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管理马云:我的关键时刻
8912200000018

第18章 企业扩张的关键时刻,马云大举建设生态系统(2)

第三个基础设施物流是在中国做电子商务的大瓶颈。物流方面国家已经投了几十万亿元的钱,公路铁路等交通设施都建设得不错,但是效率总体来说还是很差。那如何能有一个很好的机制,来帮助国家的这个基础设施更有效率地发挥作用,同时也能够支持电子商务的发展,这是马云组建“菜鸟网络”的着眼点。他是想完善物流、数据流、资金流三方合为一体的电子商务的生态体系。

马云持续进行的生态系统布局已经呈现出越来越旺盛的生命力。

央行最新数据显示,截至2013年年末,我国居民储蓄余额突破46万亿元,位于历史最高位。其中,活期存款超过17.8万亿元,定期存款超过28.3万亿元。

金融是经济的血液,金融业是马云的电子商务帝国的核心布局之一。几年前,马云放出豪言:“如果银行不改变,我们就改变银行。”这句话并没有被很多金融机构放在眼里,它们以为这只是一句玩笑——它们没有读懂马云的野心。

2013年6月,支付宝为个人用户打造了一款余额增值服务——余额宝。用户在支付宝网站内就可以直接购买基金等理财产品,同时余额宝内的资金还能随时用于网上购物、支付宝转账等支付功能。2014年春节过后,余额宝的规模就已上4000亿元。

2014年2月14日,支付宝的元宵节保险理财产品开售。第一轮活动中,总金额5.8亿元的产品在开售3分钟即售罄。随后,支付宝紧急追加了3亿元产品在下午1点开售,第二轮产品也在开售的2分31秒被抢购一空。共有4.3万投资者购买了“元宵理财”。真正的余额宝二期“定期宝”在2014年3月上线。

互联网货币基金要保证用户体验做到T+0日实时申赎,而不是传统货币基金T+2日赎回款到账,这通常需要运营方准备基金规模5%比例的资金周转,余额宝的这笔资金由财大气粗的支付宝垫付。而最先上线的华夏基金用自有资金垫付,为这一难题已经捉襟见肘。在与众多同类产品的竞争中,充足的财力是余额宝的一大核心竞争优势,这体现了作为生态系统成员的生存优势。

互联网理财虽是初生之虎,但实力惊人。仅2014年1月份,四大银行存款就流失了7000亿元。原本稳坐办公室、坐等储户上门的国有银行客户经理们为了完成指标,不得不放低身段,到大街上和互联网企业一起吆喝叫卖,招徕客户。

马云抢银行饭碗,除了理财,还有贷款。

马云曾说过一串让业界印象深刻的数字,“中国有4200万家中小企业,其中92.08%的企业需要贷款,也就是说,中国有超过3800万家企业需要贷款。这当中,又有69.73%的企业因为不能提供抵押物而从来没有机会获贷”。

2010年6月,浙江阿里巴巴小额贷款股份有限公司正式成立,贷款金额上限为50万元;2011年6月,继浙江之后,阿里系在重庆设立了第二家阿里小贷。截至2012年6月末,浙江和重庆的阿里小贷以16亿元的注册资金,累计为超过12.9万家小微企业提供融资服务,贷款总额超过260亿元。在2012年7月20日,阿里金融单日利息收入峰值达到100万元。

阿里小贷的不良贷款率控制在1%以下,这是借助其生态系统优势的成果。阿里巴巴在信用体系领域的探索早在2002年就开始了,并在2007—2010年与建行、工行合作期间,就逐步建立了信用评价体系和信用数据库,及应对贷款风险的控制机制,借助平台对客户进行风控,并公布不良信用记录。阿里小贷正是基于这个基础开展其“订单贷款”和“信用贷款”。这个数据库还将为即将落地的“阿里担保”

项目服务,帮助其在迅速扩大中小商户融资规模的同时保证自身运营安全。

阿里金融的快速发展得益于它是阿里巴巴集团这个大生态系统的成员,马云说:“阿里金融今天可以跟银行谈判,原因是有阿里巴巴做强大的后盾,否则你连银行门都进不去,谁理你!”

支付是电子商务的兵家必争之地,它是整个移动生态圈最重要的部分,管理着互联网的管道部分,会有大量资金流通,是整个生态圈的枢纽。阿里巴巴的支付宝已成为全球最大的移动支付公司。

2013年通过支付宝手机支付完成了超过27.8亿笔、超过9000亿元(约1500亿美元)的支付。2013年,美国移动支付公司Square总支付额约为200亿美元,Paypal(全球最大的网上支付公司)全年交易量仅超过200亿美元,两家公司加起来都不到支付宝的三分之一。

自2013年11月以来,支付宝手机支付每天达到1200万笔,这一数字进入2014年之后提升至1800万笔,在全球手机支付厂商中排名第一位。从2013年第二季度开始,支付宝手机支付活跃用户数也超过了Paypal,位居全球第一。

经过多年的积累,支付宝的支付场景已经涵盖很多领域:阿里巴巴、淘宝、转账、信用卡还款、代缴水电煤气费、打车、自动售货机、便利店、电影院线、购买火车票……

目前拥有2.4亿用户的支付宝的规模仍将继续扩大,因为应用场景更多的支付企业能够吸引更多的用户,而更多的用户又能吸引更多的商户参与合作支付,这是一个良性循环。

支付工具的成熟需要经过长时间的运营积累,支付宝的跟随者大多面临积累不足的困境。百度曾依靠8%的高收益吸引了部分余额宝内的资金购买“百发”,该产品到期后,不少资金又重新回流,原因在于多数用于短期理财的资金实际是用于消费的,而百度理财缺乏消费场景,当收益率回落时,吸引力自然会下降。

