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文化颜氏家训
8626600000016

第16章 卷三(4)

【译文】

文字是书籍的根本。世上从事学业的人,精通文字的并不多:读《五经》的人,赞扬徐邈,而贬低许慎;学习赋辞的人,信服褚诠却忽略吕忱;通读《史记》的人,重视徐广、邹诞生对音义的研究,却废弃了对小篆籀文的研究;学习《汉书》的人,欣赏应邵、苏林的注释,却轻视《苍颉篇》、《尔雅》。他们不明白语音只是字的枝叶,字义才是文字的根本。甚至有人十分看重服虔、张揖有关音义的书,却对同样由他们所写的《通俗文》、《广雅》不屑一顾。对同一个人的著作还这样态度悬殊、厚此薄彼呢,更何况是对不同时代不同人的著作呢?

【原文】

夫学者贵能博闻也。郡国山川,官位姓族,衣服饮食,器皿制度,皆欲根寻,得其原本;至于文字,忽不经怀,己身姓名,或多乖舛,纵得不误,亦未知所由。近世有人为子制名:兄弟皆山傍立字,而有名峙者;兄弟皆手傍立字,而有名机者;兄弟皆水傍立字,而有名凝者。名儒硕学,此例甚多。若有知吾钟之不调,一何可笑。

【译文】

凡是求学的人都追求博闻广识。他们对郡国、山川、官位、姓族、衣服饮食、器皿制度等,都想寻根问底,弄清事物的缘由;但是对于文字,他们却很是漫不经心,甚至连自己的名字姓氏,都会出现谬误,或者即使不出错误,也不清楚它的由来。如今有人为儿子起名:兄弟几个用“山”字命名的,却有叫“峙”的;兄弟几个都是以“手”旁的,却有名“机”的;兄弟几个都以“水”旁命名的,却有名“凝”的。在一些有很高声望的大学者中,也不乏这种例子。如果他们能意识到,这就像乐工听不出钟不协调的声音那样,他们就会明白这是一件多么可笑的事情了。

【原文】

吾尝从齐主幸并州,自井陉关入上艾县,东数十里,有猎闾村。后百官受马粮在晋阳东百余里亢仇城侧。并不识二所本是何地,博求古今,皆未能晓。及检《字林》、《韵集》,乃知猎闾是旧余聚,亢仇旧是亭,悉属上艾。时太原王劭欲撰乡邑记注,因此二名闻之,大喜。

【译文】

我曾经追随北齐文宣帝到并州去,从井陉关进入上艾县,县东几十里外,有一个猎闾村。后来,文武百官又曾在距晋阳东百余里的亢仇城旁接受马匹粮草。谁都不知道这两个地方,对大量的古今书籍查阅一番后,还是没有弄明白。直到我翻阅了《字林》、《韵集》,才知道原来猎闾村就是以前的余聚,亢仇城就是以前的亭,两地都归上艾县管辖。正好那时候太原的王劭准备撰写乡邑记注,听我说了这两个地方的名称后,他非常高兴。

【原文】

吾初读《庄子》“螝二首”,《韩非子》曰:“虫有螝者,一身两口,争食相龁,遂相杀也。”茫然不识此字何音,逢人辄问,了无解者。案:《尔雅》诸书,蚕蛹名螝,又非二首两口贪害之物。后见《古今字诂》,此亦古之虺字,积年凝滞,豁然雾解。

【译文】

我刚开始读《庄子》这本书时,看到“螝二首”这句话,《韩非子》中说:“虫中有叫螝的,一个身子两张嘴,为了争抢食物而互相撕咬,以致演变成互相残杀。”我逢人就问其中的“螝”字的读音,却没有得到满意的解释。后来经查考:《尔雅》等字书上说,蚕蛹名螝,但蚕蛹并不是那种有两个嘴贪残相害的动物。最后见了《古今字诂》,才知道这个“螝”字也就是古代的“虺”字,多年来积滞在胸中的疑问,一下子就解开了。

【原文】

尝游赵州,见柏人城北有一小水,土人亦不知名。后读城西门徐整碑云:“洦流东指。”众皆不识。吾案《说文》,此字古魄字也,洦,浅水貌。此水汉来本无名矣,直以浅貌目之,或当即以洦为名乎?

