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教材教辅小学数学课题研究与论文写作
8923600000023

第23章 小学数学教学研究报告的写作(1)

第一节 教学调查报告的撰写

一、教学调查报告的特点

教学调查报告,是对教学中的某一情况、事件、经验或问题,经过深入细致的调查研究而写成的书面报告。它具有以下特点:

(一)真实性

教学调查报告是在占有大量现实和事实资料的基础上,用叙述性的语言实事求是地反映某一客观事物,不带有感情色彩或个人倾向。它与学术论文的不同之处是学术论文要有自己的见解、观点,调查报告则是不歪曲、不隐瞒、不夸大,实事求是。

(二)针对性

教学调查报告一般有比较明确的意向,相关的调查取证都是针对和围绕某一综合性或是专题性问题展开的。所以,教学调查报告反映的问题较集中。

(三)全面性

写教学调查报告,是为了供上级领导机构或教育行政管理部门了解有关情况或制定教育的政策、法规、措施,或帮助教师了解某种教育、教学的现状,探求某些带有规律性的问题。因此,教学调查报告要全面地反映所调查的情况。

二、教学调查报告的结构及撰写方法

调查报告的完整结构是由标题、署名、正文、参考文献与附件组成。

(一)标题

教学调查报告的标题由报告内容来决定。标题的写法灵活多样,可以是类似文章标题的写法,如“数学教育的现状分析与对策”、“农村小学生心理建康现状调查及对策研究”等。也可以是类似公文标题的写法,如“新课程背景下小学教师课堂教学行为的调查”、“农村中小学数学教学情况的调查报告”、“2007年浙江省小学生数学学习与生活状况调查报告”等。一般的调查报告采用这种标题。

无论采用哪种形式拟定标题,都准确揭示调查报告的主题思想,调查的对象、内容,并特别指明了采用调查法搜集材料后形成的一篇报告类文章。

(二)署名

标题下面署上作者姓名、工作单位、单位所在地和邮编。如果调查报告是某课题研究的成果,则应当署课题组的名称,然后注明参加课题研究的人员或单位及调查报告的执笔人;或署执笔人的姓名,然后注明课题负责人、课题组成员和执笔人。

(三)摘要

调查报告摘要的内容,简要阐述为什么要开展该项调查,点明调查的对象及容量,通过调查得到怎样的结果,有何结论。

(四)关键词

调查报告的关键词,要视调查的内容、所持的观点、调查所涉及的问题确定。可以从调查报告的标题中选取,也可以从调查报告中选择具有代表性的词。如本节案例赏析中《小学生数学学习态度的调查研究》一文,从标题中选择了三个关键词:小学生、数学、学习态度。

(五)正文

正文一般由调查的背景、调查的对象与方法、调查的结果与分析、调查的结论(讨论或建议)等部分组成。

1.调查的背景

调查的背景也可以由问题的提出、调查的目的和意义,或引言、前言来取代,这是指调查报告的一个自然段落,要求简洁明了地写出调查报告中最主要的事实,揭示一篇调查报告的主题思想,引起读者的兴趣。常见的引言有:①简介式引言。对调查的课题、对象、时间、地点、方式、经过等作简明的介绍。②概括式引言。对调查报告的内容(包括课题、对象、调查内容、调查结果和分析的结论等)作概括的说明;③交代式引言。即对课题的由来作简单的介绍或说明。

不同主题的调查报告,引言写法不尽相同,但这部分涉及的内容离不开为什么要做这项调查,说明调查的目的意义,调查研究的理论价值和实践价值;说明要调查的问题是什么,也就是调查研究的主要内容是什么;目前国内外在这个方面的研究现状及发展趋势,即对作为研究背景和基础的文献查阅的综述。有的调查报告可以不写引言部分,起笔直接进入主体部分的撰写。

2.调查的对象与方法

写明调查对象的情况,包括调查对象的总体范围、抽样方式、样本容量以及样本的分布特征(如样本中男女生各占的百分比,不同职称教师的数量)。

调查的方法要写明具体的调查方式;研究变量的抽象定义和操作定义;资料收集与处理中采用的方法和实施的技术手段;调查研究中采用的材料、工具以及调查研究的步骤和过程。

3.调查的结果与分析

这是调查报告的实质部分。在这部分中,按照定量分析和定性分析的方法,把调查研究中所得到的资料、数据经过整理,分门别类地展示出来。把经过分析整理找出的有规律性的东西进行逐条逐项分析。对了解到的事实,被调查对象的发生、发展和变化过程及调查的结果和存在的问题进行客观地分析,做到数据确凿、材料可靠、观点明确。为了增加形象性,使人一目了然,对一些数据可以用统计表、统计图和文字加以描述。再对研究结果的各项内容进行分析、比较、综合、推理,得出结论。

