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工业道路运输业节能减排的研究与实践
8915800000005

第5章 能源的基本特征(3)

要进一步强化对节能降耗的宏观管理。有关管理机构要建立和完善能源生产和消费统计指标体系及其公报制度。用能企业要加强节能管理,建立能源管理责任制,坚持节奖超罚的原则。同时,要加强节能降耗宣传教育和节能降耗信息交流。各级信息管理和研究机构要及时发布各类节能降耗信息,做好信息服务;在节能宣传周活动的基础上,开展全面节约宣传周活动和经常性的宣传,推动全社会的全面节约宣传工作,树立资源“总量丰富,人均不足,厉行节约,杜绝浪费”的全民“全面节约意识”;要发挥协会、研究会等社会团体的桥梁和纽带作用,促进节能降耗的软科学研究。

要加快建立和完善以《节约能源法》为核心,配套法规、标准相协调的节能法律法规体系,依法强化监督管理。一是研究完善节约能源的相关法律、法规、规章。二是制定和实施强制性、超前性能效标准。强制淘汰落后产品和设备及相关技术,大力推广应用高效节能产品。三是建立和完善节能监督机制。充分发挥建设、工商、质检等部门及各地节能监测(监察)机构的作用,从各环节加大监督执法力度。

2.制定和实施统一协调的促进节能的能源和环境政策

为确保经济增长、能源安全和可持续发展,促进能源高效利用,需要建立基于我国资源特点、统筹规划、协调一致的能源和环境政策。一是煤炭应主要用于发电,提高电力占终端能源消费的比例。二是石油应主要用于交通运输、化工原料和现阶段无法替代的用油领域。三是城市大气污染治理应以改造后达标排放和污染物总量控制为原则,城市燃料构成要从实际出发,不宜硬性规定燃煤锅炉必须改燃油锅炉,以控制和减少盲目“弃煤改油”带来的燃料油需求量的增加。

3.制定和实施促进结构调整的产业政策

加快调整产业结构、产品结构和能源消费结构,是建立节能型工业、节能型社会的重要途径。一是研究制定促进服务业发展的政策措施,发挥服务业引导资金的作用,从体制、政策、机制、投入等方面采取有力措施,加快发展低能耗、高附加值的第三产业,重25点发展劳动密集型服务业和现代服务业,扭转服务业发展长期滞后的局面,提高第三产业在国民经济中的比重。二是加快制定《产业结构调整指导目录》,鼓励发展高新技术产业,优先发展对经济增长有重大带动作用的低能耗的信息产业,不断提高高新技术产业在国民经济中的比重。

4.制定和实施强化节能的激励政策

在市场经济体制下,政府行为和企业行为应有所区别,各有侧重。政府要通过各项经济政策,调动全社会对节能技术投入的积极性。技术节能不仅具有经济效益,更重要的是具有巨大的社会效益和环境效益,具有公益性质,需综合运用投资、价格、税收、优惠信贷、加速折旧等经济杠杆对企业的技术节能行为进行引导和鼓励。为此,一是制定《节能设备(产品)目录》,重点是终端用能设备,包括高效电动机、风机、水泵、变压器、家用电器、照明产品及建筑节能产品等,对生产或使用《产业结构调整指导目录》所列节能产品实行鼓励政策;将节能产品纳入政府采购目录。二是国家对一些重大节能工程项目和重大节能技术开发、示范项目给予投资、资金补助或贷款贴息支持。三是深化能源价格改革,逐步理顺不同能源品种的价格,形成有利于节能、提高能效的价格激励机制。

四是研究鼓励发展节能车型和加快淘汰高油耗车辆的财政税收政策,择机实施燃油税改革方案。

5.加快节能技术开发、示范和推广

要加快节能技术进步的步伐。一是组织对共性、关键和前沿节能技术的科研开发,实施重大节能示范工程,促进节能技术产业化。建立以企业为主体的节能技术创新体系,加快科技成果的转化。引进国外先进的节能技术,并消化吸收。二是国家制定节能技术开发、示范和推广计划,明确阶段目标、重点支持政策,分步组织实施。国家修订颁布《中国节能技术政策大纲》,引导企业有重点地开发和应用先进的节能技术,引导企业和金融机构投资方向。

三是建立节能共性技术和通用设备科研基地(平台)。鼓励依托科研单位和企业、个人,开发先进节能技术和高效节能设备。

本着“突出重点”和“有所为、有所不为”的原则,重点应扶持高能耗工业生产过程节能技术、低耗能建筑节能技术、替代燃料关键技术和大型风力发电技术的开发,为有效缓解中国能源供应日趋紧张的矛盾、实现能源和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提供技术支撑。

