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心理好懂好用的教育心理学:解决学生学习的10个困惑
8748300000012

第12章 学生很勤奋为什么成绩上不去——提高学生的思考力(2)

我曾经买过一盆薄荷,由于营养没跟上,这盆薄荷死掉了,我把它放在办公室的窗户外面,数日后就完全干枯了。有一天,我想用那个花盆,就把它拿回来,我的手碰到那些干枯已久的薄荷叶,叶子破碎了,却发出强烈的薄荷香味。我非常感慨,对同事说:“你看,这薄荷叶都干枯了很久还这么香!”同事回应道:“是啊,‘零落成泥碾作尘,只有香如故。’”他告诉我,这是陆游的一首诗中的两句。当时我非常感慨,因为这两句诗用在这个地方是如此贴切,如此深刻,如此动人,我用大白话说一百句都不如这两句诗富有表现力。这首诗很有可能是同事二十年前甚至三十年前在课堂里学到并记住的,谁能说“记忆”不重要呢?我的同事如果参加作文比赛,题目就是我拿薄荷的这个情境,这两句诗一定会为他的作文起到画龙点睛的作用。

有时教师和家长抱怨学生的作文和日记苍白无趣,一个重要的原因就是学生没有足够丰富、优质的记忆内容支持他们写出生动而又深刻的东西。

在教学中知识的获得和记忆非常重要,一方面,这本身就是重要的学习内容,是人类文化、文明的结晶,如中国的九九乘法表,为学生的乘法学习提供了极大的便利,当然应当记忆;另一方面,某些知识的记忆也是进一步学习的基础,如更复杂的学习内容往往要以需记忆的知识系统作为支持。

在学习过程中,记忆的内容包括:术语和符号(如周期、惯性、光年等概念的定义),具体事实(如五四运动提出的口号、家蝇的四个生命阶段),惯例(如英语的某些习惯用法),分类(如肌细胞、神经细胞、上皮细胞的异同),规则和原理(如电磁学中的右手定则);文化产品(名言警句、优秀篇章)等。

根据心理学的分类,记忆有登记、整理、存储、提取几个环节,其中整理这个环节最为关键。人的记忆和照相机有相似之处,但绝不相同。照相机将能“看到”的所有信息收集、存储,而人在记忆的当下就会对信息进行初步的整理和加工,最明显的特征就是赋予信息“意义”,包括将记忆信息与头脑中的已有信息联系、匹配起来。为什么有些学生努力地“背”、拼命地“记”,学习效果还是不好?最重要的原因就是他们采取的是照相机般的记忆,存储的都是原始的、初级的信息,缺乏对这些信息的加工整理。这就好像一个人的房间堆满了东西,却没有整理和分类,虽然看起来什么都有,但要找的时候往往找不到。

如前所述,当棋子在棋盘上随机放置的时候,专业棋手记忆棋子位置的能力并不比新手强,而当棋子的摆放符合现实中可能出现的棋局时,专业棋手的记忆明显优于新手。因此,我们强调有效的、优质的记忆是“理解基础上的记忆”,这依赖于学生对记忆材料的“深加工”。举例来说,让一个三岁的孩子每天背古诗,只要他足够勤奋,足够有耐心,几个月的时间他就会背大量的古诗,但这种记忆是机械的、缺乏理解的,和复读机没有什么不同。一个二十岁在外打工的青年,即使他以前从来没有听过李白的《静夜思》,在逢年过节时听到“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也会泪流满面,而且可能只听一遍这一辈子就再也不会忘掉了。这就体现了三岁儿童复读机一般的背诵和一个青年在理解基础上的记忆的不同。

不仅文科类的学习需要记忆,理科类的课程如数学、物理、化学等学科也都需要记忆。在这些学科中,记忆的重点不是某个具体的题如何求解,而是解决问题的方法和模式。就像围棋运动员训练基本功必须记忆大量的棋谱,虽然以后不可能有机会完全按照已有棋谱落子,但记忆中过往棋局的原理和模式却有助于棋手应对一个新情境。

优化记忆还有一个重要的策略就是将新的、陌生的识记内容,与已有的、熟悉的内容联系起来。我的一个学生在作业中写到:历史老师讲文艺复兴时期有三位杰出的艺术家拉斐尔、达·芬奇和米开朗琪罗,他对同学说记住“拉大米”三个字就记住了这三杰,全班哄堂大笑,以后没有一个人忘记这个知识点。因此,记忆有时像拼图,将新的记忆内容以有趣的、有意义的方式与以往经验镶嵌在一起,就会变得非常牢固,而且记忆过程也会很轻松。

