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南·汉广
南有乔木,不可休思。汉有游女,不可求思。汉之广矣,不可泳思。江之永矣,不可方思。
翘翘错薪,言刈其楚。之子于归,言秣其马。汉之广矣,不可泳思。江之永矣,不可方思。
翘翘错薪,言刈其蒌。之子于归,言秣其驹。汉之广矣,不可泳思。江之永矣,不可方思。
托名刘向编撰的《列仙传》中,有一个美丽然而又流溢着淡淡哀感的故事:书生郑交甫在汉水之滨邂逅两位神女,一见倾心,互相以诗言情。神女解下佩珠送给郑交甫,交甫欣然藏于怀中,但回头一看,神女已杳然无踪,怀中之佩,也失其所在。袅袅秋风之中,郑交甫枨触满怀。《鲁诗》认为“汉有游女,不可求思,此之谓也”。这个故事自然是不可靠的,因为人神相遇的韵事,本属子虚乌有,乃人们心造的幻影而已。不过《鲁诗》附会这个故事,倒点出了这一首诗所表现的爱恋遇阻的主题。
首句“南有乔木,不可休思”,既是兴句又是比句。郑玄笺云:“木以高其枝叶之故,故人不得就而止息也。”乔木固然是高大的树木,但不见得就不可在下面休息。这一句中的“南”和下面作为对句的“汉有游女,不可求思”中的“汉”(汉水),都应该指区域,《毛传》释“南有乔木”亦云:“南方之木美。”因此这两句意为:南方虽然有高大的树木,我却不能往其下歇息,就像汉水边虽然有心爱的姑娘,我却不能追求到她。关于“游女”,《韩诗》以为“汉(汉水)神也”。我们知道这是杜撰的故事,所以解释作出游的女子较好。“不可求”的原因可能很多,诗人没有给予说明,只是曼声长叹:“汉之广矣,不可泳思。江之永矣,不可方思。”这里江、汉对举,互文见义。诗人就眼前的景物来抒情:长江、汉水浩浩汤汤,源远流长,既不能浮游而前,也不能以筏渡过,就好像我有所爱却无法得到啊!
虽然明知这个姑娘是不可求得的,但是诗人却始终希冀着有朝一日能够实现这个美好的愿望。他在难以自拔的痛苦之中,执著地表示他的热情。诗的第二章写道:“翘翘错薪,言刈其楚。”翘翘,是高出之状。楚,指荆,一种落叶灌木,分布在黄河、长江流域一带。郑笺云:“楚,杂薪之中尤翘翘者,我欲刈取之,以喻众女皆贞洁,我又欲取其尤高洁者。”今天还有“翘楚”这个词,出处大概就是这首诗吧。诗人意为:砍柴要砍杂木中长条的荆枝,娶妻就要娶那个最好的姑娘。“之子于归,言秣其马”。如果她嫁给我,我将心甘情愿为她喂马。诗人又明知这是不可能之事,于是满怀惆怅地唱道:“汉之广矣,不可泳思;江之永矣,不可方思。”
第三章基本是第二章的重复,只改动了“蒌”和“驹”两个词。这两词的变动,看似简单,其实很有深意。蒌,是蒌蒿,初春时节生长在水边的植物,苏轼有“蒌蒿满地芦芽短”之句。驹,是小马。和上句对比,这里所写的景、物,更具柔情,抒情味更浓。诗人说,割草要割江边那嫩嫩的蒌蒿,娶妻就要娶那心仪的姑娘。如果她嫁给我,我将心甘情愿替她把小马驹来喂养。二、三两章的“言秣其马”、“言秣其驹”,都表现了诗人为所爱的人卑身屈己的态度,也即朱熹所说“悦之至”、“敬之深”。
第三章最后四句又是咏叹心愿之难以得偿:“汉之广矣,不可泳思;江之永矣,不可方思。”
一连三章的咏叹,正是清人方玉润《诗经原始》所说的:“对烟水茫茫,浩渺无际,广不可泳,长更无方。唯有徘徊瞻望,长歌浩叹而已。”在反复的咏叹之中,流泻着一种哀婉无奈、缠绵悠长的情意,它和游女飘忽的身影、江面微茫的风景融成一片悠悠不尽的情韵,遍布于天宇之间,使人心旌动摇,和诗人一起品味着人生的缺陷。
中国古代诗歌理论很强调情与物的关系,所谓“情以物兴”、“物以情观”。《汉广》这首诗中的乔木、长江、汉水,都是诗人生活中可能接触到的景物,客观的景物偶然触动了诗人心中的某一角落,深蕴的记忆被唤醒了,诗人的感情喷涌而出。这种不可遏止的感情又被诗人涂抹在那些有意义的景物上,使物皆着上诗人的悲喜哀乐各种情感。如诗中无知的汉水和长江,也负载了诗人说不尽的忧愁。
现在我们把这首诗来和《周南》中的《关雎》作一个简单的比较。
我们知道《关雎》篇是写诗人在黄河小洲上看到双双对对的雎鸠在欢快地鸣叫,触动了内心希望和“淑女”结成配偶的感情。诗共五章,其二、四、五章都用采摘荇菜来起兴,“左右流之”、“左右采之”、“左右芼之”的描写,细腻地表现了追求淑女过程的艰难。第三章有点特殊,它像是插曲,又像是过渡,姚际恒《诗经通论》评道:“夹此四句于‘寤寐求之’之下,‘友之’‘乐之’二章之上,承上递下,通篇精神全在此处。盖必著此四句,方使下‘友’‘乐’二义快足满意。若无此,则上之云‘求’,下之云‘友’、‘乐’,气势弱而不振矣。”我想,它的好处就在于越是强调现在思念的痛苦,越能突出后来结合的快乐。三、四两章写虚拟之景。诗人想象愿望实现,和淑女终成佳偶,将以琴瑟、钟鼓使她愉悦。
