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肯的忠告
年轻的时候,林肯曾热衷于批评人,经常撰文嘲弄他人,而且四处散布,这引起当事者的极度憎恶。有一次,他做得太过火,还引发了一件令他大彻大悟的事情。
1842年,林肯撰文批评一位政客,由于他措辞非常激烈,对方不甘受辱,下战书要求与林肯进行决斗。这时,林肯已经骑虎难下,为了维护自己的名誉,他只好勉强答应。幸好双方友人大力劝阻,一场生死之争才得以在最后关头化解。
有了这次的教训,林肯终于明白了为人处世之道,从此再也不肆意嘲弄他人了,并一生奉为圭臬。
在《林肯的另一面》一书中,卡耐基写道:
南北战争时期,林肯曾数次调兵遣将,波普、马克克兰、胡克、伯恩赛德和米地曾先后担任波多马克军的将领,但是,这些将领一再地出错,几乎使林肯陷入绝境。全国有50%的人无情地指责林肯用人不当,但林肯却毫不怨天尤人,宽容地保持沉默。他经常说的一句名言是:“你不论断他人,他人就不会论断你。”
当时,连林肯夫人都当众谴责南方人。林肯却说:“不要责怪他们,同样的情况换上我们,可能也会如此而为。”
1863年7月3日,盖茨堡战役打响,到了7月4日夜间,李将军已经开始向南方撤退。当时乌云密布,很快暴雨倾盆而下。李将军带着残部逃到波多马克河边,只见前方是泛滥的河水,身后是乘胜追击的政府军,真是进退两难,李将军已身陷绝境。林肯得知后,知道这是天赐的大好良机,只要击溃李将军的军队,战争就可以很快结束了,于是,他满怀希望地下了一道命令,要求米地将军马上出击李将军,不需要向紧急军事会议报告。除了用电报下令,林肯还另派专差传讯,催促米地立刻行动。
米地将军是否马上行动了呢?恰恰相反。他完全无视林肯的命令,先行向紧急军事会议报告,而且迟疑不决,故意拖延时间,找各种借口拒绝攻打李将军。最后,洪水退了,李将军和他的部队渡过波多马克河,顺利南逃。
“这是怎么回事?”林肯大发雷霆,对着儿子劳勃特咆哮,“老天,这究竟是怎么回事?他们已经近在咫尺,只要我们伸出手,他们就一定跑不掉。难道我说的话无法让军队移动半步?在这种情况下,任何人都能打败李将军,就算我也能让李将军俯首就擒。”
由于极度失望,林肯给米地写了一封信。要知道,此时的林肯言论措辞与以前相比要自制保守很多。因此,这封写于1863年的信已表达了林肯内心的强烈不满。
“亲爱的将军”:
“我无法相信你对李将军逃走一事会深感遗憾。他就在我们近在咫尺之处,而且,只要他一就擒,加上我们最近取得的胜利,战争就可以结束。现在,战争必然会延续下去,上周你不能顺利抓住李将军,现在他渡过了波多马克河之难,你又怎么能保证成功呢?期盼你会成功并不明智,我也不期盼你现在会做得更好,因为良机一去不复返了。我实在深感遗憾。”
“你觉得米地将军看到这封信之后,会有什么反应?”
