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文化传说哈密
8785300000025

第25章 风俗传说(1)

三皇庙

三皇庙是属于镇西汉城东南隅庙宇群落的庙宇。当地老者说,因为这座庙宇里供奉的是天皇、地皇和人皇,所以叫作三皇庙。至于何为天皇、地皇、人皇这三皇,就解说多样了。有人说是伏羲、神农、燧人,有人说是伏羲、神农、女娲。就这两种说法看,伏羲和神农是两者都有的,是没有什么含糊的,分歧只在于女娲和燧人之间。当地人对女娲是很崇拜的,女娲娘娘家喻户晓,而对燧人氏就显得不那么熟悉和热情了。而且在当地人的观念中总是把女娲与王母、观音合而为一,都笼而统之地称为娘娘。要以这种情况来作取舍的依据,燧人与女娲两位中,女娲必然是登上三皇宝座的选择。那么,镇西三皇庙里的三皇就应该是伏羲、神农和女娲了。不过,在镇西的民间传说中,女娲与伏羲的关系并不似我国传统的传说那样,是她与其胞兄交合繁衍人类的,也不是她抟土塑人,而是扳下自己的肋骨变幻成人的。这极有可能是当地人以为同胞血亲繁衍不合当下的伦理而改造了的。

至于女娲娘娘的形象,说是一个年轻女子形象,也不似观音、王母那样庄重而美丽,衣饰规正而鲜艳,她虽头戴树叶冠,身着兽皮袍,倒也古朴周正。伏羲和神农的形象,没有具体的描述,只是说是年轻人的形象,伏羲带着打猎的弓箭,神农肩上扛着一张犁。镇西民间传说的解释是,伏羲教会人们打猎,神农教会人们种田,女娲教会人们生儿育女。所以三皇是与人类生存繁衍关系最为密切的尊神。既然如此,人们的敬奉也就往往跟随着三皇的功德而进行:与狩猎相关的乞求当然要求伏羲,与农事相关乞求就祭祀神农,与生育相关的乞求自然是要叩拜女娲娘娘了。据说,甘肃天水人在三皇庙里烧香的最多,这除了上述原因之外,伏羲还是他们天水人的老乡。

奇怪的是这样一个与人们繁衍生息密切相关的众神之庙,据说却没有固定的庙会,只是在初一、十五随意敬香而已。这也许是后来的香火稀少,使人们忘记了庙会;也许是一向初一、十五香火繁盛,冲淡了固定的庙会。不过民间还有一种与此不同的说法,就是三皇庙的庙会是在每年的三月初三,参加庙会的人多是瞎子、瘸子、聋子这些个残疾人。这若用理性的思维方式去揣测宗教现象,就是残疾人器官功能的缺失自然是应该找女娲娘娘请求再造的,况且他们的衣食之忧请神农、伏羲排解也是合情合理的。

不过,在镇西故地关于三皇的传说却有两则:一则是女娲补天,一则是三餐饭一打扮。

女娲补天是这么说的。当年妖人作乱,弄了个天塌地陷,洪水遍地,猛兽肆虐。女娲为救众生,就炼石补天。辛苦了半天,却因为没算计好少炼了一块石头,在西北天边空下了一个大洞,寒风从这个洞里吹进来,给人们带来了寒冷的威胁。而地处洞口的镇西地方就显得特别寒冷。这么一来,镇西就冬寒夏不热,五谷都不结。

镇西人不甘忍受寒冷,他们就自己动手补天。他们补天的方法是每年正月二十这一天,家家户户吃饼子。所吃饼子的种类很多,有蒸饼,有烙饼,有炸饼,还有封羊肉盖饼子。人们在吃饼之前先把饼子供奉在窗台上、天窗上、门顶上,凡是屋里通风的地方,都要献上供品。在上供时,主祭者还要念叨:补天挡寒风,补地塞窟窿,天地一齐补,定有好收成。这叫正月二十的补天补地。

