习惯点滴
你听说过墨池的故事吗?
绍兴市西街戒珠寺内有个墨池,传说就是当年王羲之洗笔的地方。
王羲之是 1600 年前我国晋朝的一位大书法家,被人们誉为“书圣”。相传,王羲之7岁开始练习书法,勤奋好学。17岁时,他把父亲秘藏的前代书法论著偷来阅读,看熟了就练着写,他每
天坐在池子边练字,送走黄昏,迎来黎明,写完了多少墨水,写烂了多少笔头。每天练完字就在池水里洗笔,天长日久竟将一池水都洗成了墨色,这就是人们今天在绍兴看到的传说中的墨池。
还相传王羲之练字时总是专心致志,达到废寝忘食的地步。他吃饭走路也在揣摩字的结构,不断地用手在身上划字默写,久而久之,衣襟也磨破了。功夫不负有心人,有一次,他为人写一块匾,在木板上写了几个字样,送去叫人雕刻。刻工发现字的墨渍竟渗入木板里面约有三分深。“入木三分”这个成语说的正是这件事呢。
我们所熟悉的许多名人,比如陈景润、华罗庚、曾国藩、李白等在自己的专业领域取得了巨大成就的人,都有着王羲之这样的韧劲儿。正是凭着自己刻苦钻研、持之以恒的精神才得以创造人生的辉煌。
习惯故事
玛丽·居里,也就是我们常提的居里夫人,是世界著名科学家,她通过研究放射性现象,发现了镭和钋两种天然放射性元素,一生两度获诺贝尔奖。
她从小就对学习有着浓厚的兴趣,学习的时候非常勤奋刻苦。她从不轻易放过任何学习的机会,处处表现出一种顽强的进取精神。从上小学开始,她每门功课次次都考第一。父亲对科学知识如饥似渴的精神和强烈的事业心也深深地熏陶着小玛丽。她从小就十分喜爱父亲实验室中的各种仪器,长大后她又读了许多自然科学方面的书籍,更使她充满幻想。
她急切地渴望到科学世界探索,但是母亲去世后,父亲的工资收入菲薄。当时的家境不允许她去读大学。19岁那年,她开始担任长期的家庭教师,同时还自修了许多功课,为将来的学业做准备。
这样,直到24岁时,她终于来到巴黎大学理学院学习。在别人看来,她过的日子是非常艰苦的,可是她自己却能够自得其乐,每天都心情愉快地投入到学习之中去。偌大的巴黎,她一个人默默无闻,独自生活在自己狭小的空间里,情绪却能够保持十分平静,将孤独的情绪都转化到学习上来。
刚开始,她的基础知识很薄弱,所以她不得不付出巨大的努力去弥补自己的不足。她把白天的时间用在课堂、图书馆和实验室,晚上就一个人躲在自己租来的小房间里刻苦努力地学习,直到深夜。她总因为学到了新鲜的知识而兴奋激动,科学奥秘像个神秘的女郎在她的心里慢慢地揭开了面纱。而她也因为自己可以自由地学习科学知识,掌握运用科学方法而万分开心。
这个时候她孤身奋斗,没日没夜全身心地埋头钻研。她觉得自己终于有能力去进行科学研究了,她依然十分幸福。她把这段奋斗钻研的时期看作一生中值得回忆的美好时光之一。
后来,她遇到了自己的丈夫,皮埃尔·居里。他们不仅成为生活中的最佳伴侣,更成为事业上的最佳拍档。
她和丈夫后来都对贝克莱尔发现的射线感到极大的兴趣,于是他们决心对这种射线的性质进行研究。不久,他们就发现这种射线的放射实际上是铀元素的原子特性之一,而与铀盐的物理和化学性质无关。于是,他们就想进一步弄清楚,是不是还有其他元素也能像铀元素一样放射出同样的射线。
剩下的问题只是要找个地方,使玛丽能进行试验,而困难就从这里开始。皮埃尔向理化学校的校长请求了好几次,得到了一个很一般的结果:玛丽可以自由使用一间在学校大楼底层装有玻璃的工作室。这是一间贮藏室和机器房,狭小局促,潮湿得冒水,技术设备很简陋,舒服更谈不上。
玛丽并不气馁。虽然没有专用的电气设备,也没有开始科学研究所需的一切材料,她仍然想尽各种办法,直到能在这间陋室里运用她的仪器。
她曾经有机会用放射性的方法研究一定数量的矿石,她和丈夫认为,如果这些矿石的放射强度与矿石所含有的铀成分成正比的话,那就证明他们正确了,可是实际情况却不像他们预期的那样,而且令人惊讶的是,事实上他们发现了一种奇特的现象,就是这些矿石放射强度是铀的三四倍。他们经过刻苦的钻研与仔细的核查,最终得出一种解释:这种矿石当中含有一种未知的元素。当时居里夫人从事的工作是相当枯燥与艰辛的。可她却认为,只要自己跟丈夫一起深入地研究,就一定能够寻到科学的真相。就这样他们踏上科学研究的道路,并且从此再没有离开过这条科学之路。
