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95年下半年,有五个深圳大老板说要做中国黄页的代理商,愿意拿出两万元得到代理权。1995年的两万元可不是小数目,感觉天上掉下馅饼的马云立刻将公司的核心模式和技术和盘托出,为进一步显示合作的诚意,还派技术人员赶到深圳,昼夜不停地建立好系统。坐等合同的马云等到的却是噩耗:那几个深圳老板刚刚开过新闻发布会,拿出来的东西与黄页的一模一样!马云事后回顾说:“当时真受不了,但我还是把它扛下来了。”
经过持续推广,中国黄页的营业额不断增长,1997年的营业收入到了700万元。但麻烦也随之而来。随着互联网在中国升温,中国黄页冒出许多竞争者。
当时最强大的当属本地的杭州电信,他们做了一个非常相似的网站“chinesepage.com”。杭州电信注册资本三亿元,马云注册资本仅两万元;杭州电信有顶级的社会资源和政府资源,马云却一样都没有;企业觉得杭州电信是正规军,马云是野路子。实力悬殊的竞争使得马云最终向对方出让了70%的股份,失去了决策权。杭州电信急于做大赚钱,马云则认为做互联网公司犹如养孩子,不可能让三岁小孩去挣钱。但这种争论最终是由股份多少定胜负的,因此马云决定退出。
马云有段话放在此处总结这次创业历程非常合适:“生活是艰辛的。如果你做得不好,人家会笑话你,把你当垃圾。如果你做得好,人家就抄你、偷你,用各种理由告你……但是生活就像吃巧克力,你不知道下一枚是什么味道。上帝保佑那些虔诚的人。”
马云吃到的下一枚巧克力是在北京创业的机会。1997年年底,当时的外经贸部向马云伸出了橄榄枝,他将自己所持的中国黄页的剩余股份贱卖,带着几个创业伙伴远走北京,继续开发网上贸易站点。
马云在外经贸部所属的中国国际电子商务中心(EDI)出任信息部总经理,他和他的团队在租来的不到20平方米的小房间埋头苦干,成功建设了国富通、中国商品交易市场等网站。网站的模式,简单说就是将中小企业的信息及商品交易市场搬到互联网上。这一在当时尚属全新的模式,受到了众多企业的追捧,网站也创造了“当年创建,当年赢利”的奇迹,纯利润高达287万元。14个月来,马云和他的团队从来没有休息,他们的成绩单如此靓丽,以至于《人民日报》把马云团队称为“梦幻之队”。但由于种种原因,外经贸部此前对马云团队许诺的股份没有落实。马云可以留在北京当官,但他的梦想是创业。
1998年年底,34岁的马云第二次创业依旧失败了,正如他19岁时的第二次高考。离开北京前的最后一个晚上,马云和自己的团队聚在北京的一个小酒馆,众人边喝酒,边抱头痛哭,最后唱起了《真心英雄》。
离开北京回杭州之前,马云跟自己带到北京来的六个人说:“是我带你们来北京的,但现在我要回去,我想告诉你们的是,第一,你们可以留在北京,可以加入新浪,可以加入雅虎,我可以打电话推荐,应该问题不大,工资会非常高;第二,你们可以留在北京大机关里工作,会很稳定,工资也不错;第三,你们可以跟我回去创业,每人的工资是500块人民币,你们跟我创业,十个月内没有休息日,回到杭州后,我们上班的办公室只能在我家里边,我们租不起办公室,每个人租的住房离公司只需五分钟步行,你们打不起出租车,会很穷,十个月后如果失败了,我们再各奔东西,如果没失败,我们就继续往前走。你们认真考虑三天,决定了告诉我。”
马云还告诉大家他离开互联网技术、信息以及资金、传媒关注度最密集的北京,回杭州创业的原因:“我们不需要那么多最新的技术,不能听每天流传于坊间的各种浮躁声音,钱也不是第一需要——控制好成本的话,做个网站并不需要太多的资金——做电子商务的第一需要是来自传统行业的中小企业客户,他们集中在浙江。”
马云给的时间是三天,但这些人出去几分钟后就回来了,他们告诉马云:“我们一起回家。”他们是放弃可以拿到两三万的月薪跟马云回杭州从零开始的,阿里巴巴将在这个团队手中诞生!他们的合作将持续至今。
