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城市形态:由集中团块走向紧凑组团
(一)现状:集中团块向触角延伸
宁德市城市空间形态表现为集中团块状向触角延伸演化,城市用地集中在蕉城区,东侨新区正处于零星开发阶段。在新近通车的同三高速公路建成以前,104国道一直是城市对外交通的主要通道,城市沿线伸展,成为城市空间延伸的长轴。宁德路建设后,城市沿路形成新的触角。
(二)规划:构建紧凑组团式城市
根据宁德市建设海港城市、地区中心城市、重工业和制造业基地以及生态园林城市的要求,在分析其空间拓展的需求和趋势基础上,以最大程度发挥集聚效应,聚合要素,加快城市发展,加强港城功能耦合,生产生活配套,以人工自然协调为目标,构建新的城市空间形态。考虑同三高速公路、福温铁路穿越城区的状况,确定未来宁德城市空间形态为:在相对集中的空间范围内,以交通干线和自然山体、水体相分隔的,由中心城区和若干职能组团所构成,通过城市快速路网相联通的紧凑组团式城市。
确定宁德中心城市由七大组团构成,分别为东侨组团、蕉城组团、宁德组团、漳湾工业组团、漳湾生活组团、城澳组团和三都岛组团。各组团既相对独立又紧密相连。
五、内部结构:一核两翼,四轴五点
依据理想的紧凑组团式城市空间形态,根据各组团的发展条件和要求,宁德城市内部空间结构确定为“一核两翼,四轴五点”。
(一)一核
东侨组团内,以东湖为核心组建集政务、文化、体育、商务中心为一体的城市核心区。其中,东湖北岸组建政务中心、文化中心;利用东湖岛新建的体育场,并进一步扩建完善成为全市体育活动中心;东湖以南,结合高新技术园区,发展信息咨询、金融保险等高级生产性服务业,建设商务中心。
(二)两翼
(1)西翼:蕉城组团作为老城区,发挥其传统商贸业发达的优势,规划为商贸和居住功能为主的居住生活组团;(2)东翼:漳湾生活组团作为工业配套居住区和规划临海高尚居住区,配备完善的公共设施,构成大型居住生活组团。
(三)四轴
(1)主轴:以环海湾的同三公路和规划滨海大道为城市发展主轴,向北发展宁德工业组团、漳湾生活组团和漳湾工业组团,向东南发展城澳组团和远景飞鸾—铁基湾组团。(2)次轴I:宁德快速路的建设,带动城市由蕉城组团向东侨组团以及大学城方向拓展,为近期城市发展的次轴。(3)次轴II:漳湾疏港公路,为远期带动宁德组团、漳湾生活组团和漳湾工业组团发展的次轴。(4)次轴III:贯穿漳湾生活组团,上自岚湾,下至大学城的岚湾大道为城市南北向的另一次级发展轴线。
(四)五点
大学城、宁德工业园、临海工业园、城澳港区、三都岛旅游度假区是宁德空间发展的五个战略要点,对提升宁德市文化、经济地位,发挥海港优势,展示山海特色具有深远意义。
六、空间组织:功能耦合,层级网络
(一)功能区组织
宁德中心城区由中心区、综合居住区、工业区、港区等特质鲜明的组团通过功能耦合形成有机整体。海港、重型临海工业在宁德城市空间布局上举足轻重,由于两者受到深水岸线分布以及后方陆域空间条件的限制较大,具有明确的空间指向性,城市其他功能组织须以港区和临海工业区的布局为限定因素,结合城市功能的空间扩散,通过新城市功能区的构建,实现生产与生活、流通与贸易、生产与流通的有机联系。具体表现为沟通两翼、统领全城的东侨核心区的布局,介于核心城区和临海工业区之间的漳湾综合生活区的配置,以及远景介于核心城区与城澳港区之间飞鸾—铁基湾新城市中心区的建设。
(二)层级网络构造
在功能耦合,各分区强化联系的总体格局下,宁德中心城市通过多层次的中心组织,构筑城市服务功能的层级网络体系,以加强各分区功能组织的相对完整性,减少不必要的交通量,并提高开发建设的灵活性。城市中心分为四个等级,分别为市级中心、片区中心、片区次中心和居住区级中心。其中,市级中心为东侨组团的城市核心区,服务范围覆盖整个市区;两个片区中心,即漳湾综合生活区中心和老城区中心,分别服务于城市东西两翼生活片区;片区次中心在东西两翼生活片区内各分布有一个,服务于其所在的居住区。另外,在临海工业园内配置一片区次中心,服务于厂区;居住区级中心分散布局于各居住区。
