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医学医说论语
8924900000027

第27章 子罕篇(2)

智者即“知之者”,知仁而求仁;勇者即“好之者”,好仁而行仁;仁者即“乐之者”,乐仁而安仁。君子才广,为“艺”;小人才狭,为“器”。“器小,言其不知圣贤大学之道,故局量褊浅,规模卑狭,不能正身修德以致主于王道。”“君子喻于义,小人喻于利。”君子懂得仁义所在,而小人只懂得利益所在。“君子博学于文,约之以礼”,“行而宜之”即为“礼义”。“君子怀德,小人怀土;君子怀刑,小人怀惠。”君子之智者知仁,而小人之智者不知仁。君子知仁,故能“喻于义”;小人不知仁,故仅能“喻于利”。智是认知范畴,勇是意志范畴,仁是情感范畴;智是关于知的,勇是关于行的,仁是关于原则的。孔子认为,虽然知先于行(智先于勇),但行重于知(勇重于智)。知的目的是为了行。“诵诗三百,授之以政不达,使于四方不能专对,虽多,亦奚以为?”“君子名之必可言也,言之必可行也。”“言必信,行必果。”孔子认为,君子之勇需要以仁、义、礼、智为规范,否则便是小人之勇、匹夫之勇。勇于仁,这是最根本的标准,勇者即“好之者”,君子之勇者好仁,而小人之勇者却不好仁。“志士仁人,无求生以害仁,有杀身以成仁。”“好勇疾贫,乱也;人而不仁,疾之已甚,乱也。”勇于义,这是最基本的标准,“见义不为,无勇也。”“君子义以为上。君子有勇而无义为乱,小人有勇而无义为盗。”“君子无所争”、“君子矜而不争”、“好勇不好学,其蔽也乱。”智者不如勇者,勇者不如仁者。“仁者必有勇,勇者不必有仁。”

孔子对一些不可知、不确定或不能达到的事很少言及,“不言怪、力、乱、神”,很少“言性与天道”,“罕言利与命与仁”。孔子一生宣扬并实践仁道,但真正能持久地信奉仁德的圣人未曾出现过,连孔子理想中的衣钵传人颜回也只是“其心三月不违仁”。孔子虽“博学”但“无所成名”,这并没有影响其成为儒家学派的创始人。而对于医生来说,要想成为“儒医”,必须是“博学而有所成名”,必须学有专长,技有特色,必须以有限的一生去攻克某一局限的医学难题。博与专并不矛盾,博是基础,专是目标。在大型综合性医院里,医必须有专长,普内科或全科医生作为学科发展是需要的,但对于专业日益细化的今天来说,大而全的模式不能适应医学发展的需要。

在基层医院,由于业务需要和环境条件所限,只能是一人多能,一人多才,但随着规模的扩大和亚专业的分化,也渐渐在向专业细化的道路上迈进。现代医院专业细化势在必行,亚专业细化是培养人才的土壤。作为医院领导,一定要“博学”,必须学有专长,不可“无所成名”。医院领导中有的是各专业的学科带头人,是业务型院长,有的并不是医学方面的专门人才,而是管理学或其他领域的专家,但不管其出身如何,“博学”是医院管理者所必须具备的条件,只有“博学”的领导才能驾驭现代医院所要面临的复杂问题。博是专的基础,专是博的目的。应该倡导素质与学术并重,人文与技术并重,学历与能力并重,沟通与诊疗并重。

医学人才应当追求仁德,追求价值,追求正义,追求完美。人才最可贵的不是其技术和学术,而是其思想、心智、思维和判断力。人才多种多样,不可“一言以蔽之”,只有不同类型、不同层次的人才合理有序地聚集在一起,才能发挥最大的效能。 领导的能力,并不在于其自身的学识和水平,而在于其是否能用好人,是否能把合适的人放在合适的位置上,是否具有终极关怀之心和良好的心智模式,是否能站得高、看得远,指引大家同心合力向前进。