3.促进学生的理解与领会

理解与领会是非常核心的思维技能,在整个思维链条中起到了承上启下的作用。什么是理解?下面我们用一个案例予以说明。

在一次旅游中,一个六年级的学生问我:“老师,为什么我打了闪光灯之后照片更暗了?”他在拍10米外的一个景物,在光照不足时他用了闪光灯,可是照片比没用闪光灯时更暗。这个问题问得很好,这个学生表现出细致观察的意识和能力,很多人都会遇到这样的现象,但能就此提问的人可谓少之又少。

我问学生:“闪光灯是做什么用的,你知道吗?”学生回答:“天比较暗的时候能让拍照的物体变亮。”我启发他:“是闪光灯的光线打到了被拍摄的物体上,使得物体在照片中显得亮一些,对吧?”“是的。”他回答。我说:“闪光灯的能力是有限的,你的相机上这么小的闪光灯,它能发挥作用的距离是3~4米,只有在这个距离范围内的物体才可能被闪光灯的光线照射到,而你拍的物体超过了这个范围,闪光灯其实没有发挥作用,因此被拍摄的物体在照片上看起来并不明亮。”

说到这里,我看学生点了点头,看来这个他能够理解。进而,学生又提出一个问题:“闪光灯对远处的东西没起到作用也就罢了,为什么照片比没打闪光灯的时候更暗了呢?”

我心里想:“这个学生的问题意识和逻辑思维能力确实不错。”我向他解释:“照片是否明亮,除了受到光线强度的影响,还受到另外两个因素的影响——快门和光圈。光圈大小决定了进光量,就像我们眼睛的瞳孔,在黑暗的地方会变大,以便进入更多的光线,在明亮的地方会变小,以便阻止光线的进入。快门像是一扇门,打开的时候光线进来,关闭的时候光线被阻止,因此快门决定了光线能够进入的时间。”

讲到这里,我看学生在点头,但脸上仍然充满了迷惑。

我接着给他解释:“你的相机是一个全自动相机,所谓“全自动”,就是能够自动安排光圈大小和快门速度,使得从镜头中进入的光线是适量的。当你打开闪光灯,相机会“认为”光的强度是足够的,从而自动“计算”出此时相应的快门速度和光圈大小,此时快门速度和光圈肯定要比没有闪光灯的时候更快、更小,而闪光灯的能力实际上又无法对10米外的景物起作用,因此照的照片反而比没有闪光灯时要暗。”

学生肯定地点了点头,看来这次他明白是怎么回事了。

什么是“理解”?理解是逐步认识事物各部分的关系直至认识其本质、规律的一种思维活动。用通俗的语言来讲就是“知道是怎么回事了”,一般指理性认识,即通常所说的“知其然,又知其所以然”。教师和家长可以通过以下几个方面促进学生的理解。

(1)理解来自问题的驱动,要强化学生的问题意识“为什么用了闪光灯之后照片显得更暗了?”正是由于这个问题,学生思考并理解了造成这种现象的原因,搞明白“这是怎么回事”。因此,理解是一个主动探究的过程,提出问题是形成理解的源动力。

有些学生在学习中“不求甚解”,对所学知识没有形成真正的理解,这与其机械被动地学习、缺乏问题意识有密切关系。没有问题就不会主动探究,学习自然也就浮于表面。问题意识在相当程度上依赖于人的观察能力,敏锐、细致的观察是发现不寻常之处进而形成问题的关键。用闪光灯后照片反而变得更暗一定是许多人都会遇到的现象,但只有极少数的人会观察到其不寻常并形成一个具体的问题。因此,培养学生的好奇心,保护和激发其问题意识,对于提高学生的理解力很重要。

(2)理解需要一定的知识基础,需要新旧知识之间的联系照片的明亮和进入相机的光线的强度及曝光时间有关,光圈、快门、补光装置共同决定了进入相机的光线的强度,智能相机能够在识别是否补光的情况下自动匹配光圈大小和快门时间,只有以这些知识为基础,才能够真正理解为什么用了闪光灯照片却变暗了。理解是有层次的,是需要若干知识作为基础和储备的。为什么我们外行看专业的经济报告会难以理解,是因为里面有太多的概念和术语是我们不知道或不能理解的,这就像一个个“拦路虎”一样阻碍了我们理解整个报告。因此在帮助学生理解某些内容时,一定要注意“铺垫”,要了解学生已有的知识储备情况,为学生理解目标内容补充必要的知识基础,注意观察学生的反应,了解他们不能理解是“卡”在哪个环节或缺乏哪些知识。

