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教材教辅大师的作文课
8479700000040

第40章 运思篇(36)

但是我们也不能总用现成的东西,必要的时候得自己来创造。如果我们用的不是习惯的词语,而是自己造出来的,那就要注意:这样代替贴切不贴切,明显不明显,生动不生动。比如(9)和(14)所用的就不是习惯的词语。可是,用“我”代替“个人”,用“我们”代替“集体”,用“褴褛的衣服和光赤的脚”代替“贫民”,都很恰当,都很生动,而且让人一看就懂,绝不会引起误解,也根本不必猜疑。这可以说是用这种修辞手法的条件,只要用它,就非得合乎这些条件不可。

四说得夸张些

“他这个人,眼睛长在头顶上,不把任何人看在眼里。”对于自高自大的人,我们常常用上面这句话去形容。其实,他的眼睛真的“长在头顶上”吗?显然是不会的。那么,我们这样形容他,是不是说谎呢?不是。我们是有意地用这么个说法,极言其骄傲就是了。

“老刘的脾气真不好,为了芝麻大的一点儿事,他也会生上三天气。”真的是为了“芝麻大”的事吗?真的一生气就是“三天”,不多也不少吗?显然都不是。“芝麻大”无非极言其小,“三天”无非极言其生气生得久。像这种表面上看起来不符合事实的话(“眼睛长在头顶上”),或是说得过甚其词的话(“芝麻大的一点儿事”“生上三天气”),在修辞学上叫作“夸张”“夸饰”或“铺张”。

说话本来应该绝对真实,有一说一,有二说二。“夸张”似乎跟这个原则有点儿抵触:一夸张不就是虚假了吗?不。修辞学上的“夸张”和“说假话”是完全不同的。比如:老李很高,身长将近六尺。如果你对别人说:“老李真高啊,恐怕有七尺多!”这句话就不够真实,可以说是假话,因为听话的人可能相信了你,以为老李真有七尺多高呢。要是你用个“比方”,说“老李又瘦又高,活像个电线杆儿”,这就是修辞的夸张,并不是说谎了;因为,不可能有任何人高得细得跟“电线杆儿”一样,人家一听就知道你是打比方。

适当的夸张能够收到两种效果:首先是可以启发听者或读者的想象力,其次是加强所说的话的力量。有一样东西非常大,我们想把它的“大”告诉别人,怎么说法呢?实在的尺寸,我们未必知道;纵然知道,说出来也还觉得太平淡。因为数目字虽然能表现那个大东西的真实情形,却表现不出我们在情绪上对它的反应。在听话的人一方面,数目字往往不容易记得,而且也不容易引起具体的想象。这时,如果我们能够很适当地用一下修辞的夸张,两方面的问题就一齐解决了。有些事物的情状,想要具体地说说,更不是三言两语办得到的。这时,夸张就更加有用。

汉语的口语里,修辞的夸张用得非常多。这一点足以表现我们人民的丰富想象力,也足以表现祖国语言的优美特性。当然,夸张应该怎样用法,不是没有原则的,不是没有限度的。我们先把各种夸张的方式看一看,然后再谈应该注意的几点。

一般说来,夸张总是通过比喻、借代或比较的形式来表现的。在比喻之中,明喻、隐喻和借喻都可以应用。以前我们谈过比喻和借代,那几篇里所举的例子,有些就是带有夸张性的。

(一)用明喻来夸张

一般的明喻,总是用乙事物来比甲事物,而甲乙两事物之间一定有某一点绝对相像。倘若用来打比方的乙事物并不跟甲事物绝对相像,而是借用乙事物的某一特点来强调地指出甲事物的特点,这个明喻就成为夸张性的说法了。例如:

(1)新的主题、新的人物像潮水一般地涌进了各种各样的文艺创作中。

(周扬:《新的人民的文艺》)

(2)情绪高,工作就会做好,特别是精神劳动如文艺创作,需要废寝忘餐如醉如痴那样的专心一致和高度热忱,方能使作品生动而有力。

(茅盾:《文艺创作问题》)

(3)是的,是热。室中的空气是昏昏蒙蒙的,仿佛到了着火点。谁要是擦一支火柴吸烟,似乎都有引起火来的神气。

(郭沫若:《访问朝鲜》)

(1)的“像潮水一般地”极言“新的主题、新的人物”之多,(2)的“废寝忘餐如醉如痴”极言其全神贯注、“专心一致”,(3)的“仿佛到了着火点……”极言热度之高,而这个“热度”不是指真正的气温,而是指“热情”的。这些当然都有点夸张性,而表现的形式都是用明喻。既是打比方,于是就无害于事理的真实性,反而加强了话的力量,使读者得到的印象特别深刻。

口语里用这种夸张性的明喻的例子是极多的:

