站在门前。听完知玄的述说,僧人安慰他说:“不要紧的,我这儿的山岩下有一泓清泉,等到明早去洗一下就会好的。”

第二天清晨,昔日病僧令一孩童为知玄带路,引领他来到岩下泉畔。知玄用手捧起清水刚要冲洗,膝上“人面疮”却忽然开口说话,告知知玄,它——“人面疮”(前世为晁错)趁知玄(前世为袁盎)迷恋名利、功德受损之际化作“人面疮”报仇的始末。现在得到迦诺迦尊者出面调解,并赐给他三昧法水,令他得到解脱,那么两人之间的宿怨也就此终结。知玄听后,非常震恐,连忙掬水洗疮,一时痛彻骨髓,晕绝在地,不省人事。

复苏后,知玄只觉得左腿舒展安泰,“人面疮”已经不见。再回首,身后仅是荒山一片,寂寂茫茫,昨日金碧辉煌的崇楼宝殿已杳无踪影。知玄方才觉悟。于是他一方面在迦诺迦尊者垂慈的双松圣迹修建寺宇,另一方面记事撰文,写成《慈悲三昧水忏》。自己早晚恭敬礼诵来报答圣僧的恩德,而佛教界也从此添了一项现今仍流行于各地的忏法——慈悲三昧水忏,简称水忏。

水忏时所诵经文有“十小咒”、《大悲咒》《心经》《入忏文》《出忏文》。唱诵的韵曲有《香赞》等。

二、念普佛

念普佛一般在大殿举行,可以纳入早晚课诵的内容,由寺院的维那主持,全体僧众都要参加,请求念普佛的斋主也参加。普佛分为两种,一种是为生者举行的消灾普佛(即阳普佛),另一种是为亡人举行的往行普佛(即阴普佛)。

消灾普佛

僧众齐集大殿,维那礼佛三拜,起引磬,唱《香赞》:“香才燕,炉焚宝鼎中,旃檀沉乳真堪供,香云缭绕莲花动,诸佛菩萨下天宫。”三称“十方一切诸佛诸菩萨!”念诵八十八佛名号,再唱《药师佛赞》:“药师如来琉璃光,焰网庄严无等伦;无边行愿利有情,各遂所求皆不迟。”唱赞完毕,绕佛开始。斋主随僧众而行,口念“南无消灾延寿药师佛”等佛号。绕毕归位,对释迦牟尼佛、药师佛、大乘常住三宝等各顶礼三拜。维那至香案前,拈香三拜,斋主也拈香长跪,听维那宣读《疏文》。宣读完毕后,僧众唱《药师佛赞》:“药师佛,延寿王,光临水月坛场。悲心救苦降吉祥,免难消灾障,忏悔檀那三世罪,愿祈福寿绵长。”最后诵《回向偈》:“愿消三障诸烦恼,愿得智慧真命了。普愿罪障悉消除,时时常行菩萨道。”

往生普佛

在大殿内为亡者设立灵位,僧众齐集,同唱《香赞》。接念《弥陀经》一遍,诵《往生咒》三遍,唱《弥陀佛赞》:“乐邦教主,接引弥陀,四十八愿度婆婆,九品涌金波。宝网交罗,度众生出爱河。”唱赞完毕,绕佛开始。斋主随僧众而行,口念“南无阿弥陀佛”。绕毕归位,对释迦牟尼佛三拜,阿弥陀佛十二拜,观世音、大势至菩萨、清净大海众各三拜。维那至灵位前,拈香三拜。斋主也拈香长跪,听维那宣读《疏文》。读毕,僧众唱《弥陀佛赞》:““弥陀佛,大愿王,慈悲西舍难量。眉间常放白毫光度众生,极乐邦。弥陀圣号若宣扬,同愿往西方。”

三、盂兰盆会

每年农历七月十五日为“盂兰盆节”,“盂兰盆会”,也称“中元节”。从一定意义上讲,中元节归属道教,盂兰盆节归属佛教。盂兰盆是梵文“Ullam-bana”的音译。“盂兰”,是倒悬的意思,倒悬用来形容苦厄之状。盆是指盛供品的器皿,佛教认为供此具可解救已逝去父母、亡亲的倒悬之苦。盂兰盆即“解倒悬”之意。据《佛祖统级》(卷三十七)记载,中国自梁武帝开始设盂兰盆斋。梁武帝于大同四年(公元538年)在同泰寺设盂兰盆斋,此后上行下效,很快传到民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