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教材教辅教育硕士优秀教学设计选编(教育硕士学习丛书)
8915000000004

第4章 文科类(1)

规范·情趣·创新——教育硕士优秀教学设计(文科类)启迪

“设计”,从字面上讲,“设”即筹划,“计”即计谋、策略,“设计”即筹划与策略,就是在正式做某项工作之前,根据一定的目标要求,预先策划、制定的策略、方法、样式等。教学设计是指运用系统方法,将学习理论与教学理论的原理转换成对教学资料和教学活动的具体计划的系统化过程。

本书的教学设计(文科类)在新课程理念的指导下,凸显了规范性、情趣性与创新性的特点。

一、规范性

规范性是一份优秀教学设计的基础,缺少了规范性,无论其具有多么丰富的个性,都不是真正意义上的优秀教学设计。

那么,怎样的教学设计才符合规范性的要求?

在宏观层面上,一份规范的教学设计首先必须是完整的,各个成分要齐全。如王军老师所编写的《药》教学设计就具备了齐全的教学设计成分:前期分析、教学目标、教学过程以及形成性练习。

一个合理的前期分析,包括学习需要分析、学习任务分析、学习者分析、学习背景分析等,但也可以根据具体情况作出删减、添加。如陈士勇老师所编写的《小站歌声》教学设计就将“前期分析”定为“学习任务分析”,根据具体情况和侧重点的不同对自己的教学设计作了一个简要的说明。

教学目标是教学活动的出发点和归宿,是评价教学活动的重要依据,是保障教学过程中师生活动具有明确的共同指向而必不可少的设计。

教学过程设计,包括教学顺序、教学组织形式、学习方式、教学模式、教学方法、学习环境、教学管理等内容。针对不同的学科类型、课文类型,设计不同的教学过程,但基本的流程与规范也必须具备。

除了上述所提到的必备要素之外,设计者可以在教学设计的开头增加“设计思路”,对本次教学设计的想法作简要说明,对比以前,突出本次设计的创新点;在结束的时候,可以增加“练习反馈”,及时对所教授的内容进行一个评价,并通过必要的“教学反思”,检验自己的教学效果。

在微观层面上,各个成分也要达到最基本的规范性要求。

1.前期分析的对象性

教学设计要以学生的实际需要为出发点,对学生原有的知识水平、听说读写技能和学习动机、学习准备状态、形成的学习态度和学习行为习惯等进行认真分析,为教学目标的制定奠定基础。《色彩的心理效应》教学设计中,作者对学生的分析就十分到位:“讲课对象是高二年级学生,就智力发展而言,理论型的抽象逻辑思维能力已形成,并向辩证逻辑思维能力发展。感知、记忆和想象能力均达到成熟水平,观察力、记忆力和想象力的发展都进入最佳时期。口语的语音基本定性,独白语言趋于完善,书面语言基本成熟,内部语言已达到完全‘简约化’的水平”。

2.教学目标的整体性巴班斯基指出,教学最优化的第一步就是用综合的观点来选择和决定教学任务。由此可见教学目标设计的重要性。而正确规范地表述清楚教学目标是优秀教学设计的前提。

高中语文课程坚持《全日制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实验)》提出的基本理念,从“知识与能力”、“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三个方面出发设计课程目标。①因此,教师在确定教学目标时,既不能单纯地考虑认知性目标,也不能将发展性目标制定得面面俱到;既不能将三维目标简单叠加,也不能将整体目标机械分割,而要有机地统整三维目标。并且在叙述目标时既要指出学生养成的行为,又要言明这种行为在其中应用的领域。教育目标一般包括四个要素:行为主体(Audience)、行为动词(Behavior)、行为条件(Condition )和表现程度(Degree),简称ABCD 型式②。行为主体是学生,行为动词要用可观察、可测量的具体行为,行为条件是影响学生学习效果的限制或范围,表现程度则是学生对目标所要达到的最低水准。一个规范的教学目标的表述,要尽可能地体现以上特点。

温州市百里路小学的李碧在其《静夜思》教学设计中对于教学目标的陈述就是一个很好的例子。从三维目标出发,在具体的表述中也符合ABCD型式的具体要求。如:

(1)知识与技能:认识本课10个生字,会写“目、耳、头、光”这4个生字,认识一个新偏旁“攵”。

(2)过程与方法:诵读时能做到正确、有感情。初步感受诗歌所描绘的美好的意境,体会诗人的思乡之情。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能积极主动地诵读古诗文,提高对中华传统文化的兴趣。