(4)他这么一喊,马上聚了一堆人,好像正月十五看龙灯3333333那么热闹,新媳妇的一举一动大家都很关心……

(赵树理:《登记》)

(5)……她的眼泪就像雨点33一样,有的落在炕上,有的落在地上,还有的就顺着脸往下流。

(丁玲:《我在霞村的时候》)

(6)无耻的狞笑,骄傲的狂叫。

就像是一万把刀3333扎在她的心上。

(李季:《报信姑娘》)

(7)送粪的大车,在大道上,穿梭33似的来往,人喊马嘶,鞭子在天空里呼啸。

(周立波:《暴风骤雨》)

(8)“不要动感情嘛,同志。看你烧得像火炭儿333一样,我没有病,怎么也好说。”

(魏巍:《朝鲜人》)

这几句里点了黑点儿的部分都是口语里常用的比方,都含有相当的夸张性。每句的含义很明显,不待解释。(第七句里“鞭子在天空里呼啸”是另一种修辞方式,下一章会谈到。)读者不妨想一想,我们日常谈话里是不是常用这种比方;最好经常注意,可能的话,不断地采集、整理、分析、比较,这样对于写作会很有些帮助的。

(二)用隐喻、借喻或借代来夸张

打比方的甲乙两事物之间,本来只有一点绝对相像,用隐喻或借喻说成“甲是乙”或是干脆连甲的名称都不提,本身已经多少带了点夸张性。现在,再把用来打比方的乙事物加强一下,当然夸张的作用就更大了。例如:

(9)但他却在她脸上的每条皱纹里,看出都埋伏得有风暴。

(丁玲:《夜》)

这句话的意思是:他从她脸上的神色可以看出来,她是一肚子的不高兴,随时打算寻衅闹事,好像阴沉的天色预示着要有风暴似的。可是说成“每条皱纹里……都埋伏得有风暴”,当然就有些夸张了。句子里没用“像”“似”之类的字,所以说它是个夸张性的隐喻。

这一类的隐喻或借喻,口语里也常常运用:

(10)这时我就会腋下出汗,恨无地洞可钻……

(鲁迅:《人生识字胡涂始》)

(11)小飞蛾抬头看看他的脸,看见他的眼睛要吃人,吓得她马上没有答上话来……

(赵树理:《登记》)

(12)大家对他两个虽是恨得入骨,可是谁也不敢说半句话……

(赵树理:《小二黑结婚》)

(13)可能的,美国将因扩大侵略战争而组织两党联合政府,好教两党平分秋色,更加同一鼻孔出气,而去共同欺骗人民。

(老舍:《从美国兵说起》)

(10)的“腋下出汗”就是“困窘着急”的意思,这是用结果代替原因的一种借代法。当然,未必真的“腋下出汗”,不过这样说法,极言其困窘着急的厉害而已,所以说是夸张性的。“恨无地洞可钻”,平常也可以说成“恨不得有个地洞钻下去”等等,用处在加重地形容困窘着急的情态。其余两句的含义都很明白,夸张性也很显著,不必多说。

诗里面用夸张性的隐喻、借喻或借代的时候特别多。

(14)姑娘一闪身向外溜跑,

屋子里连扫帚也在欢笑,

笑着这新社会的订婚礼,

笑着这一对青年人配得这么好!

(李季:《报信姑娘》)

(15)两条臂膀千条筋,

开出石头变成金……

(潮清:《北石坑》)

(16)……同志同志你歇下,

吃顿饭,宿一晚,

面片擀得一张纸,

面条切下一条线,

下到锅里莲花转,

盛到碗里赛牡丹……

(李株:《宿一晚》)

(14)的“屋子里连扫帚也在欢笑”,极言全屋里快乐的空气,借“扫帚”来代替“每样东西”。(15)的“两条臂膀千条筋”极言劳动者雄壮硕健的丰采,并不是真的每条臂膀上的筋有五百条。(16)“面片擀得一张纸”是说“薄得像一张纸”,“面条切下一条线”是说“细得像一条线”。(最后两句是说面片和面条的形象多么好看。这些,自然也都是夸张性的说法。)

夸张有时是用比喻加上比较来表现的。比喻总还是说甲像乙,或甲是乙;如果说成“甲比乙更……”,夸张的力量当然就更进了一步。比如:

(17)……全世界人民和我们在一起,

我们的队伍比海洋更壮阔,

我们的队伍比山岳更坚定……

(艾青:《十月的红场》)