七、用地布局:工业居住,各得其所
在业已确定的城市空间发展模式、形态与结构的宏观框架范围内,根据功能空间组织的要求,对城市的主要用地进行布局。
1.公共设施用地:面积874公顷,占总建设用地12.34%,人均14.6m。
根据城市中心的层级网络体系,在各级中心集中布局。
2.居住用地:面积1815公顷,占总建设用地25.63%,人均30.3m。主要分布在核心区以及东西两翼大型居住生活片区内。此外,在民营工业园区内,根据分期发展的思路,相应配套三个小型居住组团;将原金涵乡居民点发展成为一个设施完善的居住区。
3.工业用地:面积1322公顷,占总建设用地18.7%,人均22.0m。临海工业集中布局于漳湾鸟屿围海区域,利用该区域较好的航道水深条件和后方完备的公路、铁路集疏运系统;高新技术产业布局于东侨新区南部,同三高速互通口东南侧,利用便捷的交通条件和紧邻城市中心服务区的优势;其他工业集中布局于宁德工业组团,在现有宁德工业园的基础上,依托高速公路、疏港公路、104国道等交通干线,向北拓展。
4.对外交通与道路广场用地:对外交通用地面积386公顷,占总建设用地5.5%,人均6.4m;道路广场用地面积1014公顷,占总建设用地14.3%,人均16.9m。其中,对外交通用地由高速公路、铁路、国道及其站场构成;道路广场由快速路、主干道、次干道和支路组成。
5.绿地面积1412公顷,占总建设用地19.9%,人均23.5m,高于国标上限,一方面是由于宁德地处山地,另一方面也是基于“生态园林”的城市目标。以自然山体、水体绿化为主,在城市建设密集地段和视觉景观节点区域适当留空,作为绿色开敞空间,沿海、沿河、沿路进行带状绿化,形成点、线、面结合的绿化系统。具体城市建设用地平衡表。
八、远景展望:港城融合,一带双心
(一)港城融合
一方面,中心城市的发展壮大,需要新的发展空间;另一方面,随着城澳港由商港向综合港的转变,现有港区陆域空间不能满足发展需要,港口用地向二线拓展,衍生出更多的产业,如出口加工、外贸金融,甚至科技研发等,港城关系趋于紧密化。于是,在港城双方扩张的推力作用和港城融合的引力作用下,处于两者之间的飞鸾—铁基湾一带成为城市和海港空间拓展的必然选择。
(二)新城市中心
远景规划围垦铁基湾,贯通海滨大道经围垦区至城澳港,连通其他城市主干道,以现代化、高标准的新城模式发展铁基湾。新城以高级商务、国际贸易、会展中心为核心,形成新的城市中心区。充分展示海滨城市特质,以临海地带为重要开发空间,规划为以娱乐、游憩为主要功能的亲水空间。与港区联系密切的工业、仓储用地在近城澳港一侧集中布局,中心区布局于近主城一侧。此外,配套布置高级居住区、普通居住区以及相应的商业、文体、医疗等公共设施。
(三)海湾带形城市
宁德中心城市形态将由紧凑组团式走向海湾带形城市,城市结构将由原来的“单核”变为“双核”,城市沿海湾发展轴线被进一步强化,海港城市的特色更加鲜明。
第六节 城市战略空间与整合
宁德要建立紧凑组团式的中心城市,必然积极拓展城市战略空间:建设东侨新区,确立城市新中心;建设宁德工业园和临海工业园,为产业重构提供空间;建设大学城,以提升城市创新能力;建设城澳港和漳湾港,积极开发海港资源;建设三都岛等旅游度假区,提高城市生活质量;建设漳湾物流基地,发展现代物流业。在拓展城市战略空间的同时,实施城市空间整体发展战略,达到最大发挥空间组合效益的目的。
一、城市战略空间
根据宁德市的城市性质,在构建理想城市空间结构的过程中,应当以东侨新区、工业园、大学城、新港区、旅游度假区和物流基地作为城市战略空间进行拓展与整合。
(一)东侨新区
以东湖为中心建设东侨新区。东侨新区东临大学城,西接老城区,处于城市的中心位置。在东侨新区的东湖以北组建政治文化中心,集中城市的行政文化功能,由市政府、图书馆、博物馆、艺术活动中心、民族文化中心等大型行政与文化设施组成,形成节奏明快、文化气氛浓郁,富有现代感又不乏地方和民族特色的标志性区域。在东侨新区的东湖以南,塔山公园和站前路之间、汽车客运站以东的街区内,构建由商务中心(CBD)和国际贸易中心(ITC)组成的商贸中心区,就近服务高新技术产业,提升宁德商贸业的品质,打造与国际接轨的生产性服务业环境。利用东湖半岛、塔山、大门山及东湖水域,建设城市休闲娱乐中心和体育中心。在东侨新区南端,接近高速公路互通口布置东侨工业区,发展高科技产业。东侨新区开发中,需注意对水体(东湖)和山体(塔山、大门山、金蛇山等)的保护和利用,以此作为营建生态园林城市的重点区域。