但在实际的操作过程中,很多教师在这方面缺少一定的规范性意识,在目标的表述上模棱两可。如《花未眠》教学设计中对于教学目标的阐述就缺乏一定的规范性:“1.学习作者敏锐感悟事物的能力,能够发现生活中的美、欣赏生活中的美,初步具有感悟生活美的意识。2.学习作者准确表达自己审美体验的技巧,能够理解文中隽永含蓄的语句,学会表达自己内心的审美感受。”这里设计者不仅没有整合三维目标,而且在具体的阐述中使用了太多过于抽象的动词,如“学习”、“理解”等,不具有操作性。

这种偏差,应该尽量避免。

3.教学过程的学科性

根据教学目标,确定教学内容的类型,并对教学目标进行具体细化陈述;根据学习内容的类别和教学目标的具体分析,对教材内容作适当调整,选择要进行教学的学习内容。

音乐、美术类要体现出对艺术欣赏的特点,在教学设计时要体现出学生操作能力和艺术鉴赏能力的培养。如朱凌云老师所设计的《大班艺术活动:线条》是一堂艺术欣赏课,应该具有较强的艺术培养特性,突出可操作性。在教学过程的设计中,也十分巧妙地体现了这一点。其教学过程大致为:寻找有形线条(观察、发现和讲述) →感受艺术中的线条(观察、感受和肢体表达) →线条想象(造型、创作),很好地体现了学科的特性。

即使同属于语文,阅读和写作,诗歌和散文都具有不同的教学规范,在进行教学设计时应该充分体现各自特点。

如《我的空中楼阁》的教学过程大致是:导入课文——初步感知,把握整体——感受鉴赏,品味语言——比较鉴赏,领悟主旨;而《面朝大海,春暖花开》的教学过程则是:创设情境,导入新课——诵读诗歌,初步感知——结合诗歌,理解“幸福”——结合资料,走进诗人——诵读诗歌,体验情感——拓展练习,仿写“幸福”。阅读教学讲究感悟,诗歌教学讲求诵读,不同的教学特色在此体现得淋漓尽致,但是他们仍都是在完整的教学过程的基础上开展教学设计的,规范性仍是基础。

另外,一些教学设计的目的在于突出某种教学方法或其他的特性,在具体的教学过程的设计中要体现这种特性的最基本的规范。

如曹爱琴老师所编制的《我的空中楼阁》教学设计,突出问题教学法的展现。既而在其所设计的教学过程中,充分体现出问题教学法的特点,并严格按照这种问题教学的普遍规范来阐述。以三个问题包贯穿课堂教学,而其中的问题具有贴近生活、紧扣文本、难易适度、注重迁移等特点。

综上所述,规范性是一份优秀教学设计的基础,任何创新和情趣的体现都是在此基础上生发开来的。规范性是一种保障,是基石,是进行教学设计的最基本要求。

二、情趣性

本书教学设计(文科类)的另一个显着的特征是情趣性。关于情趣性,专家学者多有论述。人是靠感情活着的,人在成长过程中,不断拥有情爱、情谊、情操等,并养成健康的趣味、幽默、兴趣、志趣等。情趣是教学成功的重要标志。课堂教学的重要任务之一,就是引导学生产生新的学习需要,也就是不断激活学习动机,使学生有源源不断的学习内驱力。学生只有在课堂中感受到教学的情趣,才能不断激发学习的动力。而教学的情趣有赖于教师在教学设计中融入情趣因素。这些情趣性的教学设计立足于学生的全面发展,建立在探究学科内在结构的基础之上。本书文科教学设计的情趣性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教学目标设计的情趣性

由于应试教育的束缚,许多课程过于强调学科知识的系统性,过于强化评价、甄别、选拔的功能,因此,许多教师在进行教学目标的设计时,总是强调知识技能目标的实现,偏重工具性,而忽视学生的认知习惯,学生只是机械地接受知识,极易失去学习的兴趣。而在本书的教学设计中,许多教师在目标设计时,不但从知识技能维度出发,还从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维度关照,注意制造课堂教学的情趣。例如在《色彩的心理效应》教学设计的目标中讲到:“喜欢线条,在活动过程中激起自由想象的热情,有进一步对线条进行表现和造型的兴趣。”同时,在《小站歌声》教学设计的目标中有一条:“让学生能够体验到与老师之间的美好情感。”这些目标的设计关照学生的兴趣与情感,使学生从课程一开始就产生持久动力,大大增强了学习效果。