普通的比较是以同类的事物相比。如“张三比李四高”(“张三”“李四”都是“人”);“黄豆比绿豆大”(“黄豆”“绿豆”都是“豆”)。这种比较不是修辞性的说法。修辞的比较多半是用不同类的事物相比,所以并不是真的比较,而是打比方的比较。(17)的“队伍”和“海洋”就不是同类的事物。如果说成“我们的队伍像海洋似的那么壮阔”,是一个夸张性的比喻;现在说“我们的队伍比海洋更壮阔”,是比喻又加上了比较;这么一来,夸张的力量就更大了。“比山岳更坚定”,也是同样的性质。

(三)不用比喻的夸张

夸张不一定非用比喻不可。有时我们可以直截了当地把事物的情状夸张一下,并不通过其他的修辞方式,特别是在运用成语的时候。例如:

(18)在这一时期,我们在新区的普及工作,确实大大展开,用一个烂熟的成语形容,就是“一日千里”。

(茅盾:《文艺创作问题》)

不通过比喻的形式来夸张,有时可能引起误会。因此,如果夸张的词语并不是成语,往往需要用上个适当的词(多半用表示“可能”或“程度”的副词),以便使读者明白说的并非事实,而是修辞的夸张。例如:

(19)热烈的情感,热烈的斗志,热烈的报告,热烈的贺辞,热烈的鼓掌,热烈的欢呼,使会场空气可能热到了一百度以上。

(郭沫若:《访问朝鲜》)

(20)一天之内的严重变化,我简直被压碎了。五脏七窍,四肢百体,都好像粘在一处——不,简直是冻结了起来!我还是一个活人么?

(茅盾:《腐蚀》)

(19)句如果不用“可能”,也许有人以为会场的空气真的“热到了一百度以上”。(20)句,虽然我们不会以为真的“被压碎”,真的“冻结”,不过用上个“简直”,毕竟可以把夸张的意味表现得更明显一点。但在诗里面,往往不用这类词语,尽管直截了当地来夸张。例如:

(21)举着红灯的游行的队伍河一样流到33333街上。333

天空的月亮失去了光辉,星星也都333333333333333躲藏。3333

(何其芳:《我们最伟大的节日》)

(22)我们要把

五星红旗

插上帕米尔高原,

向全世界人民歌唱,

歌唱出中国人民的胸襟。

让我们手挥33铁杖33,

敲击那山边的

铜盆似的3333夕阳33,

让昆仑山做33333大鼓33,

让黄河扬子江做3333333琴弦33……

(黄药眠:《我们要把五星红旗插上帕米尔高原》)

(21)“河一样流到街上”,(22)“铜盆似的夕阳”,都是夸张性的比喻;其余点了黑点儿的几句就干脆没用比喻的形式,也没用“可能”“简直”那一类的词语。

(四)需要注意的几点

修辞的夸张,如果用得恰当,可以增强说话的效果,加深读者的印象,唤起读者的想象。这些,前边已经说过;举的那些例子,想来也能证实这句话。但是使用夸张的时候,有几点特别值得注意。

第一,除了一些成语之外,夸张的说法不大适用于科学性的说理或叙事的文字。因为夸张所能做到的,只是给读者一个鲜明生动的印象,毕竟不能告诉他具体的实在的情形。至少,在科学性的文字里,不能依靠夸张来描述事物;偶然用一用是可以的,但必须以翔实的科学记载为主体。

第二,只要运用夸张,就必须使它很明显,让人一看就知道它是夸张才行。拿最普通的例子来说,“把我气死了”就是明显的夸张,任何人听见这句话都不会误以为真的已经“气死”;可是“气得我头疼”就不明显,因为“头疼”究竟是事实呢还是夸张,从这句话的本身看不出来。夸张而让人家不知道是夸张,很容易引起误解,那样就真的成为说谎了。

第三,夸张要用得自然,该夸张的时候才夸张,不该或不必夸张的时候,最好不夸张。夸张用得太多了,会叫人家觉得处处不着边际。

第四,运用夸张的比较时,得特别注意比较的性质。这一点前面已经说过,不再重复。

五说得生动些

描写景物或抒发情感时,为了把景物描写得生动活泼,把情感抒发得充畅强劲,往往运用一种修辞的办法,把鸟兽甚至植物当成人来写,把无生物当成生物来写。目的都是一个:给读者一种鲜明生动的印象,使读者容易想象出当时的景象或情绪。这种办法,有的书上叫作“拟人”,有的书上叫作“人格化”,也有的书上叫作“比拟”。

(一)把其他动物当作人

鸟兽昆虫跟人之间有很大的区别:人有思想情感的活动,其他动物大都没有,或极少有;行为动作,也都是很不相同的。有时,为了某种目的,作者可以把人的思想情感或行为动作附着在所描写的其他生物身上,就像写人似的来写它。这样,由于它被描写得具备了人的属性,往往可以使人感觉到特别亲切,因而很容易接受了作者的思想或情感。

(1)……两只小狗最先走出来欢迎我们。

(丁玲:《我在霞村的时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