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养生毛泽东健康之道
8463000000036

第36章 戒烟

和离不了辣椒一样,毛泽东离不了烟。

毛泽东写作、思考问题时,手中必燃有一支烟。卫士们为了限制他吸烟的量,曾把一支烟折为两节,使他每次吸完后有些间隔。

毛泽东是从何时起开始学会吸烟的,这个问题至今无从考证,他本人也不曾公开讲过。但可以肯定的是,毛泽东在井冈山时期,烟瘾就已相当大了。战争年代,香烟并无保障。那时,香烟的一大来源还是从国民党军队中收缴来的“战利品”。因此,毛泽东所吸香烟的牌子是形形色色多种多样的。毛泽东曾戏之为“吃百家饭,抽百家烟”。

在生活条件极度艰难的情况下,毛泽东时常也吸吸当地农民自种自晒的“旱烟”。尤其是当他下乡与农民开会、交谈时,抽当地产的旱烟更是一种接近群众的方式。虽然这种旱烟劲大油重,但是,毛泽东仍抽得津津有味。

毛泽东吸烟,真的做到了四个字:随意,潇洒。

一般人吸烟,只是作为一种习惯。而毛泽东吸烟,却能赋予它以一定的思想情绪。透过飘飘的烟雾中,表现出的却是一代伟人的洒脱。

抽烟对身体有害。但是,毛泽东是一个不拘性情之人。在有害的不良生活习性中,从另一方面追求它的有益境界,这也可以说,是毛泽东抽烟的特点。在中国革命进程中,毛泽东将吸烟当作化解情绪的一种办法。

在转战陕北的一次行军途中,部队遭到刘戡4个半旅的追击,担任后卫的警卫部队连续打退了敌人三次密集的冲锋,使得敌人寸步未进。天黑下来,部队在雨中继续行进。队伍刚爬上一道山梁,蓦然发现左边山沟里一片火光,看不见尾,火堆一个接着一个。那是追兵,就在山脚下!

毛泽东站在雨地里,站在冷气逼人的光秃秃的山梁上,时而仰望天空,时而俯瞰火光映红的山沟。敌人在沟里,我方在山上,前边传来命令:“不许吸烟,不许咳嗽,更不许大声喧哗。”

敌人就在眼前,战斗一触即发。大家的心几乎都提到嗓子眼了,齐把目光投向毛泽东。毛泽东习惯地吮吮下唇,然后却抽出一支烟点上,猛吸几口。随后,他紧张的心情渐渐放松下来,开口了。

但是,他说的话都完全是另一回事:“这场雨下得好,再过半个月,就该收麦子了!”

这声音不仅镇定,而且说得上逍遥。大家立刻感到很轻松。是啊,连主席都不担心,这么泰然,我们还有什么担心和焦虑的呢!于是,大家卸下了沉重的心理包袱,加快了前进的步伐,终于逃离了强敌。

1947年8月,刘戡率领7旅之众,朝我中央机关几百人的队伍紧紧追来,一直追到黄河边上。几天连下暴雨,黄河水猛涨,十几里外就能听到咆哮声。

毛泽东的心情很不好。原因还不在于背后有数倍于我的追兵,而是队伍里有一种议论,说部队要过黄河了。人心开始有些涣散。

原来,毛泽东曾说过:“不打败胡宗南决不过黄河。”这时,还没有打败胡宗南,7 个旅的追兵穷追不舍。并且,“毛主席还在陕北”已成为全国军民同国民党军队殊死搏斗的精神支柱。在这种情况下过黄河,毛泽东的心情决不会是轻松的。

前面是葭芦河,过葭芦河虽不是过黄河,但是葭芦河在这里入黄河,老百姓叫它“黄河汊”。过了葭芦河,下一步就要过黄河了。经过研究,部队最后还是决定渡过葭芦河。

这时,河水猛涨,巨浪铺天盖地而来。前有大水,后有追兵,如此严峻的形势,不免令人焦急万分!

部队在急速行进之中。“给我拿支烟来!”毛泽东突然伸出两根指头要烟抽。声音不大,却像雷声一般传遍了整个队伍。

“烟,得胜同志要吸烟!”

“有烟吗?快找烟!”

转战陕北,毛泽东化名李得胜。听说毛泽东前段时间闹肺炎,已经戒烟。卫士们没有准备烟,现在又碰上连下大雨,人人像从水里捞出来一样,去哪儿找烟?

毛泽东有点焦躁了:“烟呢?给我一支烟!”

