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省人民政府确定的由执法部门集中行使的其他行政处罚权
本条第(八)项的规定“省人民政府确定的由执法部门集中行使的其他行政处罚权”,是一个兜底性条款,也就是人们常说的“七+X”中的“X”。过去******法制办复函批准的各地的工作方案,包括我省的杭州、宁波和温州市的工作方案,第八项都是这样规定的:“履行省、市人民政府规定的其他职责。”这样一来,有些地方就错误地理解为这是批复的授权,认为除了明确的七项职责外,省、市人民政府可以根据需要规定什么,它就做什么。于是有些地方的城市政府,在批准的七项职责之外,发个文件或者出个通告自行授权或者委托执法部门承担很多本不是它的职责,如城市养狗的管理、燃放烟花爆竹的管理、房屋装修的管理等等的行政处罚权,都交由执法部门行使,大大超出了七项的范围。要是这样可以随意调整,那么前面明确的七项也就没有意义了,只要最后一项就可以了。事实上,这“X”是一项限制性的规定,相对集中行政处罚权的法律本质,是对法律明确的行政处罚权及其实施的主体,须根据法律的授权,由******或者经******授权的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才有权作出调整,调整以后法律关于主体资格的规定在这里可以不适用。
而且行政处罚的授权或者委托,都必须要有法律、法规或者规章的依据,否则就是违法的。同时,也是对省级人民政府调整权限的确认,为深化行政管理体制、扩大相对集中行政处罚权的领域和事项,预留了一个口子。相对集中行使行政处罚权的范围,目前主要在城市管理领域,但也不限于城市管理领域。2007年7月,******在全国市县政府依法行政工作会议上强调,要按照“精简、统一、效能”的原则,大力推进相对集中行政处罚权工作,逐步扩大相对集中行政处罚权的领域和事项。
各地可以从实际出发,根据条件成熟程度提出在城市管理的其他领域,或者城市管理以外的领域开展相对集中行政处罚权,但必须报经省级人民政府批准确定。
第七条执法部门集中行使行政处罚权的具体职责范围,由省人民政府确定和调整,市、县人民政府向社会公布。
执法部门集中行使行政处罚权的具体职责范围,因法律、法规、规章的制定或者修改确需调整的,按照规定程序调整、公布。
【释义】本条是关于具体职责范围的确定和调整程序等的规定。
明确执法部门集中行使行政处罚权的具体职责范围,是开展城市管理相对集中行政处罚权工作实践中首先会遇到的一个问题。虽然《条例》第六条对执法部门履行的基本职责列举了“七+X”的内容,但具体到一个城市,究竟以哪几个方面为宜,还得由当地人民政府研究提出方案,报省人民政府来确定。在职责范围的确定上,各地有各地的实际,各地有各地的需求,履行职责的条件有差异,改革的力度也有大小。因此,对各地政府提请的开展城市管理相对集中行政处罚权的工作方案,须由省政府逐个审查决定。有时候工作方案确定以后,在实施的过程中又出现了新情况、新问题,需要对原来已经确定的范围进行调整与补充,这都是有可能的。根据《行政处罚法》和******《决定》确定的原则和有关要求,以及我省的有关规定,确定或者调整一个地方实施城市管理相对集中行政处罚权的具体职责范围,应当按照下列基本程序办理:
一、地方政府提出方案
设区的市和经济比较发达、城市建设(建成区、城区人口等)具有一定规模的市、县人民政府,可以根据******有关文件确定的要求和原则,结合当地经济、社会和城市管理的实际情况,提出开展相对集中行政处罚权的意见和工作方案,报省人民政府审批。工作方案中一项很重要的内容,就是明确提出拟开展相对集中行政处罚权工作的具体职责范围和实施区域。如果是调整或者扩大实施相对集中行政处罚权的领域的,则应当提出调整或者扩大实施领域的意见,报省人民政府决定。其中县级的工作方案或者调整职责范围、扩大实施领域的意见,须报设区的市政府审查同意后转报省政府决定。
二、有关部门审核
各地的工作方案或者调整意见报省政府后,一般批转省法制办先进行审核,提出审核意见。在审核阶段,省法制办依据******和省政府的有关规定,主要对以下内容进行审查:开展相对集中行政处罚权工作的必要性和可行性;实施相对集中行政处罚权的职责范围和实施区域;行使相对集中行政处罚权的机构设置、人员编制调整意见及经费保障措施;实施相对集中行政处罚权机关上下之间的管理体制和部门之间的工作机制;行政执法队伍的组建意见,以及其他需要明确的事项等。必要时应到当地调研座谈,听取当地政府和相关部门的意见;若是新增加的职责事项或领域,则书面征求相关部门的意见;涉及机构、人员编制设置和调整的,则请省机构编制管理部门按照国家有关机构编制管理的规定和程序提出意见。对符合条件的,报省政府同意后批复;不符合条件的,告知补充有关材料或退回重新处理。对工作方案的审核把关,应当遵循以下几个原则:
1.坚持积极稳妥原则。按照******《决定》和******办公厅《通知》确定的原则和要求,省法制办分别于2003年、2004年制定下发了《关于做好城市管理相对集中行政处罚权工作的指导意见》(浙府法发〔2003〕41号)和《关于县(市)开展相对集中行政处罚权工作的意见》(浙府法发〔2004〕23号),对全省开展相对集中行政处罚权工作进行全面、积极的部署,同时明确了开展相对集中行政处罚权工作的具体条件、报批程序和工作要求。根据必要性、可行性和地方政府的积极性,坚持成熟一个开展一个,逐步推进,不搞一哄而起。
