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医学社区急诊护理
8917200000007

第7章 社区常用急救护理技术(2)

4.注意事项

(1)普鲁卡因需做皮肤过敏试验,如穿刺过程中患者出现连续的咳嗽、面色苍白、出汗、心悸、胸闷、呼吸困难等症状,应立即停止操作,并皮下注射肾上腺素。

(2)排气速度避免过快,第一次抽气量以不超过1000ml为宜,监测胸腔内压。

(3)随时观察患者面色、心率、血压、呼吸等情况,及时护送入综合性医院作进一步治疗。

(4)注意无菌操作,并做好病情记录。

(5)社区护士只在情况危急,医生无法及时到场的情况下做此项操作,以挽救患者生命。

三、膀胱穿刺术

1.适应证

各种原因导致的急性尿潴留患者,导尿失败,急需暂时排出尿液以缓解膀胱内压力者。

2.穿刺部位

耻骨联合上方2cm处。膀胱充盈时,膀胱前腹膜反折处可上升至耻骨联合上方4~6cm,2cm处穿刺不至于伤及腹腔内脏器。3.方法

(1)患者仰卧位,暴露下腹部,检查膀胱充盈情况。

(2)清洁下腹部,常规消毒、铺巾。

(3)穿刺点处用2%利多卡因注射液作局部浸润麻醉。

(4)用9号或12号针头接于50ml注射器上,于耻骨联合上方一横指(约2cm)处进针,以穿刺点向后下方倾斜刺入膀胱内,如有脱空感,则回抽注射器,有尿液流出即示穿刺成功,然后缓慢将尿液抽出。若需较长时间的引流,可用特殊的穿刺针,由穿刺针内插入适当的导管进行尿液引流。

(5)穿刺完毕拔针,局部稍作压迫,再次消毒穿刺点,覆盖无菌敷料,用胶布固定。

4.注意事项

(1)抽尿液宜慢,每次量不宜过多,不超过1000ml。膀胱内尿液需2~3小时内逐步放出,以防膀胱内压力骤降,导致膀胱急性充血或出血,或腹腔内压骤降引起腹腔充血而诱发休克。

(2)对曾经有膀胱手术史的患者需特别慎重,谨防穿刺时伤及肠管。

(3)膀胱穿刺可能发生出血、尿液外溢或继发感染,应注意预防和观察。

(4)置管引流者要注意多饮水,预防泌尿道感染。

(5)穿刺前检查膀胱充盈情况时,切忌用力挤压腹部,以免造成患者不适,甚至可能导致高度充盈的膀胱因受压而破裂。

(6)社区护士在导尿失败,医生不能在短时内到达,而患者膀胱高度充盈有可能破裂的情况下才可进行此项操作。其他情况下协助医生进行穿刺。四、深静脉穿刺置管术

1.适应证

救护严重创伤、休克以及急性循环衰竭患者,急需大量输液、输血和及时给药,而外周静脉穿刺失败时,宜进行深静脉穿刺置管。

2.穿刺部位

(1)股静脉穿刺点

腹股沟韧带中、内1/3交界处下方2cm左右。在髂前上棘和耻骨联合连线的中点,腹股沟韧带下方,触及股动脉搏动,在股动脉内侧约0.5cm处为股静脉穿刺点。

(2)颈内静脉穿刺点

右侧颈内静脉较左侧粗而直,一般选择右侧穿刺置管。穿刺点可有两处:①高位进针点:胸锁乳突肌(外侧缘)之中点或稍上方,方向指向同侧乳头;②低位进针点:胸锁乳突肌的两脚之间或其后脚的前缘,即胸锁乳突肌的锁骨头、胸骨头和锁骨三者所组成三角区的顶点为穿刺点,方向指向剑突。颈内静脉起自颅后窝后部,沿颈内动脉外侧行走,然后转至前外侧,在胸锁乳突肌下段位于其两脚间,在胸锁关节后方与锁骨下静脉汇合处,全长几乎均为胸锁乳突肌覆盖。

(3)锁骨下静脉穿刺点

有经锁骨上和锁骨下两种途径,多选择右侧。①锁骨上途径:胸锁乳突肌的外侧缘与锁骨上缘的夹角平分线上,距顶角0.5cm处为穿刺点;②锁骨下途径:锁骨中、内1/3交界处,锁骨下缘约0.5~1cm处为进针点。锁骨下静脉位于肋骨—锁骨—斜方肌三角内,其前方为锁骨,后方隔前角肌与锁骨下动脉伴行。锁骨下静脉直径较粗,血流量多,穿刺较易,锁骨下途径穿刺后置管固定亦较方便,较颈部、腹股沟等处受关节活动影响少。