马云曾对记者说:“我眼中的财富并不只是金钱,朋友、诚信、经历才是世界上最大的财富。”从1995年春到1998年年底,马云没赚到多少钱,但收获了一批可以一起创业的好朋友,以及宝贵的创业经验和创业眼光。
马云对电子商务发展趋势的认识跟他在北京一年多的历练是分不开的。关于开阔眼界对于事业成功的重要性,马云在2007年第四届网商大会上说过一番话:“这个世界上没有哪个CEO是培训出来的。CEO都是通过坐在一起聊天,参加各种论坛学习来的。作为一个领导,眼光、胸怀的锻炼十分重要,要多跑多看,读万卷书不如行万里路,你没有走出县城,就不知道纽约有多大,我去了之后回来觉得自己太渺小了,飞那么长时间还没飞到尽头。我经常跟我的同事说,人要学会投资在自己的脑袋和眼光上面,你每天去的地方都是萧山、余杭,你怎么跟那些大客户讲?你投资点钱到日本东京去看看,到纽约去看看,到全世界去看看,回来之后你的眼光就不一样。人要舍得在自己身上投资,这样才能把机会和财富带给客户。”
宝贵的经历和眼光是坚定的行动换来的。有梦想就要有行动,有行动才会有收获。马云说:“如果你不能把梦想变成现实,就会变成空想、埋怨和抱怨。我见过最多的人是埋怨的人,今天这个世界也一样,所有人都觉得社会充满了问题,所有问题都是别人的问题,跟自己一点关系都没有。梦想是虚的,但是你必须把它做实。”
不是行动之后就必然能迎来成功,创业行动的失败是常事,行动之后能扛住失败的压力,不抱怨、不放弃,这是创业者要迈过的第二道坎。
马云把失败视为创业者需要支付的“成本”:“在30岁之前,我经历的几乎全是失败,我去应聘过近30份工作,全被拒绝掉。我们一起到警察学校报名的五个人,四个同学被录取,我没被录取;跟表弟到望湖宾馆应聘,结果他被录取,我没被录取。肯德基我也去报过名,24个同学去,23个被录取,就我一个被拒。做海博翻译社,搞中国黄页,一路走过来麻烦事太多了。人家觉得阿里巴巴十一二年发展到今天这样的规模很顺利,但是我想告诉大家,我从1992年开始自己做海博翻译社、中国黄页,前面七八年所有的失败,财务上面说的‘成本’,我们早就花过了。”
马云认为成功者赢在最后一秒钟,他给员工讲了一个真实的故事说明这个道理:“阿里是当年的拳王,打遍美国南部无敌手,相当厉害,他成为美国南部冠军,也成为黑人冠军。美国北部有一个白人叫Joe Carmen(音),打遍北部无敌手。两个人决定打一场大仗,在美国拳坛上代表世界大战,代表南方和北方,代表黑人和白人。第一场拳仗白人赢了,第二场阿里赢了,两场都是侥幸。第三场世纪大战,决定在菲律宾马尼拉打。前面八个回合打得双方都认为自己要死了,到第九回合的时候,阿里说打死也不打了,Joe说他也不打了,谁都不肯上去,最后在劝说下两人再打了一下。这一回合(打完)下来之后,阿里说他输了,那个Joe说他死也不上去了,就算赢也不上去了。在关键时刻,阿里跟教练说把白毛巾扔出去,我们投降吧。教练刚刚要扔白毛巾的时候,那个Joe Carmen的教练先一秒钟把白毛巾扔到了外面。这一场阿里取胜。”
马云对创业精神的理解是:“你去看黄山的迎客松,环境不见得很好,但具有强劲生长的力量。创业者是一种精神,永远打不垮的。假如说能够靠资源和环境保障你生长,那就不存在野蛮(生长)一说了;如果我配置资源让你野蛮生长,那种出来的可能都是杂草。”
快乐工作,认真生活
本章的主题是“刚柔并济”的太极之道。三次高考、做翻译社、做中国黄页、做外经贸部网站的创业历程体现了马云“刚”的一面,没有坚忍不拔的精神,不可能有事业的成功。那么,吃苦耐劳就是马云的全部生活吗?马云还有“柔”的一面,太极图是阴阳一体的,工作和生活的切割与对立是缺乏太极智慧的表现。
马云很会在忙碌之中调剂自己的生活。马云的助理陈伟在《这才是马云》一书中回忆了一些这方面的例子。
有一天傍晚马总打电话给陈伟,说他在深圳吃大排档呢,问陈伟最近有没有什么好段子。陈伟就给他讲了两个,电话那头的他哈哈大笑,不能自已。过了一会儿,马云在电话里轻声说:“刚才笑得太响,把旁边一桌人吓着了!”
