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管理优衣库逆市热销23秘诀
8900200000032

第32章 保持积极思维,对未来寄予希望,使企业充满活力(1)

做生意和经营就是要抓住现在,着眼未来。过去的已经过去了,未来才是希望。我们努力的结果如何,取决于我们对未来的希望程度。乐观地预期未来,坚信未来会朝好的方向发展,积极努力地去行动,是企业取得成功的秘诀。

跳出圈子,创造财富

千禧年的到来,并没有把世界经济推上一个新的高度,随之到来的却是企业家们的梦魇——金融危机,不但没有多少企业能够逆风而行,反而不少老牌零售业巨头纷纷落马。

然而,在这股萧条的劲风当中,却杀出一匹黑马。柳井正带着他的优衣库,杀出了重围。尽管面临着无数的挫折与苦难,柳井正毅然决然地跳出了困守着很多人的圈子,获得了自己的成就。

那么,这到底是怎样一个怪圈,使得那些所谓的商业奇才也逃离不了其束缚呢?

过去的辉煌是扼制企业进步的怪圈

这个怪圈就是企业的成就。

有人会很奇怪:成就怎么可能会是怪圈?这不正是所有的企业家都梦寐以求想得到的东西吗?为什么最后反而会成为束缚他们、最终导致失败的绊脚石呢?

但是你首先要弄明白的是,成就即便是个好东西,它也已经是一个过去式了。我们虽然在过去的经营中取得了不小的成果,但是绝不能因此而掉以轻心,甚至是因小失大。

有的企业家在经营初期,的确是豪气冲天,有着满腔的抱负和才华,迫切地想要去施展。真等到他们闯出了一片天地,公司也有了一定的规模之后,反而变得畏首畏尾起来,生怕因为一时的冲动而丢掉了胜利的果实。这样的人在商界实在是屡见不鲜。

本来这样的举动其实并没有什么不妥,是谨慎细心的表现,但是,一旦这种谨慎超过了底线,就会让人丢掉了原本的信心和积极奋进的勇气,这完全是得不偿失的。

那些老牌的企业认为自己采取保守的经营策略并没有什么不妥,只要守住过去留下的辉煌果实,就一定能够挺过危急。殊不知,商海中犹如逆水行舟,不进则退。

相信未来会朝好的方向发展

相比较于其他企业家,柳井正的眼光一直是朝前看的。在他的经营生涯中,从来没有一次是因为回首往事而导致失败的,更没有停滞过前进的脚步:一号店成立,就想着开拓更广阔的疆土,让优衣库遍地开花,成为日本第一服装品牌;等到优衣库真的成为了日本第一,他也没有满足,还要进军海外,从亚洲到欧洲,再从欧洲到美洲,进而成为世界第一。

这是一个野心家固有的心态。不过,柳井正可不仅仅是一个野心家,他还是一个非常有信心、非常乐观的实业家。对于事物的发展,他从来都是看到其好的、有潜力的一面,不会去过多地顾忌发展所要冒的风险。在他眼里,我们的企业如果不尝试进步,就一定会被湮没在历史的潮流中。

尤其是像服装零售业这样的领域,无论是产品的更新换代,还是销售模式的革新速度,都是不会给我们时间去犹豫的,哪怕是只比别人慢了一天,也会导致全盘的落后。做生意就是要把握现在、着眼未来,这一点从古至今就没有改变过。我们不能停留于原有的辉煌之上,故步自封,那不是高高在上的王座,而是自己给自己垒砌起来的坟墓罢了。

过去的成就已经不算是成就了,只有着眼未来,才能给企业带来更多的希望。我们的企业能够获得多少,关键在于我们对未来是否抱有期望,并能够为之努力奋斗,取得更好的结果。

只要时刻对未来抱有乐观的心态,坚信我们的企业如果跟上潮流,就一定能够朝着好的方向发展,并且积极地付诸行动,就不难取得成功。

“心动”不如“行动”

当然,光是树立起对未来的信心,能够对未来的企业发展有着积极的希望,虽然很好,可是还不够。我们不光要“心动”,还必须“行动”,才能真正地走出这个圈子。

在这个世界上有两种人,一种是空想家,一种是实践家。空想家喜欢对未来提出各种构想,甚至有些是别人从来没有想到过的绝妙点子,但是遗憾的是,他们从来只会想想而已,极少会付诸行动,把那些好的创意都糟践了。而那些实践家,虽然他们有时候并没有什么特别优秀的点子或者是才能,但是他们能够立刻将自己的想法付诸行动。虽然有时候,实践家会碰一鼻子灰,让那些空想家们嘲笑不已,但是也有很多实践家,通过不懈的努力和无数次的失败,摸索出了一条通往胜利的道路。

所以,成功者永远只会在实践家当中产生,空想家最后一无所获。我们要做的就是埋头苦干、敢于前行的实践家,就算我们没有什么机会,也没有太多的才能,获得成功的概率也是大大超过那些只会想想或是光说不练的人。

