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业服务区位理论的发展和市场区位学派的工业区位理论是密不可分的,但在研究的出发点上两者存在着本质的差别。正如杜能理论和韦伯理论分别占据着农业和工业区位理论的中心一样,商业服务业区位理论领域也存在着一个中心理论,即由德国地理学家克里斯塔勒(W.Christall)提出的中心地理论(Central Place Theory)。克里斯塔勒在研究了德国南部的聚落分布后,于1933年在他的《德国南部的中心地》一书中首次发表了这一理论。克氏的中心地概念,是指相对于一个区域而言的中心点,而这一中心点的基本功能是向区域内各点提供具有中心功能的商品和服务,如零售、批发、金融、行政、管理、专业服务和文化娱乐等,因而也往往表现为区域内的中心城市或聚落。
克氏的中心地理论继承了杜能和韦伯研究理论基本的“孤立国”式封闭均质区域假设,首先界定了中心地、中心地功能和中心度的概念,提出了不同等级其中心度划分的基本依据;其次,该理论分析不同商品和服务由中心地维持供应在空间上的销售范围(最大距离)和市场规模上的需求门槛(最低阈值),建立了销售利润与需求门槛和销售范围的盈亏关系,并推导出六边形销售服务区的经济合理性;再次,该理论认为不同等级的中心地可按三种不同的功能控制关系(市场原则、交通原则和行政原则)构成不同的等级数量体系(分别为K3、K4和K7系统),在空间分布上也具有不同的结构形态。
由于中心地理论的基本内容是将商业服务业的布局区位和中心城镇聚落地分布有机地加以统一考察,并最终推导出一定区域内中心地(或城市)职能等级、数量和空间分布的系统理论,因此也被称之为聚落区位论或城市区位论,并成为其后广泛开展的区域规划、城市规划中的城镇体系布局规划的极具影响力的基础理论之一。
克里斯塔勒的理论在20世纪五六十年代曾引起大批城市地理学者的实验修正和进一步完善。在中心地的等级衡量方面,美国地理学家贝里(B.Berry)通过大量的实验研究,在1964年发表了《城市作为城市系统内的系统》一文,把城市人口规模和中心地等级联系起来,大大地提高了克氏理论在城市系统研究中的应用价值。斯坦恩(J.H.Stine)和施坚雅(G.W.Skinner)1964年在对朝鲜和中国成都平原的实证研究基础上,提出了农村墟场这一周期性中心地的概念,提高了中心地理论在农业地区的应用意义。在中心地腹地的非均质方面,邦吉(W.Burge)在1966年提出了一个转换处理的方式,即“以人口密度而非单纯地域面积进行标准化处理后中心地理论仍将有效”。万斯(J.Vance)研究了大西洋沿岸城市的商业历史,在1970年提出了中心地腹地与中心地的可分离模式,即这些城市的腹地不在本地,而在大洋对岸,但其发生发展的格局仍符合中心地理论的基本格局。万斯的这一模式广泛地适用于现代外贸性城市发展,从而将中心地理论的适用范围从封闭的自然经济区域扩展到开放的商品经济区域。
(三)空间集聚理论
各种经济活动的空间集聚现象,在早期区位论学者的研究中就已涉及,如韦伯的工业区位理论就将集聚因素作为重要的区位因子之一。但现代经济活动的空间集聚,无论其发生规模还是影响意义已远远超过早期一般性的地理集中概念,并成为影响现代区域空间结构形成的先导性因素。现代区域理论认为,区域现代经济活动的空间集聚的发生,是由于集聚经济在现代技术和社会经济条件下能产生巨大的效益。集聚能促进生产更细的分工和更高的专业文化程度,从而带来更高的劳动生产率和生产成本的大幅度降低。这有利于减少关联产品间长距离的运输、转移和信息费用,从而降低运输的成本;有利于形成一个高效益运行的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网络,特别是现代社会经济发展所需的金融、保险、信息、咨询业的发达,从而形成巨大的外部经济效益;有利于形成一个发达的劳动力培训和供应市场;有利于劳动力的流动和专门技术人才的脱颖而出。集聚能产生巨大的现实市场和潜在市场,更有利于产品的更新和新技术的革新。正是因为集聚经济在生产成本、协作成本、外部经济、劳动力供应、市场扩大和有利于创新这一系列方面改造的空前效益,许多学者认为,只有采用这种规模集聚的区域空间结构形式,才能有效地组织高效率的社会化大生产和满足现代化、社会化的城市生活要求。
三、区域发展的空间组织与增长极核理论
(一)区域发展的空间组织理论
区域发展的空间组织方式,是一切区域理论或区域研究所无法回避的政策归属。虽然早期的区域分工协作理论、生产综合体理论和产业区位理论都提出了各自鲜明的政策主张,但其在总体上都是一种相对均衡的空间组织思路。现代经济社会活动空间集聚的迅猛发展,特别是近几十年来区域相互作用的密切和空间扩散作用的加强,在区域发展的空间组织理论上开始出现了非均衡的增长极核发展思路。如美国学者威廉逊(J.Willianson)利用了24个国家的数据进行分析,提出了区域经济增长与区域均衡发展之间存在着明显的倒“U”字型相关的观点。这一观点的主要内容是:在区域经济发展的前期,由于经济资源向少数空间发生集聚性运动,区际差别由小变大,但整体经济仍可获得较高的增长速度;但当整个经济达到高度发展阶段,过度的集聚规模将产生一系列新的问题,这时再要求得到较高的发展速度,就必须调整区域经济空间结构,即向外围地区推进,其结果是新的经济区出现和区际差别逐渐缩小。因此威廉逊认为,区域发展的空间组织如果要以发展速度为目标,就必须形成区域的非均衡发展;反之如果以区域均衡发展为目标,就会影响整体的经济增长速度。这一着名的区域增长与经济发展的倒“U”字形相关规律,实际上反映了现代区域发展理论界的普遍共识,即通过有效地组织产业部门间及地理空间上的不平衡发展可促使整个区域经济的快速发展,因而实践上也受到了区域规划工作者和决策者的普遍重视。