镇西人很重视补天补地,直到现在,镇西故地巴里坤还不忘记正月二十补天补地吃封肉盖饼子的习俗,不过现在一般只是吃吃而已,供品已少有奉献的了。

三餐饭一打扮是这么说的。女娲刚把人造出来的那阵,人就像娃娃一样傻着呢,真是吃饭不知道个饥饱,睡觉不知道个颠倒。早也吃晚也吃,有时一天吃八顿,有时八天吃一顿,没个定规;穿衣服也不知道整齐干净,男人不洗脸,女人不梳头,乱七八糟,脏不拉叽,很不像样子。

话说女娲娘娘手下的童子把人的这种不好的情况报告了女娲娘娘,女娲娘娘想了一想,觉得应该给她亲手创造的这些人们定个规矩了,就对童子说:“你去给他们定上个规矩,就说是我说了,叫他们一天吃上一顿饭,打扮上三回!”

女娲娘娘的意思很明确,饭吃多了吃头不好弄不说,还把人弄得脏不拉叽的不好看。因此,这个主意挺好的,节约粮食,又能使人干净整洁。

可惜这个童子骚劲儿大了些,刚出门就碰上了娘娘的丫鬟,调笑了一阵,得了丫鬟的一个好颜色,喜悦得昏了头脑,就把娘娘的旨意给传达颠倒了:“呔,我说人们呀,大伙听着,女娲娘娘有话,叫你们每天里打扮上一遍,吃上三餐饭!”

这样,人们就成了一天三餐饭一打扮的习惯了。

这三餐饭一打扮的苦恼和对一餐饭三打扮的向往,是吃食缺乏现实和精神贫乏现实的反映,是对衣食有着,无忧无虑生活的追求,是贫困者的心声。

讲述:姚许氏 采录:许学诚

灵牌

有母子二人,儿子的老子早就过世,妈妈受苦受累硬是把儿子拉扯大。

谁知道儿子恶得了不得,妈妈一句话说不对,动手就打。说要吃饭,端得慢了都不行。就这样,妈妈常常挨打受气,对谁说去呢?只能等儿子下地去,偷偷地一个人哭上一场。

有一天,儿子又下地干活去,到中午也不见回来,妈妈把饭做好,左等右等不见儿子回来,跑到门外,远远看见儿子呼哧哧地来了,妈妈吓得赶快躲到大树后边偷偷地看。一看儿子满脸的怒气:“天呀!儿子又要打我来了。”抬脚就往家跑,前脚刚进门,儿子后脚就跟进来:“你这个老不死的,啥时候了,你咋不把饭送到地里?”连说带打来了一顿。妈妈不敢哭,战战兢兢盛上饭给儿子端上桌子,儿子一吃一喝,往炕上一躺,呼噜噜地睡去了。

妈妈挨了一顿打,心里实在伤心,想:“我前世也不知作了啥孽,今生受的这个罪,报应呀。”越哭越伤心,越伤心就越不想活了。儿子一觉醒来,吭也不吭一声就下地去了。到了地上拿铁锹翻地呢,一块地翻完,正坐下缓口气,妈妈提着茶壶送茶来,见儿子坐在那,赶紧倒上一碗茶端过去。说也怪,儿子一看见妈妈就着气,茶一喝完,嗖的一声把碗甩出去好远,妈妈眼泪唰唰地往下流,悄悄地提着茶壶回去了。