尽管这些矿石已经被人们再三地研究过了,居里夫人跟她丈夫开始并没有抱有太大的幻想。但他们都是踏踏实实进行科学钻研的人,对人们再三研究过的东西,并没有放弃,而是非常认真地对待。最初他们估计这种新元素的含量不会超过百万分之一。随着研究的深入,却发现原来比他们预计的含量还要小得多,这无异于大海里捞针,需要非凡的勇气与艰苦卓绝的科研精神。他们没有被各种各样的困难与精神的压力打败,而是更加热情地投入到这项科研之中,不去想那些困难。
刚开始,他们不了解这种未知元素的任何化学性质,只能紧紧抓住放射性极强这一条线索,穷追不舍。他们找来沥青矿,进行分析研究。除了运用常规的化学分析方法之外,他们还用皮埃尔发明的精密计电器,精确地测量不同部位的放射性。这种方法今天已经成为一种新的化学分析法的基础了。后来,这种分析法被逐渐地加以改进完善,为人们所广泛采用。
经过几年刻苦勤奋的钻研,他们终于把这种新元素分离了出来,也就是今天天下人所熟知的镭。后来他们又发现了第二种元素钋,这时候又出现了新的困难,他们要把这两种元素从纯元素的形式中分离出来。而他们的工作条件却十分差,设备也很落后,而且还需要有大量的原矿来进行化学分析。
他们俩白手起家,从头干起。
没有钱买原矿,就只好到炼油厂的废矿渣里面去冶炼。他们费了很大的周折才得到了一些废矿渣,开始了自己的提炼与研究。没有试验场地,就找了一间废弃的木棚,木棚的顶上有个很大的玻璃窗,而且到处都是裂缝。在夏天,棚屋里面燥热得像烤炉。在冬天,简直不知道是应该希望下霜还是应该希望下雨。若是下雨,雨水就以一种令人厌烦的轻柔的声音,一滴一滴地落在地上,落在工作台上,落在这两个物理学家的标上记号永不放仪器的地方;若是下霜,就连人都冻僵了。没有方法补救。那个炉子即使把它烧到炽热程度,也令人完全失望,走到差不多可以碰着它的地方,才能感受一点儿暖气,可是离开一步,立刻就回到寒带去了。
不过,玛丽和皮埃尔要习惯室外的严寒,他们的设备很少,没有把有害气体放出去的叫作“通风罩”的装置,而且大部分炼制工作必须露天进行。每逢骤雨猝至,这两个物理学家就狼狈地忙把设备搬进棚屋,大开着门窗让空气流通,以便继续工作而不至于被烟窒息。
在 1898—1902 年,居里先生和夫人就是在这种条件下工作的。第一年里,他们共同从事镭和钋的化学分离工作,并且研究他们所得到的活性产物的放射性。不久,他们认为分工的效率比较高,皮埃尔·居里便试着确定镭的特性,以求熟悉这种新元素。玛丽继续炼制、提取纯镭盐。
在做化学实验时,常常会产生很多的有毒气体,刺鼻难闻。实验又不能中断,他们就在木棚里随便找点儿什么充饥。居里夫人还要用一根与她的身体不相上下的大铁棒去搅拌沸腾着的沥青铀矿。到工作结束的时候,他们常会觉得整个人都散架了,可到了第二天,依然坚持着自己的实验与科研。他们就是在这样恶劣的条件下,拼命地进行着自己的科学研究。
居里夫人的身体是十分柔弱的,可是她的意志却是十分坚强的。正是凭借自己对科学的坚守,凭借自己内心坚韧的意志,她才最终成为世界上最有影响力的科学家之一。
有人曾这样评价居里·夫人:“她一生中最伟大的科学功绩之所以能够取得,不仅仅靠大胆的直觉,而且是靠着在难以想象的极端困难的情况下工作的热忱。这样的困难,在科学的历史中是罕见的。”
教育良方
培养孩子的科学兴趣
很多孩子,尤其是女孩子,会觉得科学是件很无聊的事情,从情绪上排斥科学学科,这不利于孩子大脑的全面发展。
家长和老师应该适当地引导孩子更全面地认识科学,认识学习科学的乐趣,愿意和科学家打交道。也可以讲一些孩子喜欢的名人故事,让孩子意识到和自己一样的人也可以成为非常伟大的科学家,消除孩子的畏难情绪,激发他们的潜能。
传给孩子科学的方法
孩子们在学习的过程中总难免会遇到各种各样的困难,走各种各样的弯路。这个时候师长们要能够给予正确的引导,有些幼稚的弯路可以提醒孩子避免。
但是,有些弯路是成长必须经历的,尤其在学习的过程中,孩子们通过犯错能够更好地认识到问题的所在,才能吸取经验教训,在以后的学习生活中主动地避免,从而内化成他们自己的方法。这样做更有益于他们的刻苦钻研精神的培养。
同时,尽可能为孩子制造一些与专业的科学人士接触的机会,通过同优秀长辈的交流接触,发挥榜样的作用,让孩子更多地学习专业的、科学的方法。