出乎意料的是,米地将军从没有看过这封信,因为林肯并没有将这封信寄出去。这是后来别人在他的文件中发现的。
“这是我的猜测……这不过是我的猜测……”写完这封信之后,林肯望着窗外,心里想,“慢着,也许我不该如此性急。坐在安静的白宫里发号施令并不难,假如我身在盖茨堡,像米地一样亲眼看见许多人流血,亲耳听见伤兵哀嚎,可能就不会急着要攻打敌人了。假如我个性像米地一样畏缩,也许会做同样的决定。不管怎样,如今木已成舟,将这封信寄出,除了让我获得一时的痛快之外,没有别的益处。米地会为自己辩论,甚至有可能反过来攻击我,这只会让大家都不痛快,对他的前途、军队的稳定都不利。”
于是,就像我们知道的,林肯将信放到一边。惨痛的经验让他知道:尖锐的批评和攻击,起不到任何有益的效果。
西奥多·罗斯福说:“在当总统的时候,每当遇到难解的问题,我都会望着挂在墙上的林肯像自问‘假如林肯处于我的情况,他会怎样解决这个问题呢’。”高情商者都懂得这个道理,尖锐的批评和攻击只会让事情越来越糟,就算是一团糟的情形,也必然有值得称道之处。
曼德拉的幽默
一个幽默的人,不仅能给朋友带来很多欢乐,而且能在人际交往中增加自己魅力,广受欢迎。不同的是,有的人能认识到幽默的重要性,有的人选择忽视;有的人天生就有幽默细胞,有的人在经过生活磨砺后才学会。
二十多年的牢狱之灾、风刀霜剑的严相逼都没有改变曼德拉的幽默本性。
1975年,身在狱中的曼德拉第一次被准许跟女儿津姬见面。曼德拉入狱的时候,女儿仅仅3岁,见面时女儿已经是15岁的大姑娘了。
曼德拉特意找出一件漂亮的新衬衣,他不想让女儿觉得自己是一个衰弱的老人。他知道,对女儿来讲,她并不真正了解眼前的父亲。他也知道,女儿必定会感到手足无措。
在女儿走进探视室后,他的第一句话是:“你看到我的卫兵了吗?”然后,他指了指寸步不离的看守。女儿被他逗笑了,气氛也随之轻松起来。
曼德拉对女儿说,他时常想起以前的情景,他甚至还记得某一个星期天,他让女儿坐在自己腿上,给她讲故事。隔着探视室的小玻璃窗户,曼德拉看到女儿眼中噙着泪花。
在描述了这一次见面时,津姬特意强调了曼德拉的风趣幽默:“正是父亲的这种幽默,使我这个以前并不了解他的女儿跟他一下子贴近了许多。”
世间不存在青春的甘泉,更没有不老的秘诀。曼德拉之所以在80岁高龄还能保持身体健康、精神矍铄,在离开总统职位后仍以和平大使的身份活跃在政治舞台上,就是因为他从丰富的人生阅历中提炼出了大智慧,在苦难的折磨中品味出了大幽默。
虽然已经80多岁,但曼德拉却有着8岁孩子的童心。在跟拳王刘易斯会面时,他表示自己年轻时也曾热衷于拳击。于是,刘易斯故意指着自己的下巴让他打,曼德拉笑着做出拳击的姿势。这时,旁边的人问他:“如果您年轻时和刘易斯在场上交锋,您会取胜吗?”他说:“我可不想年纪轻轻的就送命。”
正是由于这一串串毫不做作的幽默,曼德拉展现出自己的人格魅力。在他身边,总是围绕着许多同事和战友,当然更包括他的亲人。
在出席一次南部非洲首脑会议时,曼德拉获得了“卡马勋章”。
接受勋章之后,曼德拉发表了一篇精彩的讲演。在开场白中,他幽默地说:“这个讲台是为总统们准备的,今天我这位退休老人上台讲话,无异于抢了总统的镜头,我们的总统姆贝基肯定不高兴。”话音刚落,全场都笑了。
