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传记我只做王雪红:HTC女掌门的商界传奇
8553900000006

第6章 选择单飞,不加盟台塑

说起“富二代”,人们的脑海中浮现出来的首先会是这样的形象:炫名车、享乐、不务正业、坐在父辈们打下的江山上享受、不用奋斗就拥有数不尽的财富……在如今这个时代,“富二代”已经被脸谱化甚至妖魔化了。然而,生在富豪之家的王雪红,却给众多“富二代”树立了一个另类的榜样。她告诉这个世界,有一种“富二代”,是靠自己成功的。

1.“富二代”的苦恼

作为一个“富二代”,王雪红时时都能感受到父亲的光环,但“王永庆的女儿”的称号给她带来的不仅仅是骄傲与荣耀,更多的是无穷无尽的压力。

父辈的财富既是祝福,也是一种无形的枷锁。无论什么场合,人们在提起她的时候,最常用的介绍总是“王永庆的女儿”,人人都对她艳羡不已,但其中的苦恼恐怕只有她自己才能了解。父亲的成绩太过辉煌了,她的努力往往会被埋没在这种辉煌的阴影下,即使她拼命打拼、想证明自己,人们看到的也只是王永庆这棵“大树”。

别人都以为她是凭借着父辈的资源成功的,谁又知道,在创业中她从未想过跟父亲要一分钱。王雪红并不想坐在父亲的树荫下乘凉,也不愿意按照父亲给自己规划的路去走,她宁愿比别人多奋斗20年也不愿意坐享其成,空手去摘取父亲艰苦打拼才得来的果实。比起“富二代”这个称号,她更愿意接受“创一代”的称呼。也正因为这样,她被媒体称为“最叛逆的女儿”,但是这种叛逆恰恰是她最值得骄傲之处。她曾经说过,一个人要想获得成功,就一定要选最困难的事情去做。独立而又叛逆的她选择的正是最难走的创业路。

2.只在台塑工作了一个月

1981 年夏天,王雪红顺利从美国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毕业了,并且获得了经济学硕士学位。

看到女儿终于学业有成,王永庆的心中当然盛满了喜悦。对于王雪红的未来,他早就进行了一番规划:到台塑集团上班,从最基层的工作做起,在实践中学习最实用的经营之道,等到具备一定的经验与实力之后,再承担更重要的工作。

对于父亲的安排,王雪红最初并没有反对。当时的王雪红只有二十几岁,还很年轻,对于自己未来要走什么样的道路还没有一个清晰的蓝图。在人生的这个阶段,王雪红像很多年轻人一样,陷入了迷茫的状态之中,她既不知道自己想要成为什么样的人,也看不清方向。于是,她干脆选择了“以静制动”,接受了父亲的安排。

就这样,王雪红刚刚从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经济系课堂上走出来,又走进了台塑这个更大的“课堂”。最初,王雪红干的都是底层工作,既枯燥又无趣。单调的工作状态让她感到很无聊,根本待不下去。

同时,更大的挑战很可能来源于家族内部错综复杂的关系。自从杨娇出走美国之后,王永庆一直与三房李宝珠生活在一起,三房的女儿顺理成章地更接近台塑集团的核心层。因此,王雪红在台塑工作,难以避免地会接触到一些内部纷争。

身处在这种环境下,台塑虽然是父亲一手打下的江山,但“萧墙”之内的利益争夺必然会使它最终演变成一个“战场”。王雪红不想卷入乱战中,因为血脉之间的战争,无论最后谁是赢家,都没有任何意义。即使赢得了更多的家产,输掉了亲情又能如何?金钱并不是人生的唯一追求,更何况,有本事的人凭借着自己的双手也能够创造财富。与其在内部争斗,不如到台塑之外的广阔空间去寻求发展,更能得到无限机会。

在台塑工作了不到一个月,她就毅然决然地离开了。

如今回想起来,王雪红当初放弃的可能不只是一份工作,更是台湾最大民营企业台塑集团的“权杖”。一定有无数人想问她一个问题:是否后悔过自己当初的这个决定?但这么多年来王雪红的所作所为已经给出了明确的答案:她虽然放弃了一棵大树,但是却赢得了一片广袤的森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