百度“百发”等产品的劣势在于它是单枪匹马跟阿里巴巴这个生态系统竞争。

为了使阿里巴巴这个生态系统充分发挥出协同作战的效用,阿里巴巴的管理人员要想获得更好的提升,就得有轮岗经历。阿里系副总裁和资深总监层级有个“大轮岗制”,这些人轮岗回来,才能在原来的岗位上起到更好的作用。

2012年3月9日,阿里巴巴宣布将对全集团22名组织部中高层管理干部进行轮岗(涉及阿里巴巴集团旗下全部子公司),这主要是加强集团各业务协同、组织打通和人才流动。阿里巴巴集团表示,希望通过此举培育阿里巴巴作为生态平台公司的开放、透明和稳定性,建立起业务生态系统、运营管理系统和组织文化系统,也是基于one company(一个公司)的目标和修身养性的未来发展方向。

在阿里巴巴的轮岗声明中,最重要的是onecompany的目标。来自于不同部门的人才相互流动,带来了积极信息,增进了相互了解,使得公司上下游部门之间更加了解、更能换位思考。顺畅的沟通会带来阿里巴巴集团管理效能的整体提升。通过轮岗,能使阿里巴巴的二十多个事业部实现业务协同和组织打通,运作得像一个生态系统,从而更有生命力和竞争力。

建设生态系统不能单打独斗,还要搞“统一战线”

1964年出生的马云亲身经历过毛泽东时代。在马云看来,毛泽东在军事和思想上有很多东西是值得企业家学习借鉴的。“他决策的方法和思考的方法,我是花了很多时间去思考的。我觉得我们这代人,都曾向60年代的人学习过。”

统一战线是毛泽东思想科学体系中极其重要的组成部分,是中国革命胜利的三大法宝之一。统一战线在企业经营中也大有用武之地。华为总裁任正非2013年在企业内部讲话中就强调了要搞“统一战线”:“合作要找强者合作,比如有时候我汽车没油了,我就蹭他的车坐一坐,总比我走路好,总比我骑毛驴好。所以如果我们敢于、要善于搭上世界各种车,我们这个利益就多元化了。利益多元化,谁能消灭你。就像微软,多少人在微软Windows上开发了二次应用、三次应用,如果微软没有了,他所有的应用都要重新搞一遍,他怎么会希望微软垮掉呢?苹果短期也不会垮掉,因为苹果有很多伙伴,你看现在教学系统都是用苹果软件,上苹果APP Store,教材全下来了。我们也要向这些公司学习,也要走这条路。”“合作伙伴是越多越好,但如果我们去集成,我们就树立了一大堆敌人,就要去颠覆这个世界。谁要颠覆这个世界,谁最后就要灭亡。所以我认为还是要利用盟军的力量,我只要搭着你的船,能挣点钱就够了,我为什么要独霸这个世界呢?”

马云有很强的“统一战线”意识。马云告诫他的同事:“强势的时候帮一些,这是建立环境和关系最重要的。”另外还要有强烈的感恩意识:“今天的阿里巴巴有很多朋友,我现在40%的时间在帮朋友,我要还他们当年帮阿里巴巴的情。你看我以前坐办公室,现在出去了,天天出去,搞得我累死。就是还人家人情,我们能给别人钱吗?不能。我们能给的是时间和对他们的支持,以便未来这个环境建得更好。”

马云搞“统一战线”的典型案例是牵头做物流体系。这是阿里巴巴集团在与外部企业共建生态系统。

在2011年1月举办的物流合作伙伴发展大会上,马云明确表示:“阿里巴巴几年前已经决定放弃商业帝国的思想,什么叫商业帝国?

你要么加入我,或者我废了你。我觉得21世纪人们不应该有这样的心态。什么是21世纪的心态?就是生态,一个生态的环境,大家都是商业生态中的一部分,我们要建立整个商业生态体系。”“你要物流我们帮你建物流体系,但不是我们做,是我们整合社会资源一起去做,这是第一。今天跟大家交流想法,我们一定要支持、扶持物流行业。第二,我们是开放做。第三,我们还希望看见更多PE(私募股权投资)、VC(风险投资)进来。”

马云做物流,不是要抢物流快递行业的饭碗,而是联合物流快递公司及投资公司一起把这个行业做强做大,这就是“统一战线”的做法。

菜鸟网络要组建的“中国智能骨干网”体系,将通过自建、共建、合作、改造等多种模式,在全中国范围内形成一套开放的社会化仓储设施网络。

中国智能骨干网将应用物联网、云计算、网络金融等新技术,为各类B2B、B2C和C2C企业提供开放的服务平台,并联合网上信用体系、网上支付体系共同打造中国未来商业的三大基础设施。

物流的智能化和仓储服务是马云找到的阿里巴巴能做出贡献的地方:“四五年来我们一直在思考一个问题,我们到底能为中国物流做什么?其实国家在整个物流建设上投入了几十万亿,但是效益并不是很高……日本的物流发展非常好,美国物流发展也非常好,但是它们基于IT……我们希望通过1000亿、2000亿的投资能够撬动几十万亿中国已经有的基础设施,能够让国家基础设施发挥出效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