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教材教辅中医诊断学学习指导
8913700000060

第60章 脏腑辨证(19)

(五)是非题

1.×肝胃不和证是指肝气郁结,胃失和降,以脘胁胀痛、嗳气、吞酸、情绪抑郁等为主要表现的证候。

(六)问答题

1.肝胃不和证又称肝气犯胃证、肝胃气滞证,该证以胸胁、胃脘胀痛或窜痛,呃逆,嗳气为审证要点。肝郁脾虚证的病因病机主要反映在两个方面:一是情志不遂,郁怒伤肝,肝失条达而横乘脾土;二是饮食劳倦伤脾,脾失健运而反侮于肝,肝失疏泄而成。两者在病因病机上多因情志不舒、肝失疏泄而引起,只不过是肝失疏泄影响的部位不同,一是在脾,一是在胃,所以,在临床上皆可见到胸胁胀痛、善长太息、急躁易怒、脉弦等肝郁症状。其鉴别在于肝胃不和证重在胃失和降,故见呃逆嗳气,吞酸嘈杂,食纳减少;而肝郁脾虚证重在脾失健运,故见纳呆腹胀,便溏不爽,肠鸣失气,痛泻之症。

2.肝胃不和证和寒犯肝胃证均系肝胃不和,但肝胃不和证是因肝气郁结,郁甚化火横逆犯胃,从而导致肝郁化火犯胃,基本性质属热,属实;而寒犯肝胃证却是因寒邪侵犯肝胃而致寒滞肝脉,肝气郁结,寒邪犯胃,胃失纳降,遂成寒犯肝胃证,其性质属寒,略偏于虚。肝胃不和证的肝气郁结主要表现在情志方面,而寒犯肝胃证的表现主要是厥阴肝经循行部位的疼痛。虽然二证均有呕吐等症状,但性质却有寒热本质的不同,故不难鉴别。

3.肝胃不和证多因情志不舒,肝气郁结,横逆犯胃,胃失和降所致。

4.肝胃不和证以脘胁胀痛、嗳气、吞酸、情绪抑郁等为辨证的主要依据。

5.肝胃不和证的临床表现主要有:胃脘、胁肋胀满疼痛,走窜不定,嗳气,吞酸嘈杂,呃逆,不思饮食,情绪抑郁,善太息,或烦躁易怒,舌淡红,苔薄黄,脉弦。

6.情志不遂,肝失疏泄,肝气横逆犯胃,胃气郁滞,则胃脘、胸胁胀满疼痛,走窜不定;胃气上逆而见呃逆,嗳气;肝失条达,情志失调,则精神抑郁,善太息;气郁化火,肝性失柔,则烦躁易怒;木郁作酸,肝气犯胃,则吞酸嘈杂;胃不主受纳,则不思饮食;苔薄白,脉弦,为肝气郁结之象;若气郁化火,则舌红苔薄黄,脉弦数。

(七)病案分析

1.证属肝胃不和。肝气郁结,气郁化火犯胃,胃失和降而见上述诸症。

2.证属肝胃不和。肝气郁结,气郁化火犯胃,胃失和降,胃腑气滞,故胃痛嘈杂,泛酸口苦;胃热炽盛迫血妄行,故呕血。

十二、肝郁脾虚证

知识点:肝郁脾虚证

(一)单选题1.E 2.B

(二)名词解释

1.肝郁脾虚证是指肝失疏泄,脾失修运,以胁胀作痛、情志抑郁、腹胀、便溏等为主要表现的证候,又称肝脾不调证。

(三)是非题

1.×肝郁脾虚证是指肝失疏泄,脾失修运,以胁胀作痛、情志抑郁、腹胀、便溏等为主要表现的证候。

(四)问答题

1.肝胃不和、肝郁脾虚、胃肠气滞三证的鉴别:肝胃不和证、肝郁脾虚证均有肝气郁结,而见胸胁胀满疼痛、情志抑郁或烦躁等表现,但肝胃不和证兼胃失和降,常有胃脘胀痛、嗳气、呃逆等症;肝郁脾虚证兼脾失健运,常有食少、腹胀、便溏等症。胃肠气滞证则肝气郁结的证候不明显,而以胃肠气机阻滞的症状即脘腹胀痛走窜、嗳气、肠鸣、矢气等为主要表现。

2.肝胃不和证(包括肝气犯胃证和寒犯肝胃证)与肝脾不调证两者均系肝气郁结,肝气横犯中焦所致,故两者都有肝气郁结的表现。肝胃不和证主要是因肝失疏泄,横逆犯胃所致,故表现为胃失和降,胃气上逆的症状;而肝脾不调证是由肝气郁结,肝气乘脾,脾失健运而成。故肝胃不和证和肝脾不调证是在肝气郁结,失于疏泄的基础上分别兼有胃失和降,胃气上逆与脾气虚弱,脾失健运的症状。二者截然不同,可资鉴别。

