是否有明确的目标、目的和构想,十年后的差异会扩大百倍。人生也好,企业也好,所有的事物都是有限的,都是有寿命限度的。让员工都明确并认同公司的目标、目的和整体构想,与没有这样做的企业相比,结果的差异可能在百倍以上。
企业利益=员工利益
很多企业家在经营的过程中,都会有这样的体会:员工们对于工资、待遇和职位的要求越来越高,这对企业的利益来说是一个很大的威胁,因为我们拿出更多的钱给员工,企业的利润就会下滑。可是,这又偏偏不是个别现象,而是普遍现象。另一方面,要求更高的员工利益的呼声越来越高涨,这让企业家和管理者们陷入了一个进退两难的尴尬境地。
其实,这种现象的发生是必然的,随着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人们的物质和精神生活水平在不断提高,市面上物价上涨的情况比比皆是,这在每个国家都一样。所以,员工们才会有这种提高待遇的需求。
对于这种需求,进行打压是一种极为不明智的做法,不仅会激起部分员工的反抗,就连一部分忠实员工也会感到心寒。
其实,解决企业利益与员工利益的冲突最好的办法,既不是压制,也不是放纵,而是疏导。
认同是经营的开始
说起来,疏导其实并不是什么难事,关键在于你是不是真心实意地与员工进行交流和沟通。沟通是我们企业内部解决矛盾的最好办法。通过沟通交流,我们不但能够发现不少潜在的问题,还可以发现一些以前从未注意到的机遇,来不断完善企业的经营和管理。
而我们进行沟通的目的,就是要让你的员工们能够认同企业,这就是最好的开始。
认同的内容自然就是企业的价值和目标了,如果员工们能够对此有着充分的了解和认识,就不难体会到企业的良苦用心和经营的不易,才会付出更多的努力来帮助企业更好地发展。
我们要让员工们认同我们企业的价值和目标,就要将企业当前的客观实际情况先展示给我们的员工,让他们知道:我们现在经营不顺利,也只能勉强发下来工资,如果你们再要求更高的话,企业只能关门大吉;相反,如果我们通力合作,走出困境,员工们不仅不会面临失业,反而会得到更好的待遇。只有形成类似的共识,我们才能够让员工认同我们的目标。
其次,我们还要展示我们当前的发展条件,即自身的发展状况和内外部的环境。市场需求状况、产品是饱和还是需求、是要维持营销政策还是改进、我们是不是要开发新的产品、是否要改进服务质量、是否要进行其他创新发展……这些都应该让你的员工知道,他们才能对企业的经营状况有一个较为具体的了解。
再次,我们对于自身的战略还应该有着明确的指导思想和发展原则,对于这些原则,要呼吁全体员工加以遵循,我们的企业发展离不开这些指导的思想,也就是我们常说的经营理念和企业文化。正是因为这些看不见的东西,企业才能生存和发展。但是关于这一点,管理者站得位置高,才能看到,员工们因为工作在基层,所以可能无法察觉,只有通过沟通交流,才能让员工们看到。
最后,也是最重要的,我们的企业要制定明确的发展方向和看得见的理想愿景。对于员工来说,要让他们看到希望,要在他们努力之后得到一个好的结果,他们的付出才能有价值,才能得到企业的回报。有了这么一层保障,他们才会真心实意地去工作。
个人利益与整体利益
柳井正从来不认为员工要求个人利益有什么不妥之处,因为他们有权利要求物质和精神上的回报。只要他们付出了,优衣库就绝对不会亏待他们,这是柳井正的管理中一项重要的原则。
其实在管理方面,正如我们在前文中所说过的,个人利益与企业的整体利益是并不冲突的,一个企业的效益越好,所能带给员工的待遇就越高。反过来也是一样,个人待遇越好,员工的工作动力就大,给企业创造的财富就越多,这是毫不矛盾的,甚至还存在一种相辅相成的关系,不可能存在此消彼长的情况。
柳井正在迅销株式会社成立之初,对内部的管理者讲话时,曾经说过:“我们的企业是否有明确的目标和构想,也许现在看不出差异,但是过上十年二十年,有目标和没目标的差距所造成的结果,相差可能超过100倍。很多人对于企业想要做什么、想实现怎样的目标、该目标的整体构想,没有一个明确的概念。这是绝对不行的。我认为,公司不仅要有目标,全体员工还要好好学习,明确和认同这个目标。”三十多年的时间很快就过去了,柳井正在检验成果的时候发现,拥有明确的发展目标,的确给企业带来了巨大的好处,员工们也对发展目标有了一个深刻的认识。
