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教材教辅青少年应该知道的道教圣地(阅读中华国粹)
8933700000012

第12章 五脏俱全——圣地构造(5)

第三,极具中华民族之特色,同社会、同民间联系紧密。道教宫观的建筑形制多为重檐歇山式建筑,这种建筑是发于民间而又略有不同的。重檐歇山式建筑既能防暑又能防寒,结构简单,是中国的经典建筑模式。双层的檐体可以增高大殿的高度,使之同民居区别开来,而如果条件允许,还会加上立柱、围栏等,使之进一步完善。

总之,道教宫观自有它的独特之处,当你走进去的时候,并不会感觉到有什么激动的感情,它就是稍稍的让你有一点感想,这些感想不是什么深层次的或者神圣的东西,而就是现实中的事情,比如人从自然中来要合乎自然、平平淡淡的生活、希望有个神仙来保佑等等。所以说,道教是中国文化的根柢,作为一个中国人必须要有一份朴实的感情,有了这样的理念做基础之后,再去寻求别的更高深、更神圣的东西岂不是更好?

二、宫观中的构造

道教宫观在构造上有一定的规则,除了应顺应自然之外,还大体遵循院落式格局,模仿人体,讲究中轴线对称。上述道观和寺庙有许多的差别,但在整体布局方面,二者是大致一样的,这也是在中国文化的大背景下二者互相影响所致。

宫观一般坐北朝南,以子午线为中轴,前有牌坊或山门。大型宫观的山门多有三个门洞,象征三界,即无极界、太极界和现世界,进入三门即为跳出三界。山门前一般建有影壁,据说可以起到藏风聚气的作用。走过影壁便会有一二进或数进神殿,一进多为三清殿或奉祀其他主神的正殿;二进则在山门与正殿之间增设前殿灵官殿,这是道家吸收佛家的三进式(山门、天王殿、大雄宝殿)建造模式而形成的最常见的一种格局;数进神殿则呈一列纵向布局,并按所祀神的级别大小或者香客祭拜的一般顺序进行安排。殿内中心位置安放神像,三清殿即安放三清教主的神像,灵官殿安放道教护法神王灵官的塑像。主轴线两旁或对称砌墙,或建筑廊庑,抑或另起殿堂,与中轴线上的建筑组成一级级庭院,这一般出现在比较大型的宫观中。

道教宫观除了以上主要建筑之外,人们一般在宫观的僻静处另设庭院,主要作为道士、信徒或者游人的住宿用房。当然,宫观中不可或缺的便是装饰性的构造了,比如如果条件允许的话,在宫观最后会有一处后花园,作为整个建筑的结尾。

以上是一般情况下的宫观构造,而有的大型宫观则完全超越了周围的环境,呈现出一种宏伟的景象,比如山东岱庙。这座宫观简直可以和皇宫相媲美,高大的天贶殿在众多道教宫观中再也找不出第二所,而且岱庙的建筑群落十分庞大,光围墙就有1.5公里,对普通民众来说,岱庙是天上皇宫在人间的反映。

(知识小百科:歇山顶,即歇山式屋顶,宋朝称九脊殿、曹殿或厦两头造,清朝改今称,又名九脊顶。为中国古建筑屋顶样式之一,在规格上仅次于庑殿顶。

歇山顶共有九条屋脊,即一条正脊、四条垂脊和四条戗脊,因此又称九脊顶。由于其正脊两端到屋檐处中间折断了一次,分为垂脊和戗脊,好像“歇”了一歇,故名歇山顶。其上半部分为悬山顶或硬山顶的样式,而下半部分则为庑殿顶的样式。歇山顶结合了直线和斜线,在视觉效果上给人以棱角分明、结构清晰的感觉。

歇山顶分单檐和重檐两种,所谓重檐,就是在基本歇山顶的下方,再加上一层屋檐,和庑殿顶第二檐大致相同。例如天安门、故宫的太和门、保和殿、乾清宫等就是重檐歇山顶。

在中国古代,建筑屋顶的样式有严格的等级限制。其中重檐歇山顶等级高于单檐庑殿顶,仅低于重檐庑殿顶,而单檐歇山顶低于单檐庑殿顶,只有五品以上官吏的住宅正堂才能使用,后来也有些民宅开始使用歇山顶。)

三、宫观探奇

道教宫观除了基本的构造之外,还有一些很有趣的小部件,包括石塔、雕刻、壁画、音乐等,这就如同家庭中的摆设,能够反映出这家主人的追求和个性,道教宫观中有许多反映道教内涵和中国传统文化的装饰物,下面挑选几样比较具有代表性的略作介绍。