2.坚持适度原则。各地在工作方案制订过程中,很多部门想把自己难管理或管不好的事项交给城市管理执法部门;有些地方政府的领导也以为这个机构和队伍建立后能包罗万象、“包治百病”,范围越大越好。我们认为,在队伍创建初期有个适应期,这时承受能力是有限的,不能什么难事都交给它,集中的范围应当适度,不能贪大求全。我省相对集中行使行政处罚权的范围,原则上以******《决定》明确的七个方面为主,地方政府根据当地实际需要和行政执法机关的管理能力认为确有必要扩大集中行使行政处罚权范围的,应当充分说明理由并提供相关部门的协调意见。所涉职能必须一次性划转,不能出现同一职能同时有多个部门行使的情况。
3.坚持职权法定原则。关于职权变更问题,考察兄弟省市的立法情况,各地都应注重职权法定,不能随意变更。省法制办在《关于做好城市管理相对集中行政处罚权工作的指导意见》中也曾规定:“实施相对集中行政处罚权的职能、范围、区域,如需调整或扩大,应报省政府法制办审核后报省政府同意。未经同意擅自调整或扩大行使行政处罚权范围的一律无效。如擅自改变经批准的实施方案,或者不按照批准的实施方案组织实施出现重大问题的,由省政府法制办调查核实并督促限期纠正;逾期不纠正的,报请省政府作出处理”。考虑到文件的效力问题,我们认为应将这些内容在《条例》中确定下来。因此,在《条例(草案)》中曾规定:“城管执法机关履行相对集中行政处罚权的职责范围,经省人民政府批准后,由本级人民政府向社会公布。经省政府批准的职责范围,各地不得自行增加或减少;确需调整的,应当报省人民政府批准。”
三、省政府批准决定
省政府的批准决定,是实施城市管理相对集中行政处罚权工作程序中的关键环节。工作方案批准后,有关市县人民政府应当根据省政府的批复要求,在省政府批准工作方案之日起3个月内制定上报具体的实施方案。实施方案应当对工作方案进行具体化。制订实施方案时,应当考虑下列工作内容:
1.根据省政府批准行使的行政处罚职权范围,会同有关部门梳理法律、法规和规章依据,对职责范围的法律规范和处罚依据应逐项清理,归纳出违法行为的行为模式(事项)以及对应的法律规范和处罚条款,并根据法律依据的立、改、废情况适时调整,动态管理。
2.市、县开展相对集中行政处罚权工作,在管辖区域上应当城乡一体考虑,有利于城乡延伸管理,避免部门之间新的职责交叉。但在管理重点、管理方式和管理要求方面应根据不同区域的特点和实际情况,有所区别。
3.市、县在镇乡管理体制和机构设置上,可由市、县(市、区)执法部门派驻中队,或者以中心镇辐射的形式实施管理,统一以市、县(或区)行政执法机关名义实施行政处罚。
4.市、县开展相对集中行政处罚权工作,原则上应坚持行政许可权与行政处罚权分开,并处理好实施行政处罚与实施行政许可的关系,建立相关部门的配合、协调和监督制约机制。
5.按照队伍重组原则,重新组建城市管理行政执法队伍。不得将原有队伍成建制划转或者多支队伍简单合并,以确保新组建的行政执法队伍有较高的素质。集中行使行政处罚权的行政机关的执法人员要参照公务员录用的要求,明确条件和标准,采取公开考试、考核等办法,从原有执法队伍和面向社会符合条件的人员中择优录用。对未被录用的原有人员按现行政策妥善做好分流安置工作,保持社会的稳定。
相对集中行使行政处罚权的机构成立后,对原相关部门的执法队伍要进行清理整顿,根据处罚职能划转情况应同时撤销或精简。
6.相对集中行使行政处罚权的部门所需经费,应列入财政预算,由本级政府财政全额保障。所有收费、罚没收入全部上缴财政,不得作为经费来源。
7.有关市、县人民政府要加强对相对集中行政处罚权工作的领导和有关执法争议的协调,建立健全行政执法监督制度,对集中行使行政处罚权的行政机关实行行政执法责任制和评议考核制。
实施方案报省法制办商有关部门并组织论证、修改后批复,并按照有关规定办理批准文件的备案手续。
四、公布实施
工作方案和实施方案经批准后,有关市、县人民政府应当按照《条例》的规定,将批准的工作方案、实施方案,包括实施行政处罚权的职责范围、实施机关(执法主体)、法律依据、执法权限以及与相关部门职责界定等内容,及时向社会公布并组织实施。既保障社会公众的知情权、参与权和监督权,也是扩大相对集中行政处罚权制度的宣传,取得人民群众理解、支持的有效途径。
对于本条第二款的规定,实践中要注意掌握以下两个要点:一是******或者省政府批准有关市、县开展城市管理相对集中行政处罚权的工作方案确定的职责范围,是一个概括性的范围,如“行使城市市容环境卫生管理方面法律、法规、规章规定的行政处罚权……”并不是具体的执法事项。一般情况下,同一管理范围的法律、法规、规章的制定或修改,不会影响其对该领域的行政处罚权的行使,只是具体事项的增减而已,不需要重新报批。过去有些地方和部门认为,******或省政府批准的时候,这个法律或法规还没有出台,现在新制定或者修订了一个法律或者法规,其设定的行政处罚权就得重新报批,否则就无权行使。这是一个误解。要是这样,每制定或者修改一部法律、法规或规章,都要报批一次,既不现实,也无必要。我们认为,只要该新制定或者修改的法律、法规、规章设定的行政处罚内容,没有突破原来确定的集中行使行政处罚权的范围和主体的,就无须重新报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