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教材教辅大师的作文课
8479700000027

第27章 运思篇(23)

中国语的句子可以分为三大类,就是:叙述句、描写句和判断句。

叙述句是用来叙述一件事情的,以动词为骨干,例如:

(67)他买了一本书。

(68)朝鲜人民控诉美军暴行。

描写句是用来描写事物的德性的,以形容词为骨干,例如:

(69)这所房子很大。

(70)美国失业问题很严重。

判断句是用来判断事物之间的关系的,以名词为骨干,例如:

(71)明天是八月十五。

(72)他是一个共产党员。

按照中国语的习惯,只有判断句才用“是”字,叙述句绝不用“是”字。描写句可以加“是”字,但这样就变成判断句了。例如“这所房子很大”也可以说“这所房子是很大的”,“美国失业问题很严重”也可以说“美国失业问题是很严重的”。由描写句变来的判断句,最后总带一个“的”字。偶然也有不带“的”字的,那是为了加重语气,如:

(73)“中国地方很大,人口很多,过去为什么贫弱呢?”——“中国地方是很大,人口是很多,但是……”

叙述句有时加“是”字,也是为了加重语气,例如:

(74)“他不是已经考取了吗?”——“他是考取了,但是……”

同学们常常变描写句为判断句,但把句末的“的”字省略了:

(75)小学生是很聪明,很活泼。

(76)夏夜的天空是非常美丽。

(77)他的家庭是很富裕。

(78)会场的空气是非常严肃。

改的办法,或把“是”字删去,或在句末加“的”字。

在叙述句的动词前面加“是”字,更没有必要:

(79)中华人民共和国(是)诞生了。

(80)在这个会上,我(是)看见了一个身材高大的老乡。

(81)老梁同志(是)和气地对我说……

(82)他(是)很悲地回忆着。

(乙)了和着

“了”字有两种用法。一种是表示既成的事的,相当于英文里的完成式,无论过去、现在、将来,只要说话人想表示那件事终结时的情态,都可以用“了”,例如:

(83)谁知他误会了我的意思。(过去完成)

(84)已经来了,就坐一会儿吧。(现在完成)

(85)等新旧同学彼此熟悉了,再开会。(将来完成)

“了”字又可以表示一种决定的语气,陈说一种觉察、决意或判断。

(86)他气得连话也不会说了。(觉察)

(87)我再也不敢大意了。(决意)

(88)已经这个时候,今天不会来了。(判断)

这两种“了”字的区别,可以从下面的例句看出来:

(89)等他去了,你再来吧。(完成式)

(90)他还没去,你就来了。(决定语气)

(91)他说了很多话。(完成式)

(92)听!他开始说话了。(决定语气)

再如:

(93)昨天已经给了他了。

(94)他已经受了批评了。

句中的“了”是完成式,句末的“了”是语气词。可见完成式的“了”字用于句中语气未完的地方,决定语气的“了”字多用于句末。

同学往往在句中动词后面任意加“了”,不管原句是不是完成式:

(95)我们开始了沿着小路下山。

(96)爱护了我们的国家。

(97)在这里没有了男女的分别,没有了尊卑的分别。

报章上也常有这种句子:

(98)他们继续帮助了农民进行技术上的改进。

(99)但反对了为艺术而艺术并不就等于在正确的立场上解决了艺术与政治的关系问题。

“着”字所表示的是进行式,例如:

(100)他们等着你去开会呢。

(101)我正吃着饭,他就来了。

同学常常滥用“着”字:

(102)我们都相信着气象台的天气预报。

(103)每个人心里都了解着今天是什么日子。

(104)我们明白着这些事实的意义。

由于类推作用,有些不能加“着”的字,也加上一个“着”,例如:

(105)他就和着几个长工到地里去做活。

“着”和“了”都只能放在动词后面。“和”是联结词,不是动词,不能跟“着”。

现在似乎有一种趋势,就是不愿意单用动词,不是在前面加“是”,就是在后面加“了”或“着”,有时“双管齐下”:

(106)的确,如同其它苏联的城市一样,莫斯科是缺少了那些在国外的大城市可见的代表性的特点。

(107)土改是有着伟大的意义。

读起来既不顺口,意思也不见得更周密,都是多余的。

(丙)和·与·及

按中国语的习惯,只有在平行的事物之间用“和”“与”“及”等联结词,如:

生产和消费

阅读与写作

飞机、坦克、重炮、机枪及其它军用物资

在复合句的几个平行的附属句之间,通常不用联结词,例如:

