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励志有种感动叫“守口如瓶”
8422500000108

第108章 心无杂念才能潇洒自如

在一座深山中,有一个平和安乐的小村庄。

有一天村庄来了一个奇特老人,他在众目睽睽之下,升了一把火,并且用一根棍子在碗里不停地搅拌,搅着搅着,竟然从碗中掉出一粒粒的金块来。

村里的人十分惊讶,老人说这就是炼金术,只要把一些泥土和水在碗中搅一搅,再用火烧一烧,就会炼出金子来。

村中的长老请求老人告诉他们秘诀。经不住村民一再的恳求,老人终于点头答应了。

老人说:“不过在炼金的过程中,千万不可以想树上的猴子,否则就炼不出金块来。”

大家觉得很容易办到,等老人走了以后,由村长开始炼金,他一直告诉自己,不可想树上的猴子,可是越不想,偏偏猴子不断浮现在他的脑中。

他只好交给另一个人,并一再叮咛不可想树上的猴子。

就这样,全村的人都试过了,却没有一人能炼出金子,因为树上的猴子,总是一直从他们心中跑出来。

干一件事,尤其是干一件很简单的事情,一个人能做到百分之百的完全投入是相当难的。

有个俗谚,“威猛的狮子,即使只是为了捕捉一只弱小的兔子,也必须全力以赴。”

所以古人说:“心宁则智生,智生而事成。”

大凡到过日本京碧寺的人,都会见到山门扁额上的“第一议谛”四个大字。这是一件书法杰作,吸引了许多人驻足凝视,观赏盘桓。

这四个字是二百多年前洪川大师的手迹。洪川大师只这四个字,就写了八十五遍!

洪川大师每写一字,都要精心构思,反复揣摩,真可谓呕心沥血。

然而,替他磨墨的那位弟子,却是个颇具眼力而又直言无讳的人。洪川的每一点捺,若有一点瑕疵,他都会“挑剔”出来。

“这幅写得不好。”洪川写了第一幅以后,这位弟子这么批评。

“那这一幅呢?”

“更糟,比刚才那幅还差。”弟子摇头说。

洪川是个一丝不苟的人,力求完美的人,不愿意敷衍了事。

因此,他耐着性子先后写了八十四幅“第一议谛”。

遗憾的是,没有一幅得到这位弟子的赞许。

最后,在这位“苛刻”的弟子离开片刻的当儿,洪川松了一口气,心想:这下我可以避开他那双锐利眼睛了。

于是,洪川在心无所羁的心境下,自由自在地挥就第八十五幅“第一议谛”四个大字。

他的弟子回来一看,翘起大拇指,由衷地赞叹道:“精品”。

淡淡的感悟

人是心灵与肉体的结合,缺少其中的一种,都将不再是一个完整的生命。心无杂念,才能摆脱条条框框的束缚,才能行动自如、潇洒。心态的放松是成就大事的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