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教材教辅中医诊断学学习指导
8913700000003

第3章 问诊(1)

重点提示

1.掌握问诊、主诉、问现在症的概念。理解问现在症的方法首先是问主症特征(包括部位、性质、程度、诱因、发作时间等),其次问兼症,再次问全身其他情况。根据不同病情灵活而有主次地询问。此为问现在症的难点之一。

2.理解问诊的方法及注意事项。

3.掌握寒热的四种类型:恶寒发热、但寒不热、但热不寒、寒热往来。掌握恶寒、恶风、畏寒的概念。重点掌握恶寒发热中恶寒发热的三种情况,但热不寒中壮热、潮热(日哺潮热、午后或夜间潮热、阴虚潮热、骨蒸潮热)、微热的有关概念。

4.掌握自汗、盗汗、战汗、绝汗的概念与意义。

5.理解问疼痛应注意询问了解疼痛的部位、性质、程度、时间、喜恶等。掌握常见疼痛的性质。掌握胀痛、刺痛、绞痛、隐痛、冷痛、灼痛、重痛、走窜痛、固定痛、掣痛、空痛的含义与意义。

6.掌握问饮食口味常见症状的表现及临床意义。理解问患者胃口好坏、进食多少,以了解脾胃的消化功能、胃气的存亡;问口渴与否,以了解津液的盈亏等。重点掌握口渴与饮水(口不渴饮、口渴欲饮、口渴多饮、口渴不多饮)、食欲与食量(消谷善饥、饥不欲食)的含义与意义。

7.掌握问二便常见症状的表现及临床意义。理解大小便异常,可直接提示机体消化功能的强弱、水液代谢的情况等等,从而作为判断疾病寒、热、虚、实的重要依据,在问诊中占有重要地位。问患者的二便情况,要着重了解排便的次数和时间,大小便的量、色、质、气味,以及便时感觉伴随症状等。重点掌握便次异常(便秘、泄泻)、便质异常(完谷不化、溏结不调、脓血便、便血)、排便感异常(里急后重、肛门灼热、排便不爽、大便失禁、肛门气坠)、尿量异常(尿量增多、尿量减少)、尿次异常(小便频数、癃闭)、排尿感异常(尿道涩痛、余溺不尽、小便失禁、遗尿)的含义与意义。

难点释义

1.“问而知之谓之工”的含义。

语出《难经·六十一难》。工,功夫、灵巧之意。说明问诊必须细致、熟练,才能达到技术灵巧的程度。

2.如何善于抓住主症进行询问。

主症是指疾病中的主要症状与体征,它是疾病病理本质的外在表现。临床若能准确抓住主症,并能围绕主症进行询问,且通过主症进行分析思考,则有利于对疾病本质的认识。

准确的认识主症,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因为主症是病证本质的客观表现,是对病证诊断起决定作用的症状,因而并不完全等同于患者的主诉,必须通过医生分析思考以后才能确定。

因为有时患者自认为很重要的痛苦,或者首先所讲的是一些次要症状,其实并不一定是病证所反映的主症。临床时,定准主症以后,就要围绕主症这一中心线索进行询问和思考,并且要问症与辨证相结合(即边询问边分析),减少盲目和防止遗漏。

3.主诉的定义及其要素。

主诉是患者就诊时最感痛苦的症状、体征及持续时间,如“发热咳嗽3天”。主诉往往是疾病的主要矛盾所在,通过主诉常可初步估计疾病的范畴和类别,病势的轻重缓急。因此,主诉具有重要的诊断价值。主诉的要素是所述症状或体征的部位、性质、程度、时间等。

4.怎样理解恶寒发热。

所谓恶寒发热,是指患者恶寒与发热同时出现。多见于外感病的表证阶段,是诊断有无表证的最主要依据。其机制是:外邪侵袭于肌表,影响卫阳温煦肌腠则恶寒;邪正相争于肌表,则阳气趋向于表,或因寒邪外束,郁而发热。所以恶寒与发热并见是诊断表证的重要依据。《伤寒论》第三条说:“太阳病,或已发热,或未发热,必恶寒。”这就是说风寒侵袭肌表,无论是否发热,但恶寒为必有症状,故有“有一分恶寒,便有一分表证”之说。但亦应注意,在外感病中,大多数病例恶寒独立存在的时间很短,很快就有发热症状的出现;亦有少数病例恶寒存在时间较长,一般亦必然会出现发热,这对我们掌握疾病的进程很有帮助。

5.怎样理解“有一分恶寒,便有一分表证”。

恶寒是外感表证中的主要症状之一,常与发热并见,亦可出现在发热之前。因此,张仲景在《伤寒论》中,曾将其视为辨识太阳伤寒证的必备症状之一,并列为太阳病脉证提纲之中。

《伤寒论》第一条曰:“太阳之为病,脉浮,头项强痛而恶寒。”第三条曰:“太阳病,或已发热,或未发热,必恶寒,体痛,呕逆,脉阴阳俱紧者,名为伤寒。”但这不意味着恶寒只见于表证,在阳明病、少阴病中亦都有恶寒一症。就表证来说,也有限恶寒症状者,如《伤寒论》第六条曰:“太阳病,发热而渴,不恶寒者,为温病。”所以,后世所谓“有一分恶寒,便有一分表证”之说,可理解为进一步强调恶寒在外感表证中具有重要地位,以及其多见性,并非为诊断表证的唯一依据。

