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经济智能移动终端支撑下的非现场经济
8931100000004

第4章 非现场经济的兴起(2)

随着科学技术的进步和实际的应用,以及人们对信息的深层次认知,信息型经济正逐步取代传统的物质型经济。于是,信息经济学、知识经济学、新经济学、数字经济学等,都在这短短的几十年的时间里相继地被逐一提出。

当我们进入智慧经济时代,由于ICT和智慧技术以超乎人们想象的速度在发展,使得人们的智慧劳动具有前所未有的低成本、高速率的劳动效能,催生了智慧共享体系的建立,推动了非现场经济的活跃,并开始逐步地成为新经济的主导者。

智能化同时促使了科技、教育、文化、艺术等部门越来越快地与各基础产业整合,改变了我们人类社会生活的基本形态,影响着我们的社会经济,导致了我们原有的经济结构的重大转革,催生了一些新的经济现象。

信息革命、智慧革命,特别是智慧劳动的核心地位的改变,使得信息经济高级阶段的智慧型经济正在快速地向整个经济体系的渗透,逐步成为整个社会经济的核心。

这种新经济现象的快速发展,不仅影响了整个社会经济结构,也为我们经济学的研究增添了新的内容。

当今,我们面对初级信息经济快速转向智慧经济的态势,发觉我们还是沿用“信息经济、知识经济、新经济、数字经济”等概念,均已经无法全面、完整地表述智慧经济的新时代特征。我们必须面对这样一个问题:什么才是智慧经济最主要的特征?

怎样去观察和研究新时代的新经济现象?

第三节 智慧经济诞生的社会经济环境

2010年8月16日,日本政府公布的经济统计数据显示,二季度日本经济总量少于中国,这标志着中国经济总量开始超过日本,成为全世界第二大经济体。

据世界银行等多家机构的报告预计,如果中国经济增长顺利转型,中国经济将在未来20年内超过美国。

报告还指出:在成为全球第二大经济体后,中国将面临着经济结构调整和重新均衡的挑战。

这就给我们提出了以下问题:中国经济增长是否能顺利转型?主要靠什么力量来实现?

结合当今全球经济的运行环境和整体发展趋势,笔者以为:我国这个经济结构调整是否成功,将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我们的智慧经济的发展程度,取决于智慧经济在整个经济结构中所占的比重和影响力。

我们在展开智慧经济相关问题的正式探讨前,先让我们一起来查看一下,刚起步的中国智慧经济所处的社会经济环境。

我们通过阅读一些最近官方发表的资料,可大致了解下中国智慧经济所处的基本背景情况:

资料1:全球制造业增长放缓(来源:《经济参考报》2010年8月)

全球工业复苏仍然参差不齐,并可能正在失去动力。

美国、欧元区、英国和亚洲各地公布的制造业采购经理人调查显示,虽然工业产出继续扩张,但先前几个月的快速增长步伐已有所放缓。

欧元区7月份采购经理人指数从初步估计值略微修正上调。然而,报告虽然并未显示出多少复苏停滞的迹象,却揭示出欧元区的增长严重依赖于德国由出口驱动的制造业。其他地区的增长前景依然疲弱,法国的指数跌至10个月最低水平。编制PMI调查报告的研究公司Markit的首席经济学家克里斯.威廉森表示:“这显然是一场十分不均衡的复苏”。

资料2:我国工业增长平稳回落(来源:中经网2010年8月)

受房地产调控政策及欧债危机蔓延的冲击,二季度中国经济增速平稳回落,但并未改变良好运行态势。

宏观调控政策效应逐渐显现,作为下半年的首月,7月份经济数据走势成为大家关注的焦点。

(一)工业增速继续平稳回落

6月份,工业增加值同比增长13.7%,较之5月份回落了2.8个百分点。

7月份,政府宏观调控力度不减,加之去年“前低后高”走势影响,预计工业增速将继续回落。考虑到上述多重因素影响,预计7月份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同比增速约为13.2%,1—7月份累计增速为16.9%。

(二)投资增速受基数影响较6月略微上升

6月份,城镇固定资产投资完成额为30689亿元,同比增长24.9%。预计7月份城镇固定资产投资额将达到22426亿元,同比增长25.7%,增幅同比回落4.2个百分点。预计1—7月份城镇固定资产累计完成120473亿元,比上年同期增长25.6%,增幅同比回落7.4个百分点。

(三)消费品零售总额继续保持平稳较快增长

6月份,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为12330亿元,同比增长18.3%,比5月份回落0.2个百分点,继续保持平稳较快增长。7月份,由于刺激消费的各项政策维持不变,消费增长将依然保持稳健势头。考虑到蔬菜、小麦等食品价格新上涨因素将会推动零售价格上涨,预计7月份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为12343亿元,比上年同期增长18.5%。

(四)贸易顺差小幅减少

6月份,出口增速为44%,进口增速为34.7%,贸易顺差200亿美元,创今年新高。预计7月出口额为1457亿美元,同比增长38.2%,比6月份下降5.8个百分点。预计7月进口额为1266亿美元,比上年同期增长33.6%,比上个月回落1.1个百分点。7月贸易顺差约为191亿美元,比6月份减少9亿美元。

