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励志福布斯财富故事会
878600000035

第35章 到中国狩猎

第四章第五节 到中国狩猎

2005年,米塔尔在中国还没有生产过一吨钢水,也没有一处生产基地,却敢抛出这样的豪言壮语:2006年以前,在中国内地达到1000~1500万吨的生产规模。如果这一计划得以实现,那么这样的规模在中国的钢铁企业中至少要排在第二、第三的位置,仅次于宝钢或鞍钢。对于一般人而言,这样的言论如果不是黄粱美梦、痴人说梦的话,就是自吹自擂、虚张声势。

但是,钢铁大亨拉克希米?米塔尔说出这样的话,不仅不会让人们觉得是无稽之谈,反而让中国整个钢铁行业都心惊胆寒。因为人们知道他的撒手锏:大规模地收购中国的大中型钢铁企业。

在世界钢铁市场上,中国作为钢铁头号消费大国,早已被米塔尔视为战略要地。他本人也坚持认为,中国、印度等新兴市场未来的年增长率绝对不低于6%。因此,将在其他市场上取得成功的并购策略复制到中国钢铁企业身上,迅速进入并在中国市场布局,也自然成为米塔尔开拓中国市场的首选。可是,作为外资企业,尽管实力雄厚,要想在产业政策管制严格的中国钢铁产业翻云覆雨,恐怕比起他在欧洲市场遇到的阻力还要大。

尽管困难重重,但是在2005年7月,米塔尔以超过26亿元的价格,收购了中国华菱管线37%的股份,迈出进军中国钢铁市场的第一步。在谈判中,在华菱集团的坚持下,双方达成“并列第一大股东”的协议。但是,这个折中方案未获得国家发改委的批准,后来米塔尔又按要求修改协议,并让出第一大股东的地位。2005年7月,国家发改委终于发布相关文件,同意华菱管线的股权转让。至此,米塔尔终于依靠以退为进的策略促成了这一并购案的成功。

但是,米塔尔接下来的扩张之路似乎并不顺畅。他先后计划收购包头钢铁、八一钢铁、莱芜钢铁三家企业的行动均告失败。

眼见收购中国国有钢铁企业的如意算盘落空了,身经百战的米塔尔又将目光投向了中国民营钢铁企业。

2008年2月,米塔尔公司表示,将于当年夏季或之前完成对中国东方集团的收购。中国东方集团作为我国民营钢铁龙头老大,虽然400万吨的年产量仅占中国钢铁总产量的1%左右,但它主要生产价值和利润更高的H型钢材,这一特点正符合上文提到的“利润才是唯一标准”的“米塔尔法则”。根据此前签署的股东协议,一旦交易成功,米塔尔最终将获得中国东方集团73.13%的股权,成为第一家全面控制我国钢铁企业的跨国公司。

目前,尽管米塔尔与中国东方集团签署的股东协议还需获得商务部反垄断部门调查审批,这一计划将存在不小的变数和风险,但是值得我们关注的是,米塔尔布局中国市场的长期战略肯定不会改变。

2008年5月,又有新消息传出:拉克希米?米塔尔向鞍钢股份董事长张晓刚提议,收购鞍钢近25%的股份。虽然商谈并未涉及财务条款,但以鞍钢当时的市值推算,购入其25%的股份将花费米塔尔至少50亿美元。

张晓刚向英国《金融时报》表示,尽管他拒绝了米塔尔的上述提议,但他原则上乐意接受米塔尔持有鞍钢1%~2%的股份。如此说来,米塔尔持有鞍钢25%股份的计划似乎是一相情愿了。尽管此事一直没有新的进展,但是米塔尔急不可耐地想占领中国市场的决心袒露无疑。

近几年来,米塔尔并购我国钢铁企业的决心不但没有动摇,反而更加坚定,脚步也在加快。他不但热衷于与我国钢铁企业合作,而且希望在并购我国钢铁企业时实施部分控股或绝对控股。只要能达到并购的目的,其他的都好谈。

事实上,米塔尔之所以如此看重中国市场,一方面因为中国是钢铁消费大国,市场前景广阔。另一方面,从世界版图来看,米塔尔也必须在中国下足工夫。从他的整体战略布局上看,东起我国辽宁营口的独立投资的伊斯帕特钢铁厂,到计划收购的包头钢铁,再到地处乌鲁木齐的八一钢铁,西至哈萨克斯坦的卡钢,乃至延伸到被他收购的波兰钢铁厂,正好使米塔尔可以建立起一个横跨欧亚大陆的钢铁帝国。这样的宏伟布局,恐怕是米塔尔狩猎中国的更重要的原因。

由此看来,米塔尔在中国狩猎的行动才刚刚开始。未来的中国钢铁市场,肯定少不了这位印度大亨忙碌的身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