6.恶寒发热并非独见于表证。

恶寒发热是指患者恶寒与发热同时并见的一种症状,是临床常见的四种寒热证型之一,可反映疾病受邪的性质和邪正抗争所处的态势。在外感病表证中,则为邪正相争于肌表之象。

在里证中,寒热并见是邪正剧烈抗争的反应。邪盛阻遏阳气不得外达则恶寒,正气鼓动阳气驱邪外出则发热。如疮疡初期,恶寒发热,多为火毒内发,外感时邪所致,多属表证;疮疡中期,酿脓阶段,其寒热更甚,为邪毒炽盛,与正剧争之表现;疮疡后期,若脓肿已溃,寒热依然不退,为毒邪未去,正不胜邪之故,若呈现高热寒战则为毒邪内陷之象。疮疡中、后期皆属里证范畴。

验之于临床,寒热并见,还可见于肠痈、肺痈、痢疾等多种疾病中。在里证中寒热并见常表现为恶寒轻发热亦轻,恶寒重发热亦重,恶寒不除发热亦不退的特点。

综上可见,恶寒发热并非表证的特异性症状,它既可见于表证,又可见于里证。

7.潮热的分类与机制。

潮热是指发热如潮汐之有定时,按时发热,或按时热更甚。其分类、命名、机制阐述,各家不一。

(1)以证之虚实分类:①实证潮热:可由阳明实热、湿温、血瘀等所致,多见于日晡潮热,亦可见于夜间;②虚证潮热:多为阴虚、血虚所致,多见于午后及夜间潮热。

(2)以发热时间分类:①日晡潮热:以日晡(申时,下午3~5时)发热为明显,多见于阳明胃肠热结证;②午后潮热:以下午发热为明显,多见于湿热内蕴;③午后及夜间潮热:以午后及入夜热甚为特点,可见于阴虚内热、温病热入血分等证。

(3)以病证病因分类:①阳明潮热:以热势较高,日晡较甚,并兼腹胀便秘等症为特点,属阳明腑实证。日晡阳明经气旺盛而又加之有实热,故日晡热甚。②湿温潮热:以身热不扬,午后热甚,兼见头身困重等症为特征,属湿温病。因午后机体阳气渐衰,抗病力减弱,湿热郁蒸所致。③阴虚潮热:以午后及入夜低热,并表现有骨蒸发热、五心烦热等特点,属阴虚证。因午后阳气渐衰,机体抗病能力低下,虚热内扰所致。

8.烦热非皆属阴虚。

烦热多是指五心烦热,常见于阴虚证候中。因五心为阴经所布,阴虚火旺,五心受其熏灼,而致五心烦热。但临床上还可见于邪伏阴分证,主因外感失治、误治,余邪留伏营阴所致,常伴有暮热早凉,热退无汗,能食而形瘦。入夜营气抗邪达于阳分则发热;清晨病邪复归阴分而不能外解,故热退无汗;余邪久留,营阴耗损,不能充养肌肤,故形体消瘦,总因邪热内扰阴经使然。此外,肝郁火热证及食滞证亦可见烦热,常伴有口苦易怒,情志不畅,四肢发热或脘腹胀满,嗳腐吞酸,手心发热,此为气机郁滞,阳不外达,郁而发热。因此,烦热非皆阴虚,实证亦可见之。

9.从“阳加于阴谓之汗”理解汗的机制。

《素问·阴阳别论》指出:“阳加于阴谓之汗。”所以,无论生理性或病理性的汗之有无、多少,都应从阴阳盛衰及其相互关系是否协调来加以理解。体内阴阳基本平衡时,一般无明显汗出;体内阳气偏旺,则汗出可以散热;外界气温低时,玄府闭塞而无汗出,以保持热能。在病理情况下,阳气亏虚不能固护卫表,腠理不密,则常自汗出;阳气虚而无力蒸腾阴液,津液不能气化成汗,则又为无汗或少汗;阴液津血不足,汗出化源,常为无汗而皮肤干燥;阴虚火旺或内热,蒸迫津液外泄,则常见盗汗;里热炽盛,逼津外泄,故汗多;风邪外袭,营卫失调,则汗自出;经络瘀滞,阴阳气机升降受阻,津液不布,可为半身无汗出;湿浊内蕴,阴阳气机升降受阻,津液不布,可为半身无汗出;湿浊内蕴,阳热蒸腾,则汗出不彻或头额汗出;病情危重时,阴阳离决,常以“绝汗”为审证要点。