儿子正在缓着呢,忽地一只黑老鸦落到地边上不动了。儿子走过去一看,又老又瘦的一个黑老鸦,看样子是活不成了。不一会儿,几个尕黑老鸦飞过来,围着黑老鸦不住地叫呀叫,眼看着黑老鸦不能飞,几个尕黑老鸦一个给衔上个虫子来,喂到黑老鸦的嘴里,一个衔上个草,给黑老鸦铺到肚子底下。黑老鸦一声唤,小的就围在跟前,头靠着头,像是心疼得很。“呀!扁毛畜生都这么仁义,我对我的妈妈也太不孝了。”儿子被黑老鸦感化了。难过地哭开了,连哭带跑就回家来了。妈妈一看儿子跑回来,天呀,我又不知要遭什么罪,干脆死了吧,心一横,一头就碰到炕边上碰死了。儿子眼看着妈妈碰死,大声吼呀哭呀,跺脚捶胸,自己就把自己狠狠地打呀。

过了几天,这个恶儿子请来个先生,用木板刻个妈妈,天天吃饭时供在桌子上,睡觉时给妈妈盖上被子,白天干活的时候,把妈妈放在地边。以后,娶了媳妇,让媳妇也这样对待妈妈,可这个媳妇就偏不听他的:“一个木头板子,又不是个人,管它呢!”就把“妈妈”放到房顶上了。有一天,天下大雨,不一会儿又下起了冰雹。儿子忽地想起“妈妈”,问媳妇:“妈妈呢?”媳妇说:“噢,在房上呢。”儿子赶快上到房上一看,木板子变成房顶那么大的一块,别人家的房顶都砸了,就是他们家的好好的。儿子哭开了:“妈妈呀,你活的时候我没有好好地孝顺你,你死了还顾着我干啥?”

从此以后,这个儿子和媳妇就把刻有妈妈的这块木板供在桌子上,逢年过节了,敬个香,烧个纸。平时遇有好吃的了,也端给供上。慢慢地,周围的邻居也学着他们的样子,大大妈妈死了,用木头刻个样子供上。后来学的人多了,匠人刻不过来,就刻个木牌子,写上死人的名字供上。又不知过了多少年,逐渐形成了灵牌。就是现在,不少户人家,还有供灵牌的习惯呢!

讲述:杜秀珍 采录:张丹

打春牛

打春牛就是打碎春牛塑像以祈求六畜兴旺、五谷丰登的一种民间活动。

要打春牛首先必须塑造春牛像。每年冬至日,也就是民间所谓的“交九”日,塑造春牛像的工程便开始启动了。工程由各类专门的工匠承担。木匠制作春牛的骨架,塑造匠制作春牛的筋肉,画匠制作春牛的皮毛。这些工程不可一次性完成,要每逢“九”作一次。春打“六九头”,这样一共要作六次,才告成功。据说标准的春牛跟真的活牛一样大小,一样的色泽神情。制作完毕的春牛,总是虎虎富有生机地站在抬架上,等待庄严时刻的到来。

打春牛的仪式确实庄严到了非同一般的地步。正式仪式开始之前是大型的社火活动,耍狮子,舞龙灯,踩高跷,扭秧歌,跑旱船,打腰鼓,真的热闹非凡,跟过元宵一样红火。

专门负责打春牛仪式的是称作春官老爷的角色。这个角色一般是由社火的主持人承担的,多是无官无品的民间艺人。他的装束行头是,头戴圆翅乌纱帽,身穿七品蓝官袍,足登厚底黑朝靴,总是大模大样地高高坐在明轿①上。而所谓的明轿就有点滑稽,不过是在一把大太师椅子上穿了两根抬杆,由四个壮汉肩抬着走来走去而已。不过令人生畏的是明轿前卫可是四个手舞五梢鞭②开道的衙役。他们也如同春官老爷一样是由民间艺人扮演的角色,也许正是因为如此,他们以假作真,在半戏谑中制裁起来,手比真的还黑呢。春官老爷无品无级,却是见官大一级的。而且据说权力还是真格的。所以,见了春官老爷,必须是文官下轿,武官下马。街头行人百姓更不在话下,早早腾点让道,勾首肃立两旁,不敢张扬。若稍有怠慢不恭者,就合该去领受五梢鞭的厉害。所谓五梢鞭就是骆驼客用的那种短柄五节长鞭,抽打力极强,好手一鞭能打翻骆驼;也许怕伤人,将习用的狗皮梢换作彩色棉布梢,可减轻抽打又可显现吉祥。