【译文】

我曾经游览赵州,看见柏人城北面有一条小河,当地人也不知它的名字。后来我读了西门徐整碑的碑文,上面说:“洦流东指。”大家都不明白这句话的意思。我查阅《说文解字》,得知这个“洦”字就是古代的“魄”字,洦,就是浅水的样子。该河自汉代以来就没有名字,只是被人们看做一条浅浅的小河而已,或许就用这个“洦”字来给它命名更恰当一些吧?

【原文】

世中书翰,多称勿勿,相承如此,不知所由,或有妄言此忽忽之残缺耳。案:《说文》:“勿者,州里所建之旗也,象其柄及三斿之形,所以趣民事。故悤遽者称为勿勿。”

【译文】

世人在书信中常写有“勿勿”这个词,自古至今都是如此,但却没有人知道它的来源。有人妄下结论说“勿勿”是“忽忽”的残缺字。后经查证:《说文解字》上说:“勿,是分邑树立的旗,其字形像旗杆和三条下垂的飘带的形状。这种旗是用来催促农民抓紧农事的,因而将紧迫匆忙称作‘勿勿’。”

【原文】

吾在益州,与数人同坐,初晴日晃,见地上小光,问左右:“此是何物?”有一蜀竖就视,答云:“是豆逼耳。”相顾愕然,不知所谓。命取将来,乃小豆也。穷访蜀士,呼粒为逼,时莫之解。吾云:“三苍》、《说文》,此字白下为匕,皆训粒,《通俗文》音方力反。”众皆欢悟。

【译文】

我在益州的时候,曾和几个人在一起聊天,天初晴,阳光明媚,我见地上有一小点亮光,就问:“这是什么东西?”一个蜀地的僮仆走上前看后答道:“是豆逼。”大家面面相觑,不知所云。我叫他取过来,看清了原来是小豆。几乎访问遍蜀地的人,问他们为什么把“粒”称作“逼”,但最终还是无人能作出解释。我告诉他们说:“在《三苍》、《说文》里,这个字就是‘白’字下面加‘匕’,都解释做‘粒’。《通俗文》注音作方力反。”众人都愉悦地领悟了。

【原文】

愍楚友婿窦如同从河州来,得一青鸟,驯养爱玩,举俗呼之为鹖。吾曰:“鹖出上党,数曾见之,色并黄黑,无驳杂也。故陈思王《鹖赋》云:‘扬玄黄之劲羽。’”试检《说文》:“雀似鹖而青,出羌中。”《韵集》音介。此疑顿释。

【译文】

愍楚的连襟窦如同从河州回来,带回一只青色的鸟,驯养赏玩甚是得意,族人管它叫“鹖”。我说:“鹖产自上党,我曾多次见,它的羽毛全是黄黑色的,没有斑驳杂色。所以曹植的《鹖赋》说:‘鹖扬起那黑黄色的劲翅。’”我试着翻检《说文解字》,查到:“雀与鹖相似,但毛色是青的,出产于羌中。”《韵集》认为读音为“介”。这个疑问就解决了。

【原文】

梁世有蔡朗者讳纯,既不涉学,遂呼莼为露葵。面墙之徒,递相仿效。承圣中,遣一士大夫聘齐,齐主客郎李恕问梁使曰:“江南有露葵否?”答曰:“露葵是莼,水乡所出。卿今食者绿葵菜耳。”李亦学问,但不测彼之深浅,乍闻无以覈究。