孔子在《论语》中反复表明自己的立场和主张,只要符合“礼”、“俭”的事,其一定赞成;只要是骄奢、轻慢、浪费的事,其一定反对。君子不盲目从众,坚持自我的价值判定,是一个独立人格的象征。医院领导应做到“毋意、毋必、毋固、毋我”,不凭空想象,不绝对肯定,不固执拘泥,不自以为是。对于医学的发展来说,传承是一种使命,是一份沉重的责任,但创新更是一种使命,更是一份沉重而艰辛的责任。对于一个人的成长来说,如果“少也贱”,年少时多磨难,多学习,“故能多鄙事”,而“多能”者必定会有机会去发展和展示。孔子重视文化的积淀,更重视解决问题的方法的探求和贮存,开锁的钥匙远比锁重要得多。弃两端而求中,这是孔子的“中庸”之道,“叩其两端而竭”则是孔子思考和解决问题的重要方法之一。

孔子见到穿丧服的人,见到盲人,常常是内心存仁慈之心,行为恭恭敬敬,“见之,必作;过之,必趋”。

作为医生,在对病人的诊疗活动中,应存仁慈、博爱之心,行为应规范有序。“仰之弥高,钻之弥坚,瞻之在前,忽焉在后”,这种学问的博大和道德的高深,使后人只可仰望,不可逾越。孔子“循循善诱,博我以文,约我以礼”的教育,使弟子们“欲罢不能”,“既竭我才”,却不能悟透,也不能超越,“虽欲从之”,却找不到入门之途径。

“无臣而为有臣”,这是一种欺骗,不符合“礼”的规定。有则有,无则无,实则实,虚则虚,诚实是一种美德,是一种胸怀。做人如此,做学问也是如此,“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孔子认为,如果有一块“美玉”,不可“韫椟而藏”,而应“求善贾而沽”。把美玉珍藏在匣子中,就是希望“用之则行,舍之则藏”,就是希望找一个识货的高人把它卖出去。这种不甘心、矛盾的、被动的进退,这种出世入世的人生观,贯穿于儒学思想的始终,如“天下有道则见,无道则隐”,“邦有道则仕,邦无道则可卷而怀之”。但从孔子的真实内心世界来说,是希望有识货的伯乐,然后“沽之哉”。“沽之哉”这种思想又具有积极入世为仕的想法。“伯乐相马”也好,“伯乐赛马”也罢,都是消极被动的等待,而“毛遂自荐”则是一种积极主动的推销行为。孔子“待贾者也”是一种等待,“求善贾而沽”则是一种追求。世上没有救世主,世上也没有这么多伯乐,千里马主动的出击和自荐可能更适合于当今社会的变革和现实。有才能的人应积极推销自己,不可坐等“伯乐”来“相马”,也不可“待贾”,不一定要“等一个好价”

才去行动。孔子周游列国,目的之一是宣扬其仁爱思想和为政理念,目的之二是为了推销自己及其教导的团队。

没有君子、没有人才的地方才叫“陋”,才叫落后、闭塞。落后是人的落后,是人思想和理念的落后,而不是土地的贫瘠。对于医院学科发展来说,最主要的是人才的培养和团队的建设,学科带头人的理念和思路决定了该学科的命运和团队成员的职业生涯及归宿。君子和人才的职责是传布文明、传授知识,只要有君子和人才在,仁德思想才会得到人们的认同和实践。孔子认为,“各得其所”就是一种和谐,就是一种人性的彻底解放。只有“各得其所”才能发挥最大效用,才会有协调和进步。

“出则事公卿,入则事父兄”,出则为公,入则为私,虽有不同,但两者都必须遵奉一个“礼”字。世人都能做到“丧事不敢不勉,不为酒困”,但是否情由心生、事由心定,就不得而知了。“逝者如斯夫,不舍昼夜”,这种感慨是对生命意识的觉醒,是对时间紧迫感的认同。时光流逝,很多美好的东西也一起流逝。