首先是转借自佛教的石塔和经幢,这两件器物是寺庙中经常见到的,可以增加宗教的氛围,道教借用过来无非是想使自己的宫观锦上添花。

而一些宗教小品则是道家所独具的了,因为道教是我国土生土长的宗教,道教中的著名人物都是可以在史书中找到其传记的,如葛洪、陶弘景等。神仙人物有的也可以知道他的真实身份、他曾经做了那些事以及曾经在何处生活等,比如吕洞宾、张果老之流。所以,在一些宫观中会有他们的一些“圣迹”,比如抱朴道院中有葛洪曾经炼丹的“炼丹井”,罗浮山冲虚观有葛洪曾经洗药材的“洗药池”,这些宗教小品不仅可以增加宗教感,而且还可以引发人们的追古幽思。

雕刻和壁画可以说是宫观建筑中不可或缺的元素,宫观的墙体需要装饰,有的道观的围墙会涂上颜色,一般以红色和黄色为主,而更讲究的就是在墙面上刻画些吉庆祥和的图案,比如日夜星辰,寓意光明永存;扇、鱼、水仙、蝙蝠、鹿等,以其谐音代表:善、裕、仙、福、禄等吉祥愿景,而松柏、灵芝、龟、鹤、竹、狮则分别象征长生不老、辟邪祥瑞等意义。这些装饰图案和手法都反映了中华民族特有的思维方式和风俗习惯,也是在我国各地的民居、园林中经常见到的。

最后的音乐是另一个维度的东西了,音乐可以陶冶人的情操,感化人的感情,而中国的道乐也是丰富多样的,各地有各地的风格,北方的道乐比较粗犷豪迈,南方的比较婉转动听。当你走进道观的时候,充满宗教色彩的道乐一定会让你飘飘欲仙的。

随着时代的发展,道教的传播一定会产生更多的途径,而继承和研究先人留下来的遗产才是最需要当下人去做的。

神位

在介绍了宫观的基本情况之后,我们该进入宫观中的核心位置——神位——了。一所宫观最重要的目的就是要形成一个道教的修炼氛围,而神位的设置则是整个宫观建造过程中的核心步骤,因为神位的建成意味着人们可以有一个抒发宗教感情的对象,也有了一个更真切的体会宗教感化神仙,总之,神位是一所宫观的灵魂,尽管道教崇尚的是一个虚乎飘渺“道”,但是有了神仙的驾临,人们会更容易理解道教,接近道教,而且这也是人们喜闻乐见的形式。

一、道教神仙体系

道教创立于东汉末年,当时还没有神仙体系,有的只是关于神仙的传说,这些传说来自于更久远的时代。到了南朝梁时候,陶弘景开始系统整理神仙体系,初步确立了一个神仙系统,这之后,道教的神仙体系不断壮大,结构也日趋复杂,光是神仙的个数就多得惊人,至少成千上万。所以要弄清现在的神仙体系绝非易事。

(知识小百科:山中宰相——陶弘景陶弘景(456~536),南朝齐梁时著名道士、医药学家、炼丹家,字通明,自号华阳隐居。陶为丹阳秣陵(今江苏南京)人。生于江东名门。祖父陶隆,于南朝宋时侍从孝武帝征战有功,封晋安侯。父陶贞宝,深解药术,博涉子史,官至江夏孝昌相。陶弘景幼有异操,以博学闻名,史称“读书万余卷,一事不知,以为深耻”。15岁作《寻山志》,倾慕隐逸生活。宋升明元年(477)22岁时,领军将军萧道成(即齐高帝)发动兵变,除宋后废帝刘昱,控制朝政,后二年代宋称帝,建南齐王朝。齐高帝萧道成及其子箫赜在位时(477-493),陶弘景曾先后出任巴陵王、安成王、宜都王等诸王侍读,兼管诸王室牒书章奏等文书事务的书记职务。由于官场的倾轧,仕途不利,36岁时,仍任六品文官“奉朝请”,心甚怏怏。遂于齐永明十年(429),上表辞官,挂朝服于神武门,退隐江苏句容句曲山(茅山),不与世交。梁武帝箫衍即位(502)后,屡请不出。但念其旧功,“恩礼愈笃,书问不绝”。田监三年(504),遣人送黄金、朱砂、曾青、雄黄等物,以供炼丹之用。天监十三年,敕于茅山为之建朱阳馆以居之。天监十五年又为其建太清玄坛,“以均明法教”。且“国家每有吉凶征讨大事,无不前以咨询,月中常有数信,时人谓之山中宰相”。陶弘景隐居茅山达45年之久,享年81岁。梁武帝诏赠中散大夫,谥贞白先生。)

总的来说,道教中的神仙体系接近于现实的社会体系,现实社会有个皇帝,在神仙体系中就有个最高的神灵,或者是几人合作来领导其他神灵,比如“三清神”,就是这样的。现实社会有大臣,道教主神的身边也要有陪祀,不这样也不行呀,大家不接受呀。在古代的那个社会,人们的思想不像现在这么肆无忌惮,人们在为人处事的时候还是比较接近中庸的,所以道教的神灵几乎就是现实社会的直接反映,现实社会中有什么,道教的神仙就能做什么,他们之间的关系也是人性化的。这是必然的了,人们再创造也不会创造出一个什么都不是的东西,再怎么创造也脱离不开人类自身的意识状态。

