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经济郎咸平说:萧条下的希望
8743600000020

第20章 电信能否挺过4G时代(1)

2012年10月8日,美国众议院常设特别情报委员会历时11个月,详细调查了华为,最后出具了50页没有任何真凭实据的报告。才50页而已,按照我的预计应该是500页,因为那样才能说明美国至少是做了一些基础的研究、基础的调研后才最终得出的结论。这50页中有23页是针对华为的,有9页是针对中兴通讯的。那么这个研究报告得出了什么结论呢?报告提出,“中国的华为和中兴通讯可能被用来针对美国民众进行间谍活动,威胁美国国家通信安全,建议由美国外国投资委员会阻止美国企业未来与华为或者是中兴建立任何的商业关系,并呼吁对于中国政府向国内电信设备制造商提供的支持发起调查”。

§§§第一节什么惊人内幕让美国政府“吹黑哨”

各位,我们能够很容易地发现美国的报告完全没有底气,其中指控的句式基本都是“可疑……”、“动机……”、“可能……”、“未能解释清楚……”、“未能提供足够文件……”。调查了这么久,却完全没有提供任何实实在在的具体证据来佐证他们的观点。简单地说,这就是一个在基本没有任何真凭实据的情况下,以“莫须有”的罪名,发起的对于中兴以及华为的打击。

那么,美国政府为什么要封杀这两家中国企业呢?有的读者朋友可能会认为这有什么了不起的,不就是两家中国公司不能在美国赚钱吗,郎教授是不是有点小题大做了。如果你这么认为的话那就大错特错了。在各位提出异议之前,我想告诉各位一个比较宏观的观点。华为和中兴通讯所代表的并不是两家公司这么简单,它们代表的是一条电信产业链。

第一,电信产业有多巨大?大家不要简单地以为电信产业就是手机、电话,电信产业也不是中国移动、中国联通、中国电信三大电信运营商这么简单。电信产业是整个信息工业产业链的核心,也就是说,整个信息工业产业的核心就是电信产业。以华为为例,它的供应商包括世界最顶尖的服务器制造企业、软件企业,比如IBM,它的光通信产品就养活了从光纤到元器件一大批企业。而且在中国,音乐产业的最大版权收入来源其实是中国移动这样的电信运营商。

整个信息工业产业链孕育了几乎所有中国的高科技行业,也就是说,在中国,目前你所能够想到的绝大多数高科技行业都只是信息通信行业里面的一个点而已,信息技术产业的所有企业,最终集合在一起构成了通信系统,并不是华为或者中国移动一家企业,而是几乎我们整个国家的高科技企业全要靠这个产业带动。注意,我再强调一遍,是几乎所有的高科技企业都要靠该产业带动。因此美国只要能够打压华为跟中兴通讯,封杀这两家公司,那么它所打击的就不仅仅是两家公司,而是会影响整个中国的信息工业,一旦被波及之后,我们所有的高科技企业都将受到沉重的打击。

我举一个具体的例子。光通信是华为的强项,仅凭光通信这一项创造的业务机会,就让我们中国台湾大大受益。所以台湾人常常这样讲,他们这些做元器件的厂商看到华为的感觉就像见到了祖宗一样,非常非常的恭敬。为什么?因为是华为养活了台湾光通信的所有元器件厂家。这是一个非常可怕的行业,同时也是真正的非常非常重要的一个行业,所以说这个行业的影响之大并不是简单的只波及中国大陆的整个高科技行业,对台湾地区乃至我们周边的国家也都会产生重大的影响。

作为一家由员工持股的世界五百强企业,华为创立25年来没有任何不良记录,其产品已在全球140多个市场被超过500家运营商使用,服务了全球约30亿人口。公司已经构建了规范的、流程化的运作管理体系,包括产品开发、供应链管理、财务管理、人力资源管理、质量管理等,每年的财务报告亦由KPMG进行审计。我不是在给华为做广告,我也没有审计过它的财务报告,但至少从表面上看它是完全合规的一家中国企业,美国没道理对其进行赤裸裸的欺负。

所以坦白讲,这一次美国国会的决定,给我们国家造成了巨大的损失,对于这一点我们既要了然于胸,也要有更深刻的认识。这是各位读者要清楚的第一点,也就是说电信行业有多巨大,它的巨大程度是你难以想象的。

第二,为什么会产生这样的问题?美国政府为什么会介入企业之间的战争?问题的根本原因就在于,全世界的电信企业都是有国籍的。比如说欧洲的沃达丰,美国的思科,欧美合资的阿尔卡特朗讯,以及中国的华为等,这些企业都是有国籍的,它们代表的是什么?是国家利益。

第三,全世界的电信运营商,除了中国的三个不太争气的国企主要待在国内以外,其他基本上都是跨国的。虽然是跨国的,却还是代表国家利益。比如欧洲的沃达丰,德国电信,美国的四大电信运营商Verizon、AT&T、T-Mobile跟Sprint。这里面,Verizon是美国华尔街基金公司和沃达丰的合资企业;T-Mobile是华尔街基金公司跟德国电信的合资企业;AT&T是美国贝尔电话和日本NTT的合资企业;现在日本的软银希望能和美国华尔街基金公司达成交易,控股Sprint。

