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医学自体输血:操作规程与质量控制
8930800000002

第2章 自体输血概述

一、自体输血定义、分类

(一)定义

自体输血是指输入患者本人预先贮存、术前采集、失血回收血液的输血方法。

(二)分类

分为贮存式自体输血、稀释式自体输血、回收式自体输血、成分式自体输血。

二、关于成分式自体输血

成分式自体输血是通过分离技术将患者血液分离为浓缩红细胞、贫血小板血浆(platelet-poor plasma,PPP)、富血小板血浆(pla telet-rich plasma,PRP)三种成分,分别或全部采集,单独应用,提高自体血的使用效率,是对其他三种自体输血方式的补充。

(一)节约自体血

1.一血多用:将自体全血分离为浓缩红细胞、PPP、PRP,制品浓度高、疗效好。

2.输注灵活:根据需要分别保存,在不同时段分别输注浓缩红细胞、PPP、PRP。

(二)保证质量

不同血液成分保存条件不同,全血保存条件并不适合所有的血液成分。

1.保存温度:贮存式自体输血,全血采集与红细胞单采的目标都是贮存红细胞,4±2℃适宜保存红细胞,并不适合保存血小板(血小板需在22±2℃保存)、血浆(凝血因子Ⅷ和Ⅴ不稳定,需在-18℃保存)。

2.保养液:同一成分在不同保养液中,保存期有差异,如红细胞在CPDA-1添加液中能够保存35天、AS-3添加液中能够保存42天,两种添加剂中都有红细胞营养成分及红细胞膜稳定剂,可延长红细胞寿命,对其他成分无保存作用;红细胞在0.9%氯化钠溶液中只能保存24小时。

3.血袋:离体血小板需要在22±2℃振荡条件下保存,在普通血袋中可保存24小时,在血小板专用血袋中可保存5天。

(三)扩大适应证

采集全血需HB/HCT、血小板(platelet,PLT)、血浆纤维蛋白原(fibrinogen,FG)三个指标达标,成分采集单一指标达标即可。

1.采集全血需HB在110G/L以上,血浆单采HB可以降至100G/L。

2.采集全血需PLT在100×10/L以上,红细胞单采PLT可以降至80×10/L。

3.采集全血需FG在2G/L以上,红细胞单采FG可以降至115G/L。

(四)提高安全性

1.红细胞单采:与全血采集比较,因采集容量少,对机体生理影响小。

2.血浆单采:与全血采集比较,因未采集红细胞,对机体氧供影响小。

3.不良反应少:全血贮存损害产物多,如细胞碎屑、钾、钠、氨、乳酸等,发生“保存损害”,回输后机体代谢负担重。单采红细胞贮存,由于成分单一,代谢产物少,“保存损害”相对较轻。

三、自体输血原则

(一)贯穿围术期

出血量较多的手术,应围绕手术期采用多种自体输血方法,才能最大限度避免异体输血。

1.术前:贮存式自体输血,根据贮血量,提前1周、2周或4~5周。

2.术中:稀释式、成分式、回收式自体输血。

3.术后:术后回收式自体输血。

(二)联合应用

1.各种自体输血方式的联合应用:贮存式、稀释式、回收式、成分式四种自体输血方法,可以两种或多种方法联合应用。

2.自体输血与其他血液保护技术的联合应用:与药物/材料、控制性降压、血液麻醉等方法联合应用。

(三)开源与节流并重

1.开源

(1)增加绝对血量:回收式自体输血回收废弃红细胞、贮存式自体输血事先贮存血液、促红细胞生成素(EPO)促进红细胞生成都可增加血量。

(2)增加相对血量:适度的血液稀释、控制性降压可相对减少术中血液成分的丧失。

2.节流

(1)外科手术:精细的外科止血技术,有条件时尽可能使用电刀、超声刀、氩气刀等。

(2)止血药物:医用纤维蛋白胶、凝血酶、可吸收纤维素纱布、蛇毒血凝酶等。

(3)体位与体温:体位影响出血,视情况及时调整;体温影响凝血功能,注意保暖。

四、自体输血安全风险评估

(一)分析

1.自体输血临床开展不到20年,学术上尚有争议,需在临床实践中逐步达成共识。

2.从现代输血的观念看,自体输血应优先选择。

(二)风险

1.自体输血与异体输血都是常规治疗手段,风险在于前者规章制度滞后乃至缺失。

2.自体输血开展时间相对较短,尚未形成指导实践的系统性理论体系,推广过程中存在潜在风险。

(三)评估

1.安全有效,应在有条件的单位逐步开展。

2.推广应用过程中,逐步建立、健全相应的规章制度。

五、自体输血误区

自体输血相关概念、称谓、认知缺乏统一。

(一)自体输血

自体输血也称自身输血。

从字义上解释:身即,为象人之形,主要指人、动物躯体的主要部分或抽象的表述,如自身修养;体即體,则指人、动物的全部或具体的表述,如肉体。因此,用“自体”比“自身”恰当。