(108)他喝了三杯酒,吃了两碗饭。

(109)全世界人民都拥护和平,反对战争。

(110)我们坚决反对美帝国主义武装日本,利用日本作为它在远东的侵略工具。

以上各复合句包含两个等立的叙述性附属句。

(111)农民个个精神饱满,衣服整洁。

(112)该厂所出的香烟,品质很好,装潢很美观。

(113)朝鲜人民是勤劳的,勇敢的。

以上各句包含两个等立的描写性附属句。

如果要用联结词,也只能用“而”“而且”“不但”“又”“也”之类,例如:

(114)他喝了三杯酒,又吃了两碗饭。

(115)该厂所出的香烟,不但品质好,装潢也很美观。

(116)朝鲜人民勤劳而勇敢。

近来受了西洋语法的影响,常在复合的等立附属句之间用“和”“与”“及”等联结词:

(117)大家忙着抢丝糕和盛汤。

(118)为伟大理想的实现而斗争和对革命事业充满信心。

(119)一个寒冷的冬天的早晨,刺骨的寒风吹得行人不得不加快了脚步和拉起衣领来。

(120)呼吁立即禁止原子武器和美苏立即开始直接谈判。

(121)但因长时期受到资产阶级的熏陶和与比较落后同学相处,他思想中仍有许多顾虑。

例(120)的意思是说美国和苏联应立即开始谈判,前面放一个“和”字,很容易让人误解为另外一个国家应和美苏开始谈判。例(121)把“和”跟“与”放在一起,更不足为法。

(丁)但是·不过

“但是”“不过”是转折性的联结词,用这些词的时候,前后两句话的意思必须是相反的。下面两个例子都是错的:

(122)红色的天安门耸立在我们的面前,但是那鲜红的旗子更满布在我们的头上。

(123)会场布置得和戏院一样,不过当你看到那水银灯照得通亮的圆屋顶时,将会使你感到兴奋和愉快。

和“但是”差不多的有“可是”,和“不过”差不多的有“只是”。“但是”“可是”与“不过”“只是”又微微有点不同。前者上句之意重,下句之意轻;后者则上轻下重,这个区别只要比较下列两句就可以看出:

(124)他肚子里很明白,可是嘴里说不出。(还是不中用)

(125)他肚子里很明白,只是嘴里说不出罢了。(你应该原谅他)

因此,例(124)的上句里可以加一个“虽然”,变成“他肚子里虽然很明白,可是嘴里说不出来”。例(125)的上句里却不能加“虽然”。下面这句话是错的:

(126)二者本质上虽然相同,只是形式上不完全相同罢了。

应该说:

(127)二者本质上是相同的,只是形式上不完全相同罢了。(着重其相同的一面)

或:

(128)二者本质上虽然相同,但是形式上却不完全相同。(着重其不同的一面)

(戊)由于

用“由于”的时候,前后两句必须有直接的因果关系。下面的例句都是错的:

(129)由于我参加了这次大会,深深地觉得师生友谊的可贵。

“师生友谊的可贵”并不是因为这位同学参加了这个会的缘故,这一句话根本可以不用联结词。

(130)由于初步了解情况的结果,广安门外的土改工作很难搞。

土改工作难搞并不是因为了解情况的缘故,把“由于”换成“根据”就通了。

(131)由于高先生的谈话,可以看出思想改造是不容易的。

这是把“由于”和“由”用混了。

(己)……为……所……

“……为……所……”是文言文里一种被动式的结构,如:

(132)卫太子为江充所败。(《汉书·霍光传》)

(133)行将为人所并。(《通鉴·赤壁之战》)

(134)敌军为我军所歼。

在这种结构里,“为”字前面的部分(主语)所代表的是受事者,也就是说,它是“所”字底下的动词的对象。譬如“敌军为我军所歼”,“敌军”是受事者,是“歼”的对象。这种结构是古语的残留,很容易用错,例如:

(135)岛中部为五指山脉所分布。

“分布”是个不及物动词,“岛中部”不是它的对象,所以不能用“……为……所……”的结构,应该说“五指山脉分布于岛中部”。

(庚)呢和吗

“呢”和“吗”都是疑问语气词,但是二者的用途大有分别。用“吗”的地方不能用“呢”,用“呢”的地方也不能用“吗”,现在分别说明如下:

凡可以用“是的”或“不是的”回答的句子,用“吗”字。例如:

(136)你还认得我吗?

(137)今天是十五吗?

凡不能用“是的”或“不是的”回答的,用“呢”字。例如:

(138)现在怎么办呢?