“中国黄页”成立后,马云频繁去美国出差,一开始蛮兴奋的,后来觉得累了,就让老婆张英代他去。有一天,马云来电:“陈伟,马上组织同学们活动,从今天起每晚都要活动。”陈伟纳闷马云怎么这么有空,马云回答说:“张英去美国了,要15天!我现在的感觉就像是一个叫花子突然捡到了200万元,我都不知道该怎么花了!”
马云曾多次在演讲时说过:“回到家最重要的是要有一张好床,床上要有一个好人!”有一群好朋友、有一个好老婆,给艰苦创业的马云带来了快乐、驱散了孤独。
马云还经常组织自己的创业团队苦中作乐。有一年年底,员工没有年终奖还要加班。马云把员工组织起来开会,说:“假如你们每人有500万元年终奖,你们想怎么花?”大家兴奋地“畅想”了近一个小时后继续工作。工作表现优异的员工肯定要奖励,但马云没钱,他就给他们“加寿”。每次总结会时他都会给这个员工“加200岁”,给那个员工“加300岁”。有位姓钱的员工“加寿”最多,共加了9000岁。他移民加拿大后有一年回国就住马云家,还跟马云学太极。他说他最开心的事就是他曾经是“九千岁”。
2009年情人节前夕,马云给阿里巴巴全体员工写了一封题为《快乐工作,认真生活》的信,在这封信中阐述了他的人生理念:我觉得阿里巴巴最佳的作品应该是我们朝气蓬勃的阿里人。一批每天能把工作后的笑脸带回给家人,第二天能把生活的快乐和智慧带回工作的人!
我希望阿里人是一批有梦想、有激情,能实干又很会生活的人!把生活和工作对立起来的人一定不是真正的阿里人!至少他还不够阿里!我讨厌那些整天混日子,没有理想,没有激情的人(犹如农场里饲养的鸡鸭),我也非常讨厌那些只会拼命工作但毫无生活情趣的人(犹如一台台的机器)!
一个不认真工作的人是不可能会有美好生活的,但同样一个不懂得生活的人是不可能工作好的!
各位阿里同事,我们要奋斗102年,我们不是一个只做12个月的公司。过度消耗我们的体力,透支我们的个人生活,我们一定坚持不住的!
我特别希望大家为了我们自己,为了我们的家人,为了让阿里巴巴真正地健康发展,请“快乐地工作,认真地生活”吧。把生活和工作弄矛盾的人一定要认真地反思!
情人节快到了,记得给你爱和爱你的人送去问候!
马云就是一个很会享受生活的人。他喜欢交朋友,喜欢金庸的武侠小说,喜欢打太极。他在2013年3月举办的IT领袖峰会上进一步阐述了这个理念:认真生活、快乐工作,我特讨厌认真工作的人,工作不要太认真,工作快乐就行,因为只有快乐才能让你有创新,认真只会产生更多的KPI(关键绩效指标)、更多的压力、更多的埋怨、更多的抱怨,只会把自己变成机器。我们不管多伟大、多了不起、多勤奋、多痛苦,永远记住做一个实实在在、舒舒服服、快快乐乐的人,因为人才让我们最美。
正如马云所说,就算事业再怎么成功,都不会妨碍你做个快乐的人。
在35岁创办阿里巴巴时,经历多次失败的马云已经掌握了做人的基本道理、做事的基本方法,可以真正大展宏图了。正如太极拳的练习者练过了桩功,稳固了下盘,可以真正施展高级的功夫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