在解决当前迫切需要和直接体现节能经济效益关键技术问题的同时,要充分考虑未来能源消费领域中的实用技术战略储备。

要加快新能源和可再生新能源的开发与应用步伐,不断提高新能源和清洁能源的比重。目前,要加强大功率风能发电技术开发,加快太阳能技术、地热等应用。要立足国情,高度重视和加强煤炭的洁净转化和利用,提高清洁发电比重和利用效率;要抓住推进城镇化发展的战略机遇,大力发展煤炭转化多联产和城市热电联供的新型能源供应方式,大力推进洁净煤技术。

6.推行以市场机制为基础的节能新机制

是建立节能信息发布制度,利用现代信息传播技术,及时发布国内外各类能耗信息、先进的节能新技术、新工艺、新设备及先进的管理经验,引导企业挖潜改造,提高能效。二是推行综合资源规划和电力需求侧管理,将节约量作为资源纳入总体规划,引导资源合理配置。采取有效措施,提高终端用电效率,优化用电方式,节约电力。三是大力推动节能产品认证和能效标识管理制度的实施,运用市场机制,引导用户和消费者购买节能型产品。四是推行合同能源管理,克服节能新技术推广的市场障碍,促进节能产业化,为企业实施节能改造提供诊断、设计、融资、改造、运行、管理一条龙服务。五是建立节能投资担保机制,促进节能技术服务体系的发展。六是推行节能自愿协议,即耗能用户或行业协会与政府签订节能自愿协议。

总之,一方面,要从战略和全局高度充分认识能源对经济和社会发展的支撑作用和约束作用,节能对缓解能源约束矛盾、保障国家能源安全、提高经济增长质量和效益、保护环境具有重要意义,把节能作为能源发展战略和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的重要组成部分,无论生产建设还是消费领域,都要把节能放在突出位置,长期坚持和实施节能优先的方针,推动全社会节能。另一方面,节能优先要体现在制定和实施发展战略、发展规划、产业政策、投资管理以及财政、税收、金融和价格等政策中。编制专项规划要把节能作为重要内容加以体现;建设项目的项目建议书、可行性研究报告应27强化节能篇的论证和评估;要在推进结构调整和技术进步中体现节能优先;要在国家财政、税收、金融和价格政策中支持节能。

2.4汽车节能与环境保护

目前汽车的燃料几乎100%为石油,汽车的发展与石油的供应密切相关。但据目前探明的石油资源测算,世界上可供开采的石油仅有数卜年,石油资源将面临枯竭。从长远的观点来看,汽车用能必须换代,找出新能源,汽车的发展才有前途。但就目前而言,如何降低汽车的能源消耗,节约宝贵的石油资源,争取寻求可靠代用燃料的时间是当务之急。

2.4.1汽车燃料的能量消耗

汽车依靠发动机发出动力,通过传动装置推动汽车前进,而发动机是依靠燃料在汽缸内燃烧,放出热能,使燃气的温度和压力增高,体积膨胀,推动活塞下行做功而获得动力的。尽管汽车燃料的热值较高,但发动机中燃料燃烧放出的热量经过转换,只有一小部分能量转变为有用功,其余大部分以不同形式分别损失在发动机本身和汽车传动装置中。汽车能量转变时的损失情况,可分为以下三点:

1.热量转变为机械功时的损失

燃料发出热能的损失,主要是排气、散热、漏气等造成的。气体膨胀推动活塞在单位时间内所做的功,称为指示功率。发动机工作时汽缸内热量的利用程度,用指示效率表示。

2.指示功率转变为有效功率时的机械损失

发动机工作时活塞所承受的力,经过连杆使曲轴旋转,经飞轮输出动力。由于部分指示功率要消耗在发动机本身的摩擦损失上,所以从飞轮上实际输出的有效功率小于指示功率。

3.指示功率转变为有效功率时的机械损失

发动机所发出的有效功率,经过传动装置传到驱动轮时,由于一部分有效功率损失在传动装置中,所以驱动功率又小于有效功率。为表明有效功率的利用程度,可用传动效率来表示。

不同车辆的传动效率大约为0.80~0.95,即有5%~20%的有效功率消耗于传动装置中。据《世界能源导报》报到,美国环境保护局以乘用车在城市高速公路上进行汽车形式能量分配试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