然后,曼德拉开始正式发言。讲到一半的时候,他把讲稿的页次搞混了,只得翻过来看。这本来是一件比较尴尬的事情,但他却毫不在意,一边翻一边说:“我把讲稿的次序搞混了,你们要原谅一个老人。不过,我知道在座的一位总统,在一次发言中也把讲稿页次搞混了,可他却不知道,照常往下念。”这时,与会者全部哄堂大笑。
讲话结束前,他又说:“感谢你们将以一位博茨瓦纳老人的名字(指博茨瓦纳开国总统卡马)命名的勋章授予我。我已经退休在家,假如哪一天没有钱花了,我就把这个勋章拿到大街上去兜售。我肯定,在座的某个人会出高价购买的,他就是我们的总统姆贝基。”
终于,姆贝基忍俊不止,他笑出声来,连连拍手鼓掌。会场里掌声雷动。
这就是幽默的魅力,在拉近演讲者和倾听者心理距离的同时,它还打消了一位伟人的神秘感。不难看出,曼德拉有着高超的智慧和人际沟通能力。
罗斯福的执著
情商之所以能发挥出超乎寻常的作用,关键在于它是对现实的能动适应。只有在现实冲突中,情商才能发挥其作用。在逆境中,一般人的情绪会长期陷入消沉,而高情商者往往能迅速走出失败的阴影,自己拯救自己。
在美国历史上,罗斯福是最伟大的总统之一。就职期间,他推行新政,不仅缓和了美国的经济危机,还推动了美国经济的发展。二战爆发后,他挑战美国的孤立主义传统,跟英国、苏联结成联盟,为反法西斯战争的最后胜利作出了重要贡献。
罗斯福还是首位打破华盛顿开创的不连任的惯例、连续四次登上总统宝座的美国总统。他那贵族的气质和从容不迫的举止征服了所有人,大家称赞说:“在美国总统中,没有哪一位能那样集政治家、政客、鼓动者和导师的品质于一身,这些品质是伟大人物必不可少的。”
作为美国历史上一位有远见、重实际、精于政治策略的政治家,罗斯福在运用权术与计谋来实现自己的政治目的方面有着高超的技艺,但是,真正让所有人敬佩的是,他果敢的开创精神和顽强的意志。
当年,就在罗斯福的事业蒸蒸日上之际,厄运却悄然降临。
1920年,罗斯福和詹姆斯·考克斯搭档代表民主党竞选副总统和总统,不料却惨遇滑铁卢,后来他暂时退出政坛,在家休养。
在芬迪湾的一次游泳中、罗斯福的双腿突然麻痹,一个有着大好前程的硬汉瞬间变成了一个卧床不起、凡事都需要别人照顾的残疾人,需要同时承受身体上和精神上的双重折磨。
刚开始,罗斯福陷入了绝望,觉得上帝把自己抛弃了,但是,奋力向上的精神和顽强的意志给了他最后的希望。治病期间,他仍然坚持看书、思考问题,并且勇敢地面对自己的疾病,积极地配合治疗。并不是每一个病人能做到这些,因为需要非凡的勇气和毅力。
经历病痛的折磨,罗斯福变得比以往更加坚毅老练了。
在首次就职演说中,罗斯福提出“无所畏惧”的战斗口号“我们唯一值得恐惧的就是恐惧本身”,并且一直身体力行。正是由于他的不怕失败、勇于尝试、勇于创新、有魄力和远见,美国走上了一条新的发展道路。
洛克菲勒的成功秘诀
高情商者和懂得移情的人无法忘记,别人的赞赏总能给自己带来很多快乐,他们也无法忘记,在自己委靡不振时,别人的一句赞美能带来很多帮助。西方有一句名言:“想让他人做你想要他做的事,最好的办法是让他认为这件事是他自己想做的。”赞美就能帮你做到这一点。
洛克菲勒之所以取得巨大的成功,懂得真诚地赞赏他人是一个重要的因素。洛克菲勒曾这样说:“要想充分发挥员工的才能,方法是赞美和鼓励。一个成功的领导者,应当学会如何真诚地去赞许人,诱导他们去工作。我总是极为厌恶挑人的错而吝惜说他人的好处的人。事实也证明,企业的任何一项成就都是在被嘉奖的气氛下取得的。”