为促进学生理解,除了为学生提供新的知识,也可以将学生已有知识和经验“激活”,将需要理解的新知识与已有知识联系起来,而“打比方”、“举例子”是最常用,也是很有效的将新旧知识联系起来的方法。比如,将光圈比作人眼睛的瞳孔,将快门比作一扇门,将闪光灯比作手电筒,这些都有助于学生将新旧知识联系起来,从而促进学生对相机工作原理的理解。

在前面的例子中,费曼的父亲在读到“恐龙的身高有25英尺,头有6英尺宽”时,给费曼解释“恐龙站在门前的院子里,那么它的身高足以使它的脑袋凑着咱们这两层楼的窗户,可它的脑袋却伸不进窗户,因为它比窗户还宽呢!”这就将新的知识(恐龙的身高、头宽以及长度单位)与费曼已有的经验(二层楼的高度和窗户的宽度)联系起来了,让费曼能够理解25英尺高、头宽6英尺的恐龙有多大。同样,在理解一篇文章的时候,对作者的某些表达内容和表达方式,可能需要提供更多的信息才能够让学生理解,包括作者的生活经历、写作当下的特定事件、文章情节的背景信息等,此外,如果能将作者不同时期的作品串起来,将更有助于学生理解这篇文章。

(3)概括、抽象和推理是理解的核心思维过程以学生学习鲁迅的文章《祝福》为例,学生首先得了解故事的情节,总结其主要内容,看是否能用自己的话说出来,是否表达得完整、通顺、重点突出。进而,学生还需要分析人物的言语、行动、外貌及其所处的社会环境,最后对祥林嫂这个人物形象形成综合性的认识:祥林嫂具有勤劳、善良、淳朴的品质,同时具有一定的反抗精神,但她在封建礼教的摧残下,终于默默无声地死去了。于是,学生作出这样的判断:祥林嫂是一个反映了旧中国劳动妇女悲惨命运的悲剧形象。最后,学生还要分析这篇文章的写作方法和写作技巧,探讨作者为什么要设置某个情节,如柳妈对祥林嫂的态度的变化。

在学生对《祝福》的理解中,我们可以看到三个核心的思维过程。

首先是概括。让学生归纳和总结文章的主要内容,这考察了学生的概括能力。理解的标志之一,是对所理解的对象能用自己的话表达出来,如果学生的概括完整、通顺、重点突出,就从一个角度体现了学生对这篇文章的理解。

其次是抽象。“祥林嫂是一个反映了旧中国劳动妇女悲惨命运的悲剧形象”,这个判断已经“由个别上升到一般”,带有抽象的性质了,祥林嫂这个人物超越了一个具体的个体而具有了象征意义。著名作家丁玲说过,“祥林嫂是非死不可的,祥林嫂是被封建政权、族权、夫权、神权四条绳索绞死的”。这样的理解既高度抽象同时又直指本质,体现了理解较高的境界。

最后是推理。在学习这篇文章的过程中,有许许多多的问题期待解答,解答这些问题的过程就是理解的过程,对这些问题的回答就是理解的成果。例如,祥林嫂听了柳妈让她“捐门槛”的话,为什么“非常苦闷”?祥林嫂为什么想要知道“人死了之后,究竟有没有魂灵”?最后导致祥林嫂精神彻底崩溃的原因是什么?

总的说来,在理解的过程中,概括和抽象解决“是什么”的问题,推理解决“为什么”的问题。概括在现象层面形成“是什么”的理解,而抽象在本质和规律层面形成“是什么”的理解。

现实生活和学习中需要理解的内容是非常多样化的。如,对人们的言语的理解是把握言语所表达的思想;对人们的行动的理解是把握其动机和效果;对自然和社会的理解是把握其因果关系或其结构和功能;对科学理论的理解主要是把握论据的逻辑联系。但无论是对哪个方面的理解,本质上都涉及两类问题——“是什么”和“为什么”,都要依靠概括、抽象和推理三种思维过程。

在日常生活和学习中,家长和教师要有意识地引导学生进行概括、抽象与推理,鼓励学生进行总结、对比、发现事物之间的联系、寻找规律。例如,在一个电视节目之后,家长可以问孩子:“这个节目讲了一件什么事”?鼓励孩子用自己的话将节目的关键信息概括出来。进而可以问孩子:“这件事说明了什么”,以及“这件事和另一件事有什么联系”,引导孩子通过抽象形成对本质和规律的理解。最后,家长可以选取节目中的若干关键信息,问孩子“为什么会是这样的”,加强孩子的推理能力。

4.鼓励学生应用与实践

“学以致用”一直是我们追求的重要乃至核心的教学目标。俗话说“用过的知识最牢固”,学生在知识应用的过程中加强了对知识的掌握和理解,这是非常有价值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