10.战汗的临床意义。

在病势沉重之时,先见全身战栗抖动,而后汗出的,称为战汗。战汗是邪正相争,病变发展的转折点,应注意观察病情的变化。如汗出热退,脉静身凉,是邪去正复之佳象;若汗出而身热不减,仍烦躁不安,脉来疾急,为邪胜正衰之危候。

11.热入营血口反不甚渴的机制。

反不甚渴,即口不甚渴,不是口不渴。是说邪入营分之后,口渴的程度与气分之口渴相比较,反而轻了一些。热入营分,为何口反不甚渴?其理由可有以下几点:一是热入营血,热能蒸阴上升,上潮于口,故不甚渴。二是气分证是高热、大汗出,而在营分发热不如气分证时高,伤津耗液的程度也不如在气分时重。三是热在气分耗伤津液,饮水可以自救;而热在营血则是耗伤营阴,营阴亏损,水不能济,故饮水无快意,而饮亦不多。四是热入营分,多有神志异常、感觉失灵,对口渴未能灵敏地反应出来。五是内有蓄瘀之故,热邪深入营血,迫血妄行,热窜血络,在外可见斑疹隐隐及各种出血症状;在内则瘀血蓄积,热蕴于瘀血之中,可以蒸发其中的水分上潮于口,故有瘀血亦不欲饮水,而口不甚渴。

12.除中的机制分析。

除中是指久病重病之人,本已失神,久不能食,而突然一反常态,出现欲进欲食,甚至暴食。

这是一种反常的表现,往往食已而随之是死亡,故称之为除中。成无已《注解伤寒论》说:“除,去也;中,胃也。言邪气太甚,除去胃气,胃欲引食自救,故暴能食,此欲胜也。”所以除中实际上是中气衰败的死亡前兆,属“残灯复明”、“回光返照”的表现。

假神的出现是精气衰竭已极,阴不敛阳,虚阳外越,神气外现所致。因为精气、阴阳是神气内存的物质基础,今精竭、阴绝、阳微,神失依存,故浮而外越,本神暴露。此种欲食甚至暴食,为胃之本能的表现,这种本能就是维持生命生存的能力。胃之本能欲维持脾胃后天之本,以保持生命的延续,欲引食纳谷以自救,但因胃气本身已失去存在的物质基础,即使勉强食之,却已无化谷之能,而更加重其负担,以致能量无继而告,胃之本气反绝,于是神去机息,迅速导致死亡。

13.嗜睡与昏睡有别。

嗜睡是指患者不论昼夜,时时欲睡,呼之即醒,醒后欲寐的症状。昏睡系言患者神识昏乱,不省人事,甚则对外界刺激无任何反应。二者不同之处在于:嗜睡者,神志清醒,只是精神委靡不振,时时欲睡,呼之即醒;昏睡之人,不省人事,持续时间长,不易迅速复苏,呼之不应。

14.盗汗产生机制与鉴别要点。

盗汗语出《金匮·血痹虚劳病脉证并治》。它既是一个独立的病证,又可作为一个症状见于多种疾病之中。在《中医诊断学》中盗汗是作后者解,应进一步研究其产生的机制。综合古今之探索,可试将产生盗汗的机制归纳为两个方面:一是热迫液泄,包括虚热蒸发津液外泄的阴虚盗汗;亦有实热(火)所致者,如肝胆火旺或湿热内扰,迫津外泄的盗汗。二是气血虚衰,阴阳失调以致卫外不固,营卫不和而汗泄,包括有阴虚盗汗、阳虚盗汗、气虚盗汗、血虚盗汗等。其中阳虚盗汗可因命火式微,不得温养脾土;或是中土自弱,化源不足,营卫不充;或是肺气耗损,卫气不固等,皆可导致卫外不固,营阴外泄使然。

阴虚盗汗与阳虚盗汗的鉴别要点在于有无虚热之象或虚寒之象。阴虚所致盗汗,多见汗温,并兼有虚热之象;阳虚所致盗汗,多呈汗凉,且兼有虚寒之象。

15.口渴引饮非皆属热。

口渴与饮水是两个相关的症状。渴而欲饮,说明体内津液损伤。若大渴引饮,饮量较多,且不解者,多属热证。但临床不可偏执一端。《伤寒论》中所载:“若脉浮,小便不利,微热消渴者,五苓散主之”,“发汗已,脉浮数,烦渴者,五苓散主之”,均为水湿内盛,阻遏气机,津不上承所致。文中“消渴”、“烦渴”当为“口渴引饮”之互词。此即《张聿青医案》所论:“湿遏气津,渴甚”,均“由于积阻于下,湿郁于上,清气不能上行,则虽有津,津无从流布,所以愈燥愈饮,愈饮而更燥也”。再如,肾阳不足,命门火衰,气化失司,津液不得蒸腾之时,也见口渴引饮。此时,若因肾虚膀胱失约,津液不固,则可并见尿崩之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