培养孩子专心的习惯
在孩子刚开始接触某个领域时,家长应该尽量提供比较稳定的环境,让孩子能够在有利于他们静下心来去学习的环境中学习。这样,孩子慢慢地进入到学习领域,才能激发出孩子的爱好和兴趣,等到他们能够自如地应付学习中的困难时,即使外界的环境稍有干扰,他们也能够较好地把控。
这对于培养孩子的刻苦钻研的习惯是非常有帮助的,只有当孩子能够专心地投入到所做的事情中时,才能够做得更好,也更有益于孩子别的生活习惯的培养。
延伸阅读
勤奋是成功的重要品质
玛丽从小学习就非常勤奋刻苦,对学习有着强烈的兴趣和非常的爱好,从不轻易放过任何学习的机会,处处表现出一种顽强的进取和刻苦的精神。
从上小学开始,她每门功课次次都考第一。15?岁时,就以获得金奖章的优异成绩从中学毕业。后来,她带着强烈的求知欲望,全神贯注地听每一堂课,艰苦的学习使她身体变得越来越不好,但是她的学习成绩却一直名列前茅,这不仅使同学们羡慕,也使教授们惊异。
入学两年后,她充满信心地参加了物理学学士学位考试,在?32名应试者中,她考了第一名。第二年,她又以第二名的优异成绩,考取了数学学士学位。
生活需要一颗坚强的心
玛丽是家中? 5?个子女中最小的,但也是最聪明的一个。她的父亲是一名收入十分有限的中学数理教师,妈妈是中学教员。玛丽的童年是不幸的,她的妈妈得了肺结核,大姐染上了传染病。后来,妈妈和大姐在她不满?12岁时就相继病逝了。
她的生活充满了艰难。这样的生活环境不仅培养了她独立生活的能力,也使她从小就磨炼出了非常坚强的意志。
名利只是人生最微小的部分
由于居里夫妇的惊人发现,1903年12月,他们和贝克勒尔一起获得了诺贝尔物理学奖。他们夫妇的科学功勋盖世,然而他们却极端藐视名利,最厌烦那些无聊的应酬。他们把自己的一切都献给了科学事业,而不捞取任何个人私利。
在镭提炼成功以后,有人劝他们向政府申请专利权,垄断镭的制造以此发大财。居里夫人对此说:“那是违背科学精神的,科学家的研究成果应该公开发表,别人要研制,不应受到任何限制。”“何况镭是对病人有好处的,我们不应当借此来谋利”。
她一生中,共得过包括诺贝尔奖等在内的?10次著名奖项,得到国际高级学术机构颁发的奖章?16枚;世界各国政府和科研机构授予的各种头衔多达?107?个。但是她一如既往地那样谦虚谨慎。
伟大的科学家阿尔伯特·爱因斯坦评价说:“在所有的著名人物里面,玛丽·居里是唯一没有被盛名宠坏的人!”
工作再忙也要做好母亲
居里夫人有两个女儿。“把握智力发展的年龄优势”是居里夫人开发孩子智力的重要“诀窍”。
早在女儿不足周岁的时候,居里夫人就引导孩子进行幼儿智力体操训练,引导孩子广泛接触陌生人,去动物园观赏动物,让孩子学游泳,欣赏大自然的美景。孩子稍大一些,她就教她们做一种带艺术色彩的智力体操,教她们唱儿歌、讲童话。再大一些,就让孩子进行智力训练,教她们识字、弹琴、搞手工制作等等,还教她们开车、骑马。居里夫人和朋友们商量——这些朋友们都和她一样,是索邦大学的教授;都和她一样,也是家长。在居里夫人的鼓动下,产生了一个教育合作计划——一些有大才大智的学者把他们的儿女聚在一起,实施新教育方法。
他们组成科学讲师团,向孩子们开放他们的实验室,亲自对他们的孩子们进行科学启蒙教育,激发孩子们的科学兴趣,破除孩子们对科学的神秘感,培养孩子们的科学兴趣,鼓励孩子们树立远大的科学理想,坚定孩子们的科学意志,传授孩子们科学方法、科学思维、实验诀窍,使孩子们在少年时代形成极高的智力潜力,使孩子们天生的天才遗传智力得以开发,居里夫人最终培养出了10多位诺贝尔科学奖获得者。
推荐版本:《居里夫人自传》,(法)玛丽·居里著,光明日报出版社,2009年。
(申旭兵编写)
习惯箴言
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春秋·孔子)
读书之法,在循序而渐进,熟读而精思。(南宋·朱熹)
读活书,活读书,读书活。(郭沫若)
经验丰富的人读书用两只眼睛,一只眼睛看到纸上面的话,另一只眼睛看到纸的背面。(“德”歌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