这部分涉及的内容较多,篇幅会较长,撰写时要把调查的结果归纳为几个问题,分为几个小部分来写。每个小部分有一个中心,加上序码来表明,或加上小标题来提示、概括这部分的内容。

这部分内容的阐述方式多种多样,通常是先展示调查的基本事实,然后对这些事实所反映的问题进行分析;或者综合运用调查所获取的材料,按事物本身的逻辑关系,将所研究的问题分成几个部分统一阐述。

4.调查的结论、讨论与建议

调查的结论部分以调查研究结果的分析为前提,用简练的语言概括出研究的结论。这是对上面“结果与分析”的概括,需要作者提出由调查的结果所得出的结论和对问题的看法,如本节后面的调查报告案例《小学生数学学习态度的调查研究》一文中,作者概括出研究的结论:①小学生数学学习态度整体水平偏高,反映出他们的学习态度还没有完全形成,或者说还不够稳定,应受到高度重视。②小学生数学学习态度在学校、家庭和年级方面存在显着差异,说明其数学学习态度的形成受多种因素的影响;转变态度应考虑各种因素的作用。而在性别上不存在显着差异,没必要受到家长的高度关注。③小学生数学学习态度与数学学习成绩密切相关,良好的数学学习态度有利于提高学生的数学成绩,好的数学成绩又促进了良好数学学习态度的形成与稳定。

讨论是主观的认识与分析,可以对调查结果从理论上加以解释;对调查结果与研究假设不一致的地方从理论与实践上进行分析;对研究方法的科学性与局限性进行讨论。

建议是根据研究的客观事实和研究结论,结合自己对教育理论的认识与了解,通过分析和思考,对教育、教学实践提出的主观看法和改进措施;或提出引发人们进一步思考的问题;或提出解决问题的方法、对策;或总结概括全文提出相关的建议、对策等。

在写这部分内容时,“讨论”和“建议”可以分开,可以用标题(1)(2)(3)的方式一一列出,使得条理清楚,观点鲜明。

5.附件与参考文献

附件(附录)是对正文报告的补充或更详尽的说明,包括数据汇总表及原始资料、背景材料。例如问卷、测验试卷,这些是教学调查中常用的附件。

以上几个部分,写作时可以灵活安排,适当调整或合并,标题也可以是多种多样的。如有些教学调查报告,则以①前言;②调查的材料与方法,或调查的设计;③调查的结果;④讨论,或研究中存在的问题,或思考与建议;⑤参考文献等,表示调查报告的组成部分。

三、教学调查报告写作的基本要求

(一)科学性

1.样本具有代表性和可比性

样本的代表性指从调查对象总体中抽取的调查样本能够代表所有调查对象,以保证调查结果能够外推到同一总体的其他个体。样本的可比性指相互比较的各组除要比较的因素外,其他方面的条件应相同或相似,以保证所得结果易于推断。

2.数据资料具有真实性和可靠性

调查报告的写作必须实事求是。调查的设计、对象、方法均应反映客观事实;报告中所有的数据都要经过反复验证,所使用的资料必须经过统计学处理,所使用的统计学方法应恰当、合理。要让资料说话、数据说话,要有据可查,切忌抄袭、伪造和弄虚作假。

3.论据充分、合乎逻辑

为保证调查报告中的理论、观点、结论及其他欲阐明问题的科学、合理,必须从多方面进行论证,这就要求作者通过逻辑思维来对调查资料进行分析、综合、抽象、概括及推理,即论据必须符合逻辑,应避免空谈或抽象推理。

(二)实用性

教育教学调查报告的实用性是指所报告的调查方法、调查结果和结论具有实际推广应用价值或有理论指导意义。具体来说,是指新的或科学的调查方法能直接为他人借鉴和应用;调查所得结果及结论应能解决或指导解决教育教学中的实际问题;能在学术上丰富人们对所研究问题的认识;能对有关问题的阐明有促进作用等。总之,撰写出的调查报告,特别是拟公开发表进行交流的调查报告,应对读者有参考、借鉴作用,被有关部门或读者采纳应用。