(五)CPI和PPI上涨幅度呈反向变化

6月份,受蔬菜价格大幅下跌的影响,居民消费价格指数(CPI)同比上涨2.9%,低于此前人们的普遍预期。综合看来,预计新降价因素与上涨因素影响基本相当,7月的PPI环比与6月持平,同比上涨6.1%。

(六)财政收入增速继续放缓

6月份,国家财政收入达到7879.4亿元,同比增长14.7%,增幅比5月下降5.8个百分点,主要是受去年6月收入基数提高的影响。7月份,由于工业增速逐步放缓、消费税翘尾增收因素消失、房地产营业税回落影响,财政收入增长存在减速压力。但考虑到去年7月份基数较低,7月份国家财政收入增速依旧会大幅度回调,预计当月财政收入约8139亿元,同比增长21.5%。

(七)人民币新增贷款基本与6月持平

1—6月份金融机构人民币贷款累计新增46367亿元,接近全年目标的62%,略超既定的上半年60%的投放节奏要求。3季度,按照月均计算,单月新增额度为5000亿元左右,考虑到7月为3季度首月,投放量可能高于后两个月,但由于对地方融资平台清理等信贷控制政策力度不减,7月份信贷投放量不会超过6月份,预计约为6000亿元。7月,金融机构人民币贷款余额预计为452052亿元,同比增长18.6%,广义货币供应量681048亿元,同比增长18.8%。

资料3:发改委报告显示今年上半年全球IT市场复苏强劲(来源:新华网2010年8月)

美国国际数据公司(IDC)3日发布报告说,受需求上涨等因素推动,今年上半年全球信息技术(IT)市场呈现出强劲的复苏势头。

IDC的报告指出,今年上半年全球IT开支出现快速反弹,很多厂商业绩同比大幅增长。其中部分原因在于去年同期市场状况过于糟糕,不少厂商的业绩相比之下更显亮丽。随着经济状况相对稳定,企业、政府和消费者在经济衰退期间被抑制的需求得到释放,在对电脑、网络设备等硬件进行更新和升级方面的投资加大,这一点在今年上半年的IT市场上明显体现出来。

IDC的专家说,有鉴于此,他们已上调对全球IT市场今年全年增长率的预期。根据最新预测,全球IT开支今年将达到1.51万亿美元,按固定币值计算同比增长6%。其中,中国等新兴市场国家增长步伐最为有力,增长率都有望保持在两位数以上。IDC展望说,中国的IT开支今年将增长21%。

但该公司专家也指出,一些经济学家仍担心世界经济未来会出现二次探底,因此有必要对IT市场下一步走向持谨慎看法。IDC的调查发现,由于企业担心存在经济二次探底的可能性,它们在是否加大对新的IT项目进行长期投资方面仍然小心翼翼。IDC的专家认为,虽然目前市场需求依然比较强劲,但由于IT投资的实际水平很大程度上受宏观经济因素决定,世界经济未来几个月形势如何,对于IT业未来一两年的走向可能会产生至关重要的影响。

资料4:我国电信业务总量同比增长25.9%(来源:工业和信息化部2008年7月)

工业和信息化部日前发布的统计快报显示:我国通信业务6个月来平稳发展,全国移动电话用户已经达到6.01亿户。

1—6月,全国电信业务总量累计完成10953.1亿元,比上年同期增长25.9%;电信业务收入累计完成3987.9亿元,比上年同期增长9.2%,低于同期GDP增速1.2个百分点;电信固定资产投资累计完成1136.4亿元,比上年同期增长9.9%。

电信业务收入整体保持稳定增长,业务间发展差异较大。在电信业务中,移动通信网业务收入2136.6亿元,比上年同期增长15.9%,占电信业务收入的比重为53.6%;固定本地电话网业务收入879.5亿元,比上年同期下降6.4%,占电信业务收入的比重为22.1%;长途电话网业务收入592.0亿元,比上年同期下降1.3%,占电信业务收入的比重为14.8%;数据通信网业务收入374.2亿元,比上年同期增长40.4%,占电信业务收入的比重为9.4%。而互联网拨号用户减少了344.9万户。

移动电话用户猛增,固定电话用户持续减少,宽带用户稳步增长。6月,全国净增电话用户604.7万户,其中固定电话用户减少258.0万户,移动电话用户增加862.7万户。1—6月,全国累计净增电话用户4413.5万户,总数达到95707.8万户。其中固定电话用户减少931.6万户(其中无线市话用户减少680.8万户),达到3.56亿户;移动电话用户增加5345.1万户,达到6.01亿户。

移动通信业务使用量高速增长,固定电话业务使用量继续下滑。1—6月,固定本地电话通话量累计达到3157.5亿次,比上年同期下降6.6%(其中无线市话通话量累计达到794.1亿次,比上年同期下降10.1%);固定传统长途电话通话时长累计达到437.5亿分钟,比上年同期下降13.9%;移动电话通话时长累计达到14176.7亿分钟,比上年同期增长33.4%;IP电话通话时长累计达到721.0亿分钟,比上年同期下降4.8%;移动短信息发送量累计达到3441.3亿条,比上年同期增长23.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