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工业杭州西湖治理史研究
8930400000027

第27章 西湖综合保护和整治工作(1)

西湖作为一个城市内陆浅水湖泊,是自然环境中的一部分,它并非一个独立的个体存在,而是与周边环境有着千丝万缕的关系。一方面,它的补充水源受上游土壤环境和人为活动的污染问题,同时,它的泄水又对下游的周边地理产生较大的影响,因此湖泊并不是一个独立存在的自然体。特别到了近现代,各种自然、人文环境已经紧密联系在一起,成为一个错综复杂的环境综合体。因此,对于西湖的治理,也已不再仅仅是对湖底淤泥的清理以及湖泊本身的治理,而应扩大到污水截流、上游清源、引水入湖、环湖绿化等一系列多方面的综合治理。

新中国成立以来,经过几次大规模的疏浚,历史上一直困扰人们的西湖底泥淤积问题已得到了有效的解决。然而,淤积问题解决后,湖水的富营养化现象又成为影响西湖环境最大的问题。西湖位于杭州市区,这是一个千余年来久经高度开放的地区,人口密集,工农业、商业发达,这成为西湖湖水富营养化的一个宏观背景。水质富营养化是一个世界性的治理难题。所谓富营养化,是指大量进入湖泊、河口、海湾等缓流水体的氮、磷等营养物质,引起藻类及其他浮游生物迅速繁殖,水体溶解氧下降,水色浑浊,水质恶化的现象。它会导致水体的透明度下降,影响水体的生态环境,并最终影响湖泊的继续生存。西湖的地理特征为三面环山一面城,这种相对比较封闭的地理环境,使各种污染容易蓄积起来,不易发散,特别容易发生富营养化现象。因此,西湖的治理,历来是一个需要持续不断进行的工程。

不过在我国古代,长期以来以农耕生产为主,排污不多,相对来说对环境的污染较少,因此即使经常发生湖底淤积、湖水变浅的现象,但水体也能常年保持清澈,湖底水草、游鱼,清晰可见。但是从民国时期开始,随着社会的发展,西湖临近市区的东南部,人烟开始日益稠密,旅馆、饭店、住宅、别墅相继兴建,沿湖所有的生活污水都未加处理,直接排入西湖。湖滨三公园、一公园码头和涌金门沿湖一带,常年作为居民生活的洗涮场所,这一现象一直延续至20世纪50年代初,日久天长,使附近的水质变得混浊灰暗。即使在1931杭州自来水厂建立并开始供水,沿湖的旅馆、饭店、别墅不再饮用西湖水,但环湖众多居民仍以西湖为洗涤用水之主要水源。

与此同时,环湖地带还发展了很多工业企业,同时又在西湖西南部丘陵地带,新建了十多座休养院、疗养院,这些工业企业的工业废水以及疗养机构、环湖宾馆所产生的大量的生活污水直接排入湖内,更是雪上加霜,加剧了西湖水体的污染程度。

由于多年没有对西湖水质问题引起足够的重视,各种保护措施不力,西湖的水质逐年下降,湖中水草丛生,水体自净能力较低,水质极不稳定。根据1955年的调查分析,湖水的透明度一般在0.4米以下,属于透明度非常低的湖泊。1958年5月,由于红藻疯长,导致西湖湖水变红,除岳湖和小南湖外,大部分湖面变色发红,波及面积达五百余亩,占整个湖面的三分之二左右。对这一突然发生的现象,当时的解释是因为西湖第一次大规模疏浚后,湖中原有的水生物、植物被清除,使西湖水体生态系统失去平衡,底泥中的营养物质大量释放,引起藻类恶性繁殖所致。因此当时曾组织投放5.5万公斤螺蛳,几千公斤河蚌,局部湖面还试放明矾和硫酸铜,以抑制藻类繁殖。但由于湖面广、水体大,见效缓慢。后来在洪水季节,采取先排放发红的湖水,再蓄积雨水的方法处理,湖水才逐渐转变呈黄绿色。

根据有关记载,1978年西湖水体透明度为0.36米,其中北里湖一带透明度最低,最低值仅0.17米,水体中含氮、磷元素升高,成为富营养化湖泊。1979年春,由于行驶湖中柴油机船的污染,使湖面出现成片的油膜,又加上沿湖各单位燃烧锅炉飘落的炉灶烟尘,使沿湖滨一带水面,形成一条宽二十多米,长约二公里的黑带。当时采取了逐步用电瓶游船替代柴油机游船,加强管理沿湖锅炉,消烟除尘等措施,黑带现象遂逐渐消失。

