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教材教辅教育硕士优秀教学设计选编(教育硕士学习丛书)
8915000000023

第23章 文科类(20)

(六)形成“教学成果”

1.有商业价值的“解决方案”

学生通过独立研究,合作学习,互相讨论,思维完全解放了,提出了一些非常有价值的“方案”。

新来的陈艳艳同学提出了要在石门台的高处建一个水库,因为据她所知,一年经常无水的石门台,令人乏味。并且她信誓旦旦,雨水是石门台的精魂。张冬冬同学说,应该在陶公洞增设一个自由超市,这样买卖就自有仁义在了。李环同学借他山之玉——龙瀑仙洞为例,扬言要在十二峰,开辟新景点。其他如清理河道,绿化街道;扩大农副产品种植,健全土特产买卖制度;加大宣传力度,提高人民素质;开发小马路,成就大若岩一日游;聘请导游,建立旅游咨询处;还有水上搭桥,崖腰建亭,山上揽吊车,造百花苑、百鸟苑、游乐场等等。这些建议,都很有商业价值。

2.五个现状调查报告

全班学生认真地进行了长时间的跟踪调查和收集数据。在此过程中学生们学会了如何设计、完成、分析调查问卷,并通过对数据认真、细致的科学整理、归纳、分析,小组研讨、交流整理出大若岩的现状调查报告《谁动了我们的奶酪》。每个报告都各自论述了大若岩景区所面临的困惑、原因分析、问题解决等等(五组共五个报告)。现把景区面临的困难进行筛选,摘要如下:

(1)路边杂物乱放,溪边“黑”“白”点点。

(2)观念落后,强占景区土地进行“墓葬”。

(3)“移动”“联通”的信号台破坏了景点的和谐性。

(4)工商局等单位管理不严,质量监督不力。

(5)农家饭庄和旅馆的漫天要价。

(6)缺少开发,学习“龙瀑仙洞”这块他山之玉。

(7)没有土特产销售处,目前的土特产也无特色可言。

(8)非法小贩满街飞,逮客就“宰”。

(9)景区管理者徇私舞弊,看人下“票”。

(10)新景点“天门洞”亟待开发。

(11)景区交通亟待改善。

(12)房屋建设亟待规范。

……

总之,环保一般般,无人专管;服务不热情,急功近利;买卖不诚信,缺斤少两;管理不到位,人员太少。

十九、大若岩景区的困惑 155附 :调查问卷的设计

(1)你觉得这里的环境卫生()。

A.清洁B.一般C.脏

(2)您到这儿主要是为了()。

A.观光旅游B.烧香拜佛

(3)这里的交通()。

A.方便B.不方便

(4)这里哪个景区最好?()

A.石门台B.十二峰C.崖下库

(5)这里的景区管理怎样?()

A.好B.一般C.不好

(6)这里的饭馆服务怎样?()

A.好B.一般C.不好

(7)你最喜欢哪种土特产?()

A.香柚B.板栗C.柑

(8)到这里买东西价格怎样?()

A.便宜B.合理C.贵

(9)你觉得在这里买香烛()。

A.诚信B.一般C.不好

(10)你觉得这次旅行()。

A.高兴B.一般C.遗憾

(浙江省永嘉县大若岩镇水云中学 郑建周)

点评

这是一个典型的结合学科教学开设综合实践课的教学设计。选择学生熟知的风景区作为调查研究的对象,能够提高学生的兴趣,也便于活动的开展。活动目标具体,可操作性强。活动既有自主研究,也有合作研究,能够促进学生的自主学习和合作学习能力的提高。活动内容的安排丰富多彩,形式多样化,形成了完整的调查研究方案。“问题扩展图”的设计和使用,既有利于活动的安排,又能够促进学生综合思维能力的提高,有利于学习方式的改进。该活动设计能够帮助学生关注身边的环境和社会问题,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增强社会责任感。

问卷设计比较简单,便于对游客的调查。但是,如果能够将“问题扩展图”中所涉及的几个方面的内容包括其中,将更有利于有针对性的解决问题方案的形成。

二十、色彩的心理效应

一、前期分析

《色彩的心理效应》是色彩学里很重要的一个章节,高中美术欣赏课中很多章节涉及色彩知识。本课选用的事例与学生的现实生活联系紧密,符合美术新课程标准的基本理念。

本课从四个方面来进行具体阐述:色彩的物理性心理错觉、颜色的表情、色彩的象征性、对颜色的喜爱,具体讲解有关色彩对人的心理产生的影响。

讲课对象是高二年级学生,就智力发展而言,理论型的抽象逻辑思维能力已形成,并向辩证逻辑思维能力发展。感知、记忆和想象能力均达到成熟水平,观察力、记忆力和想象力的发展都进入最佳时期。口语的语音基本定性,独白语言趋于完善,书面语言基本成熟,内部语言已达到完全“简约化”的水平。