有一次,洛克菲勒的一个合作伙伴负责南美的一宗生意,结果给公司造成了100万元的损失。洛克菲勒除了没有半点责备外,还安慰对方说:“你能保住投资的60%已经很不容易了。”这让合作伙伴非常感动,在后来的合作中,他不仅挽回了之前的损失,还获得了丰厚的利润。
很多心理试验表明,赞扬在强化人的行为方面能起到重要作用,所以说,它是一个激励员工的有效手段。从情商的角度来看,赞美能为对方营造一种积极愉快的情绪状态。对个人来说,被肯定、被尊重是一个人最基本的情感需要,公司、企业的员工自然也不例外。
就过去很长一段时间来讲,处于企业管理阶层有实权的人,基本上都是善于操纵控制他人以及认识到竞争残酷性的人。今天,企业界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理性至上的管理法则与日益国际化、信息化和科技化的企业不再和谐,情商已成为市场竞争制胜的关键因素。对未来的企业来说,和谐的人际关系、团结合作的企业精神、高昂饱满的士气才是制胜的法宝。
作为一个有影响力的管理人员,除了要具备自身应有的智商素质外,还要拥有影响与左右他人情绪、态度与行为的人际情商。只有领导者作出的决策更为人性化,他的决策才能被真正地执行。
在人际情商中,赞美他人是非常重要的一项。如果领导者养成赞美员工行为表现的习惯,不仅能避免因偏见或袒护而引起的的误差,还能让员工明白如何做是正确的。要是能发现员工的一些个性优点,则能起到更有效的激励作用。在赞美员工时,管理者需要注意下列技巧:
(1)赞美要有分寸。企业员工都有一定的分辨力,虚假、夸大的赞美通常会起到相反的效果,除了不能保持领导者的威严外,还无法起到预期的激励作用。
(2)赞美要具体。表扬应针对员工的具体工作,如“你今天的会议记录做得很详细”“你提交的方案很有创造性与建设性”,最好不要泛泛而谈,如“今天你的表现还不错”。
(3)赞美要公开化。这跟大家所提倡的私下批评恰恰相反,但道理却是一样的。
(4)赞美要及时。在强化人们的行为方面,及时反馈是非常关键的环节。
比尔·盖茨的情商
比尔·盖茨是一位智商和情商相结合的天才,他13岁就踏上计算机编程之路,后进入哈佛大学,中途辍学创办经营了微软公司,仅用20年就成为世界首富。假如你认为他的成功只是凭借智商,那就大错特错了,高情商对他的成功同样至关重要。
在建立微软帝国的过程中,比尔·盖茨最为自豪的不是那些凭借自己的智商产生的一个个创意,而是凭借自己的人格魅力将无数优秀的设计者和推广者吸引到公司,并团结一心。在接受采访时,盖茨说:“因为有更多的成功人士为我工作。在我的事业里,最令我自豪的经营决策便是必须挑选人才,挑选可以委以重任对他完全信任的人,一个能够为你分担忧愁的人。”
正因为懂得人才的重要性,当被问起“如果让你现在就离开微软公司,你能够再造一个新的微软公司吗”时,盖茨毫不犹豫地回答:“能。只是有一个条件,让我带走公司的100个人。”
作为高情商者,比尔·盖茨比谁都明白,单依靠自己的智慧不可能创建辉煌的事业,因此,他既没有说带走厂房,也没有说带走机器、设备,只说要带走100个人。“以人为本”,重视人才的价值,这就是比尔·盖茨的领导情商。
在微软,你几乎找不到闲着的人。每天晚上八九点的时候,往往是办公室里人最多、最繁忙的时候,由于大家白天都忙着拜访客户,这个时候才赶回来写报告,而且办公室里还要组织部门开会、总结工作。或许你会觉得这样的管理很不人道,工作时间太长,这里必须说明的是,员工加班并不是经理的主意,完全是出于员工自身的激情,他们在工作中能够得到无穷的乐趣,并渴望自己做得更完美,所以选择辛苦却又快乐地工作。