读这首诗,我们感受到恋爱中少年强烈的思慕之情,他也为追求中的困难而烦恼,但他从来没有失去希望和勇气,所以诗中的情调基本是欢快、乐观的。用来作兴的“关关雎鸠,在河之洲”写景句,画面有声有色,生机勃勃,不是《汉广》一开始就表示绝无希望的黯然,更没有“汉之广矣,不可泳思;江之永矣,不可方思”的低回不已的喟叹。
《诗经》中写爱情的诗歌固然很多,但是由于诗人的身份、遭遇、性情不同,在表现手法、措辞、情调甚至选景等方面的表现也是异彩纷呈的。
邶风·凯风
凯风自南,吹彼棘心。棘心夭夭,母氏劬劳。
凯风自南,吹彼棘薪。母氏圣善,我无令人。
爰有寒泉,在浚之下。有子七人,母氏劳苦。
睆黄鸟,载好其音。有子七人,莫慰母心。
孟郊《游子吟》中“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晖”,因为道出了普天下子女对母亲的感恩之情而脍炙人口。在《诗经》中,表现这一种人类至真至纯的情感的诗歌,也为数不少,《邶风》中的《凯风》就是子女歌唱母亲的伟大以及自责未尽反哺之心的诗歌。
凯风,指夏天的风。棘,酸枣树。孔颖达疏引李巡言:“南风长养万物,万物喜乐,故曰凯风。”这两句说,温暖的风从南方吹来,吹拂着酸枣树鲜嫩的小芽。它显然是比喻母亲对子女无微不至的养育照顾。“夭夭”是茁壮之状,诗人说酸枣树一天天粗壮结实,母亲付出了多少的辛苦!
诗第二章开头的兴句中,将“心”改成了“薪”,表明时间流逝,酸枣树长大可以当柴薪了,比喻孩子们成人了。圣善,通达道理而有美德之意。令人,好人。“我无令人”,这是孩子们反躬自省的话,他们觉得母亲是那么高尚,在她面前,我们只能自惭形秽。
第三章不用“凯风”兴起了,却拿卫国浚邑的寒泉作比。王先谦《集疏》云:“言虽七子,无益于母,不如寒泉有益于人。”这个解释是有道理的,因为它和上章“我无令人”的构思是一样的,意为母亲虽然有我们七个儿子,她为我们日夜辛苦,我们却不能为她作什么,不像寒泉能给人带来好处。
最后一章的“睆黄鸟,载好其音”,意思说黄鸟的叫声清和婉转,美妙动听。“有子七人,莫慰母心”,意谓母亲有七个儿子,却没有一个能够宽慰她的心。上下反衬,人不如鸟,表达了七子在母爱面前深深的自责。
陈奂《传疏》评道:“后二章以寒泉之益于浚,黄鸟之好其音,喻七子不能事悦其母,泉、鸟之不如也。”程俊英《诗经注析》说:“这种以相反事物衬托主题思想的方法,是《诗经》兴法的一个特点,也是‘兴’区别于‘比’的主要方面。”这里且不讨论兴和比的异同,只就以相反事物衬托主题来讲,各家的观点基本相同。所以这首诗在主题方面,表达了母子之间血肉相连的亲情,可以看作是《游子吟》一类诗的滥觞。
曾经有人批评这首诗在艺术上有“平直”之憾(如吴乔《答万季埜诗问》中“断不可以文章之道平直出之”)。程俊英先生反驳道“此诗的佳处,不在婉曲,正在平直。诗中没有过分的渲染、太深的寄托,有的只是朴素明白的描述,感情自然的流露”。(同上)我很赞成程先生的分析,但我还认为此诗在艺术上也有匠心独运的“奇崛”之处。它使用了自我贬抑、衬托另一方的手法,从而突出了子女对母亲奉养不足的内疚,使母子亲情更加感人。可能正因如此,有些卫道士反而误解了此诗的主题。如《诗序》竟然说:“《凯风》,美孝子也。卫之淫风流行,虽有七子之母,犹不能安其室,故美七子能尽其孝道,以慰其母心,而成其志耳。”郑笺云:“不安其室,欲去嫁也。成其志者,成言孝子自责之意。”意谓七子自责尽孝不够,不能宽慰母心,致使母亲虽有七子,却想再嫁。这是因为不了解以相反事物来衬托主题的缘故。另外,诗中所使用的凯风、棘心的比喻,也生动而贴切。自《凯风》之后,人们常用“凯风”这一个词来表示母爱。如《古乐府长歌行》:远游使心思,游子恋所生。凯风吹长棘,夭夭枝叶倾。
黄鸟鸣相追,咬咬弄好音。伫立望西河,泣下沾罗缨。
小雅·蓼莪
蓼蓼者莪,匪莪伊蒿。哀哀父母,生我劬劳。
蓼蓼者莪,匪莪伊蔚。哀哀父母,生我劳瘁。
瓶之罄矣,维罍之耻。鲜民之生,不如死之久矣!无父何怙,无母何恃?出则衔恤,入则靡至。
父兮生我,母兮鞠我。拊我畜我,长我育我。顾我复我,出入腹我。欲报之德,昊天罔极!