待到打春牛的仪式即将开始的时候,县里的文武官员和乡绅名流,也在东关关帝庙大殿和过厅里燃烛焚香敬献供品,恭候春牛大驾光临。于是,护春牛的仪仗队也就开始了它堂而皇之的大游行。因为春牛是在萧曹庙亦即案牍庙里塑成的,游行也就从这里开始。其路线是出南门,过西门,进北门,出东门,径奔东关关帝庙。社火队作前导,拉拉队作后卫。而抬春牛的三十多位青年农民,个个赤红精壮,趾高气扬,好像他们肩上的角色不是牛,而是神。春牛也愈发显得神气,高立于攒动的人头之上,像在松软的泥土上耕耘。

仪仗队进入东关关帝庙,春官老爷早由文武官员迎接过去,在过厅里高坐品茶。春牛也给高高地供奉在大殿前,与关老爷一同享受香火。

人们在屏息等待一个庄严而神圣的时刻。

文官胸前佩戴的印有“春”字的银章在阳光下闪闪发光,武官们手持称作“春条”的柳枝在清风中轻轻摆动,百姓也早停止了交头接耳,瞪大眼睛瞅着春牛。

牛!”

在一阵紧锣密鼓的喧嚣之后,只听春官老爷直着嗓子尖咋咋地喊:“打———

在场者齐声呼应:“打———春———牛!”

木匠们应声上前,利索地锯下春牛的脑袋,供奉在香案上。紧接着有几十个手持大棒的壮汉扑将上去,一顿乱棒,噼里啪啦地将春牛打了个粉身碎骨。那打前的愤恨,打后的快意,竟像是对付不共戴天的仇敌一般。

讲述:许泰儒 采录:许学诚

注释:

①明轿:本来是没有篷帏的轿子,这里所谓的明轿是在椅子上穿了抬杆做成的,就类似滑竿了。

②五梢鞭:是打春牛仪式中专用的长鞭,形似骆驼鞭,不过其梢头有五条之多,而且是用五种颜色的布条做成的。

过火和摸谷子

除夕的头一天,凡是饲养大牲畜的人家都要清理棚圈,牛棚、马厩、骆驼圈,连毛驴栅栏都要打扫得干干净净,甚至连清理出去的牲畜粪便也要堆放得有棱有角,用新土覆盖了。在为门庭宅院贴春联的同时,大牲畜的门楣和正面的墙壁上也要贴上春联。春联的内容却多以牛马为题材,比如有一家的春联是这样写的:“春牛迎春春来早,神马附神神韵高。”横批是:“六畜兴旺”。不知是对于牛的格外青睐,还是因为牛有两只坚挺的犄角,牛犄角上是要贴春联的,小巧玲珑,二指宽,一拃长,缠绕在牛角上。即使是驼圈驴栏,其春联内容也是以牛马为题材。偶有驼户家在其骆驼圈的春联中,也用“驼”字,却是忌讳用“骆驼”二字。毛驴的名字却是绝对不能上春联的。贴好了春联,有的人家还兴在棚圈里设香炷。也许是棚圈多柴草,不兴燃蜡烛,也不设香案,只是将香炷插在槽头或者墙缝里。

这一天,大牲畜的饮食也格外受到优待。除了要吃比平时掺麦草质量高的纯青草和豆瓣料之外,还能分享一点主人享用的“年馍”,如花卷、油果之类。如果运气好,还能喝到主人优待的面汤。这种煮过手擀面或者拉条子的面汤,在平素都是人“吃啥饭,喝啥汤”中喝了,有时实在喝不了也就给猪了,挨不上大牲畜享用的。而在井台饮牲口的时候,假如恰逢从水里打捞出作为祭井神供品的馒头油饼,也要给牲畜吃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