【译文】

梁朝有位叫蔡朗的忌讳“纯”字,原本就不爱学习的他,就把莼菜叫作露葵。那些不学无术、人云亦云的人也盲目效仿。承圣年间,梁朝派出一位士大夫出使北齐,北齐的主客郎李恕问这位梁朝的使臣说:“江南有露葵吗?”使臣回答说:“露葵就是莼菜,是水乡中出产的。您今天吃的是绿葵菜。”李恕也是很有学问的人,但是他不知道对方学问的深浅,所以刚一听说也无法加以查究。

【原文】

思鲁等姨夫彭城刘灵,尝与吾坐,诸子侍焉。吾问儒行、敏行曰:“凡字与谘议名同音者,其数多少,能尽识乎?”答曰:“未之究也,请导示之。”吾曰:“凡如此例,不预研检,忽见不识,误以问人,反为无赖所欺,不容易也。”因为说之,得五十许字。诸刘叹曰:“不意乃尔!”若遂不知,亦为异事。

【译文】

我曾与思鲁他们的姨父、彭城的刘灵在一起闲聊,他的几个儿子也陪在旁边。我问儒行、敏行他们:“你们知道与你们父亲名字同音的字一共有多少吗?是否都能认识?”他们说:“我们没有探究过这个问题,请您开导指示。”我说:“这一类的字,要是不提前翻检研究,万一遇上又不认识,错拿去问人,就会被一些无赖欺侮,这种事情可不能轻率对待啊。”于是我就告诉他们一共有五十字左右。他们感叹地说:“想不到会有这么多。”如果他们一点都不了解,也确实可以称得上是怪事。

【原文】

校定书籍,亦何容易,自扬雄、刘向,方称此职耳。观天下书未遍,不得妄下雌黄。或彼以为非,此以为是;或本同末异;或两文皆欠,不可偏信一隅也。

【译文】

校订书籍,也很不容易,只有当年的扬雄、刘向才算得上是称职的。如果没有读遍天下的典籍,就不可以妄下雌黄修改校订。有的时候那个本子以为错,这个本子则认为对;有的两种观点大同小异,有的两个本子的文字都有欠缺,所以不能偏听偏信,倒向一种说法。

【评析】

孔子曾教育他的弟子子路说:“学习和知识的力量是巨大而无形的!你看看,一国之君需要谏臣的辅佐,才能让国家兴盛;普通人需要明事理的朋友提醒自己的过失,才能提升自身;为人处世也需要不断向他人学习,听取别人的意见,才能博采众长。”“真正的君子喜好学习,集思广益,因而足智多谋,做起事来就会顺利;相反,那些不善学习的人,自以为是,诋毁仁德,对有学问的人心生抵触,这无异推着自己往后退。可见,不学习就会落后呀!”

并且他还指出南山之竹无人扶持也长得很直,用这种竹子做成的箭,也一样能穿透皮革。要是能把竹箭再修理一番,装上羽毛,再把它削成尖头,那它的穿透力就更大了。圣人的话告诉我们读书是有很重要的作用的。它能让一个人更充实,更具有内涵。看一个人,不能仅仅看其外表。有的人金玉其外,但是腹内空空;有的人相貌平平,却满腹珠玑。前者虽然悦目,但却流于俗气;后者赏心,也令人起敬。

关于古人劝学的例子不胜枚举。其中大家耳熟能详的莫过于孟母断机杼来教育儿子好好读书的故事了。有一次孟子不好好学习,逃学回家后,孟子的母亲拿起了剪刀,将织布机上就要织好的布割断。并且告诫他,织布必须将纱线一条一条织上去,经过持续不断的努力,积丝才能成寸,积寸才能成尺,最后才能织成一匹完整有用的布;读书也是一样,要努力用功,并且持之以恒,经过长时间的累积,才能有成就。否则就像剪断了的布匹一样,一旦中断就很难再续。