但学生学习本课内容时,会遇到一些比较陌生的名词,如明度、纯度、色彩表情及其他美术相关术语。学生学习起来会有一点枯燥。对此,教师应用通俗一点的语言来解释和表达,使学生更容易接受。所提问题要难易适当,立意明确,有启发性,求答范围清晰,并准备好正确答案,对话后要及时小结。

高中美术欣赏课的主要意图是提高学生的欣赏能力、增强学生学习美术的兴趣。这就为教师创设了较大的教学空间和教学自由度。教学中建议通过趣味性实验、图片、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和体会等创设教学情境,使每个学生能以轻松愉快的心情去认识色彩给人带来的多彩生活和体会,从而产生浓厚的美术学习兴趣,加深对色彩的了解。

教学重点:

通过学习色彩对人的心理影响,理解艺术作品的内涵,提高对色彩的辨识能力,增强对色彩的审美感受能力。

教学难点:

学会运用所学的色彩艺术规律,并尝试运用到具体生活当中去。

二、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1.深刻认识色彩心理效应的内涵并根据教师讲解的有关内容,列举出生活中的具体例子。

2.解释“色彩的直接物理光刺激”和“更高层次的间接影响”对人心理的影响。根据教师提供的作品分析方式、方法,能全面说出作品给人的心理感受。

3.学会运用所学的色彩艺术规律,并尝试运用到具体生活当中去。

【过程与方法】

1.逐步提高视觉感受能力,掌握运用语言、文字和形体表达自己的感受和认识的基本方法。

2.通过同学间相互讨论交流,初步具有良好的学习习惯和学习方法。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体验色彩、感受色彩,产生对美术学习的持久乐趣。

2.体会色彩与人类生活的密切关系,认识色彩的价值。

3.通过进一步感受色彩,能深刻地理解艺术作品的内涵,提高对色彩的辨识能力,增强对色彩的审美感受能力。

三、教学过程设计

1.创设情景,导入新课

课前准备多媒体显示两幅画面,一幅纯红色画面,一幅纯蓝色画面。

分别放大让学生感受,然后说一说看完两种颜色后有什么不同的感受。

找几名同学分别说出自己的感受。(创设趣味性色彩情景,激发学生的好奇心。)

[导入讲解]人们常常感受到色彩对自己心理的影响。这些影响总在不知不觉中发生作用,左右我们的情绪。这是因为视觉器官在接受外界色彩刺激产生知觉印象的同时,也会自动地引发对应的思维活动。这就叫色彩的心理效应。

2.展开想象,深入探究

[提问]让学生举个生活中的例子来说明色彩能对自己的心理产生哪些影响。

(学生展开想象,分组讨论说明。教师根据学生的回答进行总结。)色彩的心理效应,发生在不同层次中,有些属直接的刺激,有些要通过间接的联想,更高层次,则涉及人的观念、信仰。大致可以归纳为以下几点:

(1)色彩的物理性心理错觉

(2)颜色的表情

(3)色彩的象征性

(4)对颜色的喜爱

3.联系实际,分析问题

[播放图片]色彩的直接性心理效应来自色彩的物理光刺激对人的生理发生的直接影响。心理学家对此曾做过许多实验。他们发现,在红色环境中,人的脉搏会加快,血压有所升高,情绪兴奋冲动。而处在蓝色环境中,脉搏会减缓,情绪也较沉静。举例说明:赛马场里,红色环境中的赛马情绪激动,烦躁不安,并且墙壁上落了很多苍蝇。而蓝色的环境里却没有。

[教师提问]为什么会有这么多苍蝇落在红色区域里呢?(利用多媒体课件中丰富多彩、接近生活的画面,创设问题情境,激发学生的思维。)学生纷纷展开讨论。(总结出是因为红色的区域让苍蝇感到温暖的缘故。)[教师讲解]冷色与暖色是依据心理错觉对色彩的物理性分类,冷暖感觉并非来自物理上的真实温度,而与我们的视觉经验与心理联想有关。

李商隐在《杂纂·意想》中指出,“冬日着碧衣似寒,夏月见红似热”。教师出示两张冷暖家居的图片让学生来感受。

冷色与暖色除了给人以温度上的不同感觉外,还会带来其他的一些感受,例如,重量感、湿度感、远近感等。比方说,暖色偏重,冷色偏轻;暖色有密度强的感觉,冷色有稀薄的感觉。举例子,1940年,纽约的码头工人因搬运的弹药箱太重而举行罢工。远近感,用亮的冷色调使房间看起来宽敞。(大屏幕展示图片。)

[教师提问]在狭小的空间中,若想使它变得宽敞,应该使用什么样的色调?

