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哲学传习录全鉴
8832700000041

第41章 陈九川录——戒慎恐惧在心念(2)

曰:“尔那一点良知,是尔自家底准则。尔意念著处,他是便知是,非便知非,更瞒他一些不得。尔只不要欺他,实实落落依看他做去,善便存,恶便去,他这里何等稳当快乐。此便是‘格物’的真诀,‘致知’的实功。若不靠着这些真机,如何去格物?我亦近年体贴出来如此分明。初犹疑只依他恐有不足,精细看无些小欠阙。”

【译文】

庚辰年(1520年,正德十五年),前往虔州,再次见到先生,九川说:“最近,我做功夫虽然略微掌握些要领,但总是不能做到自信与快乐常伴心间。”

先生说:“你只是一味地在心上寻求天理,这就是所谓的‘理障’。这里边有个诀窍。”

九川问:“请问是什么诀窍?”

先生说:“就是‘致知’。”

九川问:“怎样致知呢?”

先生说:“你的那一点良知,就是你自己的行为准则。你的意念所到之处,正确的就明白正确,错误的就明白错误,不可能有丝毫的隐瞒。只要你不去欺骗良知,实实在在地遵循着良知去做,是善就存养,是恶就除去,这样是何等的自信快乐啊!这些就是‘格物’的诀窍,‘致知’的真功。如果不靠这样的真知,又怎么去‘格物’呢?我也是近几年才领悟得如此清楚明白的,刚开始,我还犹豫依照本心恐怕还有不足之处,但经过仔细体悟,发现并没有一丝缺陷。”

“理障说”是阳明为学过程中一个重要的问题和转折点。阳明在正德十五年(1520年)与陈九川的答问中首次提到,并以“理障说”终结“格物穷理”“心、理二分”的为学功夫,始倡“致良知”之“知行合一”的为学宗旨。

9人胸中各有个圣人

【原典】

在虔,与于中、谦之同侍。先生曰:“人胸中各有个圣人,只自信不及,都自埋倒了。”因顾于中曰:“尔胸中原是圣人。”

于中起,不敢当。

先生曰:“此是尔自家有的,如何要推?”

于中又曰:“不敢。”

先生曰:“众人皆有之,况在于中?却何故谦起来?谦亦不得。”

于中乃笑受。

又论:“良知在人,随你如何,不能泯灭,虽盗贼亦自知不当为盗,唤他作贼,他还忸怩。”

于中曰:“只是物欲遮蔽。良心在内,自不会失。如云自蔽日,日何尝失了?”

先生曰:“于中如此聪明,他人见不及此。”

【译文】

在虔州的时候,我和于中、邹守益一块陪伴先生。先生说:“每个人内心里都藏着一个成为圣人的可能和愿望,只是因为不自信,就都被湮没了。”先生因此看着于中说:“你的胸中原本是有圣人的。”

于中赶紧站起来说:“不敢当,不敢当!”

先生说:“这是你自己本来就有的,为何要谦虚推辞呢?”

于中赶紧又说:“不敢当,确实不敢当。”

先生说:“每个人都有,更何况于中你呢?为什么要谦让呢?这是谦让不得的。”

于中于是就笑着接受了。

先生又说:“良知自在人心,随你怎么变化都不会被泯灭,就算是盗贼,他也明白自己不应该去偷窃,你说他是贼,他也会羞愧不好意思的。”

于中说:“那只是良知被物欲给蒙蔽了,良知依旧在人的心中,不会自己消失。这就如同乌云蔽日,而太阳并不会因此而真的消失。”

先生说:“于中如此聪明,别人的见识是达不到这个高度的。”

王阳明认为,一般民众只要能摒除物欲,使良知显现,都可以成为圣人,不分高低贵贱,大家都是平等的。“人胸中各有个圣人”的论断,是一种人性平等的思想,大大提高了人的主体意识和自尊心,更加坚定了人皆可以为圣贤的信心。

10功夫愈久,愈觉不同

【原典】

先生曰:“这些子看得透彻,随他千言万语,是非诚伪,到前便明。合得的便是,合不得的便非,如佛家说‘心印’相似,真是个试金石、指南针。”

先生曰:“人若知这良知诀窍,随他多少邪思枉念,这里一觉,都自消融。真个是灵丹一粒,点铁成金。”

崇一曰:“先生‘致知’之旨,发尽精蕴,看来这里再去不得。”

先生曰:“何言之易也!再用功半年看如何?又用功一年看如何?功夫愈久,愈觉不同,此难口说。”

先生问:“九川于‘致知’之说,体验如何?”

