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教材教辅大师的作文课
8479700000017

第17章 运思篇(13)

2.赵树理,这个名字,谁还不知道呢?周扬同志说“他是一个新人,他是一个在创作、思想、生活各方面都有准备的作者,一位在成名之前已经相当成熟了的作家,一位具有新颖独创的大众风格的农民艺术家”。是的,据太行《新华日报》陈王二位同志所告诉我的材料,可充分证实。赵树理的家,在山西晋城的乡下,从小入本村小学校,中学还没有毕业,就辍学了。后来,由于他的爱好人民艺术的性格发展和乡土戏特有的艺术魅力,他竟干脆参加了“上党戏”班子,索性领着一个“娃娃班”赶唱庙会神戏。他在旧戏子窝里,混了半辈子。抗战一开始,他洗手改行了。走出农村的戏班子,又当起农村的小学教师来了。他始终生活在农村,和农民打成一片;农村的事情,农村的人物,他了解得非常深切,非常透彻。一九四○年春,他进了《新华日报》(华北版),在资料室工作。他利用业余的时间,把新农村的伟大变革过程和自己所熟悉的群众生活,反映在作品上。就在这时,赵树理这个人民的天才,被发现了。他从群众中来,带来了群众的智慧,他怎样变成人民的作家?不是偶然的,而是因为他以群众的智慧满足了群众的艺术要求。赵树理,根深树大。

篇章(张志公)

一篇章

上次说过,不论写什么文章,首先要把对象和目的明确起来——这篇文章是写给什么人看的,是要解决什么问题,达到什么目的的。这是决定文章怎样写法的前提条件。

这里必须先说一说上次还没来得及说的一个重要问题:明确写某篇文章的目的,同时还要检查一下这个目的是否正确。比如,写一篇产品说明书,目的是让购用者充分了解产品的特点、性能和使用时应注意之点以利于购用者呢,还是不切实际地吹嘘这种产品,骗取人家的信任,以利于多销售、多获利呢?给报纸写篇文章,批评(或称赞)某人、某事、某书,是抱着与人为善的态度,以帮助别人改善、提高,同时也帮助读者正确认识为目的呢,还是抱有其他不纯正的目的?写一篇辩论性的文章,是确信自己的观点正确,别人的观点不正确,因而要阐明自己的观点,反驳别人的观点,使对方或其他的人能够正确认识所涉及的问题呢,还是更谦虚的只要申述自己的观点,和别人一同商量探讨呢,还是明知自己的观点不对或者不全对,硬要辩一辩以维护自己的声誉和面子或者显示一下自己多学善辩呢?如此等等。

无目的,为作文章而作文章,这样的文章没有用处,我们不提倡。连唐朝的诗人白居易都不赞成“嘲风雪,弄花草”的文章,主张“文章合为时而著,歌诗合为事而作”,难道我们能连白居易的见解都赶不上吗?抱着不正确的目的写文章,我们反对。这首先是思想品质的问题,如何做人的问题,不只是写文章的问题了。

对象和目的明确了,下一步该怎么办呢?是不是马上就动手写起来?

不,不要那么忙。要根据所确定的对象和目的,先筹划一下。

怎么筹划法?从哪里筹划起呢?从篇章入手来进行筹划,也就是首先考虑整篇文章的写法。

一篇文章是由若干段组织成的,一段是由若干句组织成的,一句是由若干词组织成的。从小到大是词、句、段、篇。然而在实际运用中,无论是读文章或者写文章,思考的程序是倒过来的,由大到小。读(这里指默读,也就是平常说的“看”)一篇文章当然是一个词一个词地读下来,有时候也跳着读,并不是一词不落的;无论是怎么读法,反正一遍读下来,首先得到的是对整篇文章的印象、理解和认识——这篇文章是讲什么的,讲得怎么样,内容重要不重要,讲得好不好。如果觉得重要,写得好,于是回过头来琢磨琢磨,看看文章分了多少段,一共说了几层什么意思,一段一段之间,一层一层之间,是些什么关系。在这样思考揣摩的过程中,会不时地发现一些特别重要的句子,或者很突出,在表达上起的作用比较大,或者含意比较深刻,话说得比较有力量,或者有别的足以引起人注意的特色;同样,也会不时地发现一些这样的词。这时,对文章的理解就深入了一步。通常情况下读一般的文章,往往只是像上边说的那样读一遍,得其大意而已;对比较重要些的文章,大概也就是上边说的再琢磨一遍;少数更重要的或者自己特别喜爱的文章,可能来个第三遍,把一些重要的,层次结构复杂的句子分析分析,把里边的关系搞得清楚明透一些,把用法比较新颖的,有点新意或深意的词多揣摩揣摩,把一些比较生的, 自己不大懂的词查一查。总之,全部的步骤是由大到小,越来越细致。