这就是比尔·盖茨的高情商所发挥的作用,他可以最大限度地挖掘员工的激情及潜力,使员工怀着感激的心为企业创造无限的价值。在总结盖茨的优点时,有人提出:“他最大的优点就是高情商,这是他创业成功的关键因素。”
盖茨之所以能够创造微软帝国,归根结底是因为他拥有踏实勤奋、勇往直前的创业精神,而且懂得运用灵活的经营策略,用自身的人格魅力吸引有才之士相助。他敢于冒险,拥有不抛弃、不放弃的坚毅性格,并具有不达目的誓不罢休、带领团队勇往直前的领导气魄。在他的奋斗历程中,这些情商品质都起到了重要作用。
在经营管理中,他的外向开朗、积极乐观带动了整个团队的气氛,激励大家以高昂的斗志和必胜的信心一次又一次地超越自己的目标。他从来不给自己和他人设定障碍,也不会悲观保守。这些优秀的情商品质产生了巨大的“黑洞”效应,将无数的人才吸引到了盖茨的身边,也让微软走向一个又一个的辉煌。
作为最高领导者,比尔·盖茨的个人魅力从微软的企业文化就能体现出来,员工中的很多人都自愿每周工作超过60个小时,他们喜欢争论,具有创新意识,同时也愿意接受他人的不同意见。所有这些都跟比尔·盖茨设计的扁平化的公司结构有关,他并没有设置中层经理,而是按照不同的任务将员工组织起来,任命一个项目经理负责调节团队内的工作,但这个经理并没有凌驾别人智商的权力。因此,盖茨在微软拥有不可动摇的精神领袖地位。凭借独特的人格魅力,盖茨营造宽松融洽的工作氛围和强大的企业竞争力,使微软从两个好朋友创业的小公司开始,一直发展到全球性的大公司,成为全球软件行业的顶尖人物所向往的圣地。
沃伦·巴菲特的诚信经营
对一个组织和一家公司来说,诚信就是生命,因为它意味着产品的质量、企业和领导者个人的形象。与暂时的破产或者亏损相比,失去信任产生的后果要可怕得多,那些眼光长远的高情商者无不明白这一点。由此可见,将诚信列为管理者应该遵循的第一情商亦在情理之中。
中国有句俗话:“诚以修身,信以立业。”这句话对经商者同样适用,诚信可以帮助商人实现利益的最大化。对个人来说,诚信是步入市场或职场的通行证,缺少这个通行证,就会一事无成,更不要说成为领导者了。
在生活中,很多人习惯把诚信挂在嘴上,但背地里却玩着另一套把戏。为了获取暂时的利益,他们刻意隐瞒过错或者不顺利的情形,殊不知,这并不是一种好的行为表现,由于心里担心事实真相被揭发出来,所以心情很容易通过眼神传递出去。在这种情形之下,成功的几率自然会很小,而且最终的失败也变得理所当然。
人们都知道沃伦·巴菲特是股神,但很少有人知道他还是一个诚信的商人。作为伯克希尔·哈撒韦公司的管理者,巴菲特提出:“诚信对企业发展的重要性就相当于心脏对于人的重要性。心脏停止跳动,生命就不存在了。”诚信不仅是巴菲特经营的灵魂,还是其商业活动的最高技巧。在给某所大学的毕业生的赠言中,他曾说:“做人做事,诚信第一。当我雇人时,我会看三个方面——诚信、智能和精力。雇一个只有智能和精力却没有诚信的人会毁了雇者。一个没有诚信的人,你只能希望他愚蠢和懒惰,而不是聪明和精力充沛。”
巴菲特的诚信还体现在对公司同仁的信任上,他经常说:“伯克希尔·哈撒韦旗下的首席执行官们是他们各自行业的大师,他们把公司当成是自己拥有般地来经营。”