九川曰:“自觉不同。往时操持,常不得个恰好,此乃是恰好处。”

先生曰:“可知是体来与听讲不同。我初与讲时,知尔只是忽易,未有滋味。只这个要妙,再体到深处,日见不同,是无穷尽的。”

又曰:“此‘致知’二字,真是个千古圣传之秘,见到这里,‘百世以俟圣人而不惑’。”

【译文】

先生说:“人如果熟知这良知的诀窍,随便任何人说千道万,是非诚伪,到跟前就会一眼明辨。相符合的就正确,不相符的自然错。这和佛家所说的‘心印’相似,是万试不爽的试金石、指南针。”

先生说:“人如果深谙良知的诀窍,随便他有多少邪思枉念,只要被良知察觉,自然会被消除。就像灵丹妙药,可以点铁成金。”

欧阳崇一说:“先生把致良知的宗旨阐发得淋漓尽致,看来想在这个问题上再讲是不可能了。”

先生说:“怎能说这么容易!再下半年的功夫,看看会怎样?再下一年的功夫,看看又会怎样?用功愈久,愈会感到不一样,这里的奥妙是难以用语言来表达的。”

先生问:“九川你对于致知的学说体验如何?”

九川说:“自我感觉与以往不一样。以往应用起来时常不能恰到好处,现在用得熟了基本能做到恰到好处了。”

先生说:“可见亲身体验的和听到的就是不一样。我当初给你讲的时候,知道你听得糊里糊涂的,没有真切体会到。从恰到好处再往深处体会,每天都有新的认识,这是没有止境的。”

先生又说:“这‘致知’两字,的确是千古圣贤相传的秘诀,懂得了这个道理,就能像《中庸》所说的那样‘百世以俟圣人而不惑’。”

致良知是一门必须实际体验的艺术,这门功夫内化至极又外化至极,能将所有玄远的意义感觉化,功夫愈久,愈觉不同,非言语所可形容。在程朱那里,千古圣人相传以道,而在王阳明看来,致良知则成为千古圣人相传之密旨,从而以致良知代替了圣人传道。

11人人自有

【原典】

九川问曰:“伊川说到‘体用一原、显微无间’处,门人已说是泄天机。先天‘致知’之说,莫亦泄天机太甚否?”

先生曰:“圣人已指以示人,只为后人掩匿,我发明耳,何故说泄?此是人人自有的,觉来什不打紧一般,然与不用实功人说,亦甚轻忽可惜,彼此无益;与实用功而不得其要者提撕之,甚沛然得力。”

【译文】

九川问:“当程颐先生说到‘体用一原,显微无间’时,他的弟子都说他泄露了天机。先生的致良知的学说,是不是也泄露了过多的天机?”

先生说:“圣人早已把致良知的学说指示了世人,只是因为被后人隐匿了,我不过使它重新显露而已,何来泄露天机之说呢?良知是每个人天生就有的,虽觉察到,也觉得无关紧要。因而,我向没有切实用功的人说致知,只可惜他们也不屑一顾,对彼此都没有什么收益;我同踏实用功却不得要领的人谈致知,讲解清晰,他们则感到受益匪浅。”

王阳明认为,良知是圣人早就昭示世人的,而且是人与生俱来的,他只是发掘人固有的良知让它放出光明而已,因此不存在泄露天机之说。

12委曲谦下

【原典】

又曰:“知来本无知,觉来本无觉,然不知则遂沦埋。”

先生曰:“大凡朋友,须箴规指摘处少,诱掖奖劝意多,方是。”

后又戒九川云:“与朋友论学,须委曲谦下,宽以居之。”

【译文】

先生又说:“知道了才发现本来是不知道,觉察到了才发现本来是没觉察,但如果不知道,那么良知随时都会被沦落埋没。”

先生又说:“大凡朋友间相处,彼此间应当批评指责少、开导鼓励多,如此才是正确的。”

随后先生又训诫九川说:“和朋友一起探讨学问,应该谦虚谨慎,宽以待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