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心理让你目瞪口呆的怪诞心理学
8768800000006

第6章 不可思议的心理:到底你是不是神经病(5)

3.将欢乐带入生活

抑郁常常导致自尊心的下降甚至自暴自弃。易感抑郁的人往往比较善良,体贴他人,利他主义,却往往过低评价自己,贬低自己,拒绝应得的欢乐。即使在情绪正常的时候,他们也总是觉得自己没有资格享受欢乐。他们总是把别人的需要放在第一位。有许多父母就是这样。他们把儿女的需要放在大大高于自己的需要之上,而不给自己留下一点点时间和空间。

即使你现在还不认为你有资格享受自己的欢乐,至少你应该做你自己所喜欢的事情。无论工作怎么忙,你也必须找时间来让自己轻松一下,做一点你觉得能使自己高兴的事情。眼前的欢乐能帮助你预防未来的抑郁。将欢乐带进生活的确是良好心境的基本策略之一。

4.不要孤注一掷

世上没有一帆风顺的事情。每个人都会遇到工作或生活的某些方面进展不顺的情况,或夫妻关系发生矛盾,或个人爱好得不到满足,或生活中似乎充满各种问题。因此如果将所有的自尊心都绑在生活的某一件事情上,你肯定会变得非常脆弱。回顾一下你的抑郁历史,它是不是与你生活中某一个方面的进展情况紧密相连?比方说,你是不是当工作不顺利的时候就情绪低落?如果你的抑郁过程确实与你的生活中某一个方面有密切的关系,就表明你很可能是太孤注于这一掷了。

为了避免发生这种片面的依赖性,最好是有生活的多个方面:朋友、家庭、工作、爱好和兴趣,家庭内和家庭外的,社会和个人的。每一个部分都能增强你的自尊心。当生活的某一个方面进展不太顺利的时候,你还可以从其他的方面获得安慰和支持。

5.建立可靠的人际关系

当发生什么不利事件时,有一个可以完全信赖的人,无论是亲戚、配偶或朋友,是防止抑郁的最重要保证之一。如果你还没有这么一个亲密的可以依靠的人际关系,你的朋友也不能向你提供能帮助你防止抑郁的感情支持,你就应该想办法开始建立这样的支持关系。

恐惧症:一上车我就害怕

陈石,男,36岁,公务员,自从7年前结了婚,正式成为有车一族后,一直驾车上下班。他为人谨慎,遵纪守法,从未发生过交通事故。但最近两年时间,却逐渐害怕起开车来,开车也不如以前那样得心应手,经常出现心跳加剧,呼吸急促,手脚不听使唤,因此差点发生车祸。陈石怀疑自己患上了心脏病,多次到各大医院检查,结果表明心脏正常。因为害怕开车,他开始搭同事的顺风车上班。虽然不再开车了,陈石还是忐忑不安,一上车就紧张,整个人绷得紧紧的,跟平时判若两人。不过这些症状,一等到下车后就消失得无影无踪。为了避免坐车,陈石多次谢绝了单位的出游活动,因而受到一些同事的嘲笑。他自己也觉得这样害怕没有必要,但无法控制,为此深感烦恼。据医生诊断,故事中的主人公患有典型的恐惧症。

一般来说,恐惧症有以下五个特征:某种客体或情境常引起强烈的恐惧;恐惧时常伴有自主神经症状,如心慌、呼吸急促、头晕、出汗等;对恐惧的客体和情境极力回避;自己知道这种恐惧是过分的、没有必要的,但不能控制;在预计可能会遇到恐惧客体或情境时便感到紧张不安,称为预期焦虑。

恐惧性情绪反应是一种具有自我防护、回避危害、保证生命安全的心理防卫功能,人皆有之。例如人们对黑暗、僻静处、高空环境、毒蛇猛兽都可能产生恐惧性回避反应。儿童、女性、胆小者和某些心理缺陷者,恐惧心理尤为明显。