2.教学设计各个环节的情趣性

为了让学生在课堂上始终保持听课的兴趣和热烈的情感,教师往往在教学设计中挖掘各个教学环节的情趣资源,各个环节组合在一起便形成了一个富有情趣教学过程。本书教学设计中的许多环节,都注入了情趣的因子。如在《静夜思》教学设计中有一个游戏的环节,让学生根据课堂上学到的内容进行表演,教师提供服装道具。学生通过表演,在特定的情境中,极易体会到作者思乡的情感。另外,在高中英语U nit9 SectionA Period 2的教学过程中,让学生欣赏《米老鼠和唐老鸭》的短片,通过可爱的动画形象来激发学生学习本课的兴趣。这些环节的设计都饱含情趣性,并充分遵循了学生发展的特征,摒弃了强硬灌输和机械训练,给学生提供温馨、和谐的人文环境,倾注了更多的人文关怀。

3.教学设计注重学生的情感体验

情趣中的“情”包含情境和情感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作为三维目标之一,是教学设计中不可忽略的因素。在教学中,情感是一种重要的心理力量,它能激发学生产生自尊、自信、自强的心理。本书的教学设计十分重视学生的情感体验,如《花未眠》教学设计中,教师突出了学生的审美体验和审美感受,让学生体会课文中的哀伤之美、自然之美和艺术之美,从而与作者的感情产生共鸣。另外,在《作文:用心感受生活》教学设计中,教师以“情”为核心,以“爱”为指向,设立了四个教学环节。这些教学设计不仅注重了知识的传授,还包含了学生的情感体验。

具有情趣的教学设计不是把情趣的标签生硬地贴在各个学科的教学上,而是从各个学科知识的内部呼唤出真实存在的丰富多彩的生命情趣,因此,本书中这些富有情趣性的教学设计是值得称赞的。

三、创新性

创新,是教学设计的灵魂。有了创新,我们的教学才能充满个性,百花齐放。而传统的教学观以知识传授为中心,把学生当作接受知识的器物,教学设计更多的是通过死记硬背的方式,机械地灌输所谓绝对客观的知识。实际上,无论是自然学科的教学还是社会学科的教学都蕴含着丰富的人文性、艺术性、创新性。当下的新课程标准对各学科教学提出了大量的教学建议,体现了当前创新教育的精神。落实新课程标准,创新教学设计,是教学改革的需要,也是培养新时期创新人才的需要。因此,教学设计必须有新于前人、异于前人之处,寓创新于教学设计之中。本书文科类教学设计的创新性具体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教学目标的多元化

教学目标是教学双方积极活动的准绳,是衡量教学质量的尺度。以往的教学设计中,教学目标是一维的,即重视“双基”(基础知识、基本技能)。许多教师对教学的认知目标突出了,但对教学的非认知目标比较忽视。而本书具有创新性的优秀教学设计其教学目标都是多维的,即教师立足于教学任务和学生需求等前期分析,从“知识与能力”、“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三方面出发设计教学目标。

三维目标是在新课程改革中提出的,但如何在教学设计中确立这一目标,对多数教师来说,还比较模糊。而本书曹爱琴老师的《我的空中楼阁》教学设计很好地体现了创新性教学目标设计的要求。在“知识与能力”方面,注重这篇文章的取材方法、修辞和语言,落实了散文学习的基本知识点;在“过程与方法”方面,结合散文的特点注重不同形式的诵读的设计,深化了学生的情感体验;在“情感态度和价值观”方面,让学生通过体会作者对自然、生活、人生的态度,指向学生发现美、感受美、表现美的能力的培养,很好地体现了新课程标准中对于培养学生审美能力的要求。

教学目标设计在三个层面互相融合,体现了其设计的创新性。

2.教学内容的个性化

教学内容是教学设计的主要部分,直接决定着教学设计的成败。在教学顺序的编排上,教师不一定要按照文本原有的体系去讲,可以根据自己的意图和理念重新编排组合。而在对具体文本的研读上也可以根据现实情况有针对性地挖掘新的东西。总之,教学内容的设计应弱化或突破传统思维的束缚,敢于创新,善于创新,从不同思维视角去组合、去思考、去创造,实现对文本的“二度重构”,这也是新课程改革所倡导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