当然,想要让员工们认同你的目标和构想,也要通过长期的实践和管理,才有可能实现的。我们的目标的认同过程,一般是一个由上到下的流程:先由企业家和少数高层管理者经过详细的分析和缜密的制定,公布和确立这些企业的目标,然后再通过传达、命令等方式,转交给中层管理者,让他们能够率先体会到企业的愿景。这样一来,企业的目标才会被下放,而不是仅仅只有少数的领导知晓。
中层的管理者一般作为各部门的负责人、各团队的领导,负责一个部门的全体员工的管理,他们对于企业构想的认同非常重要,只有他们认同了,才会心甘情愿并且准确无误地将这些目标和构想传递下去,让基层的员工们认同,这一步非常关键。所以,我们绝对不能提倡越级认可,否则的话,就很容易造成企业内部的混乱。比如说,一个企业家直接将他的构想公布给了所有员工,那么所有的员工都是在同一时间接受这一思想的,也在同一时间开始理解和消化。这样一来,中间的管理者就很少有机会能够在这一方面给员工们提供帮助,甚至有时候他们对于公司构想的理解还不如自己下属的员工深刻。
所以,在有了明确的目标和构想之后,我们的企业家和管理者所应该考虑的第一个问题,就是将这些目标和构想传达给全体员工,这个过程是循序渐进的,并且是潜移默化的,不能因为注重速度和忽视了传达的质量。要让这些东西能够真正渗透进员工的内心,只有这样,他们才会渐渐将自身利益同企业利益结合起来,自觉地遵守公司的规章制度,让我们的企业发展更上一层楼。
优衣库用了三十年的时间,来实现员工利益和企业利益的有效统一,那么你又要用多少年呢?
内部管理更为重要
在上一个法则当中,我们详细地介绍了企业生存和发展的过程中,可能会面对金融危机的威胁、市场变化的威胁、竞争对手的紧逼、内部管理的混乱、商品服务的质量、文化差异的影响这六大威胁。但是,规避上述这些风险,并不是靠嘴上说说就能做到的。想要真正地实现企业的跨越式发展,尽量避免这些风险,我们还要从内部做起。
六大风险中,有不少是属于企业的外部威胁的,比如市场、对手、需求这些东西,虽然它们也很重要,也能够在很大的程度上决定企业的成败,但是它们绝对不是企业经营中的唯一重点。相较于这些外部因素,企业家们应该更多地注意内部环境的稳定。
我们只有先确定内部的稳定,让全体员工上下一心,才能保证企业最基本的生存和发展问题,否则,企业内一团乱麻,谁也不服谁,不听从命令,不执行工作,那么我们什么都做不了,任何事业都无法开展了。
稳定的内部环境对于企业至关重要
所以,一个稳定的内部环境对于企业来说实在是太重要了。柳井正的企业管理中,从来都是从员工着手的,而不是根据那些已经制定好的制度照章办事。虽然优衣库也有很多制度,但是它们所发挥的作用毕竟是有限的,只有从根本出发,做好员工内心的管理,才能让他们对于企业的理念心服口服。
这样一来,稳定的内部环境就能给企业带来更多的好处。
1.保证经营的基础环节不动摇。我们的内部环境是否稳定,直接决定了企业能不能顺利运营,在很多基础的环节上如生产、销售、宣传、财务等方面,更是作用明显。人心不齐,做基础的日常工作的时候,员工就没有工作动力,偷工减料,造成不必要的损失。稳定的环境就会保证员工们做到齐心协力,共同做好这些最基础的环节。
2.为企业更长远的发展奠基。我们做好内部环境的管理工作,其实是为未来更好的发展铺平道路。只有内部的环境稳定了,我们的企业才有信心去跟竞争对手一较高低,才不会因为担心后院失火而有所顾忌。稳定的内部环境,就是企业最坚实的后盾,哪怕是在挑战中遭受了挫折,员工们能跟企业一起顶着,企业就还有重新翻身的机会,才能放手一搏,而不至于总是害怕内部混乱而投鼠忌器。
3.创造和谐轻松的工作环境。环境对于员工的影响是直接且巨大的,我们的内部环境如果做得不好,员工们在工作时就很难处理与同事、上下级之间的关系,从而导致矛盾的进一步激化。我们只有帮助他们,营造一个良好的工作氛围,有情感维系、制度管理等方法,双管齐下,让员工们能够形成良好的工作习惯,乐于帮助他人、与其他人相互配合,这样一种轻松愉快的工作环境,是每一个员工都梦寐以求的。他们在这里,才能最大程度地释放自己的潜力和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