根据恐惧对象的不同,恐惧症主要分为三类。

1.广场恐惧症

在1871年创用本症名词时原本是指有一类病人,一参加公共广场集会或群众性狂欢时,就出现病理性恐惧反应。一旦迅速离开广场后,病情随之消失。以后发现本症患者对商场、大百货公司、登高、仰视高大建筑物,乘坐电梯、公共车辆、过江轮渡,穿过隧道、繁忙的马路,以及走过很深很长的走廊等都会产生恐惧反应。任何环境如果存在拥挤、封闭、使其感到无法逃脱或回避,皆可导致恐惧发作。因为患者感到进入或留在这些地方,对自己不安全,有生命危险,有发生晕厥或失去控制而无法逃离的可能。因此,广场恐惧症也可称为“特殊境遇性恐惧症”。这类病人初期只对1~2种环境产生恐惧和回避,如乘汽车恐惧时改乘火车旅行尚能适应。只要有人陪伴,甚至与爱犬同行,尚可出门办事。若不及时治疗,随着时间推延,对上述任何场所、环境都产生包围感和威胁性恐惧心理,伴随严重的回避行为,最重时自我封闭在家,整天不能外出。

2.社交恐惧症

社交恐惧症是指对特殊的人群发生强烈恐惧紧张的内心体验和出现回避反应的一类恐慌症,故又称为“见人恐惧”。这类病人平时不接触人群,见到自己父母等熟悉亲近的人,无恐惧紧张现象。一旦遇到陌生人、异性、上级领导甚至马路上的行人就会恐惧紧张,出现拘束不安、焦虑不宁、手足无措、面红耳赤、心悸出汗、头昏呕吐、四肢颤抖等身心异常反应。同时本人想方设法加以回避,脱离现场,躲避人群,以求减轻心理不安。社交恐惧症如不及时治疗,症状会逐渐加重,最后发展到不敢外出,拒绝出席一切群体社交活动,内心异常痛苦忧郁。

3.单纯性恐惧症

除了对环境和人物恐惧以外,还有动物恐惧症,如害怕狗、猫、老鼠、昆虫等小动物,不敢碰摸,甚至不敢看,有时连对动物的玩具、图片和影视形象也感到紧张恐惧,竭力回避;疾病恐惧症,如心脏病、结核病、麻风病、中风或其他不治之症等。对癌症的心理恐怖,则称为“恐癌症”。其他恐惧症如见到鲜血恐惧,甚至突然晕厥发作,称为“见血恐惧症”。

关于恐惧症的发病原因,目前仍不清楚。大部分学者认为恐惧与患者过去的某一特定经历有关,对这一特定经历的条件反射可能是诱发恐惧的病理机制。案例中的陈石在追寻自己害怕开车的原因时,经过努力的回忆,想起多年前,他的大学同学小张发生过车祸,造成左手和右腿残废。本来陈石早已经忘了这件事,但就在2年前,他无意中再次遇到小张,看到残废的小张,陈石的情绪异常激动,便开始变得不敢开车甚至不敢坐车了。

有专家指出,恐惧症并不是什么难以治愈的顽症,只要接受适当的治疗,90%的患者都会得到明显的改善。而且无论病史多长、病情多重,治疗效果都很好。

如何克服心理恐惧?

1.要相信自己能够克服恐惧

通过解释、疏导,告诉自己之所以对某种物体、情境或人恐惧,是因为主观意念所致。如社交恐惧,就是自己的一种强迫性的消极观念占上风,总担心与别人谈话、交往,别人会嘲笑或看不起自己,不管事实上是否真如此,总觉得很不自在、很尴尬、很恐慌。所以,要消除恐惧症,就要勇敢地面对引起恐惧的事物,学会控制、调节自己的害怕情绪。

挫折也是一种磨炼,要拿出积极的心态和行动,自己的路要靠自己的脚走。不必太在意外界因素,你的信心和努力才是真正能使你成长的动力。

2.采用系统脱敏法

所谓系统脱敏法也称缓慢暴露法,是一种常用的行为治疗方法。其基本原则是交互抑制,即每次在引发焦虑的刺激物出现的同时,让自己作出抑制焦虑的反应,这种反应就会削弱,最终切断刺激物同焦虑反应间的联系。采用系统脱敏法治疗恐惧症要求有计划、有目的地指导,鼓励自己去接触使自己产生恐惧的人群、事物或情境,即使暂时会产生恐惧,也要忍受和适应,直到恐惧情绪全部消失为止。

采用系统脱敏疗法进行治疗应包括三个步骤:

第一步:建立恐惧等级层次。这一步包含两项内容:找出所有使自己感到恐惧的事件,然后将这些事件按等级程度由小到大排列。

第二步:放松训练。一般需要6~10次练习,每次历时半小时,每天1~2次,以达到全身肌肉能够迅速进入松弛状态为合格。

第三步:系统脱敏练习。包括放松、想象脱敏训练、实地适应训练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