“少壮不努力,老大徒伤悲”。

成败与否不在于他人,也不完全在于环境,而在于自己的一份坚持,一份执着,一份不懈。“止,吾止也;进,吾往也。”把自己的命运牢牢地掌握在自己的手中,“为山九仞,功亏一篑”,“君子求诸己,小人求诸人”,进退成败,责在自己。君子应担忧的不是“不知人”,而是“所以立”。颜回勤奋好学、贫困守道、矢志不移,“吾见其进也,未见其止也”。孔子叹其是“苗而不秀者”、“秀而不实者”。孔子希望世上多一些“好德如好色者”,多一些先进文化和仁德理念的传播者,多一些“语之而不惰者”。“后生可畏”,但孔子认为,如果“四十、五十而无闻”,就“不足畏也”。医院里有的学科带头人总是认为其他人不行,“一代不如一代”,不肯把重担放在年轻人的肩上,“焉知来者之不如今也”。对于医生来说,每一年龄段应有其不同的作为和特点;每一年龄段应有其代表性的人物来完成每个学科的梯队建设;每一年龄段应有其独特的使命和任务。

孔子告诫我们应听从符合道义的“法语之言”,如果有过错,“过则勿惮改”,“改之为贵”;如果听到顺耳、恭维的话,应“绎之为贵”,不可“说而不绎,从而不改”。“人之过,以礼法正道之言告语之,当时口无不顺从之者。口虽服从,未足可贵,能必自改之,乃为贵耳。”听从严正的告诫,并能改正错误,这是最为可贵的。人人都喜欢听“巽与之言”,但应该冷静分析这些恭维的话和说这些话的人。“良药苦口利于病,忠言逆耳利于行。”“法语之言”即忠言、告诫,有时候听起来并不顺耳,但都有利于行动的执行,有利于工作的开展,有利于自身的完善。恭维的话虽然一时好听,但对事业的进步和自身的发展无益。医院领导应广辟言路,多渠道了解基层和员工的实际情况,使真话实情能及时上传,形成畅所欲言、民主决策、当家作主、开明办院的良好风气。“三军可夺帅,匹夫不可夺志”,目标和志向不在于大小和高远,而在于一贯和坚持。坚定是一种意志力,是一种追求,是一种成功。“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帅可夺而志不可夺,将可杀而不可辱。

“志”是坚定的信念,是对价值目标追求的决心。

“立大事者,必有坚忍不拔之志。”孔子即使是“累累如丧家之犬”,也不改初衷,一如既往,始终把推行“仁政”作为自己毕生的政治理想。人不可无志,无志者不可成大事,“志不大则所成事小”。在人格培养方面,我们应“不降其志、不辱其身”,按照仁德的要求有所为,有所不为。“衣敝而不耻”、“不忮不求”是一种抛弃虚荣的君子之心,不妒不贪的精神来源于对仁德的信仰。物质条件可以不如人,但精神世界必应高于人,这是一种自信,一种信仰,一种在精神力量支撑下的信任。只有精神富足了,也会有“知者不惑,仁者不忧,勇者不惧”的境界。只有到了“岁寒”,才可知“松柏之后凋也”。患难之中见真情,“疾风知劲草,国乱识忠臣”。一个人的素养在一帆风顺时不太可能有大的提升和飞跃,也不可能在顺境时有所体现和表达,只有在逆境中,在困难和挫折中得到体现和升华。“路遥知马力,日久见人心”。

通过逆境来检验人心,来检验一个人的修养,代价高、时日长,且过于被动,但其可靠程度高,也是值得的。只有到了最后关头,才知道谁是真正英雄;只有遇到了困难和挫折,才知道谁是“真金”和忠良;只有在长时间的考验中,才知道谁的意志品质最高尚。“可与共学,未可与适道;可与适道,未可与立;可与立,未可与权”。对于医学学习来说,一起学习医学的人,不是每个人都能学好医术的,也不是每个人都能领悟医道、一起矢志为医道而奋斗的。求仁道和求知识,只要真心希望得到,“夫何远之有”?就不会再遥远,就一定能够得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