1981年3月,由于水花束丝藻的泛滥,西湖水体局部由绿色变成棕红色,然后又变为褐色,出现西湖历史上从未有过的“黑水”,并由局部逐渐扩展至整个外湖湖面。同时小南湖的西南岸、苏堤南端东侧一带湖面,漂浮起大片白色泡沫,堆聚不散,并发出藻类腥气。后来经杭州市政府和有关专家论证后,采取措施,利用赤山埠自来水厂取水设备,引进钱塘江水注入西湖,才使水体逐渐好转,由褐色变成暗黄绿色。然而,到了第二年的4月,湖中水花束丝藻又达到繁殖高峰,水体再次呈棕黑色,又扩大至整个西湖。自来水厂再次从钱塘江引水入湖,使湖水又恢复到黄绿色。

1982、1983年,西湖又数度出现“赤潮”、“黑潮”现象,淤积严重,平均水深降至0.55米,蓄水量降至307万立方米,透明度小于0.25米,水体发腥发臭,呈现非常明显的富营养化特征,使西湖的景观受到极大破坏。

造成西湖水质出现富营养化现象的原因是多方面的,总结起来,大概可分成两大类:一是湖体内部自身的污染,主要是湖底淤泥自身释放出来的一些有机物质的污染。二是来自于外部的污染,譬如化肥使用的残留和人类生产生活的污水污染了上游溪涧;环湖工业、生活、园林污水的排放入湖;落叶、降尘、游客游玩时产生的垃圾等湖面污染。因此对西湖的综合治理,包括对外部污染源的治理和内部污染的治理两个方面。对外部污染的治理,主要包括环湖截污,防止工业、生活、农田、园林污水径流入湖,引水入湖,打捞湖面垃圾,改用直流电机游船以防止船油污染等方面。对内部污染源的治理,则主要包括底泥疏浚、湖中植物、藻类等的调整、鱼类的养殖等方面。

针对西湖水域屡屡遭到污染危害的严峻局面,单纯的湖泥疏浚,已不能从根本上解决问题,必须进行全方位的综合性的治理,从源头、周边环境、引水、泄水、绿化等各个环节进行全面的整治,才能使西湖的环境和水质有较大的起色。从1981年成立杭州市西湖水域管理处后,西湖水域的综合保护和整治,全面进入了现代化、系统化、科学化的依法行政的新阶段。事实上,在第二次大规模疏浚以后,西湖的治理就已不单局限于对湖底淤泥的清理,而转变为底泥疏浚、上流清源、污水截流、引水入湖、环湖绿化、湖岸护墈等多方面综合性的治理。西湖的治理,已经演化为一个全方面进行的综合整治过程。

一、环湖截污

千百年来,西湖是杭州城乡人民饮用与农田灌溉的主要水源,同时也是一个著名的风景旅游湖泊,因此历朝历代以来,在疏浚西湖的同时,人们都非常重视西湖的污染防治。在古时候,人们已经意识到,保护西湖水质,必须截遏污染源对湖水的侵害,为此采取了不少的措施。如历代官方颁布的禁止“秽污湖水”的公告就常常见诸史籍记载。

南宋乾道五年(1169),临安知府周淙在整治西湖时,就下令禁止向西湖和城内河道抛弃粪土、垃圾,禁止在西湖中浣衣洗马,以免秽污湖水,违者严惩。一百年后的咸淳年间(1265—1274),内臣陈敏贤、刘公正占据湖边的水池,濯秽洗马,盖造屋宇,无所不施,经御史鲍度弹劾,也终于将其罢黜官职。而咸淳六年(1270)临安知府潜说友令人设置的澄水闸,就发挥着逢暴雨时阻截山水“泥滓侵浊西湖”的功能。

到了当代,对于湖水污染的防治,当然是更为急迫的问题。早在1979年,杭州市园林管理局就与杭州市革命委员会环境保护办公室一起,对西湖流域27平方公里范围进行了调查,查出西湖流域范围内共有休养所、疗养院、旅馆、招待所、菜馆、机关、学校、医院、工厂、商店等126个单位,常住人口三万多人,每天排放污水近万吨,其中四千多吨直接排入西湖。此外,又有农田施放的有机磷农药和氮肥等,除植物吸收和自然降解外,也随雨水流入西湖。这些生活、工业污水及农药化肥,影响西湖水质,成为西湖主要污染源。

