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艺术电视片专题制作
8919000000015

第15章 电视摄像的技术与艺术(5)

在拍摄特写画面时,构图要力求饱满,还要控制曝光量,真实地反映物体的质感和色彩。此外,对于一些复杂场景,不要孤立地使用特写镜头,避免由于特写表现空间的不明确性使观众对物体所处环境茫然不知,出现空间混乱感。

(6)显微:特殊景别,仅用于教学节目中,通过专门的显微摄像装置把在显微镜下才能看清的景物再现在屏幕上。

各种景别的划分是相对的,有各自的表现力,用什么景别要根据内容需要考虑:要交代环境、气氛、规模,多用全景或远景画面;要表现人物的动作,同时要交代一定的环境,背景则应采用中景;要表现人物的局部动作或突出部分细节时,应该用近景、特写或大特写。

电视节目中的景别运用是否得当和有效,是检验创作者思路清晰与否、表现意图明确与否的重要尺度和标志。

总而言之,在景别的选用上有这样一句话需要大家了解,就是:远取其势,近取其神。说得再直接一点,就是:如果你要想以“势”感人,就用远景或者全景;如果你要想以“神”感人,就用近景或者特写;你要想以“情节”感人,就用中景。

二、镜头的选择

摄像机的镜头就像人的眼睛一样,人眼在观察外部世界的时候,有时固定,有时移动;同样,摄像机在拍摄的时候也要依据人的视觉习惯固定拍摄或移动拍摄。固定拍摄的画面叫固定画面;移动拍摄的画面就叫运动画面。

(一)固定画面

固定画面是指摄像机在机位不动、镜头光轴不变、镜头焦距固定的情况下拍摄的电视画面。固定画面的核心就是画面所依附的框架不动,但画面中的被摄对象仍然可以是活动的。电视固定画面不是静止画面,因而有别于绘画作品和摄影作品。要想做好摄像工作,一开始就应从固定画面的构图和造型表现上下工夫,要具备用固定画面表现动态生活和运动主体的素质,在这方面,学美术的人往往具有优势。

1.固定画面的作用

(1)固定画面有利于表现静态环境。

固定画面消除了摄像机的运动和框架的移动,因此背景和环境的表现能够得到充分的关注,在视觉语言中常起到交代客观环境、反映场景特点、提示景物方位等作用,如我们常常在拍摄会议、庆典等事件性新闻时,用远景或全景的固定画面交代事件发生的地点和环境。

(2)固定画面能突出表现静态人物。

这里的静态是指人物不发生较大位移变化的情况,并不排除人物的语言、神态、动作及表情等的变化,如拍摄政府领导人时,走动范围较小,一般都采用固定画面。拍摄被采访人物时,常用小景别固定画面。电影、电视剧中也用大量固定画面表现特定环境下人物的表情或动作,比如演员之间的大量对白大都固定画面后正打反打来展现。

(3)利用固定画面的框架因素突出和强化动感。

利用固定画面中静态的边框来反衬运动,能使运动对象的动感得到突出甚至夸张的表现,如拍摄列车的行进,以低角度的固定画面来处理,就能够拍摄到列车呼啸而来,然后以高大的车头牵引着长长的车身飞速驶出画外,使列车飞驰的动感得到了非常醒目和强有力的表现。

(4)固定画面在造型上有绘画和摄影的效果,富有静态造型之美。

电视的固定画面具有绘画作品和摄影作品的形式感,这种形式感正是人类传统造型技巧和造型经验的宝贵财富,随着电视清晰度的提高以及显示屏幕的扩大,它理应在电视中得以发扬光大。而与绘画艺术和摄影艺术相比,几乎与现实生活一样丰富、真实而同步的视觉形象和光影变化等是专属于电视画面造型艺术的。特别是在一些风光片、纪录片中,在对山川风物、人文景观、名胜古迹等静态物体的表现上,构图精美的固定画面往往能令观众赏心悦目、历久难忘,比如纪录片《哈妮梯田》中拍摄山村外貌和雨后山坡梯田的固定画面,均属光影炫目、构图雅致的上乘之作,表现出摄制人员的艺术鉴赏水平,给观众以深刻的印象。