3.肝郁脾虚证多因情志不遂,郁怒伤肝,肝失条达,横乘脾土;或饮食不节、劳倦太过,损伤脾气,脾失健运,土反侮木,肝失疏泄而成。

4.肝郁脾虚证以胁胀作痛、情志抑郁、腹胀、便溏等为辨证的主要依据。

5.肝郁脾虚证的主要临床表现为:胸胁胀满窜痛,善太息,情志抑郁,或急躁易怒,食少,腹胀,肠鸣矢气,便溏不爽,或腹痛欲便,泻后痛减,或大便溏结不调,舌苔白,脉弦或缓。

6.肝失疏泄,经气郁滞,则胸胁胀满窜痛;太息可引气舒展,气郁得散,故胀闷疼痛可减;肝气郁滞,情志不畅,则精神抑郁;气郁化火,肝失柔顺之性,则急躁易怒;肝气横逆犯脾,脾气虚弱,不能运化水谷,则食少腹胀;气滞湿阻,则肠鸣矢气,便溏不爽,或溏结不调;肝气犯脾,气机郁滞,运化失常,故腹痛则泻;便后气机得以条畅,则泻后腹痛暂得缓解;苔白,脉弦或缓,为肝郁脾虚之征。

(五)病案分析

1.患者以腹痛、大便溏泄、胸胁胀满不适、急躁易怒为主症,则其病位在肝脾两脏。每因情志不遂则腹痛腹泻发作,而泻后痛减,说明因肝气郁结,横逆犯脾,脾失健运而致。叹息是肝郁之征,而纳少是脾病之象。辨证是肝郁脾虚证。

2.辨证:肝郁脾虚证。

分析:患者发病与情志有关。肝主疏泄,有协助脾运化的功能;脾主运化,气机通畅,有助于肝之疏泄,二者相辅相成,可以相互影响,而成肝脾不调证。肝失疏泄,气机不利,脾失健运,故食欲不振,大便溏泄;脾虚不主四肢,则疲倦无力;肠道气机阻滞,故见肠鸣矢气,腹痛;肝旺脾虚,木横乘土,所以病情在劳累、精神紧张之时益甚。本证寒热象不显,故见白苔;弦脉为肝失柔和之征,细为虚象。

十三、肝肾阴虚证

知识点:肝肾阴虚证

(一)单选题1.C

(二)多选题1.ABCE

(三)名词解释

1.肝肾阴虚证是指肝肾阴液亏虚,虚热内扰,以腰酸胁痛、眩晕、耳鸣、遗精等为主要表现的虚热证候,又名肝肾虚火证。

(四)是非题

1.×肝肾阴虚证是指肝肾阴液亏虚,虚热内扰,以腰酸胁痛、眩晕、耳鸣、遗精等为主要表现的虚热证候。

(五)问答题

1.心肾不交、肺肾阴虚、肝肾阴虚三证都有肾阴虚的证候,均见腰膝酸软、耳鸣、遗精及阴虚内热的表现,但心肾不交证兼心阴亏虚,虚火扰神,故心悸、心烦、失眠多梦等症明显;肺肾阴虚证兼肺阴亏损,肺失清肃,故有干咳、痰少难咳等表现;肝肾阴虚证兼肝阴虚损,失于滋养,常见胁痛、目涩、眩晕等症。

2.肝肾阴虚证多因久病失调,阴液亏虚;或因情志内伤,化火伤阴;或因房事不节,耗伤肾阴;或固温热病久,津液被劫,皆可导致肝肾阴虚,阴不制阳,虚热内扰。

3.肝肾阴虚证以腰酸胁痛、眩晕、耳鸣、遗精等与虚热症状共见为辨证的主要依据。

4.肝肾阴虚证的主要临床表现为:头晕,目眩,耳鸣,健忘,胁痛,腰膝酸软,口燥咽干,失眠多梦,低热或五心烦热,颧红,男子遗精,女子月经量少,舌红少苔,脉细数。

5.肝肾阴虚,肝络失滋,肝经经气不利,则胁部隐痛;肝肾阴亏,水不涵木,肝阳上扰,则头晕目眩;肝肾阴亏,不能上养清窍,濡养腰膝,则耳鸣,健忘,腰膝酸软;虚火上扰,心神不宁,故失眠多梦;肝肾阴亏,相火妄动,扰动精室,精关不固,则男子遗精;肝肾阴亏,冲任失充,则女子月经量少;阴虚失润,虚热内炽,则口燥咽干,五心烦热,盗汗颧红,舌红少苔,脉细数。