在中国古代,进学是士大夫立身之本,因此古人都勉励自己的子弟勤学苦读。明末清初有一位有名的隐士,叫作傅山。他是清初的学问大家,不仅博通经史、诸子、佛道、医药等学问,对诗文、书画、金石也很精通,尤其以音韵学见长,是一个极其罕见的多才多艺的人物,对后人影响很大。

傅山才华横溢。他有好几个儿子,对孩子们而言,他是个非常耐心、严慈并济的好父亲。他对待傅眉等几个儿子,要求十分严格。傅山常常到四方周游,每次出游时,总是叫几个儿子们拉着他乘的车子行走。晚上到了旅舍中,他就点上灯督促儿子们读经史等书籍。每天晚上诵读过后,就要求儿子们第二天早上一定要能够背出来。如果傅眉等背不出来,便会遭到父亲用杖责打。在这件事上,傅山丝毫不姑息迁就自己的儿子们。

在傅眉等人不在身边时,傅山曾专门给他们写了一封信,跟他们讲读书之事。在信中,他谈到自己年少时记忆力极强,选取《文选》中五十三篇文章来读,一个早上就能一字不错地全部背出来。傅山跟儿子们说这些,并不是想要夸耀自己,而是要说明下面的道理:

“即便这样能记,也不过能维持六七年罢了。过了三十岁往往就忘掉了十分之五六,过了四十岁则忘掉了十分之八九,随看随忘,恍如隔世。”年龄越大,记忆力就越差,只有六七年时间记忆力最强,随后日渐衰退。他勉励儿子们:“你们的天资都属中上,算是可以读书的,此时正是精神健旺之时,应该专心致志读三四年书。”“你们要努力自爱,不要浪费了自己的天资,要读书交友,待到笔性老成、见识坚定的时候,实现有所著述的志向也就不难了。除经书外,《史记》、《汉书》、《战国策》、《左传》、《国语》、《管子》、骚、赋,都要认真细读。其余的就任你们的性情所喜爱的,略读过去就可以了。二十一史的读法,我以前都已经告诉你们了。金、辽、元三史列之记载,不得作正史读也。”

傅山除告诫儿子们认真读书以外,还具体地为他们开列了书目,要求他们按照所提到的书籍认真细读,教读之心可谓良苦。

颜氏在本篇也是语重心长地教导子孙,要想不做平庸的人,就必须发奋读书。他告诫子孙只有年轻的时候刻苦学习才不至于终生受辱。只有通过读书掌握了“应世任务”的真本领,才能在社会上立足,任何时候,任何情况下都不会没有出路。从这里我们可以看出颜氏主张学贵能行,学以致用,反对教育严重脱离实际,培养那种“食古不化”、崇尚空谈、于世无用的废物。对照当时一些读书人的现状,颜氏的主张绝非无的放矢;这跟我们今天提倡的素质教育极其类似,不能不感叹颜氏的观点超前,且具有现实意义。

民间谚语说“活到老,学到老”,这是有道理的。因为人的一生是短暂的,但是学海无涯,人只有用丰富的知识来不断地武装自己的头脑,才有可能避免流于庸俗。颜氏就指出人一生都可以学习,也都要学习。颜氏在文中也举了很多中国古代勤奋好学的例子,以教育子孙一定要勤奋刻苦读书,且要有毅力。

孔子说:“学,然后知不足。”一个人的学问越大,就越是知道自己的不足,从而也就更容易弥补不足,提高自己的素质、修养和才干。因此只有深入学习、观察和思考,才能看到别人的优点和长处,发现自己的幼稚和不足,明白学无止境的道理。我们要想超过别人,就必须把别人的优点和长处变成自己的。如果浅尝辄止,满足于一知半解,就永远无法超越别人。在越来越讲究效率的现代社会,当别人都在前进的时候,你如果还在原地踏步,就已经是落后了。所以要想跟上整个时代的步伐,不被高速发展的社会甩在后边,就要加倍勤奋学习,在不断地发现与弥补自身的不足中,来实现自我,超越自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