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医学急重症救护新概念与新技术
8915600000006

第6章 基础生命支持操作技术(2)

(一)婴儿气道异物梗阻的急救

清醒婴儿可使用背部拍击及胸部冲击法。背部拍击时,应将患儿头朝下俯卧于抢救者前臂上,保证患儿头低于躯干;胸部冲击时,应将患儿仰卧于抢救者前臂上,保持患者头低于躯干。

1.清醒婴儿的急救步骤如下:

(1)患儿脸朝下置于操作者前臂上,有力地托住下颌以支持患儿头部。抢救者前臂可放于自己大腿上以获得支持,保持患儿头低于躯干。

(2)在患儿两肩胛骨联线的中点处用手掌进行5次背部拍击。

(3)将一手放于患儿背部托住头,另一手支持头颈、下颌。

(4)将患儿转身,使其仰卧,将救援者的手支撑于大腿上,保持患儿头低于躯干。

(5)给予5次快速向下的胸部冲击,其手法及部位同胸外心脏按压,即用两手指放于胸骨的下半段上进行冲击,具体定位方法是:两乳头连线下一横指。

(6)重复实施上述步骤,直至异物排出或患儿转为昏迷。

2.如患儿转为昏迷,则按以下步骤实施抢救:

(1)判断有无反应,叫人帮助,放好体位。

(2)开放气道,查看异物,清楚地看见异物时予以清除。

(3)判断有无呼吸,试着吹气(有梗阻或通气无效)。

(4)调整头部位置再次试着吹气(仍有梗阻或通气无效)。

(5)进行胸外按压/冲击与通气5个循环(30:2)。

(6)通知急救系统。

(7)继续进行胸外按压与通气的循环,每次实施通气前应查看异物,清楚地看见异物时小心地予以清除。

(8)如果通气有效,应检查循环征象,需要时继续CPR步骤。

(9)如果患儿恢复有效的自主呼吸,置其于康复位并严密监测,直至急救人员到达。

(二)儿童气道异物梗阻的急救(1岁- 青少年)

清醒状态下的儿童与成人一样使用膈下腹部冲击(Heimlich)手法;昏迷儿童的急救流程同昏迷婴儿,即应开始进行CPR。注意,仅在清楚地看见异物时才可用手指伸入口腔予以清除。

第三节 心肺复苏操作技术

早期行CPR是心肺骤停患者生存链中重要的一环。CPR包括口对口呼吸复苏(或其他的人工通气技术)及心脏按压。包括三个基本的复苏步骤,即CPR的ABC:气道、呼吸及循环。

一、气道

如果患者无反应,应判断其有无有效的呼吸。大多数情况下,如果气道未开放,则很难精确地评估呼吸情况。为此,应将患者置于仰卧位并保持气道开放。

(一)安置患者体位

为使复苏的努力和评估更为有效,应将患者仰卧于硬、平的表面。如果患者俯卧,应将患者身体作为一个整体来翻身使其仰卧,保持头、肩、躯干一致,同步进行移动而避免扭曲。

(二)救援人员的体位

位于患者一侧,取易于进行呼吸复苏和心脏按压的位置。应随时做好准备,等待携带AED/手动除颤仪的其他复苏者的到达,并进行急救设备的操作。

(三)开放气道

在缺乏肌张力的状态下,患者的舌与会厌可阻塞其咽部。舌是引起昏迷患者气道梗阻最常见的原因。由于舌(直接)及会厌(间接)均与下颚相连,将下颚向前移将使舌与会厌抬起而远离咽后壁,从而使气道开放。舌及/或会厌引起梗阻的另一原因是:吸气时产生的气道负压可起类似于瓣膜的机械作用而使气道入口被阻塞。

没有头颈部创伤的可能时,可采用头后仰‐托下颌手法开放气道。如果口腔内有可见的异物或呕吐物,可用戴手套的食指和中指将其去除(或用布包裹的手进行操作)。专业急救场所可使用吸引器。固体类物质可用食指钩出。

1.头后仰‐托下颌手法。将一手放于患者的前额,用手掌部提供有力而向后压的力量保持头后仰。将另一手的手指放于靠近下颚的骨性组织上,向上抬起下颌使牙齿几近闭合。

该手法能支持下颌并有助于头后仰。

不要用力按压下颌的软组织,否则可引起气道阻塞;不要用大拇指抬下颌;口腔也不能完全闭合(除非需进行口对鼻呼吸复苏)。

如果进行口对鼻呼吸,应增加作用于下颌处的手的力量以闭合口腔并提供有效的呼吸复苏。如果患者的假牙已松动,头后仰‐托下颌法可使口对口的封合更为容易。如果假牙松动较厉害,应及时去除。

A:舌及会厌引起的气道梗阻;B:使用头后仰‐托下颌法解除梗阻。

2.下颏前冲手法。对于怀疑或确定有头颈部损伤的患者,不能使用头后仰‐托下颌法开放气道,此时建议采用改良性下颏前冲的手法,其核心就是避免颈椎强行弯曲而导致进一步的损伤。