在伯克希尔·哈撒韦的年度财务报表后面,巴菲特都会附上他自己亲手撰写的《股东手册》,他明确地告诉每一位股东:“尽管我们的组织形态是公司,但我们的经营态度是合伙事业……我们不能担保经营的成果,但无论你们在什么时候成为股东,你们财富的变动会与我们一致。当我做了愚蠢的决策时,我希望股东们能因为我的财务损失比你们惨重而得到一定的安慰。”
对那些欺骗股东以自肥的行为,巴菲特向来深恶痛绝,他坚信“公开欺人者,必定也会自欺”,并断言那些爱欺骗投资人的经理人必定无法管理好一家公司。为了杜绝这种行为在公司滋生发展,毁掉自己辛苦创造的品牌形象,巴菲特对这种事件深恶痛绝,他发现一个惩治一个。
综观企业经营的历史,尽管不讲究诚信原则的企业可能暂时成功,但是绝对无法长期地保持竞争力。因为,诚信是真正成功的商人的公开秘密,真正成功的总裁们是绝不欺诈的。不管是古代还是如今,不管在西方世界还是在东方世界,不管是对大商人来说还是对小商人来说,这条经营法则从未改变过。他们会明白地让顾客知道“我要赚钱”,他们也会让大家清楚地知道他们在诚实地赚钱。
曾国藩的识人之能
管理者必须具备出众的识人才能,这不仅是天赋异禀的才能,而且还是可以通过后知后觉的培训步骤培养出来的情商。
识人的最终目标从人群中筛选出那些优秀的人才。跟平庸者不同,优秀的人才大多富有个性,不会逆来顺受,更不会在你发号施令后就立正转身起步向前走。很多时候,他会和你观点不一致,在某方面比你更强,让你难以驾驭,甚至让你讨厌。所以,要想搜罗和降伏个性人才,管理者就得拥有宽广的胸怀、极佳的耐性、出众的智慧,善于从跟自己不同的观点、性格、能力、风格中发现那个人,以便使自己的能力得到补充、提高和延伸。
而且,优秀的人才不一定是能力已经被证明了的人,所以管理者还要有一双能识人的慧眼,能够发现新人并给新人以机会。这光靠魅力是不够的,还需要有眼光。无论一个人如何优秀,他都需要有“第一次”的机会来证明自己。作为一名好的管理者,必须要敢于放手提拔新人,为新人提供充分发挥的空间和机会。
曾国藩不仅是清末地方最大的军事集团的“总裁”,还是中国历史上著名的识人大师。曾国藩曾反复强调:“管理政事的原则,收用人才和处理事务两方面同样重要。收用人才也就是四条,即多方收罗、谨慎使用、经常指导、严厉约束;处理事务也不过四项,即像整理丝线那样先分开头绪,再以类相从,周详缜密地考虑,定出简要的条文遵守。”
这段话非常精炼,一直被高级管理者视为得人和治事的基本原则。用人之道,即多方收罗、谨慎使用、经常指导、严厉约束;治事之道,则依次为分开头绪、以类相从、周详缜密地考虑、制定简要的条文。古代如是,现代的大型企业仍然如是。要想用人得当,管理者一定要遵守上面这一原则。首先,要多方面地收罗,选拔可用之才;其次,要量材使用,并且给予经常性地培训指导;再次,制定严明的纪律,以约束人才。只有如此,方能人尽其才。
对核心管理者来说,优秀人才到底有什么作用?美国钢铁工业之父卡内基曾说:“即使将我所有的工厂、设备、市场、资金全部夺去,但是只要保留我的组织和人员,4年以后,我仍将是一个钢铁大王。”这就是拥有人才可以做的事情。
想成为一名优秀的管理者,一定要掌握识人和用人技巧,这是一门最常用和最重要的学问。其实,识人用人并没有固定的模式,这要根据企业的不同阶段和需求而定,但不可否认的是,识人用人有一个大前提,那就是把陌生人变成熟人。