写文章也是这样。对象和目的确定之后,动手下笔之前,总是先把整篇文章通盘筹划一番。古人把这种通盘的筹划叫作章法。草稿写出来了,再逐段、逐句、逐词地斟酌,调整,修改,润饰,古人把这些叫作股法、句法、字法。历来都认为,学写文章,首先要重视章法。古人总结出来的这条经验,是符合写作实际的。

对整篇文章的通盘的筹划,是筹划些什么呢?

这里,我想不妨先把上次留下的那个问题拿来讨论一下。“万里长城”这个题目,可以用什么写法?如果你是第一次游览长城,登上最高处向遥远的前方、左方、右方眺望,大为那雄伟壮丽的景色所动,浮想联翩,感触很多,回来想把你的感触写下来寄给一位爱好文学的朋友,使他也能分享一点你的感受。我想,也许你可以写一首诗,无论新体的或旧体的,来抒发你的感情。如果你想写篇东西劝住在北京却还没见过长城的青年去游览游览,大概你需要写成一篇以描绘为主的文章,多少有些介绍说明比如说明它作为全世界知名的古迹的历史文物价值了,有点敦促的话,总之,要使你的文章有说服力,使读的人看了之后真想赶紧去游览一趟。如果你是为供旅游者使用的《北京名胜古迹图册》里“万里长城图(或照相)”写一个说明,那就得写得很简短。既已有了图画或照相,就无须描绘了;这里也无须用其抒情赞叹,倒是需要有点简要的知识性的介绍:比如长城大致是从什么时候到什么时候那段时期里修造的,是一次修造成功,还是多次陆续造起来的,东西有多少里长,从哪里到哪里,经过哪里,有些什么重要关口,以至每块砖有多大多重,如果篇幅许可,还可以介绍一两个与长城有关的传说故事,如孟姜女故事等。总之,需要的是简要平实的介绍说明,文字要非常简洁,如果用了数目字,要准确;如果说它的历史,也要准确。倘若你是给儿童少年的通俗读物或者连环画册之类写文章介绍长城,那显然需要另一种写法。倘若你是给一部中型的百科词典写长城这个条目,写法又得有所不同。由此可见,同是写长城,由于对象和目的不同,要求采取各种不同的写法。这里所说的写法,包括好几个方面的考虑,这些考虑就是下笔之前必须进行的通盘的筹划。

有几篇常见的文言文,都是讲学习的,中学语文课本里选用过,有些文言文注释读物中也常选用,估计你们很可能读过。一篇是清人彭端淑的《为学一首示子侄》;一篇是韩愈的《师说》;一篇是荀子的《劝学篇》。彭端淑那一篇是写给他的“子侄”们看的,教育他们学习要艰苦努力,持之以恒,即使条件差些,终必成功;反之,不肯吃苦,没有毅力,条件再好也将失败。因为是写给孩子们看的,文章不长,写得很浅,没讲什么大道理,而是通篇用了一个比喻(一般称为讽喻),让孩子们通过这个比喻性的故事悟出学习成败的道理来。韩愈那篇文章是写给他的一个成年学生的,也不长,类似一篇“序”,主要讲了从师学习的重要性,师生应有的关系,批评了当时士大夫们只从地位上而不从学问上考虑师生关系,实际是不重视学习,还不如他们看不起的工匠、技术人员等倒知道应当从师学习,针对时弊发了一通议论(有的地方是发牢骚)。荀子的《劝学篇》是关于学习的一篇理论性很强以至带有哲学性的学术论文,是当时百家争鸣中的一家之言,所以比前两篇长得多,也深得多。现代的、当代的讲学习问题的文章很不少,你们一定读过。请就你们读过的想一想写法上的特点。

篇幅所限,这次只能谈到这里为止。像前几次一样,最后还是留下个问题请你思考,这就是:以关于长城的几种写法,关于学习的几篇文章的写法为例,想一想“对整篇文章的通盘筹划,是筹划些什么?”下次咱们一起来“筹划”。

二篇章(续)

前一次咱们谈到,要写一篇文章,首先考虑整篇文章的写法,也就是先从全局着眼,进而考虑局部;举了两组例子,表明同是讲某种内容、某个问题的文章可以有几种不同的写法;最后留下了一个问题请你思考:所谓先考虑整篇,是考虑些什么呢?这次咱们就来讨论这个问题。

还得再重复说一遍已经一再说过的那个意思:写文章,先决的是明确文章的对象和目的,它要处理或者解决什么问题。因为这一点非常重要,而咱们多年来的作文训练一直不讲这个,使得想学写作的人很不注意它,却习惯于为作文而作文的那一套,所以我不厌其烦地一说再说。现在咱们要谈怎样考虑整篇文章的写法,就是在明确了对象和目的的基础上来谈的。

那么,首先考虑什么呢?