说了这么多您应该大体知道道教神仙体系是个什么样子了吧,就和现实生活差不多,都是人们的想象创造的,由于道教还是比较看重“道”,所以至于神仙他们就不太细细揣摩了,想到什么,就说什么吧。这样就造成了神仙体系的混乱,有的时候还会出现不该发生的事情,道教的体系我们是无法弄清楚了,他们之间的关系也是我们不想深入了解的,所以我们就随他去吧,我想,随着社会的发展,道教神仙体系还会继续发展,终究会有人收拾残局的。

二、道教主神

道教的主神我们可以大体了解一下,其中“三清”神应该是最高神灵,他们分别是玉清元始天尊、上清灵宝天尊和太清道德天尊,其中“玉清”、“上清”和“太清”指代他们的位置,依次降低,但三者是至高无上的,都是从“一元”,也就是最最原本的开始化育而来,所以这三个人是其他人无法超越的,至于为什么是三个人,而不是一个人、两个人或是更多,我们就不知道了。

道教的神仙体系中应该还有一个玉皇大帝吧,那他是个什么东西呢?他就是现实皇帝在上天的反映,现实中有个皇帝,在天境就得有个皇帝,他的全名是:昊天金阙至尊玉皇大帝,不知道他和元始天尊的关系是怎样的,他们在天上不打架吗?

以上是男性神灵,女性也有,不过她们可没有那么大的权力,比如泰山娘娘——“碧霞元君”——虽然受到人们的顶礼膜拜,但是人们供奉她似乎为的是美好的生活,而不是要找一个“崇拜物”。此外众多的“娘娘”也都是和普通民众的生活密切相关的,比如保佑生育的“送子娘娘”,保佑不生病的“眼光娘娘”、“天花娘娘”、“耳光娘娘”等,她们总是和生育及养育子女密切相关。当然,“妈祖”除外。还有就是女娲了,也是寄托了人们太多的感情。

除了权力型男主神,还有为人们实际生活操劳的实用性男性神灵,比如财神——赵公明,尧舜禹三皇,老子,吕洞宾等等。在一些专题性的道观中,他们是主神。

除了主神之外,还有一些陪衬性神灵,也是在众多宫观中较为常见的,比如一些守护神,千里眼、顺风耳这些。还有就是和现实中皇帝身边的大臣类似的太白金星(为皇帝炼丹)、三官大帝(主管天地水)等等,这里就不详细介绍了,因为我们想想也会明白的。

(知识小百科:中央天宫仙位表

千里眼|顺风耳|金童|玉女|雷公|电母(金光圣母)

风伯|雨师|游奕灵官|翊圣真君|大力鬼王|七仙女|太白金星

赤脚大仙|广寒仙子(姮娥仙子)嫦娥|玉兔|玉蟾|吴刚|天蓬元帅

天佑元帅|九天玄女|十二金钗|九曜星|日游神|夜游神|太阴星君

太阳星君|武德星君|佑圣真君

托塔天王李靖|金吒|木吒(行者惠岸)|三坛海会大神哪吒|巨灵神

无极子|月老|左辅右弼|二郎神杨戬|太乙雷声应化天尊王善王灵官|萨真人

真人(张伯端)|文昌帝君|天聋|地哑)

三、神位布置

在有了神仙理论后,我们就该把各位神灵安放在一起,进行祭拜了。我们将以“三清殿”的布置为例,具体说明一下宫观中的神位是如何组织、安排,以及经过组织安排后会产生什么样的效果。

首先,“三清”塑像毋庸质疑的处于正中的位置,中为玉清元始天尊,两侧分别为上清灵宝天尊和太清道德天尊,塑像要大,装饰要华贵。

“三清”之下应安排一定数量的陪祀,一定为对称分布,左右相应,体现“三清”的神威。

“三清”塑像之前摆上几案,作为祭拜的工具,殿中应有一香炉,供信众烧香拜神之用。

其他的装饰则应因地制宜,塑像上方应有一华盖,体现神灵的高贵、整洁,塑像后方应有一背景墙壁,上画仙境图案,要之与塑像色彩相协调。

整个神位的布置大体遵循以上原则,目的是体现神灵的高大、神奇,让人们看着比较舒服,觉得符合心意。

经过精心的布置,神灵的作用就发挥出来了,人们在神像面前会感觉到渺小,因为神像一般的会比真人要大一些,即使小也处在较高的位置,有了这样的感觉,再加上道家神仙传说的宣传,人们来到道观大殿的时候,很容易就产生了敬畏之心,不敢大声说话,只有默默的在心中祷告,同时将自己心中的话语向对面素不相识而又不会说话的神像诉说,同时为了表达心意,还会烧上一炷香,祈求美好生活的到来,祈求神仙的保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