二、呼吸

(一)评估

判断是否为呼吸缺失或无效的呼吸。评估呼吸时,应将复苏者的耳朵贴近患者的口鼻部,同时保持气道开放。观察患者的胸部:看胸部有无起伏,听呼气时有无气体流出的声音,以及感觉有无气体的流动。如果胸部没有起伏,也无气体呼出,则可判定该患者没有呼吸。

评估的过程不能超过10秒钟。

大多数心肺骤停的患者没有呼吸,有些表现为上呼吸道梗阻征象的患者,可有表浅的呼吸动作。对这些患者开放气道后,将有可能恢复有效呼吸。还有一些患者仅有微弱、无效的呼吸动作。此外,反射性呼吸动作(濒死呼吸)会在心脏骤停的早期出现。对于无效呼吸或呼吸缺失的患者均应提供快速的呼吸复苏。当无法确定患者是否为有效呼吸时,应视为无效呼吸而立即开始呼吸复苏。

如果患者在复苏中或复苏后恢复了呼吸或循环(有脉搏、正常呼吸、咳嗽或移动),应继续保持气道开放直至患者的意识转为清醒状态而具有保护自己气道的能力。如果患者能维持有效的呼吸和循环,可将其置于康复位。

(二)康复位

用于有呼吸和循环征象的昏迷患者。有自主呼吸的昏迷患者可因舌、黏液或呕吐物而阻塞气道。这些问题可通过将患者置于侧卧位来预防,因为该体位使液体更易于从口腔引流。

康复位时应遵循以下6个原则:

(1)保持患者尽可能的侧卧状态,支持头部使体液引流更易进行。

(2)该体位应保持固定和平稳。

(3)胸部应避免任何压力,防止对呼吸的影响。

(4)应使其保持安全而易于转为仰卧位的体位,翻身时避免背部、颈部或脊柱的弯曲或旋转。

(5)应使气道的观察和相关措施的实施更为可行。

(6)该卧位本身不会对患者造成伤害。

翻身时尤其要注意保护脊柱。如果怀疑或已有创伤存在,仅在气道无法开放或必须进行CPR时才可移动患者。置于康复位的患者仍应持续地进行监测,着重于气道、呼吸情况和末梢肢体灌注的评估。如果患者置于康复位已有30分钟,应将其转为相反方向的侧卧位。

(三)呼吸复苏

救援者给予的每一次呼吸复苏均应使患者的肺有效膨胀。

口对口呼吸是将氧输入患者肺内的快速、有效的方法。复苏者呼出的气体中有足够的氧(16%)来满足患者的需求。吹气时,应保持患者的气道开放,并用置于患者前额的手的拇指和食指捏紧鼻子,以防吹入口腔的气体从鼻腔漏出。常规吸气后,用嘴唇封住患者口腔并保持紧密,慢慢地用1秒钟的时间进行吹气,应确保每次吹气时患者的胸部都有可见的抬起。

口对口呼吸时,发生胃膨胀的概率非常高。胃膨胀可引起严重的并发症如胃反流、误吸或肺炎;还可使胃内压增加,膈肌抬高,肺活动受限,从而使呼吸系统的顺应性下降。心脏骤停时,由于食管括约肌的松弛,也使胃膨胀的发生率增加。其他相关的因素还有呼吸复苏时吹气过快、用力过猛或所给的潮气量过大等。

美国心脏协会建议,为减少胃膨胀及潜在并发症,同时保证心肺骤停时有足够的动脉血氧饱和度,每次吹气前救援者行常规吸气,通气时给予约6~7ml/kg的潮气量,使胸廓有可见抬起即可,每次呼吸用时1秒,勿用力过猛和给过大的量。

如果最初的吹气未成功,应调整头部位置再次吹气。不恰当安放的头部和下颌位置是导致通气困难最为常见的原因。如果调整位置再次吹气后仍未成功,专业急救人员应按气道异物梗阻解除的方法实施急救。

对呼吸复苏的几点建议:呼吸复苏时,慢慢地吹两口气,每次吹气用时1秒。单纯呼吸复苏时的频率为每分钟10~12次(每5~6秒钟给一次呼吸)。

当按压与通气同时进行时,一人法和二人法均在30次胸外按压后给予2次呼吸。CPR应持续进行。第2次吹气后应立即开始胸外按压,手臂离开胸壁的时间(即胸外按压中断的时间)不应超过10秒。一旦高级气道设施到位,如气管插管完成后,则不需要中断胸外按压来进行通气。也就是一人持续不间断地以100次/分的频率实施胸外按压,另一人以8~10次/分(每6~8秒1次)的频率提供呼吸复苏,每2分钟1次交换按压和通气人员,防止按压者疲劳和按压质量与频率的下降。

