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亲子南怀瑾谈优秀孩子的经典教育
8847800000031

第31章 自己认为劳苦的事情,不交给别人

“无施劳”,自己认为劳苦的事情,不交给别人。……英雄可以施劳,把自己的理想,建筑在别人的烦恼、痛苦上。圣贤则不想把自己的烦恼、痛苦放在别人的肩膀上,而想担起天下人的烦恼与痛苦。

——南怀瑾《论语别裁·不如归去》

【精彩导读】

孔子曾说过:“己所不欲,勿施于人。”他的学生颜渊很好地继承了这一点,因为当孔子问他的志向时,他的回答是:“愿无伐善,无施劳。”“无施劳”,就是自己认为劳苦的事情,不交给别人。在南怀瑾看来,颜渊不是做英雄的材料,倒有做圣人的潜质。因为圣贤与英雄的分野就是:英雄能够征服天下,不能克服自己;圣贤不想征服天下,只想征服自己。可见做圣贤比做英雄要难得多。换句话说,就是英雄可以施劳,把自己的理想建筑在别人的烦恼、痛苦上;但圣贤不想把自己的烦恼、痛苦放在别人的肩膀上,而想担起天下人的烦恼与痛苦。

对于孩子来说,他们幼小的心灵还不懂得英雄与圣贤的这个区别,只是单纯地认为做英雄比做圣贤要气派得多,所以他们常常会把自己认为劳苦的事交给别人去干。比如,孩子们在学校搞大打扫时,有时某个班的同学会因为打扫累了,不愿意再费力去倒垃圾,而把自己区域的垃圾扫到别的班级负责打扫的区域里。那别的班级的同学自然会生气,因为他们打扫得也很累,他们倒自己区域的垃圾就够辛苦的了,坚决不愿意再倒别的班级的垃圾,这样他们就会找对方理论,理论不行就会谩骂,对方自然会给予回击,渐渐就发展成班级间的斗殴事件了。

这样的事件,就是典型的“施劳”引起的纠纷,如果孩子们能够明白“己所不欲,勿施于人”的道理,做到不“施劳”,懂得多为他人着想,这样的纠纷就不会发生。说到底,还是孩子内心的爱没有被唤醒。因此,在日常生活中,我们要教会孩子以爱己之心对待周围的人,无论做什么事,都要以自己的感受,去体会别人的感受;以自己的处境,去想象别人的处境;放在自己的位置上,将心比心,把别人想成自己,设身处地为对方着想,真正做到孔子所说的“己所不欲,勿施于人”的仁。

【亲子诵读】

《论语·里仁》节选

子曰:“苟志于仁矣,无恶也。

解析:

孔子说:“如果立志于仁,就不会做坏事了。”

《论语·颜渊》节选

仲弓问仁。子曰:“出门如见大宾,使民如承大祭。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在邦无怨,在家无怨。”仲弓曰:“雍虽不敏,请事斯语矣。”

解析:

仲弓问什么是仁。孔子说:“出门办事如同去接待贵宾,使唤百姓如同去进行重大的祭祀,(都要认真严肃)。自己不愿意要的,不要强加于别人;做到在诸侯的朝廷上没人怨恨自己;在卿大夫的封地里也没人怨恨自己。”仲弓说:“我虽然笨,也要照您的话去做。”

《论语·卫灵公》节选

子贡问曰:“有一言而可以终身行之者乎?”子曰:“其恕乎!己所不欲,勿施于人。”

解析:

子贡问孔子:“有没有一个字可以终身奉行的呢?”孔子回答说:“那就是恕吧!自己不愿意的,不要强加给别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