全军的注意力都集中到毛泽东抽烟上!抽烟这个普通的日常行为,此时却将整个部队的注意力都凝聚在一起,把大家的心也胶合在一起。

队伍里终于找到了能抽的纸烟。马夫老侯用油布包藏着的纸烟,在关键时刻,派上了用场。

“举起来,不要举得太高,朝东南斜点,好!”周恩来指挥卫士们打开背包,用一条薄棉被遮护在毛泽东头上。周恩来亲自扯起被子的一角为毛泽东遮蔽风雨。

毛泽东的卫士钻到被子底下,把一支烟插到毛泽东右手的指间。“嚓!”“嚓!”一连划了几根火柴,火光却只一闪便被风扑熄了。毛泽东几次把嘴凑过来都没有点燃,有点火了。

周恩来又叫另一名卫士,才把烟点着了。

毛泽东深深地吸了一口烟,紧接着又狠狠地连吸了几口,烟灰向下跌落着。蓦然,毛泽东把烟头奋力掼在地下,用脚踩灭,嘴里还迸出一声:“不过黄河!放心跟我走,老子不怕邪!”

果然,在毛泽东领导下部队巧妙地绕过追兵,从黄河口折回到了敌人的后方。

但是,毛泽东从这次开了烟戒以后,一直到80岁才又戒烟。

烟是明代万历年间传入我国的。起初曾被某些医生作为药用,认为烟能辟瘅温阳,不但无明显不良效果,而且吸烟有害健康。

现代医学研究表明,吸烟是许多疾病的病源。它损害人体各种生理机能,干扰机体防御机能,使机体免疫力降低,使人对疾病的易感性增加。

除此之外,烟还有明显收缩血管作用,若使冠状动脉收缩,则产生心绞痛,四肢末梢血管收缩,导致栓塞性脉管炎。另外,吸烟还可以致癌,毛泽东原来抽烟不用烟嘴。后来,保健人员认为他抽烟太多,对身体危害很大,弄了一些烟嘴给他,并说:“主席,你以后还是用烟嘴吧,这样可以过滤一些尼古丁。”

毛泽东听后尽管不很乐意,但还是采纳了,并且慢慢习惯了。

1961 年,工作人员打听到国外有种烟嘴可过滤药物,大大减少尼古丁等有害物质的吸入,于是便委托外交部购买了两打。以后,毛泽东吸烟就用这种烟嘴。

为此,工作人员还制作了一个小木箱,专门用来放烟嘴、过滤药物,以及为烟嘴清洗消毒的酒精、镊子、棉球等工具。对于这些,毛泽东尽管觉得很不习惯,但是,最后还是一一接受了。

对于吸烟的坏处,我国很早就有认识。明朝兰茂在《滇南本草》中指出:“烟草辛热有大毒”;清代吴仪洛更具体指出:“吸烟最灼肺阴,令人患喉风咽痛,嗽血失音之症甚多。”清代医学家赵学敏之友张寿庆因吸烟而咳嗽咯痰,“药治罔效,年余未愈”,但戒烟一月,不仅痼疾痊愈,而且“精神顿健,饮食自倍”,吃饭“如汤沃雪”。

因此,清代就有戒烟专书问世,提出用生豆腐四两戳细孔,用黑砂二两,放豆腐上蒸化,思烟辄进数匙,三日后则不思烟。

毛泽东一生不仅特别嗜好吸烟,而且他的烟瘾很大,甚至有过一天抽50支的历史。

但是,重庆谈判时,因为蒋介石不吸烟,也讨厌烟味,毛泽东在谈判时始终未吸一支烟。对于一个一天大约抽50支烟的“大烟瘾”来说,这是一个大的考验。事后,蒋介石不得不佩服:毛泽东非一般人所及。

1972 年,毛泽东开始生病。由于病情,吸烟对他越来越不利。尽管他早就由熊猫烟改抽过滤雪茄烟,后来又有专人为他特制雪茄,并且往里面掺杂些中草药,可止咳、化痰,减少了烟里的有害成分。可是,他仍然不停地咳嗽,一口烟吸下去,咳嗽有增无减。

到了晚年,毛泽东患气管炎。按道理,应该绝对禁止吸烟,可是,他戒不掉,以至发展为肺气肿。他的办公室经常是烟雾缭绕,他的牙发黄也是烟熏的。

但是,从1974年,他终于开始戒烟了。

毛泽东不愧为一代伟人,他的意志力之坚韧,是一般人难以想象的,他一说戒烟,马上就与它一刀两断。

毛泽东的工作人员周福明开始怕他难以忍受,把烟和烟具没有收起,仍然把它们放在原处。有好几次,周福明为毛泽东上茶时,看见过他把烟拿放在鼻子前面,使劲地闻几下,或者把雪茄烟放在手里,用手指来回地捻。

周福明了解毛泽东的烟瘾大,怕他受不了,于是,又过去想为他老人家点一支。

可是,毛泽东摇摇头,把雪茄烟又放回原处。

有一次,周恩来到毛泽东这里商谈工作,他目睹了毛泽东戒烟的情形。看到毛泽东几次发烟瘾,于是,周恩来劝他抽还是去抽,只是少抽一点。但是,毛泽东却还是坚持地挺着,没有去抽一口。

一个月以后,毛泽东告诉周福明:把所有的烟和烟具全部收走。从此,在生命的最后两年,毛泽东再也没有和烟打过交道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