(139)你去不去呢?

句子里本来没有疑问的字样者,用“吗”字。句子本来有疑问的字样者,用“呢”字。

下面几句的“吗”字都用错了,应该用“呢”。

(140)这样伟大的场面,谁能不参加吗?

(141)你知道不知道是谁在演讲吗?

(142)母亲在抗战初起时何尝不是天天到伤兵医院去慰劳吗?

练习:

分析并改正下列各句中的错误:

1.我相信一个过惯了团体生活的人,再去过家庭生活,这对于他是不太习惯的。

2.不久,上海被解放了,我就离开学校,去参加接收工作。

3.中央人民政府的成立,宣布了旧时代的死亡和新的世纪从此永远属于人民。

4.他的家庭是在南方,北京虽有些亲戚朋友,但彼此不太熟悉。

5.一直到高中,我还是这样荒唐着,只知道看电影,跳舞,此外什么也不懂。

6.在这里,他学到了化学、生物,特别是对他有着特别兴趣的畜牧学。

7.游行队伍有工人、农民、解放军、学生等四面八方向会场汇合。

8.虽然工业生产计划比去年提高了一倍,但在先进生产者的带动之下,各工厂的计划大都月月完成着。

9.我渐渐懂得了学习的意义以及一些政治常识。

10.我对于听演讲、开讨论会是感觉很有兴趣的。

11.因了自尊,我不愿意请教别人,只是一个人在暗中摸索。

12.关于这一点,他是相信着米邱林的学说。

13.他们依靠了群众,群众也拥护了他们。

14.由于毛主席提出“健康第一,学习第二”的口号之后,同学们便积极地运动,锻炼身体。

15.会议给予每一与会者对于新民主主义劳动政策的基本原则以进一步的了解。

16.至于自己的工作对实际生活是否有影响,是否符合人民利益,这对我们某些工作人员是不关心的。

17.这本书包括了五篇短篇小说和两篇游记。

18.在农村中进行人工养鱼法的工作是将要被展开的。

19.然而在用心的读者看来,这含义和论断是十分明白了的。

20.今后搁在他们肩上的,是怎样改变公私营企业中的劳动条件,怎样进一步促使劳资关系正常化,怎样改进和提高生产,而最重要的是怎样使会议产生的果实,灵活地正确地运用到各个有关具体问题中去,还有待全体工人、民族资本家以及劳动局和工会工作同志不断地努力。

(选自《作文指导》,中国青年出版社,1953年)

造句(张志公)

一造句的几个基本问题

造句的基本原则跟用词一样:要按照大家一致的习惯,造成大家都懂得的句子。

要合乎大家一致的习惯,使大家都懂得,自然也牵涉到一些标准问题。首先接触到的还是运用方言土语和文言的可能性和限度。这些在谈用词的时候已经说到过,把那里说的原则引申到造句上来,同样可以适用,所以这里不再重复。要说的还有两个重要问题,一是所谓“口语化”的问题,一是所谓“欧化句法”的问题。

(一)口语化

作文章要明白如话,也就是要尽可能地跟我们口头上说的话一样,这就是所谓口语化的根本原则。

作文章应该口语化,已经是完全肯定了的,也是人人都明白了的,近年来大家用“写话”来代替“作文”之类的名称,就是想从名称上来标示出口语化的原则,这些道理不必多说。不过在实际运用上,怎样掌握口语化的原则,也还有几点需要明确一下。

口语化是针对着这三种现象说的:佶屈聱牙的文言腔,矫揉做作、陈词滥调的文章腔,不适当的外国腔。这三种腔调应该反对,是毫无疑义的,因为它们脱离语言实际,让书面语言跟口头语言分家。

所谓作文章要跟说话一样,必须从这个角度上去理解。说得稍微具体一点,就是作文章应该用现在活着的语言,不用死去了的语言;用口头上说的朴素自然的语言,不用只出现在文人笔下,而不出现在人们口头上的、别别扭扭的语言;用民族形式的、或是虽然来自外国但已民族化了的语言,不用生吞活剥的外国形式的语言。这样写出来的文章一定是念得上口,听得入耳的,因而一定是让人容易懂得、容易接受的。

这样我们也就不难明白,口语化所以反对那三种脱离语言实际的腔调,有它的积极的目的:让人容易懂得,容易接受。既有积极的目的,那就不但有所反对,必然地还得有所要求。要求什么呢?纯洁健康的语言。因为只有用纯洁健康的语言来写作,写出来的文章人家才能懂,才能接受,写作的目的也才能够达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