(5)固定画面便于通过静态造型引发趋向于“静”的心理反应。

固定画面静的形式能够强化静的内容,给观众以深沉、庄重、宁静、肃穆、压抑、郁闷等画面感受。因此,我们在实践中可以抓住固定画面在心理感受上与运动画面偏向于“动”的心态的不同之处,来为所表现的内容和主题服务。比如在拍摄图书馆时,为表现其特有的宁静,就可以用多个固定画面加以记录和反映,如人们伏案读书的全景画面、不同年龄人以不同姿态凝神静思的中、近景画面和特写画面等,使观众能够切实地通过画面获得情境中的心理感受。再比如2008年北京奥运会射击冠军杜丽首金失利的那场比赛,现场导播在转播中,展示杜丽持抢、举枪、扣扳机等动作时,也是以中、近景别的固定画面作处理,比较好地表现出现场比赛的环境和气氛,以及选手们屏息静心、全神贯注的射击过程。通过画面来记录形象、传递信息是浅层次、基础的要求,通过画面来引发感情、表达思想是深层次、有一定难度的要求。固定画面在造型和形式上的心理意味,正适合于表现相应内容和主题的画面形象。因此,在需要表现宁静、严肃、深沉等感情倾向和现场氛围时,常常以固定画面来构图和造型,诸如病房中缓缓流注的输液瓶、棋盘边托腮思考的棋手等等。

(6)固定画面与运动画面相比较,少一些主观因素,表现出一定的客观性。

运动画面的一个突出特点是,在摄像者进行推、拉、摇、移、跟等运动拍摄时,观众所看到的画面外部运动过程就是构图、调整的过程。也就是说,这种运动是摄像者主观创作意图和实际操作情况的外化和反映,因此观众就感觉是“跟着摄像机镜头”在观看。固定画面虽然也是摄制人员创作意图的反映,但观众看到的是已经选择完毕的画面,没有画面运动、调整等构图过程,因此观众感觉上是自己有选择地观看,镜头是在比较客观地记录和表现着被摄对象。我看到反映西藏拉萨一个社区居委会主任的纪录片,在讲述这个居委会主任一天的工作时,镜头绝大多数都是平视点的固定画面,很少采用推、拉、摇、移等运动摄像,全片因而表现出强烈的客观性和纪实风格,让人一点儿也看不出有后期加工的痕迹。可见,固定画面的客观性,使得它能够在新闻节目和纪实类节目中较好地体现现场性、真实性等,这应该引起电视制作人员的重视和思考。

2.固定画面的缺点

以上,我们对固定画面在形象塑造、画面造型及收视感受等方面所能发挥的功用做了简略的介绍,目的是扬长避短,使得实践中拍得的固定画面能够更好地满足内容和主题的需要。固定画面在电视造型中有一些局限和不足:

(1)固定画面难以表现复杂、曲折的环境和空间;

(2)固定画面在同一个镜头中的构图难以发生很大变化,画面框架内的造型元素相对集中、比较稳定;

(3)固定画面视点单一,画面内容被静止的框架分割;

(4)固定画面很难连贯而完整地表现出运动轨迹和运动范围较大的被摄主体。

3.固定画面的拍摄要求

(1)注意捕捉动感因素,增强画面内部活力。

固定画面容易出现平板、缺乏生气的情况,因此,在拍摄固定画面时应注意捕捉活跃因素,调动动态因素,做到静中有动、动静相宜。比如我在拍摄一块田地里由于干旱而面临死亡的麦苗时,突然看到一只昆虫从地里钻了出来,我们跟着昆虫,把死气沉沉的麦苗和田地都拍活了。此外,固定画面中人物的调动和运动也是活跃静态画面的有效手段。比如在拍摄麦浪翻滚的乡村丰收景象时,就可拍摄牧童赶着牛群穿梭于田间小道的场景。古代文物、珍宝的固定画面,常常使其转动起来拍摄。电视的固定画面如果没有了画面内部运动,单个镜头的画面就与照片无大异,很容易让观众产生看照片的感觉。我们在拍摄固定画面的时候,应该注意尽量避免“呆照”的画面效果,尽可能利用画面所能纳入的“活”、“动”的因素让固定画面“活”起来,发挥电视能记录动态的特长。

(2)要注意纵深方向上的调度和表现。

因为固定画面排除了画面框架和背景的水平运动和垂直运动,倘若纵深方向上的调度和表现又不充分,可以想见,这种固定画面犹如僵死的“贴片”那样,很难表现出电视画面的造型美感,难以在二维平面中反映三维现实的画面造型。因此,我们应该注意选择、提取和发掘画面纵深方向上的造型元素,以纵向维度上的造型表现来弥补水平维度和垂直维度上的不足。比如,在拍摄公路上列队行驶的车队时,我们可以利用公路的线和汽车的点采取对角线构图,让公路与画面框架形成一定的角度后向纵深方向伸展开去。