(六)病案分析

1.患者有头晕目眩、腰酸耳鸣、梦遗等,其病位在肝肾二脏;而口苦咽干,便干尿黄,舌质嫩红,舌苔薄黄,脉细而数等,其证为阴虚内热之象,故为肝肾阴虚之证。

2.辨证:心肝肾阴虚、肝阴上亢、肝脾失调证。

分析:患者患高血压2年多,且正值中年,平素性情急躁,易激动,常感头胀痛,眩晕,是肝肾阴虚,肝阳亢逆升腾之象。肾阴不足,无以滋养,故腰酸,疲乏;冲任脉属于肝肾,肝肾阴虚,冲任失调,故月经量少;阴虚生内热,虚热内扰,则先期而至;肝肾阴虚,导致心阴不足,心失所养,神不安宁,故睡眠较差,寐则多梦,记忆力减退;肝失疏泄,致使肝脾不调,故脘腹胀闷,纳食不多;肝脉布于两胁,肝失疏泄,经脉之气不利,故胁肋隐痛;心肝肾阴虚虚热内生,故午后面部烘热,舌质偏红;肝阳上亢,胆气上溢,故口中微苦;脉弦细数乃心肝肾阴虚之征。综上所述,此乃心肝肾阴虚,肝阳上亢为主,又兼肝脾失调之证。

十四、脾肾阳虚证

知识点:脾肾阳虚证

(一)名词解释

1.脾肾阳虚证是指脾肾阳气亏虚,虚寒内生,以久泻久痢、水肿、腰腹冷痛等为主要表现的虚寒证候。

(二)是非题

1.×脾肾阳虚证是指脾肾阳气亏虚,虚寒内生,以久泻久痢、水肿、腰腹冷痛等为主要表现的虚寒证候。

(三)问答题

1.脾肾阳虚证与心肾阳虚证均有畏冷肢凉、舌淡胖、苔白滑等虚寒证候,且有腰膝酸冷、小便不利、浮肿等肾阳虚水湿内停的表现,但前者并有久泻久痢、完谷不化等脾阳虚,运化无权的表现;后者则心悸怔忡、胸闷气喘、面唇紫暗等心阳不振,血行不畅的症状突出。

2.肝肾阴虚证在三焦辨证中属下焦病证,以腰膝酸软、胁痛、耳鸣遗精、眩晕,伴见虚热之象为审证要点。脾肾阳虚证的病因病机多由脾、肾久病耗气伤阳,或久泻久痢,或水邪久踞,导致肾阳虚衰不能温养脾阳,或脾阳久虚不能充养肾阳,终则脾肾阳气俱伤而成。

3.脾肾阳虚证多由久泻久痢,脾阳损伤,不能充养肾阳;或水邪久踞,肾阳受损,不能温暖脾阳,导致脾肾阳气同时损伤,虚寒内生,温化无权,水谷不化,水液潴留。

4.脾肾阳虚证以久泻久痢、水肿、腰腹冷痛等与虚寒症状共见为辨证的主要依据。

5.脾肾阳虚证的临床表现主要有:腰膝、下腹冷痛,畏冷肢凉,久泻久痢,或五更泄泻,完谷不化,便质清冷,或全身水肿,小便不利,面色白,舌淡胖,苔白滑,脉沉迟无力。

6.脾主运化,肾司二便。脾肾阳虚,运化、吸收水谷精微及排泄二便功能失职,则见久泻久痢不止;不能腐熟水谷,则见完谷不化,大便清冷;寅卯之交,阴气极盛,阳气未复,命门火衰,阴寒凝滞,则黎明前腹痛泄泻,称为五更泻;脾肾阳虚,不能温化水液,泛溢肌肤,则为全身水肿,小便短少;腰膝失于温养,故腰膝冷痛;阳虚阴寒内盛,气机凝滞,故下腹冷痛;阳虚不能温煦全身,则畏冷肢凉;阳虚水泛,面部浮肿,故面色白;舌淡胖,苔白滑,脉沉迟无力,均为阳虚失于温运,水寒之气内停之征。

(四)病案分析

1.辨证:脾肾阳虚证。

患者病初为外感风邪,寒热咽痛,面目浮肿,证属“风水”,服感冒药解表祛风,而不利水,以致浮肿加重,涉及全身。医生辨证不明,一味攻伐、峻下利水而不理水、补气,违背“气化则水行”之宗旨,误治伤阳。症见形寒肢冷,手足不温之阳虚共症,又有腰酸、浮肿、尿少、尺脉沉细等肾阳虚之特有症,并出现脾虚不运之食少、腹胀、便溏等,可见病涉脾肾两脏,当属脾肾阳虚证。脾肾阳虚,阳虚生寒,故面色白,形寒肢冷,手足不温;脾阳虚,脾失健运,则食少,腹胀,便溏;清阳不升,则头晕;胃失和降,则欲吐;脾阳虚,水津不化,津液不能上承于口,故时有口干,因非热伤津液,所以口干不欲饮;肾阳虚,肾不主水,水邪泛滥,见浮肿,下肢尤甚,按之凹陷;肾阳虚,气化失司,故尿少;舌淡胖嫩,苔白滑,脉沉细而两尺尤甚,均为脾肾阳虚,水湿不运之征。

2.证属脾肾阳虚。脾肾阳虚,温运失司,以致水谷不化,水液内停而见面足浮肿腰酸,畏寒肢冷,大便完谷不化等症。肾司二便,合膀胱,阳损及阴,膀胱开合失司,故见小便频数而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