(二)工业园区
宁德中心城区的工业基础非常薄弱,宁德工业园和临港钢铁工业园区。
1.宁德工业园
宁德工业园作为发达制造业基地规划与建设。该园区位于城市西北部,同三高速和漳湾港疏港公路交接处。该区土地平整,交通便利,依托同三高速公路、疏港公路、104国道以及施工中的福温铁路,与外界联系便捷。
宁德工业区以发展机电、食品、建材等制造业为主,并利用漳湾港口条件发展加工贸易和转口贸易,近期可依托自身力量建设成为宁德经济新增长点。
该园区工业用地呈“L”型布置,园区南部和东部配套布置生活区,既相对集中,又充分顾及园区分期开发的可能,园区西侧布局区域物流中心和长途汽车站。
2.临港钢铁工业园
依托漳湾的深水岸线,利用横屿—樟屿—岛屿和官沪岛—洪水岛—竹屿山—漳湾岛—三角顶的围垦土地,建设临港钢铁工业园。该区土地平整,淡水和电力充足,距离深水岸线较近,可以建设工艺先进、清洁生产的现代化钢铁联合基地。同时,在深水港区布置仓储和物流基地。
漳湾生活区作为临港钢铁工业基地的生活配套区,与岚湾隔湖相望,山、湖、海、工、城融为一体,将建设成为宁德城市的亮丽风景线。该区按四个生活区布置,远期考虑区级政府驻地。
(三)大学城
为了完善宁德中心城市功能,提升中心城市地位,发展宁德文化教育,在临海、近山,自然条件优美,交通便利的漳湾生活组团南部规划建设融教学科研为一体的大学城。原有宁德师专进入大学城组建宁德大学,新建宁德工学院(含职业技术学院),整合教育科研资源,建设宁德高等教育和研发中心,带动产业创新,为制造业基地培训人才。
大学城东北部规划研发基地,大学城中心布局体育馆、图书馆等公共设施服务中心,南北各布置大学一所,环山临海建设高教生活园区。
(四)大型购物城
利用高速公路南互通口和快速道路系统,在东侨新区、漳湾生活区和大学城之间布置大型综合购物中心(shoppingmall)。
(五)新港区
1.城澳港区
城澳港重点开发大型商用集装箱和大件杂货码头泊位,同时发展大宗散件货物中转和远洋运输等,并配套加工贸易区和物流区。港区现有可建设用地不到1km,挖山填海造地约可达4km,远期在飞鸾镇北侧围填滩涂,发展港口外贸加工工业。在口岸联检等服务管理机构设置的基础上,建设金融、信息、咨询、娱乐等高级海港商贸服务中心。近期提高现有飞鸾至城澳的公路等级,远景规划滨海大道经铁基湾至港区,建设温福铁路至港区支线。
2.漳湾港区
漳湾港区包括内外两段岸线,其中内岸线自熨斗村至下塘村深潇塘,长3.8km,可驶入5000t级船舶,规划为漳湾作业区的中小型港口发展岸线;外岸线自深潇塘至樟屿转向喉咙岐再至官沪岛前沿长7.7km,发展为大型临海工业基地服务为主和后方临海工业园服务为辅的作业区。同时规划一级疏港公路,连接104国道,并从留屿互通口和同三高速公路连通,从福温铁路漳湾站引支线经至喉咙岐码头。
(六)旅游度假区
三都岛风景优美,环境宜人,规划为旅游度假区,将其营造为宁德“海上天湖”的一颗明珠,发挥其名片效应,提升城市的知名度和影响力。岛上土地较为紧张,仅在岛西北和西南部有土地可供建设,应注意适度开发,保护生态环境。
东湖和岚湾及其周边地区可结合滨湖景观带建设城市的“绿肺”和“蓝心”,并开发现代游乐设施和畲族风情观光,形成滨湖人性化、生态化的城市空间,成为都市休闲娱乐空间。
(七)物流基地
宁德为充分挖掘海港潜力,充分发挥海陆交通联运的优势,在同三高速公路漳湾互通口与疏港公路交接处规划大型物流基地,并建设长途汽车站。
配套完善的基础设施和服务设施,吸引大型物流和配送企业在此集聚,建设成为宁德市服务的物流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