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是罗琳在里斯学院正式上岗的第一天。
许久没有站在讲台上的罗琳,在这一刻竟然感到十分紧张。看着讲台下面坐着那么多学生,大家都在用一种好奇的目光盯着自己,罗琳的呼吸似乎都变得有些急促。她稳了稳心神,冲着学生们微微一笑:“大家好,我是乔安娜·罗琳,从今天开始,我将教授大家法语。”
罗琳话音刚落,底下就有一个顽皮的男孩子接着说道:“擀面杖?”
全班哄堂大笑。不过罗琳并没有因此感到窘迫或紧张,她天生的幽默感在这时候发挥了重要作用。
“哦,不止擀面杖,他们有时候也叫我滚石①。”罗琳顽皮地眨着眼睛,语气显得十分轻松。
学生们再次大笑了起来,之前那个接话的男生脸上泛起了不好意思的红晕。学生们都没想到这个瘦弱的女教师还有如此平易近人的一面,不禁多了几分亲切感。顿时,课堂的气氛比刚刚缓和了不少。罗琳觉得自己似乎在这个玩笑之后立即进入了状态,面对这些学生的目光她不再感到紧张,她相信这间教室里的任何事情自己都能驾驭得游刃有余。
罗琳在担当实习教师的时候,由于没有什么资历,她一直都采取中规中矩的教学路线,无非是按部就班地教给学生朗读或者默写书本上那些枯燥乏味的知识。这种教学模式,就连罗琳自己都会觉得没法忍受。如今,她已经完全成为了课堂的主导,她需要为学习这件枯燥的事情注入更多新鲜的活力才行。
罗琳的第一节课上得十分成功。学生们对她的教学方式十分认可,没有人打瞌睡,他们对于课堂活动的参与也十分积极。这给罗琳带来了巨大的信心。不过一次成功并没有让罗琳兴奋太久,她继续思索着更多有趣的教学模式,她在巴黎、在葡萄牙都曾经担任过语言教师,在现在看来,那些经历都已经变成了罗琳宝贵的教学经验。
罗琳对于教学的热心并非只是出于职业责任感抑或是对这个行业的爱好,她之所以想要出色地完成教学任务,更多地是为了保住自己的职位。相对于学校其他的资深教师,罗琳的教学经验有些不值一提。而且她刚刚拿到教师资格证书不久,当然比不上那些拥有十几年教龄的老教师,所以,她需要在教学形式上胜过他人,而不是经年累月才会获得的经验。她曾经经历过无比黑暗的时光,她比常人更加了解眼前这种生活的来之不易,她绝对不能允许自己再回到那种没有尽头的黑暗当中。
为了不被淘汰,罗琳每天回到家都会绞尽脑汁思考新点子。她发挥了自己在其他方面的才能,比如绘画。罗琳先是确认了在课堂上要讲解的几个单词,再加入一些想象,把那个单词所描述的物品画在一张卡片纸上,同时在下面写上这个单词。虽然过去了很多年,罗琳的素描技巧依然没有生疏。由于只是用来当作课堂教学活动的辅助道具,罗琳也不需要花费太多的精力,就能把这些卡片描画得精妙绝伦。
她利用晚上休息的时候做了很多这类教具,到了第二天,再带到学校去使用。她把学生分成若干小组,每一个小组都派出两个人从众多卡片中随机选出一张。两个人当中,只有一个人可以看那卡片上画的是什么,看完之后,这个人需要用法语来描述他看到的东西,让另外那个人猜。在整个猜词的过程中,两个人都只能用法语交流。一旦猜中了答案,那张卡片就可以被他们留下当作纪念。由于罗琳的素描水平很高,她画的卡片十分受学生们的喜爱。那些没有轮到猜词的学生,也会利用下课时间去悄悄地跟罗琳要来一张当作纪念。
里斯学院很快就流传着一个关于罗琳的传说。一位貌不惊人的法语女教师,她的课堂总是像体育课一样热热闹闹,上课的学生里不会有人犯困,更不会有人觉得索然无味,一时间,学校里的很多学生都对罗琳的法语课与罗琳本人产生了极大的兴趣。就连罗琳上第一堂课时的那段开场白,也就是关于“擀面杖”和“滚石”的幽默自嘲,也都成为了罗琳平易近人的最有力证据。
在里斯学院的教学成功不止给她带来了信心与名誉,更重要的是丰厚的收入。法语教师的工资比她以往任何一个工作所带来的收益都要丰厚,罗琳用这些钱更换了一间条件比较好的公寓居住,给自己买了几件新衣服,给杰西卡买了她一直想要的毛绒玩具。她不必再为生计发愁,不用再担心是否会因为没钱而饿肚子或者露宿街头。不久之后,罗琳还清了之前从谢安与黛安娜那里拿到的借款。
独立的生活让罗琳看上去不再形容憔悴,她觉得自己现在很幸福,特别是在下班之后的晚上,女儿在床上安静地睡觉,自己则坐在柔软的靠椅上喝着茶,在柔和的灯光下,她刚刚完成了《哈利·波特与魔法石》的手稿。女儿与创作,在罗琳的生命中占据着无法估量的比重,就在这一刻,她觉得自己对于人生再无其他奢侈的要求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