(三)规范性

首先教学调查报告的写作一般应按规范格式进行。无论是教学调查报告,还是教学论文或是后面章节中论述的教学观察报告、教学实验报告等都有约定俗成的特定格式。

其次是语言的表达要规范。以实事求是的态度叙述材料,不夸张。问题的阐述要富有逻辑性,层次分明,论证严谨。对不同问题或结果的描述要注意分段,不要写过长的句子,否则可能引起歧义。要准确无误地使用计量单位,论文中图表和文字结合使用时,图表不应过多,要求平均每1000字的内容不要超过一个图表。

四、教学调查报告写作过程

(一)进行调查,收集资料

收集资料,就是准备好写作的依据,是写好教学调查报告的基础、前提和先决条件。要做好调查工作,事先要根据典型性的原则确定调查范围和调查对象,详细拟好调查提纲,选用调查工具,确定调查的步骤和方法。经过深入细致的调查,我们应该充分占有“现实”的和“历史”的材料;“点”和“面”的材料;“典型”的和“一般”的材料;直接的和间接的材料。只有材料充分、全面,才有助于调查者正确地分析情况,做出正确的判断。

(二)分析资料,提炼主题

通过调查收集到许多资料,如果不加选择,全部写入文章中,势必变成材料的堆砌。因此,必须对资料进行认真的分析,为论证做好准备。

一篇教学调查报告质量的高低,价值的大小,其决定性因素就是能否提炼出深刻的、有价值的观点,找到带有规律性的东西,得出正确的结论。所以在这一阶段应该在分析资料的同时,提炼出调查报告的主题。

一般来说,调查报告的主题和调查之前的选题与立意相一致,当然,在获得调查资料后,对问题有了新的认识,也可以重新确立主题,确立主题要求是:

第一,主题要具有现实意义。通过调查研究,提出或验证一种教育理论,这种教育理论能对现在的教育教学具有指导作用。即使是探索,也要具有前瞻性,而不能是过时的、落后的东西。通过调查研究,提出建议所针对的教育问题,应该是十分紧迫的或长期没有解决而必须解决的问题。第二,主题要体现调查资料,资料能够充分说明主题。主题的确立要依据调查资料的内容,要能体现调查资料的内容。预先的假设与现有的材料不一致,要以现在的材料为准进行修正。要使材料能够充分说明主题。第三,主题宜小不宜大。小的主题能密切联系教育实际,也能较好地获取材料。大的主题费时费力,只适合专门的教育科研部门进行研究。对广大小学教师而言,主题宜小不宜大。

(三)围绕主题,恰当选材

调查报告写作,要求以事实为基础,以真实为准则,不断调查研究,分析、归纳,把主题和材料统一起来,以观点统帅材料,材料说明观点、支撑观点、为观点服务。选用材料要做到繁简适度,详略相宜。即重要的、具体的、新的和人所难知的材料宜详;次要的、概括的、旧的和人所周知的材料要略。

(四)根据材料,设计结构

如果将文章比作一栋建筑,那么设计文章的结构就相当于设计这一建筑的图纸。建筑要按图纸一层层地盖起来,文章要按结构一段段写下去。将这两者扯在一起,是说两者在先设计后做起来是一致的。但是他们却有着完全不同的根据:建筑是按照人们的意愿进行设计,而文章却是要按照所积累的有用材料进行设计。我们在研究过程中所积累的材料不同,所进行的过程不同,乃至所采用的文体不同,那么就有不同的文章结构。

(五)撰写初稿,修改定稿

有了充实的资料,确定了主题,又设计了调查报告的结构,接着就可以撰写报告的初稿。

修改定稿是写好调查报告不可缺少的环节。必须通过以下几方面的审视来修改文章:调查报告中心明确与否;主题是否突出;运用的材料是否丰富并具有说服力;布局是否紧密;事物逻辑与文法逻辑是否合理;格式是否规范、美观。在修改的过程中要特别注意以下三个问题:

1.研究方法是否科学,研究结果是否可靠

研究方法的科学性和研究结果的可靠性是研究报告的价值体现。读者在阅读报告时所关心的问题是如何开展研究的,在研究中解决了什么问题、是如何解决的,研究取得什么结果、达到什么程度等。因此,作者不仅在撰写初稿时而且在修改研究报告时,都要投入主要精力,重点修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