(二)增长极核理论
增长极核理论是各现代区域发展组织理论中理论解释较为完备、实际运用十分广泛的最具代表性的理论,这一理论首先由法国经济学者弗朗索瓦佩鲁(F.Perroux)于20世纪50年代提出,后经赫希曼(A.O.Hirschman)、鲍得威尔(J.Boudeville)、汉森(M.Hanson)等美、英学者进一步发展和扩充成熟起来。
佩鲁在对经济发展过程的观察研究中,对经济空间进行了分析并作了分类,他认为存在着三种类型的经济空间,即由计划规定的经济空间、作为力的作用范围的经济空间和作为同质内容之集合的经济空间。尤其是作为“受力场的经济空间”是由若干中心(或极核、焦点)所组成,各种向心力或离心力则分别指向或背离这些中心。每个中心的吸引力和排斥力都拥有一定的场,它们与其他中心的场相互交汇。这些空间即是增长极的出发点。佩鲁认为,经济增长不是在每个地区以同样的速度进行,相反,在一定的时期,增长的势头往往集中在某些主导经济部门和有创新能力的行业,而这些部门和行业由于追求外部经济效果,往往集中在区位较好的地点,通常是地区的大中城市,这些城市就成为地区经济增长极核。同时,这些极核对周围地区又有一种辐射扩散效应,凭借这种效应,增长极核即在主导部门和创新行业周围集聚了日益增多的相关部门、延伸产业和辅助性厂商,以及提供社会服务的大量第三产业,起到了生产中心和市场枢纽作用,又将这种增长和发展的势头通过技术组织、生产要素、市场、信息等渠道向周围地区扩散,从而带动所影响地区的经济发展。
佩鲁认为,增长极核是否存在,首先决定于有无发动型工业,即所谓能带动城市和区域经济发展的主导经济部门和有创新能力的行业。佩氏认为,这种发动型工业应该是产品增长率特别高,与其他产业关系特别密切,产品市场需求弹性高且增值效果好,具有高度的空间集中倾向的工业部门。
一组发动型工业聚集在某一地点,随着其生产的发展和规模的扩大,将吸引关联工业的发展和集中,推动经济的极化(polarzation)和扩散(spread)过程,从而形成获得最高的经济效益和较快的经济发展的增长极核效应。
赫希曼对佩鲁增长极核理论的发展,是将空间组织概念引入到增长极核中,将佩鲁含糊地提到的空间集聚加以深化和阐述。赫希曼指出,从地理的角度看,增长必然是不平衡的,不会同时出现在每一地区,而一旦经济发展在某一地区产生了发动型工业或主导工业(masterindusty)时,该地区就必然产生一种强大的力量使经济发展进一步集中到该地区,成为增长的极核地区(coreregion)。赫希曼认为,增长极核理论可作为一种政策工具的基本依据在于以下三点:其一是由于集聚经济的存在使增长极核地区自身成为一种高效的发展地区;其二是在增长极核的自身投资中公共开支方面的费用小于大范围的全面补助性开支;其三是增长极核的“淋下效应”(即扩散效应)有助于根本上解决周围落后地区的发展动力问题。其他一些学者对这一理论的发展还包括对发展型的增长极核和调整型的增长极核的区分,对增长极核和增长中心的区分等。一般认为增长中心主要是从经济集聚的外部效应出发,不涉及企业类型的选择,强调创造出吸引工业布局的基础设施和发展氛围,偏重于增长中心自身的发展,而不涉及其扩散效应。由于实际上增长极核理论包括了区域理论的很多分支理论和有关的分析工具,如经济基础理论、空间集聚理论、供给面理论、革新与扩散理论、产业关联与复合体分析、空间传递分析等,因此不少学者认为,此理论是一般区域发展空间组织理论的基础,很有潜力发展成为一个完备的总理论。
作为一种政策工具,增长极核理论已先后在法国、英国、意大利、巴西等国的区域规划中得到了广泛的应用。根据这一理论而设计出的区域增长极核模式,着名的有巴黎大都市地区规划的平衡式极核、英格兰东北部和苏格兰中部的增长极核、意大利南部区的巴厘—塔兰托—布林迪西增长综合体、巴西内陆地区的巴西利亚极核等。实践推行的结果,既有成功的榜样,也不乏失败的例子。分析其经验教训,成功的因素主要包括预先有周详的计划和决心,增长极核本身地理条件优越和基础设施条件齐备,对临近地区成功地进行了前向联系和后向联系的政策设计等。值得指出的是:增长极核理论也被我国区域经济计划和生产力布局部门所接受,在全国和各省区经济空间组织的梯度推移、轴线开发和点轴开发等三种模式中,以增长极核理论为基础的点轴开发模式得到了尤为广泛的推行。开发三都澳海岸带区域同样需要培育区域的中心城市和成体系的城镇群,以带动海岸带区域的经济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