(3)固定画面的构图一定要注意艺术性、可视性。

固定画面拍得怎么样,往往反映出一个摄像者的基本素质和真正水平,它是对摄像者构图技巧、造型能力、审美趣味和艺术表现力的综合检验。相对而言,由于运动画面的运动性、可变性,某些构图上的问题能在一定程度上得到掩盖,观众的注意容易被画面的外部运动所转移和分散;但固定画面由于框架的静止和背景的相对稳定,加上观众视点的稳定,构图中不大的毛病会在观众眼中得到“放大”,可能会比较突出地干扰观众的收视情绪。因此,要拍好固定画面,首先就要从线条、形状、色调色彩等角度对画面视觉形象进行塑造,还要在光色影调的表现、主体陪体的提炼等多个层面上加强锻炼,才能拍摄出构图精美、景别清楚准确、画面主体突出、画面信息凝练集中的优秀画面来。

(4)固定画面在拍摄时一定要“稳”。

在正常情况下,每个镜头都应该是纹丝不动、一丝不苟的,应坚决消除任何可以避免的晃动因素。即便是在拥挤、紧急等非常局面下,也应力求保持固定画面最大限度的稳定和平衡。这也就涉及到摄像机的持机方式的问题。

一般而言,固定画面都应尽量使用三脚架来拍摄,以防肩扛拍摄造成的不稳定情况。特别是在俯仰角度较大、变焦镜头推至长焦距等情况下,摄像机稍不稳定,就会在画面中反映出明显的晃动。我们特别强调,从认真使用三脚架开始,就应培养敬业精神,严肃创作态度,拍摄好名副其实的固定画面。当然,在实践工作中,由于环境的变化和客观条件的限制,我们未必时刻都能发挥三脚架的作用,这就需要根据实际情况灵活变通,借助生活中的支撑物和稳定点来代替三脚架,帮助我们拍好稳定的固定画面。此外,我们还要训练自己良好的持机姿态和正确的呼吸方式,以保证在肩扛拍摄时画面尽可能稳定。总之,既然是拍摄固定画面,就应该想尽一切办法、利用一切条件,让自己所拍的固定画面稳定,尤其是随着现在大屏幕显示技术的发展,“稳”已经成为评判画面质量的首要标准。

(二)运动画面

所谓运动拍摄,就是在一个镜头中,通过移动摄像机机位,或者变换镜头的光轴,或者变换镜头的焦距,从而获得变化的画面。

通过这种方式拍摄的画面称为运动画面。在运动拍摄中,根据摄像机的运动方式可分为推镜头、拉镜头、摇镜头、移镜头、跟镜头,以及升、转、虚、晃、甩和综合运动镜头等几种主要形式。

运动拍摄突破了固定拍摄时摄像机镜头固定的机位、角度和景别,给电视画面带来了变化的空间和构图。

1.推镜头

推镜头是被摄主体不动、摄像机由远而近向被摄主体推进,或者将镜头焦距由广角变至长焦,所拍摄下的连续画面。在推进过程或变焦过程中,景别由大变小,被摄主体的主要部分在画幅中逐渐变大,次要部分逐渐消失,从而将观众的注意力引导到所要表现的部位。

推镜头的特征:

(1)推镜头形成视觉前移效果,景别由大到小连续变化;

(2)推镜头具有明确的主体目标;

(3)推镜头中主体物由小变大,周围环境由大变小。

推镜头的作用:

(1)突出介绍重点、强化事物的特征,由整体引向局部,加深对事物的认识。如用推镜头从众多的人物中选择出重点或主要的人物。

(2)展示巨大空间,产生纵深感。由于在推进过程中,前方景物不断进入画面,又不断移出画面,这样产生了纵深方向,展示了巨大空间的效果,令人有身临其境之感。

(3)推镜头速度的快慢可以影响和调整画面的节奏,从而产生外化的情绪力量。缓慢的推表现出安静、平和的氛围,急速的推常显示紧张不安或激动、气愤等情绪。

推镜头运用时要注意:

(1)有明确的目的。应该通过推镜头给观众某种启迪,或者引起观众对某个形象的注意,或者表现某种意念,或者突出未被注意的细节,或者通过推镜头形成与影片情节发展相对应的节奏。

(2)推镜头的起幅、落幅及推进过程要规范、完整、准确。起幅和落幅都是“静态”的,因而其画面构图要规范完整、准确到位。推镜头起幅的启动和落幅的停止要果断、干净、利索、流畅。

(3)在推进过程中,画面构图始终注意保持主体在画面结构的中心位置。

无论镜头推进至什么位置,屏幕上都是一幅结构较完整、均衡的画面。

(4)推进的速度要与情绪节奏一致。一般来讲,情绪平静时推进速度慢,情绪节奏紧张时推进速度快一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