西方的一名政治家曾经说:“从政的第一课就是‘记住选民的名字就是政治才能,忘记就是湮没’。”法国皇帝,即拿破仑的侄子——拿破仑三世得意地说:“就算日理万机,我仍然能够记得每一个自己所认识的人。”
他的方法再简单不过了,假如没听清对方的名字,他就会说:“很抱歉,我没有听清楚,请再说一遍。”假如对方的名字不常见,他就会说:“您能告诉我您的名字怎么写吗?”在跟对方谈话时,他会将那个人的名字重复说上几次,并尝试在大脑中把名字跟那个人的表情、容貌等特征联系在一起,以便记住该人。
假如对方是个重要的人物,拿破仑三世便会更进一步。等到四周没有人,他就会将那个人的名字写在一张纸上,仔细端详,聚精会神地反复加深印象,然后把那张纸撕掉。这样一来,他记住的就不仅仅是一个名字而已,而是活生生的有眼睛、有耳朵的个人影像。记住别人的名字并跟对方成为熟人,这并不是国王或公司管理者的特权,它对每一个人来说都很重要。
李开复的自控能力
一个成功的管理者,必定是自控力非常强的人。成功从来都不需要天才,只要有理性就可以,自控力和对于时机的把握都很重要。有的人该问了:“自控力到底是什么?”这里,我们用跟曾国藩齐名的胡林翼的一句话来解释,即:“养气未深,终是打小仗手段。连声之雷不震,食鼠之猫不威。”
管理者的自控力一般表现在以下三个方面:
(1)能够清醒地面对受挫,并管理自我的情绪,使事态得到稳步的处理;能够有效控制压力和管理失败,顾全大多数人的利益。
(2)懂得知足,能够驾驭欲望的方向,控制野心和管理目标,使组织在自己的掌控之下,稳步提升组织效率。
(3)能够对成功充满感恩,懂得人生真正幸福的意义在于享受过程,而不是夺取果实。
李开复曾经谈起,在进入微软之前,他曾经带领过的一个200人的团队,在一个财力有限的公司开发先进但是不挣钱的技术。后来,公司遇到了财务上的困难,他的队伍也面临着解体的危机。公司要求他将技术出售,将最优秀的人留下来,然后解散其他人。这项工作给他带来很大的压力,200人的命运就握在他的手中,他觉得自己有义务帮他们找出路。
后来,技术卖掉了,公司获得了一些资金,利益得到了保证,但是很多人因此失业了,李开复对这件事也一直心存愧疚。每当回首往事他都会发现,从失败中学到得东西比从成功中学到得更多一些。就这件事,他不仅学到了如何在危机中不让士气崩溃,学会了如何自控,而且还学到设定务实方向的重要性,学会了如何避免类似的灾难的方法。
能否发现组织的共同目标,并在动机与价值之间不间断互动,是能否成为出色管理者的关键,而管理者野心的大小和技术的高低,则称不上衡量领导者优劣的主要标准。有些时候,不切实际的野心反而会葬送整个团队的前途。因此,一名真正的野心家往往很难成为公司的管理者和总裁一级的人物,被野心和欲望所征服的老板通常会失败,而那些优秀的总裁,大多善于控制自己的野心。
其实,自控力不仅是自我批评、自我调整和自我改进,还包括敢于放权、懂得抑制内在欲望和感恩。
通向失败的路有无数条,通向成功的路却因人多而变得狭窄、拥挤。这个世界一直都很现实,对一个有志向、有进取心的人来说,只要他对生活有那么一点的幻想,对自己又有那么一时放松要求,就有可能会导致失败,而情商,则正好能帮我们提升自控力和打开幸福之门。
说实话,我在美国认识太多智商极高的人,他们非常聪明,但到现在还是普普通通,因为他们的情商太低。而要提高情商,方法最重要。
——唐骏 中国职业经理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