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哲学读哲学
8520500000153

第153章 神的道路高过人的道路

寻找一个对我而言是真理的真理,寻找一个我愿意为它而活、为它而死的理念。

—克尔恺郭尔

作为一位哲学家,他尽管在生前一直默默无闻,但其之后的影响超出国界。他就是丹麦哲学家、存在主义的先驱—索伦·克尔恺郭尔。

克尔恺郭尔从小生长在富裕之家,享受各种条件优裕的物质生活,从未体验过生活的艰辛,这和他后来在自己的哲学思想中所表现出来的那种深沉的精神痛苦,恰好形成了强烈的对比。他之所以有这样的思想观念,或许与他父亲有关。

据说老克尔恺郭尔出身贫寒,后依靠经营羊毛致富,因强暴了家中的女佣而生下了克尔恺郭尔的哥哥,再加上,他早年还诅咒过上帝,后妻和五个子女又都先他而逝,这使得他深信自己有罪,是上帝特意使他领受无穷的痛苦和孤独。这种阴暗低沉的心态,使这位老人长期处于一种不可名状的忧郁之中,这种忧郁同时也感染了他最小的儿子—克尔恺郭尔,给他的一生蒙上了阴影。

由于身世异于常人,克尔恺郭尔生性孤僻,行为怪诞,从小就患上了忧郁症,以为自己和父亲一样天生负罪,生活中处处充满了悲观,相信自己活不长。不过,克尔恺郭尔更会掩饰,他让自己的忧虑不被他人察觉,对外常以轻浮放荡的花花公子形象示人。1838年老克尔恺郭尔去世,克尔恺郭尔处于莫大精神痛苦中。此时,他和一位显要人物的女儿雷金娜·奥尔森恋爱了,这位少女给了他重新获得幸福的希望,但这样的幸福却是克尔恺郭尔心理上所不能承受的,因为他自认为像他那样的“忏悔者”不可能使他心爱的姑娘得到幸福,他内心里感到自己犯了一个错误。

于是已经订婚的他又开始故意引起女方的不满,想让对方提出悔婚。他请求她“宽恕这样的一个男人,他虽然也许能做某些事,却不可能使一个姑娘获得幸福”。尽管雷金娜恳求他不要离开她,但他还是坚决地解除了婚约。后来,克尔恺郭尔又对悔婚感到十分后悔,并试图与雷金娜恢复关系,但他之前的行为已经伤透了女孩的心,她断然拒绝了他,另嫁他人。

这次失败的恋爱,在克尔恺郭尔的心上留下了永远不能愈合的伤痕,他对雷金娜一直不能忘怀,始终保持独身。在以后的日子里,他几乎疯狂地埋头于创作,在十余年内写成了大量著作。他一生依靠巨额遗产生活,没有谋求任何职业。

作为一个存在主义思想家,克尔恺郭尔曾一心想当牧师,在哥本哈根大学期间,他读了大量有关神学、哲学和文学方面的著作,并获得了神学学位,不过他在自己创办的期刊上公开反抗丹麦的国家教会,因此从未担任过神职。

克尔恺郭尔反对宿命论的超然旁观,反对怀疑论,他将道德和伦理责任作为普遍目标,把由此促进的世俗判断和绝望戏剧化。他一直想要把一切与个体相关联起来看待生活,而不是从中提取本质来理解生活。在他看来,当自我包括太多自我创造的或非意志的因素时,自我仍然不是一架机器。他主张,哲学家应当探讨现实中的人生问题,并希望利用实际的、具体的、普通的方法来实现自己的存在,消解自己内心中的苦闷与荒谬。

他指出了“精神失助”是一种奇特的现代病,强调如果自我疏忽或自我隔离,那么真正的自我一直不能实现也无法实现。要想这种现象得以纠正,必须在信任上获得飞跃,树立“新生活”。

克尔恺郭尔认为,实现这种自我的标准在基督教的核心人物耶稣身上得到了体现和表明。在一个人实现自我的过程中,另一个人可以是“助产士”,但是“分娩”最终还是个人自己的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