3.方法

(1)股静脉穿刺

1)患者仰卧位,大腿外旋外展,与身体长轴成45°,臀下垫一小枕。

2)局部常规消毒,戴无菌手套,铺巾。

3)检查并冲洗导管针及深静脉导管。

4)穿刺及置管方法:穿刺者立于穿刺侧,以左手示指在腹股沟韧性中部下方扪清股动脉搏动最明显处,右手持注射器在其内侧0.5cm、腹股沟韧带下方约2~3cm处进针,与皮肤成30°~45°角刺入,至针头受阻,再边缓慢退针边回抽血液,抽得静脉回血,用左手固定针头,右手取下针筒,插入导引钢丝,取出穿刺针,导管扩张皮肤或用手术刀尖对穿刺处皮肤做一小切口,在导引钢丝引导下插入深静脉导管,取出导引钢丝,接输液输血管道,缝合固定。

(2)锁骨下静脉穿刺

1)头转向对侧,采用头低肩高位,肩胛间及穿刺侧肩下垫一薄枕,或床脚抬高15°~25°,使中心静脉压增高,不易发生空气栓塞。一般采用右侧锁骨下静脉穿刺,因其较直易于插导管,相对较安全,左侧靠近胸导管且胸膜顶位置较高易误伤。

2)常规消毒皮肤,铺无菌巾。

3)检查并冲洗导管针及深静脉导管。

4)用利多卡因进行局部浸润麻醉。

5)右手持穿刺针进行穿刺,锁骨下途径于锁骨中、内1/3交界处,锁骨下缘约0.5~1cm处进针,与胸壁成30°角,不得超过45°,以免损伤胸膜。沿锁骨下缘,针尖指向锁骨内侧头上缘,以恰能穿过锁骨与第一肋骨的间隙为准,紧贴锁骨背面缓缓刺入,边进针边抽回血,一般进针4cm左右即可见回血。锁骨上途径则于胸锁乳突肌的外侧缘与锁骨上缘的夹角平分线上,距顶角0.5cm处进针,进针角度30°~40°,方向指向胸锁关节,边进针边抽回血,一般进针2.5~4cm即可见回血。

6)见有静脉回血后固定穿刺金属针,另一手轻轻将穿刺针的外套管沿金属针头向前推进,取下注射器及金属针头,左手拇指即堵住穿刺针外套管的外口,防空气进入静脉,右手插入导引钢丝,退出穿刺针,扩张穿刺处皮肤,在导引钢丝引导下插入深静脉导管,取出导引钢丝,接输液输血管道,用透明薄膜固定。如采取有鞘导管,则穿刺见回血后,退出穿刺针头,左手拇指堵住导管鞘外口,经导管鞘插入深静脉导管,退出导管鞘,连接输液、输血装置,固定。

(3)颈内静脉穿刺

1)患者平卧,头低20°~30°或肩项下垫一薄枕以暴露颈部,头转向左侧(穿刺对侧,一般选择右侧穿刺)。

2)确认穿刺部位,常规消毒皮肤,戴手套,铺无菌巾。

3)检查并冲洗导管针及深静脉导管。

4)用利多卡因进行局部浸润麻醉。

5)先探针,右手持穿刺针在胸锁乳突肌的锁骨头、胸骨头和锁骨三者所组成三角区的顶点为穿刺点(低位进针点),朝剑突方向刺入,与皮肤成30°~40°角,向下向后及稍向外进针,边进针边抽吸,若见有明显静脉回血,则表明进入颈内静脉。

6)根据探针方向和角度,用深静脉套管针,以相同的位置、相同的进针方向进针,边进针边抽回血,见回血后置管同锁骨下静脉穿刺法。

4.注意事项

(1)严格无菌操作,避免于感染部位进针。

(2)避免反复穿刺,以免形成血肿。

(3)如抽出鲜红血液,表示进入动脉,应立即拔出,紧压穿刺处数分钟直至无出血为止。

(4)气胸患者、肺气肿患者避免行颈内静脉及锁骨下静脉穿刺,腹腔内出血患者避免行股静脉穿刺。

(5)颈内静脉、锁骨下静脉穿刺及置管输液、输血过程中,由于深静脉内压特别是吸气时常为负压,应注意避免空气进入,输液瓶绝对不能输空,更换接头时应夹管,以防空气进入引起气栓。

(6)锁骨下静脉穿刺、颈内静脉穿刺不当可能导致气胸、血胸、血肿、空气栓塞等并发症,社区护士进行应急深静脉穿刺,首选股静脉穿刺,其次选择锁骨下途径的锁骨下静脉穿刺,并注意观察并发症,边抢救边护送入上级医院作进一步治疗。

(7)颈内静脉及锁骨下静脉穿刺时,导引钢丝及深静脉导管不宜插入过深,以免深达心脏而导致相应的并发症。

(8)出血性疾病者,禁忌行深静脉穿刺。

第三节气道开放技术

一、气道异物处理技术

外来异物进入呼吸道,引起呼吸道阻塞和炎症改变。进入气道的异物大小、性质、阻塞部位的不同,其症状亦不同,主要表现为剧烈咳嗽、憋气、喘鸣、口唇和皮肤发紫、呼吸困难,高位梗阻时吸气可见“三凹症”,患者有惊恐、濒死感或昏迷,严重者可在数分钟内死亡。对气道异物的及时诊断,现场急救十分重要。