首先考虑体裁,也就是说,先确定写成一篇什么体裁的文章。在大多数情况下,既明确了要写的内容,又明确了对象和目的,同时也就确定了应当写成什么体裁。比如,你看到报纸上登了一篇讨论某个学术问题的文章,你不同意他的观点,想写篇文章投寄给那家报纸,希望被登载出来和那位同志商榷一下,也让关心这个问题的读者看看,希望大家能接受你的观点,这就注定了你得写成一篇学术性的议论文。又比如,有人严重地欺侮了你,使你受到损害,你想向初级人民法院告他,希望得到法律的保护,给对方以法律制裁,这就确定了你得向法院写一份起诉书,提起诉讼。再比如,你在学习中遇到一个困难问题,想向远地一位老师请教请教,希望得到他的帮助指点,你显然得给他写一封信。也有时候,内容、对象、…目的都明确了,写成什么体裁的文章还可以考虑考虑,从几种可能性之中选择一下。倘若你刚刚参加了一次什么活动,比如,参加了全国“五讲四美”为人师表活动先进代表会议,觉得这个活动很有意义,你在思想上有所得,有所感,回到学校之后想(或者被约请)写篇文章在校刊上发表,让全校师生分享一下你的所得,并且对学校里的“五讲四美”活动起些推动作用,该写成一篇什么体裁的文章呢?这就有好几种可能性了:可以写成一篇朴实的记事,把会议的过程,在开会期间见到的,听到的,如实地记载下来,让没去参加会的人读了你的文章之后也像亲身参加了一样,从而产生和你差不多的感受,总之,以铺陈事实为主,让读者自己去发挥他的想象能力,思考能力,让他自己去体会,感受;也可以写成一篇扼要记实而对活动的意义有所阐述,有所发挥,也就是议论成分多一些的文章;还可以写成一篇以抒发所感为主的近于抒情散文的文章,甚至可以写成一首诗。怎么选择法呢?根据什么来选择呢?我想,不外从主观、客观两个方面来考虑。从主观方面说,要考虑你所占有的材料,你记得的、想到的、感受到的,适合于写成哪种体裁;还有,你长于写哪种体裁。从客观方面说,需要考虑将要发表你的文章的校刊的读者对象是哪些人,为这些读者着想,哪种体裁更合适一些,或者适应的范围更广一些。主观、客观两个方面都顾到,…能够统一、一致起来,那是最理想的。总之,要从实际出发来考虑——自己的实际,有什么可写,能写什么;客观需要的实际,人家需要什么,希望得到什么。

不论是以上说的哪种情况,动手写文章之前,要把体裁问题明确起来。不同的体裁,要求不同的写法。

从内容、对象、目的、体裁考虑下来,和这些密切联系着的,接着就要明确自己的文章的基本格调了。这里所谓基本格调,主要指的是:你这篇文章宜于写得详尽、细致一些呢,还是宜于概略、简洁一些?宜于平实、朴素一些,侧重确切的事实甚至数据之类,也就是说要写得严密一些呢,还是宜于适当注意生动活泼、辞藻优美一些?宜于注意动人以事理呢,还是要适当注意动人以感情?宜于直截了当、简单明快一些呢,还是宜于委婉含蓄一些,多给人家留下点玩味揣摩的余地?

当我们读别人写的文章,分析那篇文章的时候,我们往往是从文章的语言和写法入手,进而把它的主要内容(主题思想和表达主题思想的材料)搞清楚,把它要解决的问题弄明白,最后看看它是哪种体裁中的哪种风格,加以品评。可是当我们自己写文章的时候,考虑的程序、步骤几乎恰好是倒过来的,我们总是先把要说的主要内容想好,把对象和目的明确起来,把用什么体裁,用什么调子确定下来,这些大关节目考虑好了,心里有了谱了,然后考虑更具体的问题。

所谓更具体的问题,还是从整篇来考虑的。主要是两个方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