(二)贮存式自体输血

贮存式自体输血也称保存式自体输血、预存式自体输血、储存式自体输血。

保存:不受损失或不发生变化,仅表示继续存在,表述不准确;

预存:仅指事前、事先保存,表述不完整;储存:积蓄存放,包含增值,表述不正确;

贮存:①储藏;②“贮”的贝字旁表示与财物有关。自体血在贮存过程中会有血细胞破坏和代谢产物产生,用“贮存”表示,既包含血液在贮存过程中的变化,又表达血液的珍贵,较为贴切。

(三)稀释式自体输血

稀释式自体输血与急性高容量血液稀释、急性等容量血液稀释、急性非等容量血液稀释三种容量治疗血液稀释概念易混淆。

1.急性高容量血液稀释(AHH):没有采集自体血,与自体输血定义不符。急性高容量血液稀释:利用血管的弹性储备,在麻醉后快速输注一定量的晶胶体液,通常为血容量的20%~30%,使血管内容量高于基础血容量,从而达到血液稀释的目的,属于容量治疗范畴。

自体输血:输入患者预先贮存、术前采集、失血回收的自体血。

2.急性等容量、非等容量血液稀释:稀释式自体输血过程中没必要人为割裂成等容与非等容。

急性等容量血液稀释(ANH):其原理就是移出部分红细胞的同时,输入等量的胶体液或3倍的晶体液或不同晶胶比例混合液。

急性非等容量血液稀释(ANIH):先采集一定量的未稀释血,再补充等量的胶体液或3倍的晶体液或不同晶胶比例混合液,以后再按急性等容量血液稀释进行。

稀释式自体输血容量替代的一般原则:先只出不进或多出少进,后根据血流动力学、血红蛋白(HB)/红细胞压积(HCT)监测随时调整输液速度,可等出等进或少出多进。

(四)回收式自体输血

回收式自体输血又称术野自身血回输、术中和术后血液回收、机器回收式自体输血等。

1.术野、术中和术后血液回收:表述不完整,用“患者失血”表达较为全面。

2.机器回收式自体输血:非洗涤法由于不安全,国内外均不推荐,目前基本不用。洗涤法都需用机器,无需另作标注。

(五)血细胞回输仪

血细胞回输仪习惯上称血液回收机,也有称血液回收/分离机。

1.血液回收机:回收的目标是红细胞,不包含其他血液成分。因此,血液回收机的名称容易误导。

2.血液回收/分离机:少数血细胞回输仪除了回收功能外,还有血液分离功能。

(1)“血细胞回输仪”已包含回收、分离功能。

(2)分离功能指将全血分离为浓缩红细胞、PPP、PRP,与血液回收是两个概念。

(3)回收功能指将失血中的红细胞回收,血液的其他成分与杂质等已废弃,因此不可能“在自体血回收的基础上”再作分离。

六、自体输血现状与对策

(一)现状

1.规章制度

(1)异体血在采、贮、供的操作层面有较为完善的制度和标准,自体输血则基本空白。

(2)无偿献血已制定法律、法规;贮存式自体输血等同于自我献血,却无章可循。

(3)异体血、自体血来源不同,但去向一致,反差不至于如此巨大。

2.责任主体

(1)中心血站:无偿献血对象是健康者,由血站实施采血。在地市范围内,血站是唯一的责任主体。输血科:自体输血对象是患者,必须在医疗单位实施。在同样范围内,设有输血科的医疗单位若有多家,则都应是责任主体。

(2)血站采供血早已实现精细化管理,条形码记录全过程,责任到人。而医疗单位自体输血涉及多个科室,面对的情况交叉重叠,一旦发生纠纷,人人有责。

(3)随着自体输血在更大范围内开展,责任部门及责任人定位的模糊,使医疗安全隐患凸现。

3.人员资质

(1)血站:人员结构单一,规范化培训的目标明确且容易开展,有统一的资格认证制度。

(2)医疗单位:涉及输血科、麻醉科、手术室和相关手术科室,人员众多且专业不同,培训难度大,资格认证困难。目前,基本上由设备提供方的技术人员负责培训,教材多为产品说明书或厂方操作手册。

(3)无偿献血、自我献血(贮存式自体输血)都涉及血液的采、贮、供,但后者对实施人员的资质要求医疗单位基本上各不统一。

(二)对策

1.近期:开展自体输血“没有规矩不成方圆”,当务之急是解决规程、标准的从无到有。

2.中期:在临床输血范畴,医务人员的知识更新和规范化培训是开展、推广自体输血的关键,但至今尚无血液保护、自体输血的统一教材和视频资料,应尽快面世。

3.远期:“规范”与“标准”应具有公信力的组织统一制定。血液保护涉及的人员多、范围广、观念新,内容涵盖多个领域,学科交叉导致系统的基础性研究缺失,且无经验可供借鉴。制定规章制度/技术标准、明确责任主体/责任人、充实/培训人员、增加设施设备等软硬件建设是一项系统工程,需要临床相关人员共同努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