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军事中国工农红军西路军·回忆录卷(下)
8416000000090

第90章 “新兵营”里的炮兵大队

宋承志王德润

关于“新兵营”第四大队的情况,我们两个人在一块儿回忆讨论过两次,能想起来的情况,大体是这样的:1937年底,我们总队按学习要求重新编队,一、二大队学驾驶汽车、装甲车;第三大队学无线电通讯;第四大队也叫特科大队,学习炮兵。

四大队在学炮兵之前有80多人,因为学炮兵对身体条件有一定要求,所以就将身体差的同志调到三大队去了,不久又调走了几位文化程度较高的同志到航空队学习,后来又从总队部调来四位同志(都是原首长的警卫人员)。这样,从1937年冬至1938年秋这段时间,四大队的人员约60多人。大队设有大队长、政委各一人,下辖两个排、四个班。第一排:一班是野炮班,二班是观测通讯班;第二排:三、四班都是山炮班。每班10人左右,炊事班不到10人。1938年秋,从苏联回国的原东北抗日联军的20来位同志,也编到四大队学炮兵,到这时,四大队又有80多人了。

为了教学,我们向盛世才部队借用苏造7.2厘米口径野炮一门,7.62厘米口径山炮两门,炮镜一部,方向盘两部,还有电话机、被覆线等。火炮是用马牵引的,全大队有30多匹马。

四大队的领导干部和排、班长,在学炮前后有些变动。没有学炮前,大队长是曾玉良,政委是胡明章(胡鉴);学炮之后,大队长是宋承志,政委仍是胡明章,胡调走之后,政委是邹开盛,支部书记是王德润。一排长邵明银,副排长张先权,一班长先是方太兴,后是王德润,二班长是王德胜,后是李铭君;二排长郑乃品,副排长朱维彦,三班长张克球,四班长王正国;三排长朱光,五班长王松,六班长的名字记不清了。

炮兵大队的学习课程有文化、政治和军事。文化学习:分甲乙两个班,课程有语文、数学和地理。为了学习炮兵射击的需要,炮兵大队特别重视数学课程,甲班学到三角、几何等与炮兵射击有关的部分,乙班学的内容简单一些。教文化课的,先是从干部大队派来的人担任,后来任教的是从延安来的一些知识分子。

政治学习:主要是学习政治常识、社会发展史、中国近代革命史、中国现代革命史、党的建设和联共(布)党史以及毛主席当时发表的文章。陈云、邓发、陈潭秋同志都很重视我们的政治学习,他们除了经常给我们作时事、政治报告外,还讲授政治课。黄火青、孔原、冯铉、彭嘉伦等同志都是政治教员。后来各大队政委也教本大队低级班的政治课。政治学习是主课,抓得很紧,经常进行小、中、大考试。政治课各大队学习的内容基本相同,有时是全总队在一块上大课。

军事学习:四大队主要是学习炮兵,但排以上干部也参加总队统一组织的步兵战术(合成军战术)学习。苏进等同志任教员,还有一个苏联顾问给我们讲军事课,由吉合、常乾坤同志当翻译。

炮兵技术、战术学习:大体分为火炮、器材操作,炮兵的射击理论、射击法则和射击指挥,炮兵专业战术等。分两个教学班,副班长以上的干部学习全部内容,文化程度低的同志只学火炮器材操作、射击基本知识和有关的专业战术。教射击和战术课的教官是苏联顾问,第一个顾问叫如列如可夫,第二个顾问教课时间不长,忘记了他的名字。教火炮操作的是新疆军官学校的教官(姓宛,忘记了名字)。每年进行两次炮兵实弹射击。

经过两年多的学习,同志们在政治、文化方面都得到了很大提高,炮兵战术、技术训练也取得了较好的成绩。1940年1月,我们回到延安,不久即分赴各抗日前线,在战争中特别是在解放战争和抗美援朝战争中,发挥了积极的作用。不少同志后来成为我军炮兵部队的团、师干部。

录自《中国工农红军西路军左支队在新疆》。宋承志同志,安徽金寨人,生于1917年,1929年参加革命,1931年参加红军,1933年加入中国共产党,曾任排长、连政治指导员、营政治委员、营长,西征时任红三十军八十九师二六七团政治委员,1937年4月进入新疆,学习炮兵技术,后历任八路军总部炮兵团副营长,延安军事学院炮兵大队副大队长、训练部副部长,东北民主联军炮兵第三团团长,炮二师副师长、师长,东北军区炮兵司令员,军委炮兵参谋长、副司令员、司令员,中央军委委员,1955年被授予少将军衔。王德润同志,湖北麻城人,生于1917年,1932年参加红军,1935年加入中国共产党,西征时任西路军红三十军第八十九师二六七团排长,入新疆后学习炮兵技术,后历任炮兵连长、副营长、营长,第三军炮兵团团长,第十九兵团炮兵主任,第二十三军炮兵副军长,兰州军区炮兵主任、司令部副参谋长兼炮兵司令员,军区副司令员,军委炮兵副司令员。