南山烈烈,飘风发发。民莫不谷,我独何害!
南山律律,飘风弗弗。民莫不谷,我独不卒!
汉代《衡方碑》中有“感鄁(邶)人之《凯风》,悼《蓼仪(莪)》之勤劬”的句子。《邶风·凯风》是歌颂母爱的,诗人把母亲对子女无私的感情比作和煦的南风,柔柔地吹拂着酸枣树苗。这样的比喻使人人心中充满了一种温馨,一种依恋。《诗经》中还有一首诗也是思念父母的,但却使人心摧泪下,因为它倾诉的是失去父母、抱憾终天的深哀巨痛。这就是《小雅·蓼莪》。
诗第一章以“蓼蓼者莪,匪莪伊蒿”起兴,表达了一种事与愿违的无可奈何的心情:原以为高大壮实的莪,却不过是蒿而已。这和下章“蓼蓼者莪,匪莪伊蔚”一样,兴起对天道无常,致使父母亡故、无法终养的感叹。
第三章劈头就是“瓶之罄矣,维罍之耻”的设想,可谓奇峰特起,思出意表而且情绪愤激。《左传》昭公二十四年记子大叔对范献子说:“《诗》曰:‘瓶之罄矣,惟罍之耻’。王室之不宁,晋之耻矣。”子大叔用汲水之瓶比喻周王室,盛水之罍比喻晋国。罍之有水,由瓶注之。瓶子枯竭,罍应觉得耻辱。这两句用瓶和罍的关系比喻父母死去,儿女独生为耻。诗人说一个孤苦伶仃的人,不如趁早追随父母于地下!“怙”和“恃”,都是依靠的意思。失去了父母,就成为天地间没有依靠的可怜人了。出门心中含着悲伤,回到家里,也不觉得温暖。这是对于孤哀子心理状态的生动描写。
第四章是全诗最动人心弦的部分,作者用赋的手法,酣畅淋漓地铺叙了父母的养育之恩。诗人动情地唱道:父母啊生养了我,抚摸我哺育我,培养我长大教育我,看顾我照拂我,出来进去抱着我。清人姚际恒在《诗经通论》里评说:“勾人泪眼,全在此无数‘我’字,何必王裒!”王裒是晋朝人,他的父亲为司马昭所害,他隐居以教书为业。母亲去世以后,他十分思念父母。每当读到“哀哀父母,生我劬劳”时,便往往痛哭流涕。他的学生怕老师伤心,就再也不当他的面读这首诗了。姚际恒的意思是,这几句诉说父母抚育之恩的诗句,感动了许许多多的人,哪里只有一个王裒呢?
父母的恩德,高天厚地。他们在世之日,就难以酬报,何况老天爷又这样无情,夺走了他们的生命,想报答都没有机会了!“昊天罔极”,这是呼天抢地、责备老天无常、怨恨自己不得终养父母的愤激之语。北宋诗人陈后山有诗云:“有声当彻天,有泪当彻泉。”这首诗正是表达了这种极度的悲伤。
五、六两章的“南山烈烈,飘风发发”、“南山律律,飘风弗弗”,是用南山的险峻陡峭、大风的狂暴凛冽来比喻孤子悲痛欲绝的心情。“民莫不谷,我独何害”!“民莫不谷,我独不卒”!这是诗人在痛苦中发出的质问:我有什么过错啊,却让我遭受这样的不幸!我是一个好人啊,为什么独独不能奉养我的父母!这样的质问不是没有一点道理。《毛序》言:此诗“民人劳苦,孝子不得终养尔。”《鲁诗》以为:“困于征役,不得终养而作。”试想,如果不是连年征战服役,人民何至于离乡背井,不能承欢膝下?如果不是久役家贫,诗人也可能不至于失恃失怙。汉乐府《十五从军征》中那个十五从军、八十才得归的老人,孑然一身:“羹饭一时熟,不知贻阿谁。出门东向望,泪落沾我衣。”杜甫《无家别》中的老军人,“永痛长病母,五年委沟溪。生我不得力,终身两酸嘶”,他们的痛苦、辛酸,都是《蓼莪》的延续。这种悲剧的根源,还在于社会本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