(四)环状软骨按压

环状软骨按压也称为Sellick 技术,是指对昏迷患者的环状软骨进行按压的手法(图2‐10)。

该压力能在呼吸复苏时将气管往后推,使食管在环状软骨与颈椎之间被压迫。在昏迷患者正压通气期间,实施环状软骨按压能有效地预防胃膨胀,从而减少胃反流和误吸的危险。

环状软骨按压只在患者昏迷时才可使用。仅限于有额外的专业急救人员在场并已有人进行呼吸复苏、心脏按压或除颤时考虑使用。

环状软骨按压的步骤:

1.用食指定位甲状软骨(喉结)。

2.轻轻滑动食指到甲状软骨下的凹陷处,其下水平状的环形凸起即为环状软骨。

3.用拇指的尖端和食指按压环状软骨,提供有力、往后的压力。

三、循环

(一)评估

检查循环征象。心脏骤停会导致循环征象包括脉搏的缺失。常依赖专业急救人员进行脉搏的判断,以确定患者的心脏是否已停止跳动(心脏骤停)。脉搏情况是确定是否需要安置AED和开始CPR的指征。

研究发现,非医护人员对患者进行脉搏检查时的准确率只有65%,即错误率达到了35%。因此美国心脏协会建议,在对非医护人员的CPR课程中,不主张进行脉搏检查的培训。因此在抢救时也不应以有无脉搏来判断是否需要使用AED或进行胸外按压,而应根据对循环征象的评估来判断。这些循环征象包括有无正常的呼吸、咳嗽或对初次进行的两次呼吸复苏的反应。非医护人员在看、听、感觉有无呼吸的同时应检查患者是否有其他的移动征象。应注意区别正常呼吸与濒死呼吸。一旦确定患者没有有效的呼吸,即视为没有循环处理,应立即开始胸外按压和呼吸复苏,如有可能,尽早使用AED或其他手动除颤仪,以尽早对需要的患者实施除颤。

作为专业急救人员,在评估有无呼吸和必要的呼吸复苏后,应检查脉搏。对成人应检查颈动脉搏动,也可以触摸股动脉。在低血压和灌注不良导致外周脉搏消失的情况下,上述部位的脉搏仍可触及。检查颈动脉时,应将一手放于前额保持头后仰,另一手定位气管并用2~3指轻轻向同侧移动直至到达气管与胸锁乳突肌之间的纵沟内,感觉是否有搏动。应轻柔地触摸而不是使用压迫的力量。如果10秒内不能确定循环情况是否存在,应开始胸外按压或接上AED。

(二)胸外按压

1.按压的频率与深度。“有效”的胸外按压是CPR时产生血流的基础,该血流使心肌和脑获得了不多但非常重要的氧供。胸外按压增加了室颤型突发心脏骤停者除颤成功的可能性;倒下≥4分钟后才有条件实施除颤的患者中,胸外按压显得更为重要。为保证按压的“有效”,应“用力、快速”地压,频率100次/分,深度约4~5cm,每次按压后允许胸廓的完全放松,使按压和放松的时间各占50%。尽可能减少对胸外按压的干扰与中断。

胸外按压技术包含一系列有节奏地作用于胸骨下半段的压力。该按压能通过增加胸腔内压或直接压迫心脏而产生血液的流动。如果呼吸复苏的同时血液能通过胸外按压循环入肺,患者就可得到足够的氧供以维持几分钟的脑及其他重要生命器官的灌注,直至实施除颤。

在CPR中,较多数据支持给80次/分以上的按压能获得较好的效果。因此,提倡每分钟给100次按压。该频率强调的是按压的速度而不是单纯每分钟的数字。事实上,胸外按压因需配合呼吸复苏的进行而使其速度受到了影响,即每分钟实际的按压频率并不能达到100次。实际的按压数值是由胸外按压频率的准确把握与按压的持续性、通气支持的次数和每次通气的持续与停顿时间所决定的。有证据显示,在CPR中,如果对成人心脏骤停者能提供更高频率的按压,即便是呼吸支持的频率不能达到要求的数值,其复苏成功的可能性也更大。研究证实,15:2的按压与吹气比可导致过度通气而引起神经系统的损伤,按压的中断与不足和通气频率的过高均可降低心排出量,减少冠脉和脑的血流,胸部也不能完全松弛,故而对复苏不利。如何确定最佳通气与按压配合的方法和按压与通气的比值,以改善生存率和神经系统的预后等方面,尚待进一步的研究。美国心脏协会2005CPR指南提出的30:2的按压与通气比的建议,是基于专家的一致意见而非清晰的证据所制定,该建议能增加按压的次数,提高冠脉的灌注压,降低过度通气发生的可能性,尽可能减少通气对心脏按压的干扰,并易于教学和技术的同一性。因此不论1人还是2人法进行成人CPR,胸外按压与人工呼吸均提倡按30:2进行。

如果已由专业人员插入气管导管而使气道受到保护,胸外按压即可按照100次/分的频率持续不停顿地进行,在此同时进行8~10次/分的通气支持。

胸外按压时患者应置于平卧位。即使实施正确的胸外按压,脑的血流也会比平时减少许多,此时头部如果高于心脏,脑血流会进一步减少,因此,不能在胸外按压时将头部抬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