1.自救法

适用于异物部分阻塞气道,清醒、呼吸尚好者。当异物卡喉时,切勿离开有其他人在场的房间。

(1)自发咳嗽

患者坚持努力咳嗽,以排除异物。

(2)腹部手拳冲击法

患者一手握拳,拇指侧放在剑突与脐之间的上腹部,另一手抓住拳头,快速向上、向内猛推腹部,重复操作直至异物排出。(3)上腹部倾压椅背法患者靠在一固定的水平物体上,如椅背、扶手、栏杆、桌子边缘等,对着边缘压迫上腹部,快速向上冲击,重复操作直至异物排出。

2.互救法

当异物卡喉无法自救或自救无效、患者出现不能说话、不能咳嗽、呼吸困难,出现Heimlich征象(即患者被异物卡喉后用一手放在喉部)时,应立即进行腹部冲击法或胸部冲击法救护。腹部冲击法,又称海氏法(Heimlichmaneuver),是通过肋膈下的腹部冲击,抬高膈肌,使力量作用于胸腔内气体而产生人为的气压,排出气道内异物。腹部、胸部冲击有可能损伤腹腔、胸腔内脏器,两手叠加,间接用力,注意力量控制,避免直接冲击肋缘和胸骨。

(1)立位、坐位海氏法适用于意识清醒的患者,操作者站在患者身后或跪于患者身后,双手环绕患者腰部,用左手握拳放在患者上腹部剑突与脐的中间,右手握住左拳压紧腹部,用力向内、向上冲击。重复操作,直至异物被排出。

(2)卧位海氏法适用于意识不清者。患者处在仰卧位,操作者骑跨于患者大腿两侧或立于患者一侧,面对患者,一只手的手掌掌根对准患者上腹部(剑突与脐之间),另一手的手掌放在其上,利用身体重量快速用力向内、向上冲击,重复操作,直至异物排出。

(3)婴儿海氏法婴儿仰卧于地面或床板上,抢救者在其一侧或使婴儿骑坐于操作者大腿上,用两手的中指和示指放在婴儿上腹部(剑突与脐的中点),快速向内、向上冲击,反复操作,直至异物排出。

(4)站、立位胸部冲击法适用于妊娠晚期的孕妇和明显肥胖者。操作者站在患者身后,双臂从患者腋窝下环绕患者胸部,把手握拳放在患者的胸骨中央,尽量避免压肋骨缘。另一只手握紧下方手的腕部用力向后冲击,反复操作,直至异物排出。

(5)卧位胸部冲击法适用于海氏法无效,且意识丧失的孕晚期孕妇和明显肥胖者。患者仰卧,操作者骑跨于患者髋部两侧或一侧,手置于胸外心脏按压的位置,一手握拳置胸骨下段,另一手握紧下方的拳头用力猛推,反复操作,直至异物排出。

二、气管插管技术

将一特制的气管内导管经口或鼻通过声门置入气管的技术,称为气管插管。气管插管能有效地保持呼吸道通畅,便于清除气道分泌物或异物,增加肺泡有效通气量,减少气道阻力及死腔,提高呼吸道气体交换的效率,便于机械通气或加压给氧。

1.适应证

(1)呼吸、心跳骤停行心肺脑复苏者。

(2)呼吸道分泌物或血块堵塞,无力咳出引起窒息者。

(3)各种原因所致的呼吸衰竭,需要行人工机械通气者。

2.禁忌证

(1)喉头水肿、急性喉炎、喉头黏膜下血肿、插管创伤引起的严重出血。此类患者宜行气管切开。

(2)喉部烧灼伤、肿瘤或异物嵌顿咽喉部者。

(3)颈椎骨折或脱位者。

(4)主动脉夹层血肿压迫气管者。

3.方法

(1)根据患者大小,选择合适的喉镜喉镜有直和弯两种类型的镜片,弯型镜片在暴露声门时不必挑起会厌,可减少对迷走神经的刺激,临床多用。另外,喉镜分为成人、儿童、幼儿三种规格,可根据患者身高、体重、大小选择合适的喉镜。

(2)选择合适的气管导管多选用带气囊的硅胶管(目前多使用一次性的气管导管),其长度、粗细根据患者个体大小选择。一般8岁以下儿童选用无套囊气管导管,以免导管内径过小而增加通气阻力。

(3)经口明视插管术

1)患者仰卧,肩背部、颈部垫一小枕,头后仰,抬下颌,使口、咽、喉基本处于一直线上。

2)检查口腔有无义齿或牙齿松动,如有活动性义齿,应将义齿取出。

3)尽可能用面罩和呼吸器气囊进行辅助通气(最好是纯氧)1分钟,以改善缺氧和二氧化碳蓄积状态。

4)操作者站于患者头侧,用右手拇指推开患者下唇,示指抵住上门齿,此两指交叉用力,强迫患者张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