柳井正就是这样一个实践家。

随着优衣库的进一步发展,柳井正于1992年作出了一个重要的决定:关闭广岛一号店。由于优衣库已经整体实现了从城市型到郊外型的转变,广岛一号店作为一家坐落于市中心的门店,已经没有存在的必要了,还会给企业的整体经营带来不小的麻烦。但是从感情上来讲,所有优衣库的成员,包括柳井正本人,都是舍不得关闭广岛店的,因为这毕竟是他们获得成功的地方,是优衣库梦想开始的地方。但现实是残酷的,如果优衣库想要获得进一步发展,就必须将改革进行到底。于是,柳井正还是选择了前进,忍痛下令关闭了一号店。正是柳井正此举彻底实现了优衣库的转型,两年后优衣库的门店发展到109家,并且完成了上市,这使得柳井正离他的“日本第一”的梦想又近了一步。

柳井正对于优衣库的未来一直是非常乐观的,尽管他知道自己的公司将面临更大的挑战,以后所遇到的竞争对手也会越来越强大,但是他的目光一直是注视着前方的,从未动摇。

始终对未来充满期望

我们都说,凡事要向前看,不能停留在过去的成就中沾沾自喜,面对即将到来的危险还不自知,最终走向灭亡。别人去尝试新事物的时候失败,还能称之为有冒险精神,自己却是因为固守过去的辉煌才失败的,在别人看来就是顽固不化、畏敌如虎的表现。

柳井正就从来没有因为这一点担心过,因为他从来没有停滞过前进的脚步,从不畏惧任何一个竞争对手,哪怕他们是GAP、H&M这样的世界强者,优衣库也有着一股初生牛犊不怕虎的冲劲,一次次地不懈尝试,反倒是让他的对手们伤透了脑筋。

他对于优衣库的定位一直是世界第一。有着如此之高的期望,也难怪他们会用这么高的标准去要求自己,让优衣库不断提升产品质量、服务水平和管理能力,用优衣库出众的企业文化去吸引顾客。

总而言之,有着成为第一的愿景,心中对未来始终抱有期望,那么你就有了努力的动力之源。

期望有多高,起点才有多高

小时候,我们都知道这样一个道理:在考试之前,孩子们都在复习,有的孩子说要考100分,结果最后真的考了100分,就算是没有考到的,也大多数能考在90多分的样子,同样是很好的。还有一些孩子,前一晚上复习的时候就想,只要能考及格就行,结果等考试成绩出来了,只有少数人能达到60分以上,甚至大多数都还没有及格。

由此我们看到,目标的高低对于最终的成果有着很大的影响。

一家企业如果把目标设得很低,那么就会觉得这是一件轻而易举就能完成的任务,比如以优衣库现今商业帝国的地位,如果把目标设为“保持日本第一”,这个目标比起“世界第一”来说还是略逊一筹,整个企业一下子就没了精气神,失去了奋斗的目标和动力。相反,企业将目标定立得非常远大,要求全体员工为了实现这一目标而奋进,给所有人展示你的愿景和未来企业的发展之路,那么员工们的热情就会被瞬间激发。

期望成为世界第一,就要把自己当做世界第一来要求。柳井正早在20世纪90年代就是以“世界第一”的标准来要求员工和自己的,哪怕那时候的优衣库连“日本第一”都不是。但是,他要求所有员工都将自己当做是世界第一服装品牌的员工,发挥出120%的工作效率,才能帮助企业实现自身的愿景,员工自己也能通过这种努力,达到一个崭新的高度。

人才是未来发展的动力

我们想要实现企业的愿景,保持积极奋斗的精神,让企业朝着更好的方向发展,就必须拥有一支属于自己的人才队伍。

柳井正非常重视人才的力量,有人会说,企业如果规模小、人数少,才越发能体现出优秀人才的个人力量;等到企业发展到了一定规模、员工很多的时候,优秀人才就发挥不了什么作用了,反而要看企业的团队配合是否默契。这个说法原本是没有错的,但是柳井正认为,企业发展的规模壮大之后,更应该重视人才的作用,团队协作重要不假,但是一支普通员工组成的队伍,跟一支由精英组成的队伍比起来,战斗力孰强孰弱,简直是高下立判。

所以,柳井正在经营优衣库期间,非常重视人才的招揽和培养。优衣库不仅是“优质服装的仓库”,更是一个惹人眼红的优秀人才基地,随便拿出一个精英店长,就是其他企业抢破头也抢不到的人才。

人才队伍不仅仅要管理,还要培养,因为每一个员工都有其潜在的发展能力,我们的企业稍加培养,既可以最大程度地发挥他们的最大实力,为企业谋求更多的利益,也会让员工们感谢你对他们的培育,从而增强他们对企业的归属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