第四,我们要把2000年作为第一个分水岭,在此之前是2G时代,这之后全世界进入了3G时代。当然,中国不一样,中国直到2008年才进入3G时代。在全世界范围内,2008年是第二个分水岭,从此全世界进入了4G时代。但是,我要给大家普及一个重要常识,到现在2G也没退出历史舞台,2000年开始是2G和3G并存,2008年开始是2G、3G和4G并存。

上面这四点是我们必须了解的时代背景。我总结一下:第一,电信行业的重要性不言而喻,它带动了中国整个国家的高科技行业;第二,电信企业基本上都是有国籍的;第三,电信企业基本上都是跨国的;第四,2G、3G、4G的时代同时来临。那么各位朋友,如果以4G为例,这个时代来临了怎么办?你觉得这次华为跟中兴通讯事件,是不是竞争对手有意将华为、中兴两家公司排除在4G之外呢?如果这两家公司没有实际的4G项目,那我请问你,它们该如何积累技术?如何积累运营经验?如果没有4G经验,那么你就错过了4G的时代,5G你也就没有机会了。因此,对于中国高科技行业而言,能否有效进入4G时代是一个极具战略性的、非常关键的问题。

§§§第二节华为的艰难美国路

我为什么提到思科?因为10月8日美国国会的决议基本上就是思科推动的。有调研结果显示,美国国会议员中有73个人握有思科的股票,也就是说思科把公司的自身问题提升到了国家安全层次的高度。为什么?我认为思科的目的是希望通过与美国政府的合作,把华为跟中兴挡在4G的门外,让它们进不了4G时代,而这个结果我之前已经说过,将会给我们国家带来巨大的伤害。

那么华为到底是一个什么样的公司?它是否有让思科和美国恐惧的水平呢?事实上,早在2G时代华为跟思科已经正面交锋过了。

中国战区:华为胜,思科败。1994年思科进入中国,当时思科的看家法宝是路由器、交换机等数据通信和企业网产品,它在全球数据通信领域的市场占有率达到了70%~90%。1999年华为第一次在中国推出数据产品接入服务器,一年时间就抢到了新增接入服务器70%的市场份额。2002年华为在其他电信设备领域如路由器、交换机等市场占有率直追思科,迫使思科在中国的电信设备整体价格下降了15%。

拉美战区:华为初战告捷。2002年秋天华为在巴西抢到400万美元订单,原本这个市场是思科的,为此思科的招标经理第二天就被开除了。这一年,思科在全球网络设备市场占有率首次出现下滑。对此,思科CEO钱伯斯专门成立了一个“打击华为”工作小组

美国战区:思科胜之不武,华为遭遇滑铁卢。2002年华为进入美国,可能是华为高调进入自己的大本营让思科难以接受,而且当时华为在美国主流媒体做了非常具有挑衅性的广告:“它们唯一不同的就是价格”,广告的背景就是思科公司的标志。华为进入美国后第一件事就是和思科的老对手3Com谈判成立合资公司,当年6月美国亚特兰大电信展上华为的产品和思科性能相当,价格却低20%~50%。这一切让思科非常愤怒。这是一种赤裸裸的挑衅,同时也是一种非常高调的宣传,正是这个宣传,让思科和华为结下了梁子。

2003年,思科一纸诉状将华为告到法院,并多次强调,有证据显示华为漠视美国公司和实体的知识产权。思科的目的是什么?让美国老百姓从那个时候开始对华为产生偏见。此次诉讼案后,一些媒体专门针对此事对美国的老百姓进行了采访,美国人普遍认为华为看起来应该是一家不重视知识产权的公司,而且华为应该是抄袭了思科的专利,然后企图以更便宜的价格倾销到美国市场。思科通过状告华为在美国老百姓心中埋下了一根刺,直到今天美国人仍然认为华为是在抄袭思科。这场官司已经以和解告终,但是思科明显达到目的了,华为的客户合同因此搁浅,思科有效地狙击了华为的进军美国之路。

2007年,思科CEO钱伯斯曾直言不讳地表示,华为将是思科全球发展的噩梦。而华为的增长速度也的确非常惊人,目前已经超过爱立信跃升为全球第二大电信设备制造商和全球销售额第一的电信设备制造商。这怎么能让思科安心呢?思科的净利润率从2007年的27%下降到2012年的10%,某些核心产品的市场份额更是下滑到了50%。同时,为了减少成本,思科不得不频繁裁员。而对于给思科贡献了近60%销售额的北美市场来说,思科是一定要严防死守的,因此面对华为这个雄心勃勃的对手,思科才不惜通过借助国家机器来阻止华为的攻城略池。

华为把爱立信赶出非洲。从2004年开始,为了拓展海外市场,华为的利润率从20%降至7%左右。相比爱立信或者阿尔卡特朗讯这样的企业,华为提供的价格要低40%左右。非洲最大的国家尼日利亚一半以上的市场被中兴与华为联合占据,其他市场也不相上下。

华为在欧洲展现“中国好声音”。2005年11月21日,全球最大的移动运营商沃达丰与华为签署全球采购框架协议,选择华为作为其全球WCDMA优选供应商,为沃达丰在其运营的21个国家的市场上提供定制的WCDMA手机。也就是说,在3G市场上,华为在欧洲取得了完胜。这是一个非常了不得的成就。我给你提供一些实际数据,有两件事情可以说明华为的成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