从1975年开始,杭州市园林文物管理局与杭州市环保、城建部门就采取了一系列措施,以杜绝对湖水的进一步污染,试图改善西湖的水质。

首先是加强对污染源的管理,限期搬迁对西湖产生较严重污染的工厂单位与沿湖住宅,同时检查、督促沿湖单位把污水纳入环湖埋设之污水截流管道。从1980年至1985年,从西湖风景名胜区中共迁出或停产工业企业29家,基本消除了西湖周边的工业废水污染。同时全面整修湖墈,取消了部分埠头,禁止沿湖居民在西湖洗衣、淘米、游泳、倾倒垃圾。

其次是建设环湖截污管道。西湖环湖污水截流工程于1978年开始筹建,1981年建成并发挥效益,总投资人民币一百五十余万元,由国家列入环境保护建设计划拨款兴建。到1992年,在环湖地带的地下埋设截断污水管道,分南、西、北三线,总长度达17公里,同时配套建设污水泵站十余座。南线自净慈寺前的万工池北开始,经长桥、清波门、涌金门,接入浣纱河下水道,全长3295米,沿线设净慈寺、长桥、清波3座污水泵站。西线自花港观鱼开始,经丁家山、卧龙桥,接入曙光路污水泵站,全长3225米,沿线设花港观鱼、丁家山、卧龙桥3座污水泵站。北线分为3条:一条从石莲亭117医院开始,经洪春桥接入曙光路水泵站;一条从北山路新新饭站开始,有葛岭污水泵站;一条自孤山平湖秋月开始,有楼外楼菜馆污水泵站。后两条污水管道都在西泠桥北面汇合,后经杭州香格里拉饭店、岳庙,接入曙光路污水泵站。三条污水管道的污水,最终全在曙光路污水泵站汇合,导入当时的杭州大学(今浙大西溪校区)污水总管泵站,合计总长度为7100米。湖滨路一带污水,分别排入浣纱河下水道。

此外,与环湖污水截流配套者,先后有玉皇山麓海军疗养院、中国丝绸博物馆至长桥污水泵站支线;花家山宾馆至花港污水泵站支线;三台山工人疗养院至卧龙桥污水管道支线;里东山弄住宅区至曙光路污水管道支线;栖霞岭住宅区岳坟污水管道支线;汪庄污水泵站至净慈寺泵站支线;刘庄污水泵站至丁家山泵站支线。8条污水支线构成西湖流域至下水道系统,扩大西湖污水截流范围。

在布设截污管道的同时,规定凡产生污水的任何单位,都必须将污水直接排入截污管道排放,不得排入西湖中。如此,沿湖各单位排出的废水都纳入总排污管道,不再流入西湖。通过以上措施,湖水的透明度有了一定的提高,藻类数量也有所减少,西湖水质得到了一定的改善。

1994年8月,杭州市规划局和市规划设计院会同市环保局、市园文局、市政设施管理处联合编制完成了《西湖流域范围截污工程规划》,再次对西湖流域截污范围10.78平方公里内的污染源和排污量进行了全面调查和预测,提出了西湖流域截污工程规划方案和措施,对改善西湖水质与风景区环境起到了重要作用。与此同时,西湖水质综合保护与治理的多项科研和交流也有条不紊地扎实展开,并不断取得成果。

二、上游清源

结合环湖截污工程,相关部门同时又进行了对湖水上游溪涧的清源工作。湖水的补给水源,是直接影响湖水质量的重要因素,因此在治理湖体污染的同时,有必要对上游溪涧进行清源工作,即对流入西湖的几条天然溪流进行疏通和清理,改善沿溪的生态环境,确保湖水源头的溪流水质。

西湖水域的天然水源除常年降水外,主要的补充水源是上游的四条溪流,包括长桥溪、赤山涧、龙泓涧和金沙涧。1950年后,西湖山区大面积封山,植树造林,使水土流失现象得到改善,有利于西湖水源的净化。但是由于历史的原因,上游的几条溪流,尤其是长桥溪,是入湖污染最严重的溪流,它的上游分两支,分别流经玉皇山和阔石板农居点,流域内居民区和林田地混杂,周围环境复杂,居民较多。玉皇山路旁的十多家餐饮店任由油污、泔水渗流到溪流里,导致溪水因生活污水等的排放而长期受到污染,其流入西湖的水常年为地表水劣Ⅴ类水质,对西湖水质的影响很大。另外,四条入湖溪流的上游均有多个厕所、粪缸、垃圾箱、畜牧点、钓鱼塘等,每逢雨季,大量营养物质随雨水流入西湖,造成水质严重富营养化。

多年来,西湖上游地带景点、居住点混杂在一起,既有自然村落,又有部队和其他企事业单位,管理关系混乱,综合整治规划滞后,基础设施不到位、不配套,加以近年来外来人口一直有增无减,造成了溪流两岸10米距离内污染源点多、面广、量大的严峻局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