(学生回答略。)

[教师归纳总结]色彩除了物理性的直接刺激外还会给人带来间接的联想,这是因为人们长期生活在一个色彩的世界中,积累了许多视觉经验,一旦知觉经验与外来色彩刺激发生一定的呼应,就会在人的心理上引出某种情绪。

(学生讨论。)

[教师讲解]表情一词原指人的面部变化显示出内心的思想和情感状态,即喜、怒、哀、乐等。色彩表情是指色彩给人带来的情感或精神上的某种愿望。下面就让我们对典型的色彩做一些描绘吧。教师出示图片。分别让学生体验红、黄、蓝、黑、白、灰几种颜色,及由此引发的联想。其中灰色,举例教师穿的灰羽绒服,感到衣服的颜色给人带来消极的感受。因为灰色意味着一切对比的消失,是视觉最安稳的休息点。然而人眼不能长久地、无限扩大地注视灰色,因为无休止的休息意味着死亡。希望同学们想想办法,调节一下情绪。

(很多不同的想法,不过总的办法就是和鲜艳的颜色搭配。)

(学生回答略。)

[教师介绍]在色彩体系中,灰色是最被动的颜色了。它是彻底的中性色,依靠邻近的色彩获得生命。灰色一靠近鲜艳的暖色,就会显出冷静的品格;若靠近冷灰色就变成温和的暖灰色。接着出示图片让学生感受。

再出示一张有关鲜灰对比的图片让学生欣赏。

色彩的表情在更多情况下是需要对比着来表达的,如华丽-朴实。

创造什么样的色彩才能表达所需要的感情,完全依赖自己的感觉、经验及想象力,没有什么固定的模式。

(学生感受。)

[教师深入研究]色彩情感的进一步升华,在于它能深刻地表达人的观念和信仰,这就是色彩的象征意义。由于时代、地域、民族、历史、宗教、文化背景、阶层地位、政治信仰等等的差异,不同国家、种族和人群对色彩逐渐有了自己的偏爱和象征意义。下面请同学们举个例子来说明一下。

(引导学生确立“从生活走进美术,从美术走向生活”的学习意识。)(学生回答略。)

[教师归纳总结]从原始社会起,人类就懂得使用色彩来表达某种象征性的意义。在今天的世界里,不同的民族,都拥有自己象征性的色彩语言。(1)等级制度的色彩象征。以色彩表明地位的尊卑贵贱,可以说是色彩象征的重要功能。如在我国封建社会,以黄色至高无上。古罗马时期王孙公子有“紫色门第”之称。(2)宗教与信仰的色彩象征。在色彩发展史上,宗教与色彩有着非常密切的联系,以世界三大宗教(基督教、佛教、伊斯兰教)最为突出。

(学生讨论。)

[教师深入研究]除了以上几种情况,还有多种因素影响着人们对颜色的喜爱。A.社会背景;B.年龄的差异;C.场合的差异;D.用途的差异;E.流行色;F.心理的需求。接着教师分别出示图片。(拓宽学生的学习视野,提高对色彩的认识,树立学以致用的意识。)[教师分析引导]对于心理感受,下面从绘画的用色角度来谈谈画家是如何用颜色来表达内心情感的。教师首先分析一幅作品——毕加索的《悲剧》,艺术家作品中对色彩的偏爱,往往反映了他们不同的精神追求。

接着让学生分析其他几幅作品。蒙克的《呐喊》、凡高的《向日葵》、蒙德里安的《百老汇的爵士乐》。

[教师提问]作品给了你什么样的感觉?作者如何使你产生这样的感觉?可以从形式角度和社会角度来探询。(美术语言的处理、人物动作、表情、装束。)作者想表达什么?(教师提示可以从色彩的表情和个人喜好几方面来谈。)

(结合美术学科特点,在学习方法上,给予指导。)

4.归纳小结

色彩的心理效应的产生,大致有几方面原因。色彩的心理效应,发生在不同层次中,有些属直接的色彩的物理性心理错觉,有些要通过间接的联想,更高层次,则涉及人的观念、信仰及个人喜好。今后我们可以在实际生活中通过色彩来调节我们的情绪,从而改善我们的生活环境。

四、形成性练习

1.色彩的心理效应的产生大致有几方面原因?(1分)

2.冷色与暖色除了给我们以温度上的不同感觉外还会带来其他的哪些感受?(1分)

3.举一个生活中的物理光刺激对人的生理发生直接影响的例子。(1分)

4.分别谈谈蒙克的《呐喊》、凡高的《向日葵》这两幅作品中,画家是如何用颜色来表达内心情感的?(作品给了你什么样的感觉?作者如何使你产生这样的感觉?可以从形式角度和社会角度来探询。作者想表达什么?)(2分)

(浙江省嘉兴市第五高级中学 王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